对口支援视野下的西藏大学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与实践

2015-12-15 22:24李智元
教育教学论坛 2014年53期
关键词:西藏大学人才培养模式实践

李智元

摘要:在传统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模式下,对口支援主要体现在对口支援高校协助受援高校制定培养方案和教学计划、选派教师任教、选派援藏干部参与管理等方面,但从根本上提高受援高校人才培养质量双方还有很多工作要做。本文以西藏大学为例,充分结合学校实际和西藏经济社会发展稳定现实需要,提出对口支援视野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一些思路和措施,在继续提高毕业生整体素质的同时,最大限度的发挥对口支援高校的作用,实现对口支援模式和校企联合双导师制模式的无缝衔接。

关键词:对口支援;西藏大学;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实践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53-0151-03

一、问题的提出

对口支援西部高校工作是贯彻落实西部大开发战略,推动我国高等教育区域协调发展的重要举措,也是西藏大学快速发展的有力支持。特别是自2010年教育部启动新一轮高校对口支援高校以来,在各对口支援高校的帮助下,西藏大学的人才质量有了很大的提高,但实践中还存在一些尚需改进的问题。要促进对口支援工作的持续深入发展,切实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学校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势在必行。就我区实际情况而言,很多学生都选择考取公务员和事业单位工作人员,但随着我区跨越式发展和长治久安,需要更多的“靠得住、用得上、留得下”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急需各专业的精英来撑起我区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西藏大学作为自治区唯一一所综合性大学,有责任也有义务培养和输送这些高素质人才。正如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的“创新高校人才培养机制”的政策举措,学校要以应用型人才培养为核心,以创新创业能力培养为重点,在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方面进行积极的探索和创新。

二、西藏教育特殊性及存在问题分析

西藏自然资源丰富,人才资源缺乏,已经构成了现阶段西藏经济发展的瓶颈。由于西藏教育发展的内外部因素与国内其他高校有着显著的差异,教育受宗教制度和封建农奴制度的影响较大,现代教育起步晚、发展慢,具有历史发展的特殊性。地域上的封闭又给教育改革信息的传播带来了困难,导致人的思想观念陈旧和僵化,多数人习惯于固有的思维模式,不容易或不愿意接受新事物,影响了教育事业的发展。另外,恶劣的气候环境、低温和氧气含量低,在不同程度上影响广大教育工作者和学生的身体健康,具有自然环境的特殊性。同时,人口状况的特殊性、政治环境的特殊性、办学基础的特殊性也表现特别突出。

从地缘上讲,西藏自然环境艰苦,气候条件恶劣,交通不便,信息闭塞,区外学生对此十分畏惧。有相当比例的区外生参加工作时,希望留在地区(地级市)上。随着西藏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不同行业大量岗位群的设置,需要大量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来支撑西藏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对于大学生来说,由此带来的机遇和就业岗位也越来越多,自我意识逐步增强,渴望能在社会上展现自己的才华,最大限度地实现自我价值,相比之下,扎根基层的意识依然不够。基于各种环境的综合考量,他们认为西藏不太适合自己。内地生源多数来自农村,他们的优势在于能吃苦耐劳。但是,他们来到西藏以后发现其艰苦状况远非他们之前所想象的,甚至超出了他们所能接受的范围。地区上都认为很苦,更别说下县城、去农牧区。就区内学生而言,愿意扎根农牧区的也不多,很多学生都选择报考公务员,希望留在地(市)级城市。而面对内地在政治因素、经济因素、自然条件和文化背景的优势,内地生源毕业后更愿意回到内地工作。另一方面,区外生虽然在西藏学习生活四年,但对西藏的人文、语言、风俗、生活方式等了解甚少,使他们在适应西藏方面有一定困难。这也是造成了西藏越是在基层人才越少,越是在偏远艰苦地区越留不住人才的主要原因。根据就业跟踪调查资料显示,对大多数内地生来讲,就读于西藏大学的心情是相当复杂的,理想与现实落差较大。不管内地学生还是本地学生,多数认为学校的教学管理体制有必要进行改革和调整,特别是在人才培养模式上需进一步加大改革创新力度。

从内部管理机制上讲,西藏大学位于西藏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拉萨市,是全区学科门类最齐全的综合性高等院校,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办好西藏大学,加快西藏大学的发展,不仅对带动西藏经济社会发展有积极作用,而且在国际上会产生重大影响。自对口支援西部地区高等学校计划实施以来,西藏大学在人才培养、学科建设、科研合作、校园文化建设等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成效,但人才培养仍然面临以下问题。

第一,人才流失严重。由于我区自然条件艰苦,经济较为落后,生活水平偏低,价值管理机制不够灵活等原因,现有人才流失较为严重,人才引进与内地相比处于劣势,以致我区人才匮乏。

