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院校大学生跨文化交际状况调查

2015-12-15 07:59彭琼星戴宁宁
教育教学论坛 2015年49期
关键词:民族院校跨文化交际大学生

彭琼星 戴宁宁

摘要:民族之间的跨文化交际是不同民族成员之间接触、往来与交流的过程。它是多民族国家良性民族关系形成的关键,也是我国平等、团结、互助、和谐民族关系构建的本质要求。文章以三所民族院校的田野调查为例,从五个维度对民族院校大学生跨文化交际的现状、困境、主要成因进行了分析与总结,并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促进民族院校大学生跨文化交际的相关对策。

关键词:大学生;民族院校;跨文化交际

中图分类号:G11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5)49-0093-04

跨文化交际指本族语者与非本族语者之间的交往,也指任何在语言和文化背景方面有差异的人们之间的交往。我国是一个由56个民族组成的多民族大国,各民族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进程中适应一定的自然环境与社会环境形成各民族独具特色的民族文化。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深入和社会的全面转型,各民族的社会生活日益卷入全球化浪潮之中,民族间的交往范围与交往频率空前提高,跨文化交际成为民族交往的主要形式。交往成为我国新时期民族政策的重点内容,也是我国平等、团结、互助、和谐民族关系构建的本质要求。

大学生群体是各民族青年中的优秀代表,他们肩负着国家富强、民族复兴的历史使命,也是维护祖国统一、民族团结的中坚力量。在加强大学生群体民族团结教育时代背景下,关注大学生跨文化交际问题,探究在大学生群体中构建民族团结心理的有效路径,是我国多元文化和谐的心理基础和中华民族走向复兴的必要条件。本文即以在北方民族大学、西北民族大学和青海民族大学的调研资料为例,对民族院校大学生跨文化交际的现状、困境、成因问题进行了探讨,并就促进民族院校大学生跨文化交际的对策进行了相关思考。调查共计发放调查问卷1600份,收回1531份,有效率为95.7%。调查对象涉及汉、回、藏、维、蒙古等39个民族。

一、民族院校大学生跨文化交际现状

(一)族际交往的频度

调查对象对跨文化交际频度的现状显示(见表1),交际频度非常多的占20.3%,比较多的占34.1%,一般的占35.1%,比较少的占5.9%,很少的占3.9%,极少甚至不交际的占0.7%。这一结果说明半数以上的被访问者有比较频繁的与他民族同学交往的经历与经验,但是我们也看到,也有相当比例的同学与他民族同学比较少互动,或者不交往,交往频度较低。

(二)族际交往的广度

调查对象对跨文化交际广度的现状显示(见表2),跨文化交际广度非常多的占12%,比较多的占30.6%,一般的占38.7%,比较少的占10.9%,很少的占7.2%,极少甚至不交际的占0.5%。这一结果显示,被访问者与其他民族同学建立友谊关系的占一定比例,但是接近五分之一的被访问者的校园生活中比较少或者很少与其他民族的同学打交道。

(三)族际交往的深度

调查对象对跨文化交际深度的现状显示(见表3),同庆民族节日每次都会的占9.7%,会的占23.1%,有时间会的占28.3%,比较少的占15.8%,很少的占11.6%,从来没有过的占11.5%。这一结果说明在同庆民族节日时,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有近一半的被访问者会与其他民族的同学共庆民族节日;但是有近四成的被访问者选择比较少甚至从来没有过,表明在跨文化交际深度上没有达到各民族节日各民族同庆的程度。

(四)族际交往的对象选择

调查对象对跨文化交际对象的现状显示(见表4),交际他民族对象为汉族的占64.2%,维吾尔族的占5.6%,回族的占21.5%,蒙古族的占2.3%,苗族的占2.9%,藏族的占2.2%,其他民族占1.3%。

