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认知角度的网络隐喻研究

2015-12-13 01:17饶红艳
深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5年3期
关键词:隐喻事物概念

饶红艳

(深圳广播电视大学,广东 深圳 518067)

基于认知角度的网络隐喻研究

饶红艳

(深圳广播电视大学,广东 深圳 518067)

认知隐喻理论认为隐喻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普遍存在,人们思维和行为的概念系统从本质上说都是隐喻的.在新兴的网络领域里,网络的隐喻概念化过程更是不可或缺,人们需要通过隐喻性映射,参照熟悉的、具体的、简单的、有形的概念来理解陌生的、抽象的、复杂的概念.以概念隐喻理论为理论框架,在对广泛的真实语料进行分析的基础上,可以发现网络语言中存在的大量隐喻语言表达形式,以及隐藏于其后的相关概念隐喻.有关这些隐喻式语言和概念隐喻的认知理解过程和运行机制,充分证实了隐喻在互联网科学领域的普遍存在性及它们所发挥的重要而基础的认知功能.

网络隐喻;概念隐喻;映射;体验;认知功能

认知隐喻理论认为隐喻是一种认知思维的模式,贯穿于人类的日常生活,不但渗透到语言里,也体现在思维和活动中.我们借以思维和行动的普通概念系统在本质上是隐喻性的.隐喻概念在一定的文化中又形成了一个系统的、一致的整体,即隐喻概念体系,在人们认知客观世界中起着主要和决定性的作用[1].

隐喻作为一种思维方式,是我们认识复杂的科学概念,政治态度、社会问题时不可缺少的重要方式[2]143,隐喻在科学领域中发挥着不可低估的作用.隐喻在网络世界里无处不在,比比皆是,发挥着关键性和根本性的作用,它是我们探索、认识、描写、理解和解释网络世界的有力工具[3].

1 研究方法

在《隐喻的研究与应用》中,卡梅隆建议将隐喻的研究方法分为以下3步骤:首先搜集关于特定话题的隐喻语言实例,再从这些实际语料中概括出隐藏其中的概念隐喻,在此基础上分析人们是如何通过这些概念隐喻来构建相关抽象网络概念的思维机制和行动模式[4].参照这一方法,本文尽可能全面地从网络语言词典、权威的期刊杂志、新闻、互联网等资源收集有关网络的具体隐喻语言表达,并通过认知概念隐喻理论对这些语料加以分析,归纳概括出作用在这些日常隐喻表达式之后的概念隐喻,揭示其认知理解过程和运行机制,从而证实隐喻在网络领域的普遍存在性及它们所发挥的重要而基础的认知作用.

2 网络语言中有关“网络”的概念隐喻

新事物的发展和隐喻思维方式是新词语产生的催化剂[5].科学技术领域中网络的发展促进了网络语言的产生和快速发展.有关网络的概念隐喻及具体的隐喻语言表达形式充满了整个网络世界.人们需要通过隐喻来认识新事物,建立新理论,需要借助形象化的语言来描绘新事物或新概念,以已知喻未知,以熟悉涵陌生.

2.1 网络是人

人体隐喻是最普遍的概念隐喻[6].在网络领域中人体隐喻普遍存在,它们将人的特性赋予了网络,使其具有人的外表、个性、情感.在“网络是人”的概念隐喻中网络是目标域,人是始源域.人们用具体的、熟悉的有关“人”的概念来构造抽象的未知的“网络”的概念.在描述网络的发展历史时,总是从它的“诞生”开始;网络有自己特殊的“语言”,“奔跑速度”,可以相互“交流”;可以像人一样“思考”,可以把海量的信息储藏在自己的“大脑”中.网络也可能受到黑客的“攻击”或是受到病毒的“感染”而导致“瘫痪”或“崩溃”,人们可以给计算机“体检”,定期“杀毒”以保证正常运行.相关的隐喻式语言表达如下:

(1)事实上,国内这样的大规模网络瘫痪事故并非近年来的第一起.

(2)互联网络从诞生之日起,就以不可思议的速度和力量改变着我们生活的世界.

(3)沈阳网络监控电子眼重装上阵,乱扔垃圾难逃法眼.

(4)When two different types of networks communicate, they must use the same protocol.

(5)Our web is a good consulter for you when you have no idea about this question.