第二,教师队伍结构不合理。随着办学规模的不断扩大,人才队伍总量偏小、学院结构和梯队建设不尽合理,导致学校人才培养质量提升缓慢,教学、科研水平后劲不够,学历结构“稀释”,专业技术人才特别是高水平的学科带头人短缺。与此同时,内地优秀人才的引进也非常困难。种种压力之下,最切实有效的办法就是培养利用好现有人才,利用对口支援高校的资源,对现有人员进行学历提高,提升教学水平,变“输血”为“造血”。

三、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与实践

(一)确定高原特色人才培养模式

为深入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精神,西藏大学以提高教学质量为核心、以学科建设为龙头、以队伍建设为重点、以人才培养为根本、以科学研究为支撑,立足西藏,服务西藏,不断突出办学特色,提高办学水平,师资队伍整体素质、人才培养质量、科研服务能力和学校管理水平得到显著提升,已探索出一条极具特殊性的在高原民族地区兴办高等教育的路子。在当前就业形势严峻的大背景下,按照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对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做出的全面谋划和前瞻性部署,西藏大学应该以组建工程应用技术学院为突破口,努力在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方面下功夫,以服务西藏经济社会发展为目标,增加就业导向,把就业作为衡量指标,重点加强学生实践能力培养,加强创业就业能力培养,扎扎实实培养应用型、复合型、技术型人才。endprint

(二)培养模式的改革与实践

1.强化课程建设和科研合作。目前,西藏大学的教学方法和手段还存在一些不尽人意的地方。如教师制作课件的内容与教材内容雷同率较高,缺少经典例题和独到的案例;从课件教学及展示录像来看,教学策略和教学方法吸引力不强;少部分主讲教师不能跟上时代的潮流,对学科和行业前沿知识掌握不够,难以驾驭优秀的学生;没有对讲授课程的教材和教法进行深入的研究,缺乏精品意识。基于这种情况,学院以学科建设和学位点建设为重点,通过对口支援,每年为每个学科选派1~2名教学骨干,为西藏大学培养一批学科带头人。对师资紧缺专业,通过人才引进、对口支援培养等方式来提高师资的数量和质量。同时,需要加强精品课程的建设力度,特别是在课堂教学上,教师首先应该适当减少直接影响语言,给学生提供发言的机会,表达自己的思想,避免以前对专业知识不熟悉的学生倾向于洗耳恭听,被动接受来自权威的训导的现象。其次是增加互动,体现学生的主体性。教师通过情绪、思想的沟通、知趣的影响,增强学生对专业的兴趣。在课程建设中,可以通过网络教学丰富的资源来扩宽学生的知识视野,加强学生与老师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交流,使学生作为主体参与到课程建设中来。同时,学生要及时把课程的学习情况反馈给老师。因此,要通过课程建设这个载体,来改进现有的教学技术和方法,提高学习和教学效果。

针对我区经济社会发展实际,与对口支援高校加强科研合作,联合申报省部级以上科研课题。围绕民族文化和高原科学技术两大特色学科群展开研究,组建“西藏大学西藏信息化协同创新中心”,安排我校相关人员参加其承担的科研项目。针对我校承担的重大科研项目,邀请对口支援高校相关专家教授参与指导。以此提高学校的核心竞争力,使学校成为西藏经济结构调整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促进者、区域发展的助推器、高水平智囊团和思想库。同时,注重将成熟的科研成果转化为教学实践,让学生在本科学习阶段就能结合学科前沿进行实践和体验,启迪思维,提高学生专业学习的兴趣。改革实验室管理制度,加大实验室开放力度,整合资源,积极构建大学生创新实验室,吸引学生到创新实验室学习。改革实验教学内容,积极推广“一体化多层次”的教学模式,减少验证性实验数量,增加综合性和设计性实验,着重对学生进行综合素质、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的全面培养。设立学科竞赛专项经费,鼓励学生参加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全国大学生英语演讲比赛等全国性赛事活动,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团队协作精神,激发学生的潜能,提高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和创新创业能力,为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搭建平台。通过和对口支援高校开展高水平的科研合作,提高教师自身科研水平,为开展课堂教学提供重要支撑,从而提高学校的人才培养质量。

2.积极探索联合办学和联合培养新模式。教育部针对在高海拔和民族地区办高等教育难度大、困难多的问题,专门召开对口支援西部地区高等学校工作会议。根据相关文件的精神,自2011年起,西藏大学工学院与西南交通大学实行“1+2(3)+1”整班联合培养方案。

