邢方敏 欧阳谦 邢晓辉
摘要:广东高水平大学建设近日正式启动,表明了广东赶超国内国际高水平高等教育,打造南方教育高地的决心和勇气。本文在进一步明确高水平大学建设的必要性和紧迫性的基础上,分析广东大学建设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从政府角色出发提出高水平大学建设的途径。
关键词:广东;高水平大学建设;高等教育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5)51-0019-02
一、高水平大学建设的必要性和紧迫性
1.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近年来,我国在国际上的地位不断提高,在国际事务中的影响力不断增大,这体现了我国人民在经济社会等领域不畏艰险,勇于攀登的拼搏精神,但归根结底取决于国人综合能力和素质的提高,而高等教育功不可没。同时,我们也要清醒地看到,我国的经济社会发展是建立在简单复制国外先进技术成果、出卖廉价劳动力、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国内环境资源的极大浪费和破坏基础之上的,这种非可持续发展模式为我国综合国力带来的进步是短暂的,力量是有限的,甚至是毁灭性的。因此,我们必须大力发展高等教育,建设高水平大学,培养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所需的拔尖创新人才,培养具有新的国际社会竞争能力和水平的高素质人才,这是国家和人民赋予高等教育的神圣使命。
2.高等教育发展的必由之路。发展建设高水平大学是党中央根据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需求和世界高等教育发展的趋势而做出的重大战略决策。世界高等教育的发展大都经历了一个由规模扩张到质量提升的过程,且质量提升是永恒追求和终极目标。我国的高等教育自上世纪90年代以来,经历了大规模的扩张,随之而来的问题也逐渐暴露出来:理念不清、目标不明、特色缺失、体制落后等。近年来,国家和地方政府逐渐认识到高等教育发展存在的问题,出台的各项教育政策和措施都把转变模式、提高质量放在首要和突出的位置,从体制和实际层面给予大力支持。建设一批国内一流、国际知名的高水平大学,是中国走向高等教育强国的必由之路。
3.广东建设高等教育强省的必然选择。广东在建设高水平大学的道路上前有标兵,后有追兵,首先要知己知彼,方可百战不殆。江苏省作为我国的高等教育强省,提出高等教育综合改革的目标是:到2015年,全省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到50%以上。争取有20所高校进入全国先进行列。高校国家一级学科、重点学科占全国总数的10%以上,部分优势学科进入国际同类学科排名前列。全省本专科院校教师研究生学历(学位)比例分别达95%、50%以上,师生比例不低于1∶15,其中研究型大学师生比例不低于1∶12。高校应用研究开发成果转化率达80%以上。面对如此强大的竞争对手,加快建成一批在全国同类高校中处于领先地位、国内一流、世界知名的高水平大学和学科是广东建设高等教育强省、打造南方教育高地的必然选择。
二、广东高水平大学建设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
广东作为全国的经济强省,在教育和文化内涵建设方面还跟不上经济社会发展的步伐,且经济发展模式以劳动密集型为主,存在后劲不足、内涵不够、可持续性不强等问题,这些问题在不久的将来会一一显现。缺乏教育和文化底蕴支撑的经济发展就像是没有灵魂的躯壳,终将失去发展动力和核心竞争力。我们认为,广东的大学在建设发展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盲目追求“高”、“大”、“上”。第一,高校办学层次盲目升级,求“高层次”。中专(高职)升高专、高专升本科、本科升重点,我们的高等教育在升格的道路上孜孜以求,而忽略了自身的人才培养目标和办学定位这一最根本的发展导向。第二,高校办学规模盲目合并,求“大规模”。不同层次(一本和二本甚至专科院校)、不同类型的高校盲目合并,追求“大而全”、“综合化”,而忽视了办学特色这一大学存在和发展的根本动力。第三,盲目开展基础设施建设,求“上档次”。我们的大学不惜花费巨额的贷款建设新校区、购置和建设与人才培养并无密切联系的政绩设备和面子工程,而对与学生和教师的学习、生活迫切所需的物质保障熟视无睹。
2.办学目标不明确,定位不科学。我们的大学办学模式“千校一面”,没有考虑经济发展的需求和社会发展的實际,没有找准自身的办学目标和定位,直接的后果就是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严重脱节,职业技术人才短缺、需求量大,本科人才毫无特色、高不成低不就,研究生培养远不能达到拔尖创新的水平,更不用说国内高校在世界大学中的排名以及科研成果对社会发展进步的贡献率。
