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口蜂产品传入蜂类疫病风险评估

2015-12-15 09:44张体银
中国动物检疫 2015年4期
关键词:蜂产品蜂群蜂蜜

袁 芳,张体银,郑 欣

(1.江苏出入境检验检疫局,江苏南京 210001;2.福建出入境检验检疫局,福建福州 350001)

进口蜂产品传入蜂类疫病风险评估

袁 芳1,张体银2,郑 欣1

(1.江苏出入境检验检疫局,江苏南京 210001;2.福建出入境检验检疫局,福建福州 350001)

本研究应用OIE风险分析的基本原理,借鉴欧美、澳新等发达国家的经验,针对OIE规定的6种蜂类疫病通过进口蜂产品传入风险的评估,得出在进口蜂产品时需关注的传入蜂类疫病的风险,提出市场准入、产地要求、进口检疫、实验室检测等关键环节的风险管理措施,降低我国进口蜂产品所带来的疫病传入风险。

进口蜂产品;蜂类疫病;风险分析;风险管理

1 我国进口蜂产品的现状

蜂蜜、蜂王浆和蜂胶等蜂产品富含多种营养成分,随着人民生活水平逐年提高及保健意识的不断增强,蜂产品的天然与保健作用被越来越多的消费者认知和接受。

国内一些高收入人群和年轻一代对产品质量要求高,盲目追求洋品牌,使得国外产品迅速抢占我国蜂蜜产品的高端市场,进口蜂蜜的市场零售价格一般比国产蜂蜜高3~10倍,有的甚至更高,在高额利润的驱使下,我国蜂蜜进口数量呈现快速增长的趋势。2012年我国进口蜂蜜数量达到3300多吨,较2011年增长36.6%,2013年进口蜂蜜数量达到5800多吨,增长幅度更大,预计未来中国进口蜂蜜数量还会不断上升,在国内大举进口蜂产品的同时,也加大了蜂类疫病通过产品传入国内的风险。

本研究拟应用OIE风险分析的基本原理,借鉴欧美、澳新等发达国家的经验,结合我国动植物疫病状况和相关的法律法规,对拟引进蜂产品进行风险分析,提出关键环节的一系列管理措施,为我国制订进口蜂产品检验检疫要求提供技术支撑,最大限度降低引进蜂产品所带来的风险,在为我国的食品安全提供理论指导的同时,也保障我国养蜂业的健康发展。

2 蜂类疫病风险识别

OIE规定的5种蜂类疫病在国内外的分布情况:

2.1 欧洲幼虫腐臭病已遍及世界各地

OIE将欧洲幼虫腐臭病列为对蜜蜂国际贸易有明显影响的能感染多种蜜蜂的传染病。东方蜜蜂比西方蜜蜂容易感染,现在该病主要在饲养东方蜜蜂

的国家流行,如果从这些国家进口蜂蜜,欧洲幼虫腐臭病释放的风险是不可忽略的。目前该病毒在中国存在,并被农业部列为二类动物疫病,欧洲幼虫腐臭病被归类为一个潜在危险。由于该病能给蜂群带来重大损失,而且对于抗生素的使用又有所限制,所以一旦随产品传入,不仅会给蜜蜂带来严重影响,还可能引起产品的二次污染。

2.2 小蜂螨病

据Rinderer等报道,如果对发病群不加控制,蜂群很快就会死亡。Ellis等认为新出现的蜂箱小甲虫和小蜂螨均可能对欧洲养蜂业造成较大的损失,欧洲立法委员会已将小蜂螨定为高度威胁性的蜜蜂害螨,是必须向立法委员会申报的蜜蜂寄生虫。小蜂螨病目前在我国有分布报道,其是对养蜂业危害最大的蜜蜂寄生虫之一,应列为引进蜜蜂的危害物,具有一定的风险,但通过蜂产品传播的风险较低。

2.3 大蜂螨

最初是亚洲东方蜜蜂的寄生虫,60~70年代后,由于地理扩散和引种等原因,大蜂螨由亚洲传播到欧、美、非洲,新西兰等地。大蜂螨病在我国有分布报道,一旦发生疫情,很难将疫情控制住,再次发生迅速传播蔓延可能性非常高,对我国的养蜂业造成极大的威胁,但通过蜂产品传播的风险较低。

2.4 武氏蜂盾螨病

在美国、新西兰等地通过蜂与蜂之间直接或间接传播暴露扩散风险为高,对于进口蜂蜜等蜂产品来说,传播的风险低。武氏蜂盾螨在我国尚未有分布报道,进口已感染的蜂群是该螨的主要传播途径之一,应列为引进蜜蜂的危害物,其风险等级为高,但通过蜂产品传播的风险较低。