“1+2(3)+1”联合培养模式就是,西藏大学的某专业学生在第一学年西藏大学就读,学习一般的公共课程、专业基础课程以及学校制定的地方特色课程,为以后的工作奠定基础;大二、大三在西南交通大学就读,学生可以利用西南交通大学的资源优势,学习系统的专业知识;第四学年回到西藏大学学习,主要是结合自治区的具体情况,进行毕业论文的撰写或毕业设计的制作,同时为适应西藏的工作环境做准备。

整班模式即联合培养的本科生单独组班,使用西南交通大学和西藏大学联合制订、实施的培养方案;为更好地推进联合培养工作,还将开设特色课程满足西藏大学的教学需求,促进学生不断成长。

3.实施校企联合和双导师制。结合西藏大学的实际情况,联合培养人才项目应为“校—校—企”的形式,即根据西藏经济发展需求,组织西藏大学与对口援藏高校及相关企业联合培养人才,合作三方联合制定专业人才培养方案。首先可以把工学结合且与西南交通大学联合办学的交通运输专业作为先行先试的项目。西藏大学和西南交通大学制定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联合培养一批高素质的应用型人才。

已经通车的青藏铁路、在建的拉萨至日喀则的拉日铁路、筹建的拉萨至林芝的拉林铁路将设置大量的岗位群,再加上这两年青藏铁路公司对西藏大学交通专业的学生作了摸底调查,西藏大学可以联合西南交通大学与青藏铁路公司签订《顶岗实习协议书》,学校成立专门的实习领导工作小组,实习完成后学生与青藏铁路公司签订就业协议,解决对口支援和校企联合培养之间的冲突问题。学生在大四上学期课程结束后方可参加顶岗实习,特别是在寒假和春节前后人流高峰期,还可以缓解实习单位人力不足之困。实习过程中,指导老师要全程辅导,同时结合生产岗位选择毕业设计课题,收集相关资料,保证毕业设计的针对性和质量,加深学生对青藏铁路公司的铁路运输组织和运营管理更深层次的理解,解决学生实践能力差、不适应西藏经济发展变化的问题。

当前,西藏高校人才培养的不足在于缺乏专业实践能力,学生缺少实际操作,对书本知识的掌握仅仅停留在对概念的理解和知识的记忆上,而开设的实践教学课程往往只是在实验室中进行验证性的实验,学生不能够接触到实际生产工作中的操作,进入工作岗位后仍然需要长时间的培训,这是学校和用人单位都不愿意看到的,而联合培养人才则是实现双赢的有利途径,实施于高校之中的手段之一便是双导师的培养模式。校内导师由院(部)指定与学生自主选择相结合的方式产生,校外导师由学生所修专业或相近专业的工程技术人员担任。当然校外导师必须通过企业推荐和学院考察的方式,选取业务能力过硬、工作责任心强的人担任,同时填写校内(外)导师情况简表,并交所在学院(部)审批备案,定期对导师工作进行考核。

四、结论

通过高校团队的对口支援,选送学生以单独编班的形式进入对口支援高校相关专业学习,开展联合培养工作。同时,结合西藏大学实际和发展目标的要求,积极协调对口支援高校选派干部和教师来西藏大学援藏支教,指导带动西藏大学干部教师教育教学理念和思路的转变,不断借鉴和吸收各对口支援高校好的经验做法,探索符合西藏大学实际的办学模式,这对于提升西藏大学的人才培养质量,是十分有效的。目前,西藏大学正在此基础上进行进一步的探索与实践,全面提升人才培养质量。

参考文献:

[1]房灵敏.西藏教育的特殊性分析与思考[J].西藏大学学报,2008,(12).

[2]蒋金兰.立足本土培养,提升新疆地区医学教育水平[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08,(7).

[3]刘春媛,张莹.浅析应用型本科院校“双导师制”的实施[J].职业技术,2012,(5).

[4]潘玉驹,陈文远.高校学生评价制度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教育发展研究,2010,(17).

[5]田道敏.教育改革视阈中的学生主体性问题论析[J].中州学刊,2010,(03).

[6]宋佳声.基于学生主体认知过程分析的教学方法研究[J].集美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0,(02).

[7]毛翠云,梅强.创业者素质模型与综合测评方法[J].统计与决策,2009,(24).

[8]衣新发.创造力理论述评及CPMC的提出和初步验证[J].心理研究,2009,(06).

[9]黄碧梅,陈杰,赵婀娜,熊丙奇,闫广芬,杨克欣.高校会越来越功利化吗[N].人民日报,2011,(013).endprint

猜你喜欢
西藏大学人才培养模式实践
西藏大学2022 年度社会科学类项目一览表
西藏大学2021 年度社会科学类项目一览表
《西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5年总目录
独立学院商务英语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探索
西藏大学2014年度社会科学类项目一览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