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社交网络增强大学生思想疏导与教育实效性研究

2015-12-15 22:02张薰以王统斌
教育教学论坛 2014年50期
关键词:社交网络思想教育大学生

张薰以 王统斌

摘要:21世纪是一个信息化、网络化和社交化相互交织的时代,以网络为载体进行学习、工作和生活已逐渐成为人们生活的常态。社交网络因其独特的特点,已逐渐发展成为一种新兴的、如火如荼的人际交往方式。以社交网络为载体对大学生进行思想疏导与教育已经成为现代思想教育的有效工具,但是也给思想教育工作带来了挑战。通过对社交网络特点和对大学生思想教育工作影响的分析,对如何做好社交网络冲击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提出了建议和对策。

关键词:社交网络;大学生;思想教育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50-0068-02

社交网络是一种帮助人们建立社会性网络的互联网应用服务,社交网络由以下几个要素构成:用户实体、实体间的社会链接,以及各种类型的应用。社交网络进入我国后,凭借其真实性、平等性、即时性和开放性等特点,已成为大学生学习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重要部分[1]。据《2012年中国网民社交网络应用研究报告》显示,学生群体用户数量已占到我国社交网络用户总量的50%以上。超过80%的大学生拥有至少一个社交网络的账号,其中30%的学生每天至少花半小时用于该类网站。社交网络全面而深刻地改变着当代大学生的生活,成为大学生思想交流的重要场所[2]。对于大学生思想教育工作者,如何追踪并探索社交网络与当代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的关系问题,应对新兴社交网络对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带来的新挑战,因势利导充分发挥社交网络优势,有效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成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中亟待解决的问题。《教育部关于加强高等学校思想政治教育进网络工作的若干意见》中明确指示“要根据教育环境和教育对象的变化情况,充分运用网络手段拓展思想政治教育的视野,用正确、积极、健康的思想文化占领网络阵地”。因此,充分理解和利用社交网络,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的教育,充分运用新媒体、新手段,以积极、正确、充满正能量的思想文化占领网络阵地是当前每一个高校思想教育工作者在新时代背景下的新课题。本文结合社交网络的特征,多方位探讨其对当代大学生思想道德观念的影响,分析高校思想教育工作者应对新的变化与挑战时应采取的策略,从而正确引导大学生参与网络社交。

一、社交网络的特点

1.真实性。在Web2.0出现之前,互联网一直被认为是虚拟世界的代名词,早期的网络社区、BBS,用户常将真实身份隐藏。虽有助于保护个人隐私,但降低了交往的信任感。然而,社交网络作为一种新型社会交往形式,真实性是其核心优势与基础原则,社交网站要求用户实名制注册,并鼓励用户填写真实的个人信息,突破传统网络的匿名性特征,力求尽可能地还原真实世界。增加了交往的可信度,有效实现了社会情感的穿透,带动了真实文化的风潮,保证了使用主体的沟通质量这也是其被当代大学生广为追捧的主要原因[3]。

2.平等参与。社交网络是一种参与式、平等式文化,它强调在平等的基础上实现交往的共享和开放,其媒介特性赋予每个用户平等的话语权和影响力。这种参与和平等,削弱了传统集团话语权的中心地位,强化了个体话语权,体现了去中心化的后现代社会意识和社会行为特征。另外,依据马斯洛的需求理论,社交网络的这种平等参与,有利于大学生个体身份的尊重需求得到较好的满足,从而促使他们更充分、更主动的参与到社交网络活动中,有助于大学生建立良好而健康的人际关系。

3.开放互动。社交网络虽然建立在虚拟平台上,但其却是现实社交关系的真实反映。众所周知,社交网络是以好友或熟人为社交基础的开放互动平台。当代大学生思想活跃、个性鲜明、乐于接受新事物,具有比较强烈的交往需求。社交网络的开放活动特性正符合大学生的社交要求。大学生利用社交网络提供的便捷、开放、互动的平台,以文字、图片、音乐、游戏等为载体实现了有效的交流和互动,在娱乐身心的同时也提升了网络人际传播的效率[4]。

二、社交网络对大学生思想教育的影响

社交网络的兴起,满足了大学生群体对真实性、开放性和自我为中心的社交文化的需求,同时也对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产生了新的影响。

1.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引导难度增加。理想信念是人们赖以生存以及奋斗的根本目标和动力,对于人生关键时期的在校大学生来说,正确的理想信念具有更为重要的意义。然而互联网的开放性和多元性造成多种文化迅速渗透和激烈碰撞,加之大学生尚不具备较为全面的判断力,容易受到不良文化思想的影响,庞杂的信息对大学生树立坚定正确的理想信念产生了极大的冲击。而且,随着当今社会以微博、微信等更为快捷和个性化的新兴网络传播模式的兴起,会对使用者产生更加错综复杂的理想信念的影响,这就必然会加大高校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难度。