我们对被调查的5个主要民族的跨文化交往对象选择的分民族调查结果显示(见表5),汉族被访问者交往较多的民族是汉族,占55.5%,其次是回族,占29.7%;回族交往较多的民族是汉族,占78.2%,其次是回族,占21.8%;维吾尔族交往较多的民族是汉族,占60%,其次是维吾尔族,占27.5%,最后是回族占12.5%;土家族交往较多的民族是汉族67.6%,其次是苗族,占18.9%,再次是回族占8.1%;藏族交往较多的民族是64.9%,其次是回族和本民族的同学,各占16.2%。

综合上述两个指标的数据,由于抽样学校校园生活环境中,汉族人口数量仍然占绝对多数,因此被访问者平时交往较多的民族以汉族居多。同时数据也显示,四个被访问的主要少数民族同学在社会交往中不存在狭隘的民族认同,民族界限较为模糊。但是汉族与各少数民族同学有一定比例的族际互动,各少数民族同学之间的互动较少。

(五)族际交往的场合

调查对象对跨文化交际场合的现状显示(见表6),交际场合为课堂的占39.4%,餐厅的占8.2%,学生活动的占18.3%,宿舍的占21.7%,宗教场所的占2.3%,公共场所的占9.7%,其他的占0.4%。公共场合、餐厅、宗教场所和贸易场所所占比例不高。这一结果显示,被访问者与他民族同学交往较多的场合主要集中在课堂这样的能够集中不同民族同学的场所,但是我们看到被访问者在宿舍、餐厅等此类私人生活场合中的交往偏少。

综上所述,通过我国民族高校大学生跨文化交际的频度、广度、深度、对象和场合五个维度的调查结果显示,五成以上的被访问者与他民族同学有非常多或较多的族际交往;四成以上的被访问者有非常多或者比较多的他民族朋友;汉族是各民族同学交往最多的民族朋友,被访问者交往他民族同学不存在特定民族身份的选择和明晰的民族界限,但是各少数民族同学间的互动较少;最后,被访问者在课堂这样的公共场合交往较多,但是私人场合的交往与互动偏少。

二、民族院校大学生跨文化交际的困境

(一)风俗习惯的差异

我们的调查数据显示,69.3%的被访问者表示对其他民族的风俗习惯了解一些或不了解。可以说,这一结果非常不容乐观,文化差异较大的不同民族同学在对对方风俗习惯认知度较低的情况下,很容易产生对他民族的认知偏差,在一定情况下还会形成民族偏见,这对民族之间的交往会产生深刻的影响。我们对阻碍本校不同民族同学之间交往的最大障碍的调查结果显示,阻碍本校不同民族同学之间交往最大障碍的前三位的因素分别是:风俗习惯占23.8%;宗教信仰占22.4%;语言差异占21.1%。这一结果说明,风俗习惯的差异以及对他民族文化的低认知度已经成为影响高校大学生跨文化交际的主要障碍。

(二)宗教信仰差异

我们的调查数据显示,75.9%的被访问者表示对其他民族同学的宗教信仰了解一些或不了解。在不同宗教之间的交往中,平等既是交往的前提条件,也是团结的前提条件,更是宗教共存中始终恪守的一个准则。然而平等的宗教认知观是以对自己宗教信仰和对他宗教信仰的理性认知为基础的。在我们对民族高校访谈中大部分的少数民族学生认为宗教信仰是阻碍他们与其他民族交往的最主要原因,大多数少数民族学生来自宗教氛围较浓的地区、家庭。同时在我们对民族高校大学族际婚姻态度的调查显示,持积极态度的并不是很高,与交朋友的接纳程度对比起来可以看出民族界限比较清晰。但是,对于共同信仰伊斯兰教的民族的回族学生和维吾尔族学生交往态度更为积极,说明各民族在对于与自己宗教相同的民族在交往中还是较为亲近。