2.2 网络是高速公路

“网络是高速公路”也是被广泛使用的一个概念隐喻.驾驶过程中,我们可以借助地图、路标、导航等分辨方向.网络亦是如此.人们谈及网络时,总是不自觉地进行思维转换,将有关高速公路的概念结构选择性地映射到网络上.于是始源于高速公路中的道路就成了目标域网络中的网站,车辆也即网络用户登录网站所必须具备的电脑,网站打开的速度就是车辆运行的速度,网络向导即为高速公路中的路标及地图等.在这一概念隐喻的运作下,很多用来描写高速公路的词汇都可以和网络搭配使用,如:

(6)I spent the whole day galloping on the web.

(7)hao123是最具权威的中文上网导航,汇集最优秀的网站及资源.

(8)本机运行程序占用网络带宽导致上网的速度变慢.

(9)加快推进光纤宽带网络建设,让信息高速公路更快、更宽、更通畅.

2.3 网络是生物体

人类在认识客观世界时总是自觉不自觉地通过人类固有的隐喻认知思维,结合日常经验,把动物的意象图示和未知的抽象事物联系起来,发现其中的相似性,将其映射到对其他事物概念的认知与理解.

在上网时必须要用到的“鼠标(mouse)”,“mouse”是指一种小的啮齿动物;“光标定位器”则是我们用来操作电脑光标的计算机器件,科学家们在给这一新事物命名时就发现了二者的相似性,通过形象化的类比和联想等隐喻思维将二者联系起来.类似的还有计算机网络病毒“蠕虫(worm)”,因其传播方式类似生物体蠕虫一般无孔无入而得名,由于其使用的频繁,该词作为病毒的含义早已词汇化成为常规语言了.软件工程师们在开发网络软件时也大都倾向运用联想,借用一些生物体来给新开发的事物命名.通过这种隐喻来突出二者的相似性或相近性,增强了语言的实感性和鲜明性,有助于人们的理解.“电骡(eMule)”是个开源免费的P2P文件共享软件,供人们在网络上“上传”及“下载”资源.名字源于动物-骡.开发者正是捕捉到了骡子的运载作用和吃苦耐劳、固执坚持的性格,将此软件的命名与之联系起来,凸显其特性,增强语言的形象性.

2.4 网络是位置

人们通过网络“导航”开始“探索”不同的位置.为了到达某个特定的位置以获取资源,人们可以通过“统一资源定位符(Uniform Resource Locator)”,它是是互联网上标准资源的“地址”.网络领域中这一基本的运行机制和思维模式是源于其后的“网络是位置”这一基本概念隐喻.在这一基本隐喻的基础上,更多的复杂隐喻及隐喻表达被构建出来,共同形成了一个巨大的隐喻系统,在人们的语言和概念和形成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2.4.1 网络是图书馆

互联网构建了一个巨大的数字图书馆,容纳了大量的网站.当我们在上网时或者在谈论网络时,我们的活动方式和思维模式无不受到了“网络是图书馆”这一概念隐喻的影响.传统意义上的图书馆是一个搜集、整理、收藏图书资料以供人阅览、参考的机构.互联网则是一个数字化的图书馆,当电脑联上网络时,每一个所访问的网站就成了一本书.

科学家们最初在设计网站、网页等新事物,在给它们命名的过程中就依赖我们已经知道和懂得的有关图书馆及书籍的概念及语言表达.这个将熟悉和不熟悉的事物做并列的认知过程正是隐喻的核心,它加深了我们对不熟悉事物的认识.首先,一本书有首页有末页,内容丰富,有的是纯文字,也有纯图画,或二者兼有之.书有封面、目录、正文、作者,出版社,有不同的版本.其次,人们在看书的过程中又需要哪些行为呢?人们拿起一本书,打开,然后开始阅读,前后翻页.人们可以使用书签来标记阅读的位置,也可以把书放在书架上.相应地,“网站制作人”同作家一样选择某种“程序语言”来“编写”网“页”,他们也可以将自己的网站“编辑”成不同的“语言版本”.网站的“目录”所在的位置通常在页面的上方.网页的内容与普通书籍一样图文并茂.阅读时,网站访问者需要在“浏览器”里输入网址“打开”网页,结束时,也需要像合上书本一样将网页“关闭”.用户可以为某个网页添加“书签”或是加入“收藏夹”.

2.4.2 网络是水景

自然物是人类在认识抽象概念时不自觉地会使用到的始源概念,人们通过想象力和创新力将熟悉的自然物的特征来感知未知或抽象事物的特征.水意象就是其中常用的自然物源域.在网络语言中,有关水的这类隐喻表达比比皆是.