2.传统思想政治教育的功能进一步削弱。高水平思想政治素质与良好的道德水平是我国大学生必须具备基本素质。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强调大学生应当热爱社会主义国家,热爱集体,发扬为人民服务的精神。但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往往受到时空上的限制,社交网络的信息传播突破了传统思想政治教育在时空上的限制,更多倾向的是时空无障碍模式,大学生作为接收者,独立思维能力尚未成熟,无法在短时间内对其进行过滤和筛选,再加上我国正处于市场经济不断发展、民主法制不断完善的过程中,社交网络的信息传播模式会进一步弱化高校已有的思想政治教育成果。

3.社交网络的过度依赖造成大学生心理障碍。据最新的统计数据显示,在校大学生中每天多次访问社交网络的人数超过60%,大学生的社交网络在线时长较长。部分大学生表示,如果一段时间内不查看朋友圈信息或玩社交游戏,就会有种莫名的空虚感,上课时间利用手机访问社交网络的学生不在少数,严重影响了学习效率。另外,网上的交际互动虽然变得更加透明和平等,但依然无法全部还原真实交往的多元性和复杂性。过度沉溺于社交网站的人际交往方式无形中会挤压真实交往的时间,也会加剧现实关系中人际关系疏远的状态。有些大学生将重心放在社交网络的人际交往中却忽略了现实表达,产生了日常交流中的心理障碍。此外,社交网络中的很多互动游戏需要用户花费大量课余时间去打理和维护,以致不同程度地占用了学习时间,影响了大学生的学习兴趣,导致成绩下降,进而影响了精神和思想状态。endprint

三、社交网络冲击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对策

1.创新教育理念,及时把握大学生思想动态,深入发掘大学生内心。当代大学生的思想呈现多元化和个性化的特点。在这种条件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者应当充分尊重新时代背景下产生的新特性。要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进行创新和发展。思政工作要革新观念,认识到社交网络也是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平台,意识到利用社交网络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性和紧迫性。例如,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利用大学生乐于将自己的经历、心情和见解在社交网络所分享的特点,及时准确地把握教育对象的思想动态,针对性地采取互动的说服式教育。同时,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作为其好友,可就其经常关注的事件和信息,第一时间发现其思想上可能存在的问题,进行适当引导,从而拓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新阵地。

2.坚持正确思想的积极引导,强调对学生个体的人文关怀。培养大学生健康向上的思想品质是思政工作者始终要坚持的宗旨,也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首要任务。作为学生思想政治工作者,应该利用新兴的平台,帮助学生塑造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帮助大学生树立坚定的信念、培养高尚的情操、养成科学健康的生活习惯。高校思政工作者在坚持正确思想引导的同时,也应当意识到,在新的时代背景下,现代教育过多的偏向理性和实用,而忽略对大学生的人文关怀,给学生带来了距离感,也产生了刻板、枯燥的印象。因此,要求高校思政工作者转变传统教育观念,以大学生渴望认知,追求自由、开放、民主精神的需求为出发点,与时代背景相呼应,通过社交网络上构建人文教育阵地,体现教育工作者对大学生深切的人文关怀。

3.加强思政教育队伍建设,提高思政工作者素质。社交网络已经成为当代大学生生活和学习中不可分离的组成部分,在这种情况下,作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自身必须具备正确的网络意识,及时了解大学生思想动态、及时参与互动交流,进一步提高自身的理想和信念水平,丰富和提高网络宣传策略,大胆而自信的迎接挑战。思政工作者们应该熟练运用社交网络,借助社交网络的各种功能与同学们进行开放、平等和亲切地交流,积极参与话题的讨论。同时发扬明珠精神,鼓励大学生发表自己的见解,对于一些感兴趣的话题可以开展辨析式讨论,构建民主、健康的舆论环境,培养文化、有思想、有正义的社会主义建设人才。

总之,社交网络的出现和流行,使得当代大学生的人际交往方式向一个全新的模式转变,同时也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带来了许多新的挑战。正确利用和有效引导,使社交网络成为传播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新工具,让社交网络的发展为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服务,是高校思想教育部门所面对的一项重要使命。高校教育工作者要实时追踪并切实掌握这一网络传播技术的最新发展,将思想政治教育融入其中,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思想观念,正确认识社交网络,寓教于乐,努力打造思想政治教育的网络阵地,从而使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朝着更加规范化、制度化方向迈进。

参考文献:

[1]纪振强.社交网络文化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及其对策[J].北京青年政治学院学报,2011,20(3):63-67.

[2]尹晓敏.微博兴起背景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挑战与应对[J].思想教育研究,2011,2(05).

[3]崔娜,盛斌,贾婉莹.SNS网络文化探析——以开心网为例[J].北京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5):1-4.

[4]袁梦倩.论SNS新型社交网络的传播模式与功能——基于“校内网”的现象研究[J].今传媒,2009,(4):78-80.endprint

猜你喜欢
社交网络思想教育大学生
带父求学的大学生
大学生之歌
小议在小学英语教学中渗透思想教育
让大学生梦想成真
他把孤儿院办成大学生摇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