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跨区域就业与城市融入

2015-12-15 21:54于梦张瀛木李峰吴如玉王天泽李伊婵
教育教学论坛 2014年50期
关键词:城市融入大学生就业

于梦 张瀛木 李峰 吴如玉 王天泽 李伊婵

摘要:随着中国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深化,劳动密集型向技术、资金密集型生产的转变,本文从传统群际关系的农民工主体转移到大学生跨区域就业城市融入的关注点上,分析大学生在跨区域就业中城市融入出现的问题、影响的因素,从相关的群际行为、心理两方面来探讨大学生在城市融入的现状,分析的最后将提供一些政府政策、舆论引导上的帮助建议。

关键词:大学生就业;城市融入;群际关系

中图分类号:G64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50-0041-02

一、绪论

改革开放后,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围绕农村人口导入城市人口的问题探讨在群际理论中颇已成形,而随着经济改革的不断深化,城市化进程的纵向深入,社会新的关注点逐渐形成,即中高等教育人才的就业,尤其是跨区域间的就业逐渐成为中国社会发展的热点。随着中国社会经济的不断转型与发展,劳动密集型向技术、资金密集型的转变,区别于传统融入城市的农民工,中国社会出现了一撮这样的社会人群,即需要跨区域进行就业的受中高等教育者,而其中,大学生成为了这一类人群的核心主力。这些受过中高等教育的人群因对社会现实拥有更多的理论思考、更倾向于选择跨区域就业,并且前赴后继地投向中国发展的前沿城市,在这之中就产生了有关于这类人群的城市融入问题。本文将对中国当代大学生的跨区域就业中城市融入的现状、问题、心理进行分析,并针性地提出应对对策,对促进我国人才的流动和谐化、资源分配的合理化具有一定的意义,并且丰富群际关系的不同主体城市融入的理论。

二、跨区域就业大学生群体的特点及与传统就业者城市融入比较

1.教育层次高。与传统城市化进程中大量涌入的工人、农民不同,这类人群享受过一定的教育,因此拥有一定的技术和知识体系。在跨区域就业中,相比以上人群拥有更好的就业机会、晋升前景和综合可用性。相对于传统就业者在城市融入的长线发展上拥有更广阔的前景和经济收入,从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在城市融入中二者的社会地位差距,更容易得到当地居民的心理承认。

2.注重职业的规划发展。由于不像劳动密集型生产人员的可替代性强,因此岗位与岗位之间的人员流动性较小,在职业生涯中,相比于传统的就业者而言更加固定,更加清晰。但也容易由于对于职业生涯的可升迁性的早悉,在社会资源有限的情况下,容易造成融入问题,转而投向其他城市,或者选择回到原籍。

3.更加积极主动地缩短社会距离。由于跨区域就业的特殊性决定,该类人群对于群际间关系的社会认知更倾向于抱有积极的情绪引导,他们更加主动地寻求缩短群际间的社会距离,在群际互动中更愿意抱有积极的社会预期,从而使得本身能够更快更好地融入当地的城市居民生活。

4.拥有一定的相对剥夺感。尽管跨区域人群主动积极的拓展在当地城市的社会关系,但仍旧不免拥有一定的相对剥夺感。这与美国社会学家斯托弗的“相对剥夺感”理论(即形容人们在与别人比较后感到不公平、被侵害及不满的矛盾心理状态)有所区别的是,主动谋求跨区域就业的大学生们在城市融入过程中,相对于其本地就业者而言,具有异乡人情结带来的相对剥夺感。包括在实际的工作中,本地人或本地大学生拥有隐性的升迁权利,拥有更广阔的社会资源与发展前景,以及相对更少的生活成本和经济负担。这种相对剥离感的存在,也是使得一些商会、异乡会成立的原因。这也进一步复杂了城市居民间的群际关系。上述分析可见,排除其他影响群际关系的因素,以社会地位与收入、职业的稳定程度、群际心理、社会距离及剥夺感为代表的四个影响城市融入的因素中,大学生跨区域就业者们相对于传统就业者们具有更好的社会融入性。这在于跨区域就业大学生群体,接受到一定的现代教育后,在城市化生活的价值观上,逐渐趋同,减少了有关社会习惯上的差异与冲突,缩短了社会心理的预期距离。但这仅仅是与传统就业者相比,而在与当地的城市居民的磨合中,跨区域就业者的差异化问题不能得到根本的解决,这其中就表现在了某些行业职位上的灰色集中,外来人口福利上的差异等具体的物质差距,并且在社会资源、生活抗压性等方面,与本地人的差距使得跨区域就业的大学生仅仅是相比于传统就业者而言略有优势,要更好地融入当地的城市和社会,甚至于完全扎根下来,需要克服更大的生活成本压力,付出更多的努力。

