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二学生数学考试过程中流畅状态分析

2015-12-13 05:24:53赵化纯符明秋
湖北文理学院学报 2015年8期
关键词:数学考试维度问卷

王 洪,赵化纯,符明秋



初二学生数学考试过程中流畅状态分析

王 洪1,赵化纯1,符明秋2

(1.重庆师范大学教师教学发展中心,重庆 401331;2.重庆邮电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重庆 400065)

为了了解初中阶段学生在数学考试过程中的流畅体验及流畅状态的特点,本研究采用自编的“数学考试流畅状态量表”对288名初中二年级学生进行了调查. 结果发现:不同性别的学生在“清晰的反馈”、“自我意识的消失”和“享受的体验”维度上存在差异,男生极显著高于女生;而不同成绩的学生在“行动与意识的融合”、“控制感”、“自我意识消失”和“享受的体验”等维度上均有显著差异. 最后根据研究结果就如何提高初中生数学考试成绩提出建议.

初中生;流畅状态;数学考试

美国心理学家Csikszentimihalyi在1975年首次提出颠峰体验(peak experience)概念,并在1990年系统阐述其最佳体验心理学(the psychology of optimal experience),率先对流畅状态进行了系统研究. 他指出,“流畅状态是一种自然发生的,完全投入到所参与的活动或任务中的自我享受的特殊状态”[1]. 人们在各类活动(如学习、艺术创作、工作等)中都有可能经历这种愉快体验. 教育心理学把流畅状态定义为:学习者全身心投入到学习或考试中,并发挥出最佳表现水平的意识状态,是一种最佳体验状态. 在总结前人研究[1-2]基础上,我们得出学生在学习和考试过程中的流畅状态有9个特征:1)挑战与技能的平衡(Challenge-skill balance),即学生能够认识到学习和考试内容及要求与自己应对的能力是相对平衡的;2)行为与意识的融合(Action-awareness merging),即学习和考试过程中的自主感与自发感;3)明确的目标(Clear goals),即学生对于自己的学习和考试目标有清楚的意识,其目标定向在解题效果而非考试分数上会更为有益;4)清晰的反馈(Unambiguous feedback),即在学习和考试过程中,学生有清晰而即时的反馈,其不需要对学习效果和答题效果进行分析和深思熟虑就能知道这种反馈的意义;5)专注于当前任务(Concentration on task at hand),即学生的注意力完全集中在正在学习的内容和正在解答的题目上,不受周围其他人或事物的影响;6)控制感(Sense of control),是指学习和考试过程中,对正在解答的试题难度和自身已掌握知识理论之间的协调是令人愉快的;7)自我意识的消失(Loss of self consciousness),即学生完全投入到正在进行的学习和考试中,不去关心他人如何评价自己的表现或成绩;8)时间意识消失(Transformation of time),学生的意识投入到正在进行的学习和解题过程,学生会感到时间过得和平常不一样,要么比平常过得快,要么比平常过得慢,甚至可能感到时间的停滞;9)享受的体验(Autoletic experience),指学习和解题本身能激发学生的愉悦体验和表现欲望.

当前初中数学教学中常有这样现象:不少聪明的学生往往较“粗心”,考试成绩波动性大;而一些智力平平者考试成绩却稳定,甚至较好. 处于流畅状态中的学生,意识专注,全身心地投入到学习和答题中,一旦学生意识到自己处于流畅状态、感觉发挥良好时,这种状态也就不存在了. 但在发挥最佳水平之后,学生可以追忆到这种状态. 此外,由于初二学生的数学学习易产生两极分化,也有研究认为“初二男生的自知力、自控力相对女生要差些,此阶段男生的数学推理意识、思维习惯等数学素质暂时较差于女生”[3]. 那么在考试过程中,对于流畅状态的体验是否也存在性别差异呢?本研究通过自编的“数学考试流畅状态量表”来考察初中二年级学生在数学考试过程中流畅状态的特点,为初中数学教学提供参考和建议.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根据方便取样原则,以湖南省某省重点中学初中二年级重点班级学生为研究对象. 发放问卷300份,回收有效问卷288份,回收率为96.00%. 其中男生149人,女生139人,平均年龄13.75±0.55岁.

