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大学生诚信缺失现象探析及对策研究

2015-12-15 06:24:03朱志梅王东岳华晨晨
教育教学论坛 2015年51期
关键词:诚信缺失对策分析大学生

朱志梅 王东岳 华晨晨

摘要:诚信是当代社会公平竞争的重要准则之一,是人与人交往、合作的基础,是个人成才的基本素质。当代社会诚信度面临巨大挑战,大学生群体的诚信问题不断显现。加强大学生诚信教育,既是大学生健康成长的必要条件,也是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必然要求。通过深入分析大学生诚信缺失的种种现象,探究大学生诚信缺失的原因,本文提出加强大学生诚信建设的途径和方法,以期增强大学生诚信教育的实效性。

关键词:大学生;诚信缺失;对策分析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5)51-0040-02

诚信是诚信问题,涉及道德、经济、社会制度等诸多方面,中国传统文化价值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均强调诚信的重要性。诚信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重要内容,是具有基础性地位的社会道德规范。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活动下,诚信是一项基本的道德准则,是经济合作的前提,是维系良好社会主义市场秩序必不可少的道德准则。大学生的诚信品质,对整个社会良好道德风尚的形成、社会积极健康的可持续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然而,当前大学生的诚信却存在许多消极面,抄袭作弊、言行不一、失信于人等现象屡见不鲜。大学作为培养社会主义劳动者和接班人、引领社会风尚的重要阵地,应采取正面宣传、正确引导的措施,培育大学生的诚信品质。

一、大学生诚信缺失的现状

1.学业中的诚信缺失现象。由于受到社会中急功近利、不讲诚信及学术浮夸等不良风气的影响,大学生在学业中出现的不诚信行为,是校园中较为普遍且屡禁不止的现象。学生在学习上缺乏兴趣和刻苦精神,对课本知识的摄入没有深入思考和创新,缺乏钻研精神,抄袭拼凑现象时有发生。在考试过程中,不少大学生为了能够考取较好的成绩,通过夹带小抄、偷看手机、携带微型耳机等作弊方式应付考试。这些不诚信的行为,不仅欺骗了授课教师,妨碍正常的教学秩序,耽误自己的学业,影响社会主义人才的培养质量,而且不利于大学生诚信品质的培养,给校风学风的建设带来巨大的负面作用。

2.校园社会活动中的诚信缺失现象。高校优秀学生集聚,人才济济。学生在校期间的社会活动,会为其未来就业增强个人竞争力。在日常的学生活动中,学生干部之间的竞争异常激烈,利益的驱使也萌生出许多不诚信现象。一些学生为了自身的利益,送礼请客,进行拉票,游说同学和教师获得信任和支持。同时,在竞争过程中,也出现形式主义,看似经过公正、公平的面试竞争,最终的决定权却不在学生的信任选举,而在于负责教师的“意见”和“建议”。本是凭借表现和能力决定的事项,却变成以与教师的关系亲近与否来决定。

3.校园经济活动中的诚信缺失现象。在政府贴息助学贷款的政策实施中,也存在一些大学生的不诚信现象。在申请的环节中,一些家境尚好的学生,为获得资助而加入申请群体中,并对申请材料进行造假,而此类行为在日常评选中难以甄别。这就导致有些家庭确实困难的学生被排除在申请名单外,无法获得贷款和资助。而且,部分大学生通过助学贷款顺利完成学业,在毕业后却存在恶意拖欠、逃避还贷等现象。类似的行为,严重影响国家资助政策的正常实施效果。

4.择业过程中的诚信缺失现象。在大学生就业问题上,诚信缺失的现象主要表现在简历虚假和违约毁约等方面。随着社会就业竞争压力的日益加大,为使自己的简历能够脱颖而出,有的学生在制作求职材料时注水拔高,凭空捏造,夸大其词。选择优质单位是大学生的正当权利,可有些学生与单位签约时,欠缺慎重考虑,有了更好的选择后随意毁约,与用人单位出现矛盾的情况时有发生。有些学生甚至在不履行必要解约手续的情况下,私自调换单位或自主创业。还有的大学生在与单位签约后,谎称就业协议书丢失,申请重新领取就业协议后,与其他单位签约。这些现象给社会单位和人员留下大学生诚信缺失的不良印象,损害当代大学生的形象。

二、大学生诚信缺失现象的成因

1.学校诚信教育的缺失。文化知识教育在我国基础教育阶段占据绝大多数的比重,思想政治教育和诚信教育的比重较轻,错失诚信教育的良机。就高校而言,专业教育和素质培养是高校育人的主要任务,但道德层面的诚信教育普遍不受重视。在实际的教育过程中,诚信教育形式单调,内容空洞,效果薄弱。而学生对诚信教育内容的学习兴趣不大,思考不深入,体会不深,往往表现于口头上的重视,是“形式上的存在”[1]。此外,多数高校主要由辅导员和政治理论课任课教师承担大学生的诚信教育,但大多数辅导员与任课教师缺乏诚信教育系统培训,尤其对兼职教师和辅导员而言,由于日常工作繁忙,精力有限,诚信教育难以贯穿思想政治教育的始终。

2.社会和家庭的不良影响。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迅猛发展,一些不良社会思潮冲击着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日常生活中,不乏“形象工程”、“政绩工程”、贪污腐败、弄虚作假等负面报道,政府的公信力严重受损。在市场竞争中,制假贩假、偷税漏税、商业欺诈等不法行为盛行,社会信用秩序混乱,严重影响市场经济的有序发展。在家庭中,有的长辈不诚信行为严重,还教育孩子如何弄虚作假,用不诚信手段获取利益和好处。这些不良社会现象,严重扭曲大学生道德认知和行为的价值取向,对大学生诚信意识的淡薄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