(10)In my free time, I really like surfing the internet, swimming freely in the internet ocean.

(11)在网络整体环境中,网络使用者分为贡献者和潜水者两类.

(12)本贴吧对恶意贴的界定包括:无实质性内容和/或无任何意义的纯净水,如“顶”、“呵呵”,等等.

2.4.3 网络是市场

互联网改变了人们的购物观念和购物方式是它所带来的巨大变革的一个重要方面.“网络是市场”这一隐喻概念影响着人们的思维模式和行为机制.日常生活中的购买过程通常涵盖以下内容:在开始阶段,甲有一笔钱,乙有一件甲想要的商品,双方就商品的价格达成协议,于是甲把一定数目的钱交给乙,乙则把商品交给甲,最后的结是甲拥有这件商品,而乙拥有一笔钱.在网络购物中,现实生活中的购物场景和流程框架被迁移到了网络背景下, 技术开发人员在设计购物网站时就是参照了现实的购物步骤:“买家”点击链接进入不同的网页访问各个“商店”;买家与“卖家”联系,通过即时通讯软件与其沟通协商,确认购买后将该商品放入“购物车”后选择网上“支付”的方式完成付款;买家等待卖家发货,并在收到“商品”后确认.通过隐喻思维方式,现实生活中的购物这一动作范畴[BUY]的框架(牵涉“买家(a BUYER)”、“卖家(a SELLER)”、“商品(GOODS)”“货币(MONEY)”四个范畴)[2]206-216被完全迁移到了网络中,原本抽象陌生的网络购物模式开始具有了清晰和熟悉的结构,得到了人们广泛接受与普及.在这过程中,人们网络购物的行为模式和相关隐喻语言表达都是在“网络是市场”这一概念隐喻的基础上衍生出来的.隐喻是人们在互联网世界中赖以生存的重要的认知方式,对于人们的认知活动来说是不可或缺的.

2.4.4 网络是战场(THE INTERNET IS A BATTLEFIELD)

“网络是战场”也是网络领域中一个常见概念隐喻.网络是目标域,战场是始源域.基于此,网络可与“不安全”、“攻击”、“保护”“武器”“杀戮”等词汇一起搭配使用,这些极具代表性、与战争有关的语言表达式在相当程度上是由战争和战场的概念所规约的.网络在一定程度上是根据战场的模式构建的.战场的一些典型特征都被选择性地映射到了网络中.我们不知不觉地进行着思维的概念转换,参照熟知的概念来认识陌生抽象的概念,并凭借着这种强有力的认知方式来发展和丰富对主客观世界的认知.如:

(13)建议经常更新防病毒数据库,建立完善而且坚固的病毒防御系统.

(14)上班后,先对杀毒软件和防火墙进行升级,然后对系统进行全面的病毒清查.

(15)互联网金融的快速发展让网络支付安全问题越来越难.

(16)The Royal Navy's website has been attackted by a suspected Romanian hacker known as TinKode.

(17)University Boffins say they've devised a cyberweapon to take down the internet by turning core parts of its routing protocol against itself.

网络的概念隐喻和隐喻表达形式数目众多,浩瀚如烟,以上列举的只是网络隐喻系统巨大冰山露出水面的渺小一角,还有下面潜藏的更多部分等待着我们去探索和发现.需要特别指出的是有关网络的不同概念隐喻之间并不是彼此孤立地运作的.实际上,由于概念隐喻是从始源域到目标域的部分选择性映射(selective mapping),我们在通过始源域来理解目标域时必然会凸显(highlighting)和遮蔽(hiding)其他的方面.例如在理解“网络是人”这一概念隐喻时,我们注意的是其与人相似的某些方面,而忽视了其他方面.这一概念隐喻和其他域“生物体”、“高速公路”、“图书馆”、“市场”等之间并不互相矛盾,每一个都是将始源域和目标域之间的不同对应项前景化并加以强调的结果.不同的隐喻概念生发出大量的彼此和谐的语言表达,共同构建成一个庞大的隐喻系统,影响着人类的言语和思维方式,让人类得以通过有限的词汇系统表达无限的语义过程,不断认识新事物、了解新事物,带领人类从有限的已知走向无限的未知.