1.2 研究方法

量表法采用自编“数学考试流畅状态量表”首先对部分初中数学教师、班主任及初中生进行开放式调查,了解初中生数学考试心理的基本特点,并对回收的开放式调查问卷进行内容分析,确定正式问卷的题项. 最终,“数学考试流畅状态量表”共有36个题项,含9个维度,分别测量流畅状态的9个特征,即挑战与技能的平衡(Chal),思维与意识的融合(Act),明确的目标(Goal),清晰的反馈(Fdbk),专注于当前任务(Conc),控制感(Scon),自我意识的消失(Loss),时间意识消失(Tran),享受的体验(Auex).

量表施测采用集体施测法,以班级为单位在数学期中考试后立即进行. 问卷的施测者经过心理测量学相关技能培训,已掌握问卷调查的基本要领和注意事项,力争使调查过程标准化. 问卷的施测采用统一的指导语,所有问卷当场回收. 对回收的问卷进行初步分析,剔除明显胡乱作答以及回答不完整的问卷,剩余的问卷进入正式分析.

数据分析方法使用SPSS 16.0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主要采用相关分析、因素分析、独立样本t检验和方差分析等方法.

量表检验通过项目分析考察问卷项目的合适性. 以题项与问卷总分的相关系数为指标考察题项的区分度. 相关分析显示,各题项与问卷总分的相关系数在0.54~0.86之间,达到显著水平(p < 0.05),表明题项区分度较好. 进一步的探索性因素分析考察问卷题项的合适性及结构效度. 通过KMO检验和球形Bartlett检验来分析因素分析的样本适当性. 结果显示,KMO值为0.892,表明非常适合做因素分析. 由于预期因子间相关,采用斜交旋转(Promax). 分析结果显示,累积解释方差69.13%,因子载荷(Loadings)和共同度(Communalities)均达到理想水平,无双重因子载荷现象. 通过分维度之间及其与总问卷之间的相关矩阵来考察问卷的构想效度. 结果发现,分维度之间的相关系数在0.64~0.81之间,分维度与总分之间的相关系数在0.62~0.79之间,表明分维度之间呈中等强度的相关,而分维度与总分之间呈较高程度的相关,说明自编问卷的构想效度较好. 信度检验即折半信度0.880,内部一致性α系数0.897,符合心理测量学的要求.

2 结果与分析

2.1性别与流畅状态的关系

表1 不同性别学生流畅状态特征差异

注:* p< 0.05 .

由表1可知,在“清晰的反馈(Fdbk)”、“时间意识消失(Tran)”和“享受的体验(Auex)”这3个维度男生得分显著高于女生,而在其他6个维度上则不存在显著性差异.

2.2学习成绩与流畅状态的关系

在检测到流畅状态的性别差异后,笔者又根据学生的数学考试成绩(根据往年期中期末考试平均成绩分类),将学生按成绩分为4组的:85分及以上为优组,记为1;75~84分为良组,记为2;60~74为中组,记为3;59分及以下为差组,记为4. 对不同成绩的学生在流畅状态各维度上的特点进行方差分析,结果如下:

表2 不同成绩学生流畅状态特征的差异

注:*** p< 0.001.

由表2可知,在“行动与意识的融合”、“清晰的反馈”和“控制感”维度上,成绩不同的学生表现出极显著差异,而在“享受体验”维度上差异也达到显著水平. 对其进行多重比较,结果表明,在“行动与意识的融和”维度上,成绩为优组的学生得分显著高于良组,而良组又显著高于中、差组,这说明数学成绩好的学生在考试过程中有更强的自主感和自发感,成绩良者次之,成绩中、下者最低. 在“清晰的反馈”维度上,成绩为优组的学生与其他组存在显著差异,他们在考试过程中能够获得更多的清晰反馈. 在“控制感”方面,亦表现为优组学生得分显著高于其他组,优组学生显然在考试过程中具有更强的控制感;在“享受的体验”上,优组与良组和差组有显著差异,他们更能够把考试作为展示自己才能的舞台.