三、城市融入的困局

大学生就业,尤其是跨区域就业进入到经济发展的一线城市的人群,他们关注大城市们的更多的就业机会,这里与他们本身归属的小城市、小城镇地区的就业相对垄断相比,大城市能够给他们更多的机会和前景。不仅如此,该类人群还关注大城市更优质的教育资源、更前沿的生活观念、更优质的福利待遇。但在成千上万异乡人涌入的背后,也加剧了当地居民与迁徙者的矛盾。最为显著的是对于就业机会的争夺。迁徙者们与当地人围绕着就业展开了一系列的争夺。一方面,由于人才的流动性决定,跨区域者们通常相比于当地人普遍拥有更强的能力,从而产生了在岗位竞争上的矛盾;而另一方面由于就业信息的不对称,由于当地人相比与跨区域就业者而言,拥有更多的信息渠道(包括人力、信息上的),往往会拥有更多的就业资源。其次是资源的占有。越来越多的涌进者使得有限的资源变得紧张,集中表现在对于公共基础建设的使用,交通的拥堵、城市居住面积的不断扩大和由于相关基础建设不能跟上配套设施而导致的绿化面积减少等问题的出现,这也加剧了二者的矛盾。三是福利待遇的缺失。这里也涉及到了我国户籍制度的不完善性,例如,当地户口在实际操作中的档案可保存性更强,拥有户口可以享受较好的教育资源、医疗条件、城市市民福利等,这也形成了外来跨区域就业者与当地人的矛盾,加剧了群际间的冲突。四是生存成本的差异化。当地人由于拥有传统的资源积累,在购房、购车等问题上相对于跨区域就业者拥有更小的困扰,因此大大降低了生活成本。跨区域就业者需要面对更大的生活成本压力,而这样的生存成本差距,也使得比较之下,当地人与跨区域就业者们在群际心理上的差距。最后,由于群际冲突的产生主要涉及社会类别化、积极社会身份感的追求和相对剥离感三种基本过程。相对于本地人而言,跨区域就业者在就业生活过程中,更容易形成积极追求社会身份感,更加注重自己在社会类别化中所处的位置,而这一切又反过来加深了其相对剥夺感的认知。endprint

四、跨区域就业大学生的群际行为、心理分析

在打破城市融入壁垒过程中,跨区域大学生为主动缩短社会距离而倾向选择较为积极的预期和社交活动。而在现实生活中,排除一定的剥夺感,大学生们更加注重增进与当地居民的信任。在社会认同的层面,由于跨区域资源的特殊性,大学生们往往寻求具有更高社会地位的职位以获得一定的身份认同。以此为中心,获得更多的当地居民的支持和信任。这也不难解释,一些大学生会愿意报考跨区域的事业、国企以及公务员的现象,这样的就职选择往往带有更多的权力和社会认同感。在群际接触层面,通常情况下,跨区域就业者会与当地居民进行直接或间接的群际接触。由于接触程度越高,对外群体的信任程度也越高,大学生群体相对于传统跨区域就业者而言拥有更积极的接触欲望,也能够更合适且减少与当地居民交往间的摩擦。同时在现代交流工具上的选择也颇趋近于多样化。例如,通过微信、同城等自媒体或网络媒体进行自我营销和社区融入,这使得大学生融入当地社会生活具有更宽泛的意义和手段。在群际沟通的心理层面上,跨区域就业者抱有的积极态度与其在就业生活中所遭遇的排挤、隔离而产生的剥夺感与对公平感认知的缺失使得群际心理变得复杂和波动。一方面,大学生就业者的积极预期使得在城市融入过程中较于传统跨区域就业者的优势彰显,他们拥有更多的机会、更少的排挤和更薄的壁垒。但在另一方面,外地人的标签始终使得他们在城市融入的过程中遭遇到不公平的待遇,从而打击其积极的心理情绪。

五、缩短群际社会距离的建议

现实意义上,如何缩短群际社会距离往往与个人挂钩,但实质上,也可以看到在群际关系的淡漠化、距离化过程中有现实的物质条件进行约束。因此,政府和舆论在这个方面也不是无功的,相反因采取一些积极的措施和手段构建和谐社会,缩短群际的社会距离,有助于打破矛盾和壁垒。

1.提升基础设施建设。逐步完善的基础设施建设有利于减少跨区域就业者人口涌入带来的卫生、交通问题,使得原城市居民不至于拥有因为外地人而造成城市功能下降的认知感。

2.进一步完善户籍制度。完善户籍制度,使得外来人口在子女教育上、购房等问题上与本地居民的差距逐步减小,可介入人才引进优惠等机制,来协调跨区域就业者的心理预期与实际距离。

3.进一步改革福利制度。缩小跨区域就业者的福利社保医保额度差距,使得实现基础福利的公平化,有利于淡化跨区域就业者与当地人口的界限。

4.倡导更公平的社会晋升机制。这主要是在事业、国企和国家单位,公平公开化社会晋升机制,以使外来人群对于群际环境的公平性有所感受。

5.积极的舆论引导。在主流媒体的舆论引导上,可以采取积极的方式来引导,对于故意突出本地人与外来就业者的新闻报道可以查实后进行相关处理。积极引导同城活动,举办健康向上的社会活动和群际交流。

六、结束语

群际关系的和谐化构建不仅是跨区域就业者的个人问题,更应成为当地居民与政府、媒体与外来人口的双向沟通,只有积极、公平、透明的社会群际心理和群际环境才能淡化两者的矛盾与冲突,才能更好的构建和谐社会。

参考文献:

[1]王伟.大学生群体的相对剥夺感分析及对心理健康的影响[J].卫生软科学,2011,(05).

[2]付宗国.群际冲突的社会心理实质、原因以及对策分析[J].山东社会科学,2005,(4).

[3]辛素飞,明朗,辛自强.群际信任的增进:社会认同与群际接触的方法[J].心理科学进展,2013,21(2).endprint

猜你喜欢
城市融入大学生就业
新媒体对城中村居民城市融入影响研究
高校职业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完善策略研究
“精细化”职业指导大学生就业的分析
农村转移劳动力城市融入对农地流转影响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