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建构主义理论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的运用

2015-12-15 21:57郭关玉李绍
教育教学论坛 2014年50期
关键词:建构主义思政课教学效果

郭关玉 李绍

摘要:强调结构与施动者互相建构、结构处于不断变化中的国际关系建构主义理论,对提升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效果具有启示作用。依照建构主义理论,进一步提升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效果,需从加强学生的学习责任感、进一步提高教师授课质量、保持畅通的师生沟通渠道、严格奖惩制度和建立兴趣小组五个方面入手。

关键词:建构主义;教学效果;思政课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50-0050-02

高质量的进行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以下简称思政课)教学,切实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对于培养社会主义接班人、保持国家长治久安、确保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战略意义。尽管高校思政课教学意义重大,但实际教学效果却并不理想,提高思政课的教学质量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本文尝试将国际关系中的建构主义理论用于高校思政课教学,以期能在提高思政课教学质量方面有所突破。

一、建构主义理论的基本观点

起源于20世纪80年代的建构主义理论,是与新现实主义和新自由主义并列的三大国际关系理论流派之一。其基本观点包括:

1.国际体系结构不仅包括物质因素,还包括文化因素。建构主义十分强调国际体系结构对国家的作用。但与现实主义和新自由主义仅强调物质性结构对国家的直接制约作用不同,建构主义认为,行为体在特定的社会环境中共同具有的理解和期望,即共有知识或文化也是国际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国际体系中的物质因素必须通过文化因素起作用。如英国和朝鲜都拥有核力量,但美国只会对朝鲜,而不会对英国的核武器感到威胁,其原因就是美英之间是相互信任的文化,而美朝之间是相互敌对的文化。

2.结构(文化)不是预先给定或先验存在的,而是施动者在其实践活动中建构起来的。现实主义和新自由主义均认为,在国家之外先天存着一个人人为我、每个国家都必须把维护自身安全当作第一要务的无政府状态。而建构主义认为,国际结构(文化)是由施动者之间的互动形成的,“是施动者的信念造就共有知识,是施动者的实践活动逐渐确证或否证了共有知识。”[1]因此,在施动者进行互动之前,根本也就不存在一种单一的、固定的无政府逻辑。两个从来没有交往的国家之间是没有共同知识或文化的。只有双方经过交往,初始行为通过互应机制(logic of reciprocity)使互动的双方产生并加强一些观念,并开始共同拥有这些观念,结构(文化)才得以产生。

3.结构(文化)是可以变化的。既然是施动者之间的互动产生了结构,那么,只要施动者之间的互动进程发生变化,结构也就会发生变化。当国家在交往中互相将对方认定为敌人,国际结构就会表现出互相敌视、互相残杀的霍布斯文化。如果国家之间的行为遵循“生存和允许他国生存”的原则,就会建构出以竞争关系为主、自己活也让他国活的洛克文化。如果国家之间以朋友的方式进行交往,就会逐渐建构出互为朋友、相互信任、彼此协助的康德文化。

4.结构会建构施动者。与其他国际关系理论不同,建构主义认为,施动者并没有先验给定的身份和利益。行为体的身份由国际结构塑造的,身份再决定利益,利益最终决定行为。奴隶主只有在奴隶存在的情况下,并在奴隶制的结构中才可以成为奴隶主,奴隶主也只有在成为奴隶主之后才会做出符合奴隶主身份的行动。

二、建构主义理论何以能运用到高校思政课教学

以国际关系为研究对象的建构主义国际关系理论,何以能运用到高校思政课教学?其原因在于该理论所揭示的国际关系规律与教学规律非常吻合。

1.恰如建构主义强调文化对国家行为的塑造一样,对教学效果起决定作用的也并非教学设施,而是学生对课程的兴趣、对教师的认同、良好的学风等观念层面的东西。浓厚的学习兴趣和良好的学风常使学生在较艰苦的环境中也能取得优异成绩,而厌学和坏的学风使学生即使拥有世界一流的教学设施也不能取得好的教学效果。

2.学生厌学、教师难教是大多数人对高校思政课的固有印象。但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学生乐学、教师乐教的情况也经常存在。这就恰如建构主义所揭示的没有施动者的互动就不存在任何结构一样,在思政课开始上课之前,厌学、难教这个结论也是不应该先验存在的。学生乐不乐学、教师乐不乐教,是师生在具体的学习过程中互动建构的。只要有良性互动,就会产生师生互信、互赏、教师乐教、学生乐学的良好学习氛围。反之,如果缺少良性互动,就会产生师生互疑、互厌、教师疲教、学生疲学的糟糕学习氛围。有无良性互动,是不同的教师上同一门课程,效果不同;同一个教师在不同的班级上同一门课程,效果也各异的原因。

3.恰如建构主义所揭示的文化会发生变化一样,思政课的学习氛围和学风也是不断变化的。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屡见有好的学习氛围和学风与差的学习氛围和坏学风互相转换的实例。决定学习氛围和学风转变的关键因素在于师生的实践活动。即使学生带着厌烦的情绪来上课,只要教师教得精彩,能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学习兴趣,学生也逐渐跟上教师的节拍,良性互动就会逐渐形成,学风和班风就会大幅好转。相反,原本一个学风和班风都很好的班级,因为中途更换教师或者学生将注意力转向恋爱、上网等其他事情,师生之间的良性互动就会中断,最终导致学风和教学效果都大幅下滑。