(三)语言文化的差异

如前文所述,语言是次于风俗习惯和宗教信仰影响我国民族高校大学生跨文化交际的重要因素。我们对民族高校大学生跨文化交际中的语言认同和语言交流情况进行了进一步的调查,在语言认同方面,调查结果显示:认为用本民族语言与他人交流比用汉语说话,让被调查者感觉非常舒服的占19.4%;认为两种语言交流感觉一样的占33.2%;认为用汉语更舒服些占45.2%;其他选项占2.2%。这一结果说明,被访问者在跨文化交往中不存在对本民族语言的狭隘认同,而且随着我国民族人口跨区域流动的空前频繁,汉语以其强大的社会文化功能已经成为族际交往与社会资源占有的必备条件,只掌握本民族的语言,已不足以为个人和本民族争取更大的发展空间,因此在我国民族高校大学生的交往中,汉语已经成为各民族同学交往的主要语言。

三、民族院校大学生跨文化交际困境的主要成因

(一)国家观、中华民族意识和爱国主义教育宣传不到位,民族个体对民族文化认知度低

当代民族国家本质上是一种公民社会,“公民”是现代社会个体的一种新身份,表现为国家与公民之间的契约关系,他被授予的权利、义务和责任与以往任何身份完全不同,其核心内容包括特定的权利、义务、责任、忠诚对象、认同和行事规则等。通过我们在我国几个民族高校的调查结果显示,高等院校的民族教育中对国家观、中华民族意识的构建以及爱国主义教育的宣传形式单一、内容空泛,在大学生群体中的认同感和情感共鸣较低。如我们对高校大学生对学校提供了解中华民族历史与现状知识途径满意度的调查结果显示,表示途径非常多和多的被访问者占49.8%;另有接近半数的被访问者认为学校在此方面的途径一般、不多,或者是非常的少。民族认知是民族心理的核心内容,它是民族交往的开端与基础,它直接涉及到民族成员如何主动地创造自己的行动框架。

(二)大众传媒对涉民社会事件报道欠准确引起的民族心理抗拒

长期以来,尽管我国重视国民民族教育体系建设,也在社会各阶层开展“民族团结教育”实践活动,但是我们在以往的调查研究中发现,这些活动存在社会参与力量不强、舆论导向有偏差、教育形式单调、内容空泛等弊病,因此普通大众对我国的民族理论、民族政策,关于中华民族发展的历史、现实,以及未来发展的认知度不高。而且,这种现象也普遍存在于大众传媒的从业者当中,一方面部分传媒企业为追求实效和提高企业曝光率发表不实报道,或者在涉民社会事件中有意凸显冲突双方的民族身份,在社会上造成对民族地区、某一民族的刻板印象,甚至是对地区和民族的偏见;另一方面,部分传媒业的从业人员当中,一些并不具备最基本的对民族地区和少数民族的宗教、文化、风俗习惯等的认知,因此报道涉民社会事件经验不足,在报道有偏差的情况下,很容易引起涉事双方民族间形成民族情绪,引起民族心理抗拒。因此,我们应加强边疆地区传媒业发展,通过各种媒介准确宣传民族文化与社会建设,发挥传媒业的桥梁纽带作用,提升媒体工作者的社会责任,为各民族群众平等、团结、互助、和谐民族关系构建的公众利益服务。

(三)历史与现实中民族关系的影响

生活于某一社会环境和自然环境中的人,时时刻刻都会对环境施予的各种刺激做出反应,在做出反应的同时,为自身原有的心理结构增加内容,使原有的心理结构发生变化。民族交往关系作为民族心理的重要外界刺激会对民族心理产生重要的影响作用,和谐友好的民族关系能够拉近民族间的心理距离,而冲突敌对的民族关系则会使民族间相互隔阂与陌生,从而也会逆转平等友好的交往态度。由于历史的原因以及改革开放后,在现代化的冲击下,各民族交往过程中由于存在方式差异造成的心理冲突与心理不适日益凸显,具体表现为民族文化与民族心理日益成为一个民族存在的显著标志,而且以民族认同、民族意识、民族偏见等为主要核心的交往心理问题日益突出,这些问题深层次地影响着地区民族关系发展。