3.政府放权力度不够,政策执行不到位。在扩大和落实办学自主权方面,省教育厅近年来出台了诸多扩大办学自主权的政策和措施,简化了行政审批程序,减少了对大学的过度干预,但从具体执行情况来看,还存在放权力度不够,政策执行不到位的问题,主要是政府部门间执行工作力度不平衡,行政资源的割据和平级部门间的权责差异导致的。
4.教育投入呈现“双不足”。教育总费用可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来自公共部门,一般又称“财政性教育经费”,国际上通称“公共教育经费”;另一部分则来自非财政性渠道,包括民办教育经费、社会捐赠经费、收费(包括学杂费)以及其他经费,国际上通称为“民间教育经费”。目前的情况是,不仅是政府对教育的投入不足,社会对教育的投入更是欠缺,这将直接导致高水平大学建设缺乏物质基础和经费保障。
5.师资队伍整体水平有待提高。高水平大学建设的主力军是优秀的师资,没有一流的教师,怎么能培养出一流的学生?怎么能做出一流的成果?大学建设谈何高水平?目前,不仅是广东省,整个国家和社会的学术环境都存在严重的畸形,真正潜心做学问、一门心思教书育人的教师越来越少了,这样只会形成恶性循环,大家都在自欺欺人,最终受害的是我们的国家和政府。
6.优秀人才不愿意来,也留不住。广州市聚集了广东大多数的高校,然而由于生存环境的压力,以及没有相较于其他省市的优势待遇条件,越来越多的优秀人才并不选择在广州的高校发展,甚至很多优秀的师资开始离开广州。高校教师特别是高校青年教师的生存现状不容乐观,他们在生活、住房、教学、职称等各项压力下疲于奔命,变得急功近利、无心教研也是必然的。
三、广东高水平大学建设的几点思考
广东高校在吸收国内外大学先进教育理念和合理制度元素的同时,要深刻剖析自身存在的问题和困难,了解目前所面临的严峻形式和挑战,明确自身现有的办学基础和发展资源,以确立合理的、适当超前的办学理念为突破口,加强队伍建设,进行大学制度的本土化创新,走出一条中国特色的高水平大學建设之路。
首先,做好高等教育发展规划,明确办学定位,突出办学特色。省级政府统筹高等教育,对省域内各级各类高校进行科学规划和合理布局,指导各高等学校明确自身的办学定位和目标,避免盲目和冒进。此外,各高校要在自身原有办学基础上,充分挖掘办学优势和特色,找准立足之本,发展之源。
其次,进一步加强政府对高等教育的投入,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政府对高等教育的投入主要包括资金投入和政策投入。国家开展高水平大学建设,政府在资金投入方面跃上了一个新台阶,有了雄厚的经济基础做保障,大学可以大刀阔斧地开展教育教学改革和各项关键项目建设。政策投入主要体现在扩大和落实办学自主权方面。近年来,省教育行政部门成立专门工作组,开展扩大办学自主权的研究和实践工作,在听取各高校扩大办学自主权的呼声和要求基础上,以文件规定形式将部分办学自主权下放到高校,增强了高校办学的活力和动力,但在部分政策的落实方面,还需要政府统筹好其他相关职能部门,厘清与大学自主权有关的各部门之间的权力界限,把自主权下放做好做实。
再次,政府要发挥区域内产学研合作的桥梁作用。首先,大学需要利用自身的各种途径和资源,开展产学研合作,充分发挥大学科技创新的源泉作用,将先进的科学技术成果转化为生产力,同时也为大学的进一步发展获取必要的资源和环境支持。此外,政府在其中需要发挥桥梁作用,为大学与各社会主体开展产学研合作牵线搭桥,并提供政策支持和保障。
最后,努力创造吸引和留住优秀人才的内外部环境。外部环境指整个省内的大环境,包括生活压力适度、社会秩序和谐、政府行为规范、文化底蕴深厚等;内部环境指学校自身的内部运行状态,包括治理结构科学、管理水平先进、学术气氛浓郁、师生积极上进等。这不仅需要各级政府在各项政策制度方面营造宽松和谐的氛围,还需要学校自身不断探索先进的、人性化的办学理念和管理方式,更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
参考文献:
[1]徐静.广东3年投50亿建高水平大学重点建设5-7所大学[N].广州日报,2015-04-25(2).
[2]教育部.江苏省高等教育综合改革试点实施方案[EB/OL].
http://www.moe.edu.cn/publicfiles/business/htmlfiles/moe/s4934/201012/113095.html 2010-12-26.
[3]高敏.新课程理念与创新课程论文——浅谈中国教育经费投入不足[D].石河子大学,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