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纺织机械协会高级顾问 吴永升/文
中国制造需要“大国工匠”精神
中国纺织机械协会高级顾问 吴永升/文
过去, 对身有技艺的操作者称为匠人,现在,对有技艺的人则称为技术工人或技师。自从媒体报道“大国工匠”之后,在制造业中引起高度共鸣。
的确,从“大国工匠”的身上,既看到了一种别人难以替代的高超技艺,又看到他们的爱岗敬业精神。工匠们的高超技艺在一定程度上来源于他们的爱岗敬业精神。一定条件下,物质变精神,精神又促进物质的发展,创造社会财富。“大国工匠”精神能在社会上形成一种共识,在实现“中国制造2025”的目标中,使这种精神成为“中国制造”的内在支撑。
学习“大国工匠”的爱岗精神,爱岗是基础和前提。在社会分工的任何一个岗位上,有许许多多共同点,也有不少不同点,不论什么岗位,应当做一个永不生锈的螺丝钉,热爱自己的岗位,珍惜自己的岗位,认认真真、踏踏实实地做好自己的岗位工作,这是一切工作的立足点、出发点。
学习“大国工匠”们的敬业精神。敬业,就是在自己的岗位上,干一行爱一行,认认真真地、一丝不苟地做出成绩,使微小的成就铸造成伟大的事业,实现自己的社会价值。敬业可以说是成就的落脚点。
的确,社会上特别是在工业企业里,有千千万万的工匠们,默默无闻地为社会做贡献,成为行业里的先进人物、劳动模范。在我们纺织行业里,类似的事例也不少,过去有郝建秀、赵梦桃等劳动模范,近期有杨普同志等一批先进人物、行业标兵的涌现。在石家庄常山集团的“杨普工作室”里,普通的无梭织机挡车工杨普同志,亲自为我们介绍了自己爱岗敬业取得的成就,特别是通过实际操作对无梭织机结构的不足之处提出了改进意见,经过实践的考验,证明这些改进是成功的。他的这种精神真是可敬可佩。我认为,这些无梭织机的改进,对国内来讲是好的建议,对境外来讲应该是技术机密,应当受到知识产权的保护。
在纺织机械行业里,也有不少这样的事例。你知道鼓形伞齿轮是怎样加工成型的吗?在没有现成技术装备的情况下,靠的就是机械工人的智慧,在牛头刨上加一个工具胎生产出来的,解决了当时的一个难题。
你知道曲杆泵又称蛇形泵的转子、锭子怎么加工成型的吗?这也是机械工人通过苦思冥想,依靠自己的智慧,按照“自转与公转”的原理,在车床上加装工具车削而成。“天下走八圈,没有见过车床能车弯”。就是靠机械工人的爱岗敬业精神,并通过实践解决了工作中的难题。
化学纤维纺丝用的、比头发丝还细的、直径只有0.06毫米微孔加工以及异孔形状喷丝板的加工,孔径、制造精度、平行度和垂直度都有很高的要求,这些也都是靠劳动者的双手和大脑,靠劳动者的爱岗敬业精神取得的成果。
无数事例证明,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在实现“中国梦”、实现“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的转变中,需要提倡和发扬这种精神。
“大国工匠”引起强烈的反响,可能是在一定的时期内就会引起轰动、引起共鸣。在实现“中国梦”,实现“大国制造”向“大国创造”的转变过程中,要靠千千万万劳动者的共同努力。目前,需要摆脱社会上“浮躁、急躁、急功近利”的影响,扎扎实实地发扬爱岗敬业精神,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做出成就,体现自己的社会价值。
在实现“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的转变过程中,要靠企业的管理者、领导者对工匠们的关心、爱护、支持,为他们创造奇迹提供条件。
在实现“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的转变过程中,要靠媒体舆论的正确引导,使爱岗敬业精神形成一种社会氛围,使豪迈的口号,能够落地、生根、发芽、开花、结果、见成效。
只有“一马当先,才有万马奔腾”。“大国工匠”是我们的领军人物,是我们的标兵,在他们的带领下,会有千千万万的“大国工匠”,显现在我们蓬勃发展的事业当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