3 结论

“清晰的反馈”反映了考生对解答过程的一种认知和监控能力. 男生在该维度上得分显著高于女生,表明在考试过程中,男生比女生更清楚自己的解答能力与试题要求之间的关系,其对答题效果不需要过度分析和深思熟虑就能知道效果,也就是所谓的“知其然,知其所以然”. 江琦对初中学生考试心理问题的研究也发现,男生在认知能力、独立性两个因素上显著高于女生[4]. 大概是因为在平时的数学学习过程中,男生更喜欢探究根源,对问题进行深入思考,切实掌握知识理论的本质和内涵.

“时间意识的消失”体现了学生对考试过程中时间的感知状况,该维度得分高表明学生在考试过程中对时间感知的偏差更大. 本研究显示,男生在考试过程中对时间的感知偏差比女生大的多,而在“自我意识的消失”维度上又没有显示出性别差异. 表明,尽管考试时候学生们都很投入,但是男生在考试过程中对时间的把握不如女生,这可能会影响其对答题时间的把握和控制.“享受的体验”维度上的差异表明,答题过程更能激发男生的愉悦体验和表现欲望.

在“行动与意识的融合”维度上多重比较的结果提示我们,成绩不同的学生在这一点上具有等级差异,说明考试时的自主感对于学生的考试成绩有很大影响,自主感越强的学生考试成绩越理想. 在“清晰的反馈”和“控制感”维度上的结果提示我们能否在考试中获得清晰反馈,以及能否协调好考试时身心状况与外部条件之间的关系可能是成绩优异者的预示器或起着评定作用. “享受的体验”上的显著差异则表明看待考试的态度,以及对考试本身的体验与考试成绩有重要关系. 成绩好的同学往往会因为考试本身而获得激励和奖赏.

同时还应当注意到,考试成绩不同的学生在“挑战与技能的平衡”、“明确的目标”、“专注于当前任务”、“自我意识的消失”和“时间意识消失”维度上没有显著差异,说明所有学生在考试的时候都认为考试难度与所学相当(这可能与学校出题难度有关),并且对于考试有着相对一致的目标,同时考试时能够做到专心考试.

4 建议

流畅状态是在无意识情况下出现的一种积极的心理状态,对于考生取得优异成绩有着积极意义. 在学习成绩与流畅状态的关系问题上,究竟是成绩造成了流畅状态的差异还是反映了学生流畅状态的差异,由于受到本研究所用“量表法”的限制,还无法得出定论,但有理由相信它是一个相互影响的过程. 由于考试过程中心理状态不佳,进而影响发挥,得到一个无法体现自身真实能力和水平的成绩;同时这样的考试经历也可能反过来阻碍今后考试过程中对流畅状态的体验,学生无法全身心投入到考试中,无法达到发挥出最佳表现水平的意识状态. 根据研究结果,本文仅就如何提高初中生数学考试成绩给出以下建议:

第一,培养学生对考试的自主感. 让考生明白考试并没有什么可怕的,其实跟平时作业差不多,只不过时间延长了一点而已;对于考试的目的,应该了解考试的真正目的是检查自己对知识的掌握程度. 鼓励学生将考试作为一种内在激励,将考试视为一种自我展现的舞台. 有的学生参加考试是为了得到一种掌控感和满足其表现欲,这是典型的内在动机,赢得考试本身就是他追求的目的. 而有的学生看似努力,但其考试策略中包含很多应付心理,甚至有为了考分而学的倾向,对于这样的学生应及时引导.