4.恰如建构主义揭示的结构可以建构施动者一样,好的学风、班风一旦形成,就可以促进学生共同进步。这并不是简单的趋同现象,而是好的学风和班风使学生认识到自己的身份是学生,其任务就是好好学习,全面发展。相反,坏的学风和班风使学生在混乱和多元选择中容易忘记或无法真切感受到作为学生就应好好学习的身份,进而也就失去了努力学习和更好表现的动力。

三、建构主义理论对提高高校思政课教学效果的启示

既然建构主义理论可以用来解释高校的思政课教学,那么,如何运用建构主义理论,提升教学效果呢?endprint

1.必须让学生明白他们在整个教学过程中的重要作用和责任,学生和老师一样,也是教学活动的重要施动者。只有师生齐心,形成良性互动,才可能有好的教学效果。因此,教师必须让学生明白他们在教学活动中的重要作用,修正他们学习效果好坏全看教师教得好不好的错误观念。

2.教师必须全身心地投入到每一节课的教学活动中。师生间的互动,始于教师的第一节课。学生对思政课的态度,对教师的态度,就从第一节课开始。要使学生对思政课保持浓厚兴趣,需要教师用长时间地高质量授课去不断强化。在学生与教师之间相互信任的文化还没有建立并内化之前,师生之间的良性互动随时可能中止。因此,教师既是师生良性互动的施动者,也是引导者和维护者。所以,教师必须全身心地投入到每一节课的教学过程中,始终从保持师生良性互动的高度上好每一堂课。

3.保持畅通的沟通渠道和信息反馈渠道。学生的学习经历、已有知识结构、家庭背景都影响着他们对授课方式的偏好。同样,教师对学生和授课方式也有自己的偏爱。如果没有畅通的沟通渠道,师生互不了解对方的喜好,就会增加良性互动中的障碍。反之,如果沟通渠道和信息反馈渠道畅通,就增加了师生调整自身行为、促进良性互动的机会。从教十余年来,笔者一直定期主动让每一个学生填写对教学的意见和建议,并对每一份建议或意见予以认真解答或回复,收到良好效果。

4.严格奖惩制度,赏罚分明。好的学风和课堂纪律是好的教学效果的必要保证。如何让学生保证好的学风和课堂纪律呢?建构主义也给与了一些启示。建构主义明确指出,行为者对规范的遵守,需要经过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行为者在外力的威胁下,被迫遵守规范;第二个阶段是行为者在利益的驱动下,遵守规范;第三阶段是行为者因为认为规范具有合法性,从而自愿、主动地遵循规范。让学生心悦诚服地保证好的学风和课堂纪律固然是上上策,但这需要长时间的培养。因此,强制规范和利益引导也是维护好的学风和课堂纪律不可或缺的手段。因而,在思政课教学过程中,教师一定要做到严格奖惩制度,赏罚分明。奖励方面,可以是口头表扬,也可以是加平时成绩;更可以是小组或班级间展开竞赛,为成绩优异者颁发奖状。惩罚方面,可以是口头批评,也可以是直接减少期末总成绩以刺激学生遵守必要的规范。

5.成立兴趣小组。好的学风不仅需要在师生互动中构建,也需要在学生互动中建构。为增加学生之间的良性互动,教师可以成立学科兴趣小组,以带动好的学风形成。兴趣小组成立后,其成员对思政课的兴趣和投入会逐渐感染更多学生,进而营造良好的学风。在《当代世界经济、政治与国际关系》课程教学过程中,笔者多年坚持在各个班级建立兴趣小组,其结果令人非常满意。在兴趣小组的带动下,即使是对国际政治、国际关系不感兴趣的女生占绝大多数的英语系和传媒学院学生,最后对该门课感兴趣的学生也能达到90%以上。课堂上,学生能模范遵守课堂纪律并积极开动脑筋;课外,看国际新闻、讨论国际热点问题的风气也非常浓厚。自然,这一切都带来了非常好的教学效果和学习效果。期末总评中,不仅多年没有学生不及格的现象,而且学生的平均分高达90分以上。

总之,强调结构和施动者之间互相建构、结构会不断发生变化、文化也是国际结构一部分的国际关系建构主义理论,与高校思政课的教学规律非常吻合。借鉴建构主义理论,教师可以采取加强学生的学习责任感、进一步提高教师授课质量、保持畅通的师生沟通渠道、严格奖惩制度和建立兴趣小组等多种方式来进一步提高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美]亚历山大·温特.国际政治的社会理论[M].秦亚青,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endprint

猜你喜欢
建构主义思政课教学效果
新时代高校思政课中中国故事的创新表达
——评《新时代高校思政课的打开方式》
浅议高校学生在思政课中的情感认同
旁批:建构主义视域下的语文助读抓手——以统编初中教材为例
思政课堂这样“沸腾”——陕师大思政课从“有意思”到“有信仰”
借鉴建构主义思想培养财会专业人才
青少年对思政课的逆反心理研究
多媒体技术在建构主义教学模式中的应用
提高病理学教学效果的几点体会
加强焊接教学质量提高焊接教学效果的探讨
建构主义视角下的翻译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