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凯莉 徐 悦 胡舒静 骆耀平
(浙江大学农业与生物技术学院茶学系 杭州 310058)
茶叶的冲泡方式直接影响着茶叶中氨基酸、茶多酚、咖啡碱等主要生化成分的溶出,进而影响茶叶的滋味和香气。因此,日渐兴起的茶艺表演中,对冲泡方式有了多种选择与要求。经常在茶艺表演时可看到,冲泡绿茶时先进行“润茶”,间隔一段时间后再续水冲泡,认为这样可以增进饮茶时的口感[1],并通过烫润茶叶,提高杯温,利于发展茶叶的香气[2]。冲泡方式对茶叶品质成分溶出的影响研究中,关于茶叶冲泡过程中冲泡温度、冲泡时间和冲泡次数等对物质溶出的影响有一定的研究报道,而润茶对茶叶品质成分溶出的影响多在茶艺表演中提及,缺少对润茶时间、用水量等条件掌握的支撑依据。试验通过选择在相同条件下,系统性地探讨不同润茶条件对茶叶中各品质成分溶出的影响,以期为绿茶冲泡后适时品饮与茶艺技巧的提高提供理论依据,实现科学饮茶。
供试的绿茶为2013年春产于浙江苍南的“五凤香茗”(烘青茶,含水量为 2.54%,茶多酚含量30.75%,咖啡碱含量 2.18%,氨基酸含量 3.49%)和“苍南翠龙”(扁形茶,含水量为3.82%,茶多酚含量29.15%,咖啡碱含量1.85%,氨基酸含量3.75%)。
1.2.1 润茶时间设定 不同茶艺书刊中对润茶时间的说法各不相同[3-6]。试验根据润茶目的,选择润茶时间分别为 10 s,20 s,30 s,40 s,50 s,60 s,70 s,80 s和90 s,润茶用水量设定为35 mL。
1.2.2 润茶水量设定 润茶的用水量设定为水没过茶叶,冲泡所取用茶叶3.0 g,冲泡绿茶茶水比1∶50,总冲泡用水量为150 mL[3]。若以一杯茶水总水量的1/4为润茶用水的参考值,则所需的润茶用水量为37.5 mL左右。为比较不同润茶用水量对结果的影响,试验选用的润茶用水量分别为20 mL,35 mL和50 mL,润茶时间70 s(根据1.2.1试验中得到的适宜润茶时间)。
1.2.3 润茶和不润茶茶叶主要品质成分溶出率比较研究 将茶叶分成两个处理组,即“润茶”组和“直接冲泡”组。比较两个处理组在冲泡3 min,4 min和5 min时茶叶主要品质成分的溶出率。润茶时间与用水量依1.2.1和1.2.2试验后确定为70 s和35 mL。
“润茶”组:称取茶叶3.0 g,放入透明玻璃杯中。用沸水进行润茶,一定时间后继续加沸水115 mL,期间保持茶杯静置。分别在冲泡总时间为3 min,4 min和5 min时将茶汤倒出备用。
“直接冲泡”组:称取茶叶3.0 g,放入透明玻璃杯中。用沸水150 mL冲泡并计时,静置。分别在冲泡时间为3 min,4 min和5 min时将茶汤倒出备用。
1.2.4 润茶和不润茶茶汤不同层次的物质均匀度比较 以“五凤香茗”为试验材料,冲泡后将150 mL茶杯中的茶汤分成三层,50 mL为一层,用记号笔在透明玻璃杯上划出这三个层面,定为“上层”、“中层”和“下层”。比较两个处理组在冲泡4 min时,上、中和下三层茶汤的浓度差异。
1.3.1 理化测定 茶叶冲泡后所得的茶汤,经减压过滤后定容至500 mL,生化成分测定分别参照文献[7-9]。
1.3.2 茶叶冲泡后物质溶出率 设按照国标法(GB/T8312-2002)浸提的茶汤(对照)的相关化学成分含量为100%,文中“溶出率”指实验茶汤中化学成分含量与对照茶汤中该化学成分含量的百分比。
润茶过程中,茶叶中内含物质不断被溶入到茶汤之中,不同时间、不同内含物质的溶出量有差异(图1、图2)。可以看到,三种主要品质成分在润茶的90 s内,随润茶时间的延长,物质溶出量增加,三种主要品质成分中以氨基酸溶出量最迅速,依次是咖啡碱、茶多酚。
两种类型的绿茶,其三种主要品质成分在润茶最初的70 s时间内快速地被溶出,70 s~90 s间溶出量变化较小。烘青类的“五凤香茗”润茶30 s时氨基酸的溶出率为38.9%;润茶70 s时氨基酸溶出率达到68.9%;润茶80 s和90 s时的氨基酸溶出率分别为69.2%和69.7%。“苍南翠龙”加工方式与“龙井茶”相似,茶叶型态紧结,氨基酸的溶出明显低于“五凤香茗”,润茶30 s时氨基酸的溶出率为16.1%,润茶70 s时氨基酸溶出率仅为24.6%,润茶80 s和90 s时的氨基酸溶出变化小,为25.8%。