四、促进民族院校大学生跨文化交际的对策建议

(一)以现代文化为引领,推进民族间的文化认知与文化对话,促进多民族文化融合

大学生群体大多处于18到22岁之间,是人生的价值观念、思想道德形成的重要时期,大学校园也为大学生群体创造了与其他民族平等交往的社会环境,但是如果这一时期对他民族文化的认知水平较低和积累较为消极的交往经验的话,那么就会形成有偏差的民族团结认知,甚至是民族偏见,这对社会个体跨文化交往的行为会产生深远的影响。

(二)以公民身份认同构建为核心,完善国民“民族教育”体系建设

当代民族国家本质上是一种公民社会,“公民”是现代社会个体的一种新身份,表现为国家与公民之间的契约关系,他被授予的权利、义务和责任与以往任何身份完全不同,其核心内容包括特定的权利、义务、责任、忠诚对象、认同和行事规则等。因此,积极构建一套政府主导、社会协同、公民广泛参与的国民“民族教育”体系势在必行,这一体系需要以公民意识教育为核心,以国家制度认同和中华民族认同为导向,以社会的广泛参与为基础,积极引导各民族培育理性、健康的民族意识和包容他者的民族交往心态。

(三)创新民族团结教育的方式和载体,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祖国观、历史观、民族观

民族团结是关系我国经济发展、社会稳定和边疆安全的重要问题。据我们调查,在以往的民族团结工作中,所调查几所高校大多以集中教育或政策型教育的方式进行,即集中于每学年的某一时间段、跟随国家的民族宗教政策或因涉民社会事件而开展民族团结教育工作。这种教育方式,一方面因形式单一难以在各民族学生思想上产生共鸣,还可能在学生中形成民族团结教育是“走形式”的刻板印象,在具体活动中产生抵触心理;另一方面,因涉民社会事件而对特定的民族学生群体进行民族团结教育,如2008年“3·14”之后针对藏族学生、2009年“7·5”事件之后针对维吾尔族学生的民族团结教育,很容易在这些少数民族群体中产生受歧视的心理体验,进而强化了这部分民族同学的民族意识和民族认同,从而与其他民族同学之间划定了一道无形的民族边界,影响不同民族同学之间的交往、交流与融合。因此,高校进行民族团结教育工作,一是应改“漫灌式”的教育为“滴灌式”教育,在学习、生活的各个方面逐步引导学生树立“文化相对主义”的价值观念,让不同民族学生在尊重差异、包容多样的基础上实现交流交融;二是应加强学校与社会的互动,使社会组织、社会群体等多元主体参与到大学生群体的民族团结教育过程中,同时应让学生与社会紧密结合起来,让社会成为大学生群体践行民族团结价值观的实践基地;三是我们也要重视研究民族团结的心理基础,转变民族团结教育工作注重理论宣传的工作方式,要将理论宣传、心理干预、沟通交流三者有效结合,形成良好的体制与机制;四是在民族团结教育工作中要注意在认可民族族体属性与族体地位平等的基础上开展工作,避免民族团结教育成为针对汉族或针对少数民族的教育,要让各民族学生在正确认识中华民族形成的历史过程、现实状况和未来发展的认识与思考基础上树立正确的祖国观、历史观与民族观。

参考文献:

[1]习近平在第二次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上发表重要讲话[R/OL].(2014-05/29).

http://news.xinhuanet.com/photo/2014-05/29/c_126564529.htm.

[2]卢守亭.新时期我国民族团结教育研究:回顾与展望[J].西北民族大学学报,2012,(1).

[3]马戎.族群关系变迁影响因素的分析[J].西北民族研究,2003,(4).

[4]戴宁宁.民族团结心理的构建及其实证分析[J].北方民族大学学报,2014,(5).

[5][美]露丝·本尼迪克.文化模式[M].北京:华夏出版社,1987:2.

猜你喜欢
民族院校跨文化交际大学生
带父求学的大学生
大学生之歌
跨文化交际中的“入乡随俗”
中西方价值观差异与跨文化交际的探究
民族院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现状调查研究
让大学生梦想成真
他把孤儿院办成大学生摇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