3.诚信体系和失信惩戒机制不健全。我国社会对不诚信行为缺乏完善的信用体系,在个人诚信问题的评价上,缺乏一定的客观性,随意性大[2],不具备说服力。诚信记录系统的缺乏,使诚信机制的建立成为纸上谈兵,绝大多数的个人不诚信行为被遗忘、“归零”,缺乏必然的长期导向作用。在现实生活中,“年纪小不懂事”成为大学生失信的惯用理由,没有得到应有的教育和纠正,起不到惩戒和警示作用。社会上,对诚实守信的人,没有树立典型标杆,宣传力度小,在全社会起不到积极引导作用。

三、提升大学生诚信度的途径探析

1.增强诚信教育的针对性和有效性。针对大学生的诚信教育,高校要从学生的发展规律出发,结合学習、生活的实际需求,采取丰富多样的形式,针对性地开展大学生诚信教育。学校作为诚信教育的重要阵地,不断丰富教育内容,提高教育的针对性。在教育过程中,时刻把握“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实践教育理念。同时,将诚信教育与专业教育相结合,培养良好的诚信习惯。

2.完善奖惩措施,强化诚信意识。诚实守信作为高校德育工作的重要基石,是大学生综合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诚信教育的内化是一个漫长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最重要的是教师的教育引导和学生的自我教育。良好的先进典型标杆和有力的惩戒机制,是必不可少的。高校一方面要从制度入手,规范大学生日常行为;另一方面,完善诚信奖惩制度,落实对不诚信行为的处罚措施。加大失信行为处罚制度的执行力,在学生群体中,起到警示作用。建立和完善大学生的诚信信用系统,切实记录失信行为,作为学生素质考评的重要依据之一。通过一系列制度和措施的执行,学生会真正认识到诚信是宝贵的社会资本,不断地提高对诚信重要性的认识,强化诚信意识,加深对自我行为诚信意义的理解,完善自我诚信品格的修养,更好地促进自我成长和成才。

3.多方密切配合,营造良好环境。在教育中,环境是不可或缺的因素之一,良好的环境能对人产生潜移默化的作用,而这种作用是相对牢固和长久的。因此,大学生的诚信教育离不开学校和社会环境的影响。高校方面,要积极促进学术诚信建设,严惩论文抄袭、学术造假的行为。在日常的学业评定、评奖评优、入党推优过程中,公正公开,增强透明度,形成校内自上而下的诚信氛圍。

此外,加大诚信教育的正面宣传,树立和宣传优秀典型,加强舆论导向,发挥正面典型的示范引领作用。社会方面,提高全社会的诚信度,为大学生诚信教育营造良好的环境和氛围。大学生接受信息能力强,思想活跃,社会媒体的负面报道和社会陋习都会对大学生诚信教育产生不良的影响。教师长期苦口婆心的教育效果有时还不如社会负面事件具有强力的冲击。因此,加强大学生诚信教育,发挥各类媒体的积极导向作用,多宣传正面典型,多宣传失信行为的危害,在大环境中营造诚实守信的良好氛围。

高校要加强和社会信用法制体系建设的对接。建立健全高校与社会相衔接的信用法制体系,从我国的实际出发,借鉴其他国家诚信系统建设和管理的先进经验,建立和完善个人诚信的信息收集、查询及监督系统,对这些诚信信息加以管理和监督,形成科学合理的监督体系和奖惩机制,对个人信守承诺的行为进行激励。对接学校和社会两者的信用体系。个人的诚信状况,不仅影响在校期间的学业评定、评奖评优等,还将带入社会,伴随个人的终身发展。

诚信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每个大学生应有的道德基准。诚信教育是高校道德教育的重要基础,是大学生素质教育的内在要求,也是每个德育工作者必须承担的一项重大而紧迫的任务。通过规范大学生诚信教育内容,丰富教育形式,完善奖惩机制,让诚信教育富有实效,让诚信品格深入人心。通过建立和完善信用体系,实现高校与社会信用体系的相互衔接,营造良好的诚信环境,使学生从思想上真正认识、接受并体会到诚信的价值,养成诚信的行为品质。

参考文献:

[1]邢连清.建立大学生诚信教育长效机制研究[J].毛泽东邓小平理论研究,2006,(3).

[2]姜海燕,高姗姗.大学生诚信缺失现象探析及对策探讨[J].前沿,2014,(7).

猜你喜欢
诚信缺失对策分析大学生
带父求学的大学生
大学生之歌
黄河之声(2017年14期)2017-10-11 09:03:59
高职大学生新媒体环境下诚信缺失的危害性
价值工程(2016年32期)2016-12-20 20:48:13
我国现代社会诚信缺失问题的原因与对策分析
当代大学生诚信问题研究
科教导刊(2016年25期)2016-11-15 18:11:21
当代高校大学生诚信缺失的原因与对策分析
人间(2016年27期)2016-11-11 16:36:15
重大疾病保险的产品定价和产品设计风险管理对策
企业导报(2016年19期)2016-11-05 18:00:29
“营改增”对商业银行的影响和对策分析
试论电力继电保护运行及可靠性问题
广东高乐玩具股份有限公司出口现状及对策分析
中国市场(2016年35期)2016-10-19 02:23: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