咖啡碱与茶多酚的溶出率变化相对比较平缓。“五凤香茗”润茶时间为10 s时,咖啡碱和茶多酚的溶出率分别为12.6%、5.0%;润茶 70 s时达最大值;此时咖啡碱和茶多酚的溶出率分别为24.9%和11.4%;润茶70 s后茶汤中的咖啡碱和茶多酚浓度不再升高。“苍南翠龙”润茶后这两种主要成分溶出变化与氨基酸相似,但随时间变化,润茶初时的物质溶出量明显低于“五凤香茗”,润茶10 s时,咖啡碱与茶多酚的溶出量分别为7.8%、3.9%,润茶70 s时,这两种物质溶出量趋近,分别21.9%、11.0%;80 s时,为22.3%、11.8%,润茶80 s后也只有少量溶出。
图1 润茶时间对“五凤香茗”品质成分溶出率的影响
图2 润茶时间对“苍南翠龙”品质成分溶出率的影响
不同润茶用水量对茶叶中物质溶出有一定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润茶70 s后,两种类型的茶叶以烘青类的“五凤香茗”溶出量为多,相同润茶用水量,烘青类绿茶的物质溶出量高于扁型茶,氨基酸溶出量差异大,咖啡碱与茶多酚物质溶出量差异小。一定润茶用水量条件下,增加润茶用水量明显改变润茶时物质的溶出量。当“五凤香茗”和“苍南萃龙”润茶用水量由20mL增加至35mL时,氨基酸、咖啡碱和茶多酚的溶出率增幅分别为 51.9%,104.1%、57.7%和 51.2% ,115.5% 和 58.2%;润茶用水量从35 mL增加至50 mL时,“五凤香茗”的氨基酸、咖啡碱和茶多酚的溶出率增幅分别为10.5%,7.2%和14.0%,“苍南翠龙”中物质溶出率增幅为10.7%,5.1% 和 14.6%(图 3、图 4)。两种茶类不同润茶用水量变化引起物质溶出量的变化比例相似,润茶用水量从20 mL增加至35 mL时物质溶出率的增幅远大于由35 mL增加至50 mL时。
图3 润茶用水量对“五凤香茗”品质成分溶出率的影响
将“五凤香茗”分设“润茶”后冲泡和“直接冲泡”两处理,比较两种处理下冲泡3~5分钟时茶汤中各品质成分溶出的差异,结果如图5、图6、图7所示。“五凤香茗”经过润茶后再续水冲泡,所得茶汤中氨基酸、茶多酚、咖啡碱的含量均比直接冲泡所得的物质含量高。
图4 润茶用水量对“苍南翠龙”品质成分溶出率的影响
两种冲泡方式、不同时间溶出的咖啡碱表现如图5所示。当冲泡时间为3、4、5分钟时,两种冲泡方式所得的咖啡碱溶出量相差分别为2.6%、3.8%、5.3%。在冲泡3~5分钟内,随着冲泡时间的延长,两种冲泡方式茶汤中的咖啡碱溶出量差异增大。
图5 润茶对“五凤香茗”中咖啡碱溶出率的影响
图6 润茶对“五凤香茗”中茶多酚溶出率的影响
图7 润茶对“五凤香茗”中氨基酸溶出率的影响
两种冲泡方式不同时间获得的茶汤中,茶多酚和氨基酸溶出变化较为一致。相同的冲泡时间下,润茶后再冲泡比直接冲泡溶出物质量多。冲泡4分钟时,两种冲泡方式的物质溶出差距最大。冲泡时间为3分钟时,两种冲泡方式茶汤中的茶多酚含量相差1.6%,4分钟时相差 2.9%,5分钟时相差1.9%(图6)。冲泡时间为3分钟时,两种冲泡方式所得的氨基酸含量相差 1.5%,4分钟时相差3.5%,5 分钟时相差 2.7%(图7)。
日常生活中喝茶时经常会出现开始喝口味淡,喝到杯的下层又滋味太浓。润茶后冲泡有一个物质浸出后加水的过程,这样的冲泡方式与直接冲泡相比,对容器上、中、下层茶汤浓度有较大影响(表1)。结果表明,经过润茶或不润茶这两种不同冲泡方式所得的茶汤,其主要品质成分大部分都集中在茶汤下层,即茶汤下层的物质浓度最大,这一点在“直接冲泡”组中尤为明显。两种冲泡方式中,润茶后冲泡比之直接冲泡,杯中上下不同层次茶汤中物质浓度分布均匀。经润茶的杯中,上层与下层的咖啡碱、茶多酚、氨基酸浓度差分别为 18.47%、19.59%、1.33%;上层与中层物质浓度差距小,三种主要品质成分物质浓度差分别为 2.49%、1.55%、0.26%。直接冲泡的茶汤的杯中,上层与下层的咖啡碱、茶多酚、氨 基 酸 浓 度 差 分 别 为 61.60%、68.52%、6.06%;上层与中层相差为 2.79%、3.55%、-0.26%。杯中三个不同层次茶汤内的氨基酸差异较小,咖啡碱和茶多酚浓度在杯的中、上层差异小,下层浓度高。润茶这一冲泡方式,有利于各物质在茶汤中均匀地扩散。