3 网络隐喻的认知功能

网络和隐喻的关系密不可分.在网络世界里,隐喻无处不在.网络领域所牵涉到对象早已远远超出了人类观察能力的范围,这些抽象化的概念除了以隐喻的方式就无法进行理解.隐喻在帮助人们通过形象化的类比、想象、联想等方式来理解、把握和普及计算机及互联网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它是对新领域的概念和抽象范畴进行概念化的强有力的认知工具.网络隐喻在科学领域中所发挥的重要认知功能主要包含以下两个方面:

3.1 科学构建功能

隐喻通过发现原来没有任何联系的事物之间的相似性而使为人们了解某一事物提供了一个新的角度.隐喻帮助科学家发明和发现新事物,没有隐喻就没有网络.隐喻是新概念诞生的助产士,是进行科学认知、指导科学探索活动的强有力的手段[7]41-45.隐喻在网络诞生和发展的过程中提供了一种重新建构和再组织世界的方式.网络世界实际上就是科学家们运用概念隐喻进行理性建构而成的.有关网络的概念隐喻不但可以帮助建构科学理论,进行科学假想和推理,还可以帮助人们得以通过日常生活中相关的身体经验和物理经验去理解和把握新的概念和抽象范畴.

3.2 科学阐述功能

隐喻语言的表达实际上反映了人类头脑的某种智力经济学(mental economy).由于客观世界具有无限的丰富性、多样性和差异性,人类的有限心智无法提供一种关于世界全部内容的知识[7]153.隐喻通过把两个通常被认为具有不同涵义的概念进行有创造性的并列,使得我们能够用一种熟知的对象和境况的词语隐喻地去描述另一种不熟知的东西.在网络世界里,正是因为众多概念隐喻的存在,人们只需借助隐喻的联想和类比作用便能理解和掌握抽象的概念.隐喻语言是网络领域中不可缺少的语言表达手段.隐喻的阐述和解释功能填补了词汇上的空白,解决了文字表述方式的有限性.

[1] Lakoff G & Johnson M. Metaphors We Live By[M]. Chicago: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1980.

[2] Ungerer F & Schmid H J. An Introduction to Cognitive Linguistics[M]. Beijing: 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 2001.

[3] Maxwell, Nicholas. Science, Reason, Knowledge and Wisdom: A Critique of Specialism[J].Inquiry, 1980,1(23):19-81.

[4] Lynne, Cameron. Researching and Applying Metaphor [M]. Shanghai: 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Press, 2001.

[5] 赵艳芳.认知语言学概论[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1.

[6] Marakas George M, Johnson R and Palmer J W. A Theoretical Model of Differen- tial Social Attributions towards Computing Techn- ology: When the Metaphors Becomes the Model[J].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Human-Computer Studies, 2000,52:719-750.

[7] Radman, Zdravko. Metaphors: Figure of the Mind[M]. London: Kluwer Academic Publishers, 1997.

Study of Metaphors on the Internet: a Cognitive Approach

RAO Hongyan
(Shenzhen Radio and TV University, Shenzhen, Guangdong 518067, China)

The theory of cognitive metaphor claims that metaphors are pervasive in our everyday life, not just in language but in thoughts and actions. Our conceptual system in terms of the way we both think and act, is fundamentally metaphorical. In conceptualizing the newly-emerged Internet, we inevitably have to transform the relatively unfamiliar, abstract, complicated and inherently unstructured concepts into some familiar, concrete, simple and highly structured images through the embodied metaphorical mappings. The Internet world, like elsewhere, is metaphor-laden. This article aims to carry out a detailed study of Internet language within the framework of the conceptual metaphor theory. The cognitive comprehension of these conceptual metaphors fully proves the vital role they play in shaping people's beliefs and actions through Internet language.

internet metaphor; conceptual metaphor; mapping; embodiment; cognitive function

H05

A

1672-0318(2015)03-0076-05

10.13899/j.cnki.szptxb.2015.03.016

2015-03-11

饶红艳(1982-),女,福建人,硕士研究生,讲师,研究方向:认知语言学、英语文学、外语教学.

猜你喜欢
隐喻事物概念
Birdie Cup Coffee丰盛里概念店
美好的事物
成长是主动选择并负责:《摆渡人》中的隐喻给我们的启示
幾樣概念店
《活的隐喻》
学习集合概念『四步走』
聚焦集合的概念及应用
奇妙事物用心看
对《象的失踪》中隐喻的解读
TINY TIMES 3: A REAL HI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