2.5 蜂房小甲虫病

该病起源于非洲撒哈拉沙漠以南地区,之后在美国、澳大利亚均发现。蜂房小甲虫曾危及蜜蜂出口、植物授粉和蜂蜜生产,给当地养蜂业造成极为严重的影响。蜂房小甲虫在我国无分布,如果从发生蜂房小甲虫的国家或地区引进蜜蜂,蜂房小甲虫极有可能随蜜蜂蜂群传入,并扩散到蜜蜂房内取食为害,将给我国养蜂业造成严重威胁。但对于蜂蜜等蜂产品来说,传播的风险较低。

3 风险评估方法

本评估按照图1的模式,采用定性评估方法对某一特定的动物疫病通过所评估的动物及其产品在我国传入释放的可能性、在我国接触发生的可能性以及其可能引起的后果影响进行评估,使用“高”“中”“低”等术语来描述传入释放评估、接触发生评估、后果评估的结果(表1),根据三个评估结果利用矩阵(表2)确定某一特定疫病的最终风险水平。

图1 风险评估程序

表1 定性评估的术语

表2 风险评价矩阵

4 风险评估的全过程

以美洲幼虫腐臭病为例,对其病原学和流行病学的研究基础上,介绍风险评估的过程。

4.1 传入释放评估。带有病死幼虫尸体的巢脾、被污染的饲料和花粉是主要传染源,并且主要通过消化道侵入体内。病菌通过蜂王产卵、内勤蜂清扫尸体等污染花粉房、蜜房及感染健康幼虫。误将带菌蜂蜜、花粉喂蜂,随意调换子脾,盗蜂、迷巢蜂进入等均是造成蜂群间的传播重要原因。远距离传播主要通过出售带病的蜂群、蜂蜜、蜂蜡、花粉以及引种和异地放牧引起。

幼虫芽孢杆菌在蜜蜂群内的传播可以是水平的,即通过错投和盗蜂传播,也可以是垂直的,即通过分蜂传播,而在群间的传播则主要是通过垂直传播。也有研究报道,在蜂蜜等蜂产品中分离到幼虫芽孢杆菌,所以,该病也可能通过间接接触受污染的蜂产品进行传播,因此幼虫芽孢杆菌的这种传播方式使得它成为一种传染性极强的蜜蜂疾病。由于芽孢只要在适宜的环境下就能萌发,所以美洲幼虫腐臭病的发生没有一定的季节性,病害在一年中的任何一个有幼虫的季节都有可能发生,但是一般在夏、秋季节发生的相对较多。

被蜜蜂幼虫芽孢杆菌污染的蜂产品通过一定的途径可与健康蜂群接触,在幼虫芽孢杆菌芽孢达到感染的数量时,就能引起蜂群感染。感染后的蜂王或者蜂群都能携带大量的孢子,从而有能力将病传染给其他蜜蜂或者蜂群。现在该病主要在饲养西方蜜蜂的国家流行,如果从这些国家进口蜂蜜,美洲幼虫腐臭病释放的风险是不可忽略的。

4.2 暴露评估。蜂王受精不暴露在空气外,所以通过精液暴露的风险是可以忽略不计的。孢子必须通过饲喂幼虫才能引起感染,幼虫芽孢杆菌孢子的传染性低,但是如果通过饲喂糖浆,且糖浆内孢子的浓度达到5000万每升就能引起感染。所能引起感染的最低数量是500万,也就是需饲喂100毫升的糖浆。即使蜂王检测为阳性,但是它不可能携带如此大量的孢子,所以他不可能感染一个新的蜂群。然而,蜂王用来筑巢的蜂蜜却含有能引起感染的孢子的剂量。受感染的蜜蜂幼虫和蛹体内含有大量的孢子,它们可以感染一个新的蜂群。

基于以上分析,受感染的蜂王风险暴露的可能性低,但是蜂王用来筑巢的蜂蜜如果受到污染,且含有能引起感染的孢子的剂量,通过蜂蜜等蜂产品有极高的暴露可能性,风险程度为高。

4.3 后果评估。虽然没有有关幼虫芽孢杆菌不同菌株有不同的致病性的报道,但是有的菌株对土霉素有不同的抵抗力。对于该病的控制可以通过使用抗生素来减弱对蜂群的伤害,通过使用抗生素,目前蜂群一般不会受到大的影响。但是美国、欧盟、日本等国家已禁止含有多种抗生素残留的蜂产品进入本国,这对蜜蜂美洲幼虫腐臭病的防控工作又提出了新的要求,所以对于该病的控制,要从病原的净化开始。