表1 不同处理下各层茶汤中品质成分溶出率百分数*(%)
润茶时间、用水量对茶叶中主要品质成分溶出有一定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在90 s的润茶过程中,两种不同造型的绿茶“五凤香茗”(烘青绿茶)和“苍南翠龙”(扁形绿茶)润茶过程中物质溶出量随时间延长,溶出量增加,润茶70 s~80 s时,物质溶出量达较高点,之后处于相对动态平衡状态之中,物质量的变化较小。烘青绿茶因加工成型没有扁型茶紧结,冲泡后,茶叶中的物质易溶入茶汤中,因此,其物质溶出量大于扁型绿茶。以物质溶出量多少为依据,两种类型的茶叶润茶时间设定为70 s~80 s为合适。
两种类型茶叶的氨基酸溶出规律存在较大差异。“五凤香茗”润茶70 s时的氨基酸溶出率为68.88%,“苍南翠龙”氨基酸溶出率仅为24.60%。有人就温润泡对不同茶类有效成分浸出的影响研究表明[7-10],三种主要品质成分的溶出差异以氨基酸最大,咖啡碱和茶多酚的茶类间溶出差距相对较小。其试验中的茉莉毛峰、茉莉春螺、白牡丹、铁观音、肉桂和政和工夫红茶这六种茶叶经过180 s冲泡后,其氨基酸溶出率分别为 52.0%、55.3%、26.8%、10.0%、31.6% 和 35.9%,可见,不同茶类因加工过程中揉捻、发酵等作用的不同,会使溶出量差异增大,茶叶中三种主要品质成分溶出差异以氨基酸表现最大。
三种润茶用水量的结果表明,润茶用水量由20 mL增加至35 mL时,氨基酸、咖啡碱和茶多酚的增幅大于50%,其中咖啡碱增幅大于100%,当润茶用水量从35 mL增加至50 mL时,物质溶出量的增幅差距缩小。以物质最大幅度溶出量考虑,选择35 mL润茶70 s~80 s为合适。
润茶后续水冲泡和直接冲泡会对饮用效果带来变化,由物质溶出量可以看到,润茶后续水冲泡的物质溶出量大于直接冲泡处理,这无疑是因为经润茶后,原先卷曲的茶叶舒展,与水接触面积增大,同时,续水时有一个茶叶在杯中搅动的动作,因而其物质溶出量大。冲泡后的3~5分钟内,茶汤中的主要品质成分物质溶出量随时间延长,溶出速率增加,溶出量增大,但不同时间段增加速率不同,咖啡碱随时间延长,溶出速率增加,氨基酸和茶多酚则是在冲泡4分钟时,溶出速率最快。据此,若以考虑减少咖啡碱溶出量为目的的冲泡,冲泡时间可稍短些。
经过润茶后的茶叶再进行续水冲泡,其杯中茶汤上下层的均匀程度较好,主要品质成分中,茶多酚、咖啡碱的差异更大,氨基酸的上下层差异较小,经润茶再冲泡,有利于提高茶汤的均匀程度,增进饮茶时的口感。
1 郑永球.论茶艺的表演技艺和内容内涵之六——润茶.广东茶业,2004,(1):24-26.
2 蒋建明.也说“洗茶”——与丁俊之先生商榷.福建茶叶,2005,(1):35-36.
3 梁月荣.茗水盏居话茶艺.福州:福建科学技术出版社,2005:189-193.
4 林治.中国茶艺学.西安:世界图书出版西安公司,2011:167.
5 阮浩耕,王建荣,吴胜田.中国茶艺.济南: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2001:68-69.
6 朱红樱.中国式日常生活:茶艺文化.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3:112-113.
7 叶乃兴,暨秀莲,.温润泡对不同茶类有效成分浸出的影响,中国茶叶,2013(4):25-27.
8 张颖彬,邵晓林,龚淑英,顾志雷.典型造型名优绿茶茶多酚浸出规律的研究.茶叶,2008,34(2):89-94.
9 张月玲,龚淑英,邵晓林.碧螺春茶的主要呈味物质浸出规律的研究.茶叶,2006,32(2):88-92.
10 张月玲,龚淑英,邵晓林.西湖龙井茶主要呈味物质浸出浓度与速率的研究.茶叶,2006,32(2):92-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