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莹
摘要:在高等教育质量观中,“过程主导”这一高等教育质量观对培养硕士研究生阶段的文化产业创新人才较为适用。“过程主导”中内容和手段是关键。在设计文化产业专业的“教育过程”时,首先要分析生源特点,明确培养目标,并在“系统知识建构”、“跨学科+应用性”以及“行动学习”三大原则的指导下,设计系统、科学、针对性强的“教育过程”。同时,本文还提出了部分文化产业创新人才培养的政策建议和创新举措。
关键词:高等教育质量观;“过程主导”;系统知识建构;行动学习;学术共同体
中图分类号:G64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52-0050-02
随着知识经济的到来,高等教育大众化、普及化的进程在我国日益加快,“大学的功能是什么?”“高等教育质量观究竟该如何衡量?”这些成为高等教育界热议的话题,各个高校都在根据自身的办学理念设计、创新高等教育质量评价、监控、问责的机制和办法。硕士研究生层次的文化产业专业,是在社会急迫需要、文化产业快速发展的背景下出现的。文化产业专业设立的时间虽然不长,但是对人才的综合素质和专业技能要求较高,如何培养?质量如何把控?这成为各高校文化管理类专业教学与研究人员面临的重要课题。
一、高等教育质量观的内涵
高等教育质量观,也是就对高等教育质量的认识和观点,具体来说就是高等教育的目的是什么?高等教育应该秉承什么样的价值?什么样的高等教育才是应该得到肯定的?对这些问题的不同回答,呈现出了不同的高等教育质量观。如社会本位论、个人本位论和知识本位论等。在当前知识经济和高等教育普及化、大众化的状况下,特别是针对“文化产业”这一应用性较强、学科融合度高的交叉学科和新兴学科。相比较而言,“过程主导”这一高等教育质量观,比较适合文化产业创新人才的培养。过程主导有两层含义:其一,教育质量应体现在教育过程本身。换言之,教育质量在教育活动过程之中,考察教育质量,需要注重教育活动过程本身的品质,而不能只看结果。其二,教育过程的品质决定教育质量。因此,对教育过程的注重和把控对于高等教育质量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具体到文化产业专业的“教育过程”中,如何设计系统和有效的“教育过程”?设计什么样的内容?采取什么样的手段?实现什么样的文化产业专业人才培养目标?有效解决这些问题是提高教育质量的关键,需要专门的研究和探讨。
二、制定文化产业创新人才“教育过程”的依据
1.生源素质。制定研制科学的“教育过程”,“因材施教”是基础。通过对中国传媒大学文化发展研究院2010~2013级四个年级的硕士研究生的比较分析,概括出文化产业专业硕士研究生生源的三个特点:第一,本科学科专业背景多种多样。研究生入学考试中,报考和考试阶段对本科专业没有具体的要求,学生往往依据自身的专业特长、兴趣爱好、考试难度以及就业情况等多方面原因进行专业和方向的选择,研究生考试也成为学生第二次选择专业的契机。文化产业研究生的本科学科背景多种多样,这对于后期学习来说,有优势也有劣势。优势在于文化产业本身交叉性较强,在实践发展中与其他产业的融合性也较强,其他学科背景的学生在文化产业的多方面应用上有一定的优势,但对文化产业基础知识的理解和学习与文化产业相关的专业学术有一定的差距。第二,学习能力较强,但基础研究能力较弱。经历了研究生的全国统一考试,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较本科阶段有了一个飞跃。第三,综合素质可塑性较强。当前的硕士研究生从本科直接考上研究生的比例较大,有工作经验的学生较少。整体来看社会经验不足,对当前社会的认知不够成熟,但是可塑性较强,一般经过半年的相关学习和训练,凭借较强的领悟力和学习力,综合素质往往能够得到较大的提高。
2.培养目标。文化产业人才的培养目标,是制定系统科学的“教育过程”的前提。2009年以来,随着文化产业的快速发展,政府、企业对文化产业专业人才的要求日益提高。笔者认为,文化产业的人才培养,应着重培养综合素质高,实践能力强的文化产业创新人才,即“活跃于文化产业学术界、产业界和行政单位等领域的创新型高端专业职业人”。有以下几个具体的要求:第一,文化产业基础理论扎实,掌握文化产业发展规律,并擅于了解国内外文化产业前沿理论及行业最新动态;第二,实践能力较强,具有一定的文化市场观察能力、开拓能力和预测能力,具备敏感的文化产业政策领悟力,并具备有效的沟通协调能力;第三,在至少一个文化产业门类上有专业特长。