从国外进口蜂产品,最明显的后果是国内蜂群通过一定的途径受到进口受污染的蜂产品的感染,更重要的是,还可能引起国内产品的二次污染。

4.4 风险评价。目前该病被列入OIE须通报疫病名录,在中国也存在,并被农业部列为二类动物疫病,美洲幼虫腐臭病被归类为一个潜在危险。由于该病能引起蜜蜂大量死亡,所以不能排除该病在中国给蜜蜂带来的严重影响。所以,引入国外蜂产品会传入美洲蜜蜂幼虫腐臭病的可能性是不容忽视的,对于进口发生该病的国家或地区的蜂产品要有

严格的进口检验检疫措施。

通过对进口蜂产品进行OIE规定需通报蜂类疫病风险评估,得出进口蜂产品(不包括花粉)需关注美洲幼虫腐臭病、欧洲幼虫腐臭病等蜂类疫病,而未经加工的蜂花粉由于其采集、生产的过程不能保证上述疫病风险被有效去除,携带疫病入境传播的风险进一步加大,对美洲幼虫腐臭病、欧洲幼虫腐臭病、蜂房小甲虫、武氏蜂盾螨、小蜂螨、狄斯瓦螨(大蜂螨)等病原菌和寄生虫,在检验检疫时要给予高度关注,采取必要的风险管理措施。

对于蜂房小甲虫、武氏蜂盾螨,国内目前没有该病的报道,虽然二者通过蜂产品传入的风险低,但为了防止外来疫病传入,也应要求进口蜂产品必须来自非疫区。

5 对进口蜂产品风险管理措施的建议

5.1 产地检疫要求

产品应来自没有OIE须通报的蜂病国家/地区,或者输出国家/地区政府通过建立并运行有效的蜂病防控和药物残留监控体系,保证输入中国的蜂产品已有效消除传播蜂病的风险,并且蜜蜂养殖过程中使用药物符合中国有关蜂药使用的规定。输出国政府通过有效监管保证输入中国的蜂产品不会造成蜂病的传播及药物残留引起的食品安全风险。

输入中国的蜂产品生产企业,包括为其提供原料的养蜂场应已建立并有运行有效的安全卫生控制体系,在出口国官方注册登记,并处于有效的监管之下。国家质检总局对输入中国的蜂产品生产企业进行卫生注册,并对输入中国的蜂产品生产工艺进行备案和确认。必要时,组织对输入中国的蜂产品生产企业、养蜂场生产加工情况以及官方的监管情况进行回顾性检查。

5.2 输入蜂产品国外官方卫生证书的要求

输入中国的蜂蜜、蜂王浆、蜂花粉产品应在报检时应提供国外官方卫生证书,证书的证明内容有如下要求:

5.2.1 蜂蜜、蜂王浆

(1)为本产品提供原料的养蜂基地来自本国境内,并受到本国主管部门有效监管。

(2)在过去两年内,为本产品提供原料的养蜂基地半径100公里范围内无蜂房小甲虫、大蜂螨病和武氏蜂盾螨病,半径20公里范围内无美洲幼虫腐臭病、欧洲幼虫腐臭病和小蜂螨病。

(3)本产品不带有美洲幼虫腐臭病、欧洲幼虫腐臭病。

(4)本产品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适合人类食用。

(5)本产品的的生产、包装、运输过程均在安全卫生条件下进行,不会对食品安全构成不良影响。

(6)本产品是在生产国药物残留监控体系的有效监控下生产,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药物残留的规定。

5.2.2 蜂花粉

(1)为本产品提供原料的养蜂基地来自本国境内,并受到出口国主管部门有效监管。

(2)在过去两年内,为本产品提供原料的养蜂基地半径100公里范围内无蜂房小甲虫、武氏蜂盾螨病、大蜂螨病和小蜂螨病,半径20公里范围内无美洲幼虫腐臭病和欧洲幼虫腐臭病。

(3)本产品不带有美洲幼虫腐臭病、欧洲幼虫腐臭病、蜂房小甲虫、武氏蜂盾螨病、小蜂螨病和大蜂螨病。

(4)本产品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适合人类食用。

(5)本产品的生产、包装、运输过程均在安全卫生条件下进行,不会对食品安全构成不良影响。

(6)本产品是在生产国药物残留监控体系的有效监控下生产,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药物残留的规定。

5.3 其他要求

(1)凡声称为特殊品种蜂产品(如马努卡蜂蜜、巴西绿蜂胶等)及其特征物质含量的,应在官方证书中予以确认。

(2)除蜂蜜、蜂王浆、蜂花粉和蜂胶之外的其他蜂产品,必须经中国卫生行政主管部门进行食品安全评估后再提出准入申请。

5.4 进境检疫措施

(1)入境时,对产品准入条件进行审核,同时对出口国官方卫生证书进行验证审查,符合要求的受理报检。

(2)对进口蜂产品进行产品种类确认和感官检查。

(3)对进口产品进行采样检测,重点检测项目为美洲幼虫腐臭病、欧洲幼虫腐臭病。

[1]Genersch E,Ashiralieva A,Fries I. Strain and GenotypeSpecific Differences in Virulence of Paenibacillus larvae subsp. larvae,a Bacterial Pathogen Causing American Foulbrood Disease in Honeybees[J]. Appl Environ Microbiol,2005,71(11):7551-7555.