第二,对于中等成绩、高能低分和考试焦虑型的学生应注重培养清晰反馈和控制感. 所谓清晰反馈就是学生在学习和考试过程中能够及时而有效地对自己的解题状况做出判断,包括对题意的理解和解题方法的选择是否正确,及时决策并做出必要取舍. 考试过程其实是考生与考试情景(时间、试题量、试题难度等)交互作用的过程,首先体现为个体通过对考试情境的理解,针对考试情境对自身知识储备、解题经验和心理行为的变化进行调节控制. 而调控的难易程度以及可达到的高度又取决于考生的心理优势感(是在个体对考试情境相互比较的基础上所生成的),心理优势感的长期积淀形成个体对相似情境的心理控制感. 有良好控制感的考生参加考试时,头脑清醒、思维灵活、注意力集中,能够保持心理的稳定.

第三,平时教学过程中有必要加强学生尤其是男生解题速度的训练. 初中数学的教学经验表明,高能低分的学生大部分是男生,本研究的结论也证明了男生在考试过程中对时间的感知偏差比女生大的多. 尽管答题过程更能激发男生的愉悦体验和表现欲望,但是男生在考试过程中对时间的把握不如女生,从而影响其对答题时间的控制,造成时间不够,考试后期紧张,能拿的分没有拿到等现象. 所以平时应有意识地加强初中段学生的解题速度训练.

总而言之,“任何人只要他所面临的挑战与自身能力相适应就能够体验到流畅状态”[5],所以通过恰当的引导方式或创造有利条件能够使每位考生在考试过程中体验到流畅,从而获得理想的成绩,通过不断强化体验可获得心理优势感,为学生的正常发挥甚至于超常发挥创造更多可能性.

[1] CSIKSZENTMIHALYI MIHALY. Flow: The Psychology of Optimal Experience[M]. New York: Harper & Row, 1990.

[2] JACKSON S A, MARSH H W. Development and validation of a scale to measure optimal experience: the flow state scale[J]. Journal of Sport and Exercise Psychology, 1996, 18(1): 17-35.

[3] 邓友祥. 情绪智力对初中生数学素质提高影响的调查[J]. 中学数学教学参考, 2002(1-2): 35-37.

[4] 江 琦. 中学生考试心理问题及教育对策研究[D]. 重庆: 西南师范大学, 2003.

[5] JACKSON S A. Factors influencing the occurrence of flow state in elite athletes[J]. Journal of Applied Sport Psychology, 1995, 7(2): 138-166.

Flow State of Students of Grade Two from a Middle School in the Mathematical Exam

WANG Hong1, ZHAO Huachun1, FU Mingqiu2

(1. Center for Teaching and Learning Development, Chongqing Normal University, Chongqing 401331, China; 2. Marxism College, Chongqing University of Posts and Telecommunications, Chongqing 400065, China)

A self-made scale on the flow state in a mathematical exam is employed to study the 288 students of grade two from a middle school. The findings show that there are gender differences about “clear feedback”, “loss of self consciousness” and “enjoyment experience”, and boys’ scores are higher than girls’. Students in different math grades also show remarkable differences on “ntegration of action and consciousness”, “sense of control”, “loss of self consciousness” and “enjoyment experience”. Finally, according to the results of the research, some suggestions are given to improve the performance of junior school students in a math test.

Junior school students; Flow state; Mathematical exam

(责任编辑:饶 超)

G444

A

2095-4476(2015)08-0059-05

2015-06-04;

2015-07-10

重庆市教委教改项目(113148); 重庆师范大学教改项目(201344)

王 洪(1979- ), 男, 陕西西安人, 重庆师范大学教师教学发展中心实验师, 博士研究生, 主要研究方向: 临床与健康心理, 教育心理.

赵化纯(1982— ), 男, 重庆人, 重庆师范大学教师教学发展中心初级实验师;

符明秋(1962- ), 女, 四川隆昌人, 重庆邮电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 博士生导师, 主要研究方向: 临床与健康心理, 网络心理健康.

猜你喜欢
数学考试维度问卷
作弊
浅论诗中“史”识的四个维度
中华诗词(2019年7期)2019-11-25 01:43:00
紧张的数学考试
问卷网
光的维度
灯与照明(2016年4期)2016-06-05 09:01:45
“五个维度”解有机化学推断题
还是那样
众症时代(二)
中学科技(2015年2期)2015-04-28 04:47:06
问卷大调查
问卷你做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