3.文化产业创新人才“教育过程”的制定原则。①以“系统知识建构”为核心,文化产业的系统知识应包括:文化、经济、管理领域的基础理论;社会学、人文学研究方法;统计学基本技能;基于最新科技发展的相关研究方法;文化产业相关行业门类的基础知识;文学、艺术等素养类知识等。②注重跨学科和应用型人才培养,文化产业人才培养与文化产业发展实践紧密相关,同时文化产业还具备较强的产业融合能力,因此,跨学科和应用性强成为文化产业专业的两大特点。③倡导行动学习,“行动学习”,包括通过科研行动提高基础知识的运用能力和研究能力,也包括通过专业实践,提高文化产业的实践操作能力。
三、文化产业创新人才培养的“教育过程”设计
在文化产业创新人才培养目标的统领下,依据“教育过程”设计的原则,应从以下三个方面入手进行具体的“教育过程”设计:
1.板块化教学。第一,课堂的课程教学板块。包括文化产业基础理论类课程,如《文化产业导论》、《公共经济学》、《文化发展战略与文化政策》、《文化市场营销》、《文化产业管理》等;方法类课程,如《文化产业研究方法》,《文化市场调查与分析》等;行业类课程,包括《广播影视产业研究》、《演艺产业研究》、《艺术产业研究》等;专题类课程,如《文化产业园区研究》、《国际文化产业研究》等。课程教学板块主要讲授文化产业基础理论、研究方法、行业基础知识以及前沿专题研究等。第二,前沿学术活动板块。为了弥补不同学生来源知识体系的不同,同时将文化产业最新最前沿的专题研究成果向学生进行介绍和讨论,也为了给学生创造更多的机会与国内外文化产业的专家、学者以及企业家进行交流,拓宽眼界、拓展人脉,定期的学术活动是必要环节,并应纳入学分管理体系。第三,实践训练板块。实践训练是文化创新人才培养过程的重要环节,并应无形地贯穿于整个硕士研究生的培养学程。方式方法多种多样,较为有效的举措有:第一,导师工作室制度。以导师为核心建立工作室,将导师指导与科研、课题研究、项目运作密切结合,将日常学习与工作室工作有机统一。第二,行业导师制度。聘请有丰富实践经验且在文化产业领域有一定行业影响的业界专家担任行业导师,与专业导师合作,对学生的实践、实习、就业进行指导和帮助。第三,研究与实践基地建设。与产业界进行紧密合作,选择有一定实力的企事业单位共建文化产业研究与实践基地,通过联合培养、项目合作、工作室合作、学生实习等方式,对学生进行专业实践的训练。endprint
2.阶段化考核。打破学期的界限和学时的固定要求,依据培养周期划分阶段对学生的课程学习、导师指导、学术活动、实践训练等环节设置指标和明确的考核体系。对任课教师、导师指导、学生学习、教学管理设立各自的阶段考核标准,将“教育过程”的质量进行全面、系统、科学的监控和分析,同时纳入“责任到人”的考核体系。
3.组建多样的学术共同体。为了满足学生不同的兴趣爱好,丰富学生的学习和实践内容,培养单位还应将教学组织和科研组织打通并进行重新组合,通过大型课题、大型学术或行业实践活动,组建多种多样的“学术共同体”。任课老师或导师可通过调研课题、研究性课题或实践项目的策划,将对某个问题感兴趣的同学进行组合,组建各种学术共同体进行专题的学术实践活动。
四、文化产业创新人才培养的政策体系优化与创新举措探索
文化创新人才的培养是一项系统工程,随着文化产业的不断发展,对人才培养的要求也在与时俱进地变化,这就需要对“教育过程”进行创新,以提高教育质量。同时,也需要相关政策的支持和创新,突破常规,将“教育过程”设计得更加科学、高效。
1.建立畅通的师资资源流通机制。文化产业的一大特点是“跨学科”,这就需要在校内和校外高校之间进行任课教师、讲座专家或导师的交叉聘请。在教学实践中,聘请的程序、酬金的标准和发放条件往往过于刻板,造成因为制度的原因使一些教学活动无法开展,对整体教育质量带来损害。因此,建立合理、畅通的师资资源流通机制是紧迫而必要的。
2.放宽行业导师的聘任条件,提高行业导师待遇。行业导师的聘任,是文化产业教育过程中的重要环节,关乎学生实践训练的整体水平。但是在现实教学中,对兼职导师学历、职称或成果的要求过于注重学历、职称等非实践成果因素,使得一些在文化产业实践中有丰富经验的业界精英因为条件不具备而无法被聘任。同时,行业导师的待遇问题也一直缺乏更为灵活的政策支持,是难以解决的问题,这需要更加宽松的政策和经费保障。
3.探索硕博连读的高端复合人才培养机制。目前,优秀的硕士研究生在申请深造过程中,程序的烦琐造成了时间和资源的浪费,同时,缺乏博士阶段的优秀生源,而且其培养机制保守。因此,探索文化产业的硕博连读机制是培养高端复合型文化创新人才的必要举措。
参考文献:
[1]徐辉,李薇.大学功能的世纪演变[J].高等教育研究,2013,(3).
[2]王一军.当代知识语境中的大学课程变革[J].教育发展研究,2013,(7).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