[2]Bakonyi T,Derakhshifar I,Grabensteiner E,et al. Development and Evaluation of PCR Assays for the Detection of Paenibacillus larvae in Honey Samples:Comparison with Isolation and Biochemical Characterization[J]. Appl Environ Microbiol,2003,69(3):1504-1510.

[3]戎映君,陈盛禄,陈集双,等.蜜蜂( Apismellfera)美洲幼虫腐臭病研究进展[J]. 中国蜂业,2006,57(8):11-13.

[4]Yue D,Nordhoff M,Wieler L,et al. Fluorescence in situ hybridization(FISH) analysis of the interactions between honeybee larvae and Paenibacillus larvae,the causative agent of American foulbrood of honeybees(Apismellifera) [J]. Environ Microbiol,2008,10:1612-1620.

[5]Karina A,Matilde A,Geraldine S,et al. Characterization of secreted proteases of Paenibacillus larvae,potential virulence factors involved in honeybee larvalinfection[J]. J Inver Pathol.2009,102:129-132.

[6]周婷,冯峰,董秉义.中华蜜蜂的欧洲幼虫腐臭病病原研究[J].昆虫学报,2000(43):104-108.

[7]DAFF.Importation of queen honey bees:Final policy review [DB/OL]. (2013-09-17)[2014-08-12].http://www. daff.gov.au/__data/assets/pdf_file/0003/2191602/Honey-beereview.pdf.

[8]OIE.SMALL HIVE BEETLE INFESTATION(Aethinatumida) [DB/OL].(2013-07-14) [2014-10-12]. http://www.oie.int/fileadmin/Home/eng/Health_standards/ tahm/2.02.05_SMALL_HIVE_BEETLE.pdf

[9]朱事康,于飞,周宇,等. 检疫害虫蜂房小甲虫研究进展[J].广东农业科学,2011(22):66-68.

[10] Neumann P,Elzen P J. The biology of the small hive beetle (Aethinatumida,Coleoptera:Nitidulidae):Gaps in our knowledge of an invasive species.[DB/OL].(2013-07-14)[2014-09-25].http://naldc.nal.usda.gov/download/42375/PDF.

[11]CSL. The Small Hive Beetle A serious new threat to European apiculture. [DB/OL]. (2013-07-14) [2014-11-05]. http://www.biobees.com/library/general_beekeeping/pests_ other/SHB_factsheet.pdf.

[12]方兵兵. 蜂房小甲虫在美国[J].中国蜂业,2006,57(3):43-44.

[13]胡福良,朱威. 蜂箱小甲主的传播与危害[J].蜜蜂杂志,2004(4):30-31.

Bee Disease Risk Analysis for Importation of Bee Products

Yuan Fang1,Zhang Tiyin2,Zheng Xin1
(1.Jiangsu Exit-Entry Inspection and Quarantine Bureau,Nanjing,Jiangsu 210001; 2. Fujian Exit-Entry Inspection and Quarantine Bureau,Fuzhou,Fujian 350001)

By means of the OIE basic risk analysis principles, based on the experience of the developed countries such as Europe, America, Australia, and in view of the OIE regulations, the risks were assessed for six bee diseases due to importation of bee products and it was concluded that the bee disease risk had to be taken into account in the importation of bee products, and risk management measures were proposed, involving the market access, producing area requirement, import quarantine, and laboratory tests, so as to reduce risks brought by the importation of bee products in China.

bee product importation;bee disease; risk analysis;risk management

S851.33

B

1005-944X(2015)04-0053-05

国家科技支撑计划课题(2012BAK17B10)

猜你喜欢
蜂产品蜂群蜂蜜
主动回应社会关切增强蜂产品科普宣传工作有效性
蜂产品认知与消费行为调查研究
蜂产品科普比蜂产品销售更重要
“蜂群”席卷天下
湖北省将蜂产品纳入农商互联重点支持农产品范围
蜂群自组网双信道频率分集多址接入协议
爱是一捧浓浓的蜂蜜
蜂蜜,你真的了解吗
“蜂蜜”CP
不翼而飞的蜂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