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溪大山村引种茶树良种经验总结

2015-12-13 06:31戚荣荣
茶叶 2015年2期
关键词:浙农红茶山村

戚 敏 戚荣荣

(戚家山茶叶有限公司 慈溪 315300)

1 引种概况

慈溪大山村位于大山村市的最南端,种茶区域处于北纬30°083-30°085,东经121°273-121°277,海拔在297米左右,山间云雾缭绕,受小气候影响,茶香四溢。《茶风》和《全国地方志茶叶生产资料集》[1-2]记载了宁波地区的大山村从元代初(1271-1368)开始提供贡茶,在当时无它地可超越。但后来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开始走下坡[1]。20世纪80年代以来,大山村茶业经过品种引进试种、扩大种植规模、调整产品结构、提高经济效益等发展历程。目前大山村茶产业已成为当地的农业高效特色产业之一。全村茶叶1500亩,且以每年新建茶园10-30亩的速度持续稳步发展。

大山村茶产业最近15年的发展过程中,非常重视新品种引进,使得大山村茶区的茶树品种结构变得较为合理,同时也累了一些宝贵的引种经验。

大山村茶树品种的引进方式有两种,早期的引进方式主要采用茶籽,无性茶苗所占比重极小。

目前茶园主要以‘鸠坑种’为主,还有少量‘黄山种’和‘福鼎大白茶’、‘菊花春’、‘乌牛早’的有性后代。无性系品种种植面积小于20%。近年来,经过多方征询意见与现场考察,大山村与浙江大学茶叶研究所联合培育茶树种苗,引进扦插枝条在当地扦插育苗,解决了种质一致性、适应性、运输便利性和降低成本等引种问题。同时,为了培育新品种,还有目的地引种茶籽。

2 引入品种经济性状的表现与比较

大山村的生态条件与品种引进地之间差异显著,所以有些品种引进后,其形态特征特性、生长发育物候也随之发生变化。这些变化的主要表现有:1)抗寒力有所增强,体现在叶片厚度,栅栏细胞变厚变短,排列紧密;层数增加至3~4层,海绵组织比例降低。2)物候期推迟,春季新梢萌发期比引种地一般迟10~15天。在引进的茶树品种中,品种间在适应性及经济性状差异明显,‘黄山种’的适应强,但后代的个体差异大,紫色芽叶变异多;‘鸠坑种’的适应性和经济性状等综合表现较好,整体优于‘黄山种’,是面积最广的群体品种。为了进一步优化品种结构,本村有计划引进推广应用无性系品种,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其中以‘浙农117’综合表现最佳。

在引进种植的无性系茶树品种中,‘浙农117’适应性和抗性最强,且形态特征优良,适合进行多茶类加工;加工的茶叶滋味醇爽型,符合“滋味浓爽、耐冲泡”的要求,所加工的茶叶,其条索紧细,颜色翠绿,在慈溪市及全国的名优茶评比中多次获奖,取得较高的经济效益。‘龙井43’发芽整齐、抗寒性强,适制扁形绿茶,品质优异;但该品种持嫩性稍差、春幼芽抗寒能力及抗旱性稍弱、抗病性较差,在大山村的综合表现逊于‘浙农117’;其他品种,如‘白叶1号’、‘黄叶早’生长势弱,适应性和抗性差。

无性系茶树品种‘浙农117’引进大山村后,生物学特性和综合性状表现优良:(1)具有很强的扦插生根能力,无性繁殖能力强;(2)叶片较厚,所加工的茶叶耐冲泡;(3)春季萌发需要的活动积温相对较低,为早生或特早生品种,适合开发名优绿茶;(4)抗寒抗旱,生长旺盛,产量高;(5)茶类加工适应性强,适合早春生产名优茶,夏秋季生产红茶,综合利用茶资源。

3 茶树引种基本经验

3.1 种苗质量要严格把关

引种茶树苗木时,严格按照国家标准GB11767-2005《茶树种子和苗木》的要求的一级苗质量标准进行质量验收、分级;为了避免病虫害扩散,苗木运输前严格检验检疫[1-2]。对植株大小不达标、携带病虫害以及起苗过程伤根伤苗等现象要严格控制;否则,容易出现已在成活率低、茶苗生长參差不齊、病虫害控制困难等问题。大山村在引种过程中,得到浙江大学等技术单位的支持,近年来引种过程中的这些问题得到较好的控制。

3.2 引进无性系良种要克服盲目性

早期由于不了解无性系品种特性,存在盲目引种现象,导致引种的无性系良种成活率低;其次,因管理不当,无性系良种的优良性状也得不到充分发挥[3,4]。

3.3 适时购苗、种苗

种植前注意天气预报,要在春雨前几日完成购买苗木,在春雨下完后观察土壤的湿度情况,不能太潮湿或过于干燥,在土壤湿度适中情况下种植,先用生根剂泡过后开始种植,注意不能用生根剂浇苗木,在夏季除三次草并施一道有机肥料可提高生长速度。

3.4 从生态相似茶区引种

茶树品种存在明显的生态适应性,引种时首先考虑“就近引种”的原则,不但茶树品种适应性好,而且茶苗运输方便,时间短,有力提高移栽成活率[5,6];其次,从生态相似性地区或者同等纬度地区引种,避免引种地区与原产地去生态环境差异过大。

4 新品种‘浙农117’开发应用

经过多年在引种表现,‘浙农117’完全应于本地环境。为了扩大种植范围,保证苗木供应,本村建立‘浙农117’品种苗圃10余亩,开展无性系茶树育苗,就地推广种植,逐步取代当地弱势的品种。为了不破坏山体情况开展换种改植,以增强当地茶叶市场竞争能力,逐步开展嫁接繁殖。

为了综合利用‘浙农117’茶树的优势资源,在本地开展了绿茶和红茶多茶类开发利用。大山村每年3月至5月以制作扁形绿茶为主;夏秋茶的茶多酚含量高,制作绿茶口感苦涩,但发酵性能良好,适合加工优质红茶。经过几年的综合开发应用,并取得初步效果。

4.1 大山村优质功夫红茶试制

4.1.1 鲜叶 选取引进品种‘浙农117’鲜叶为原料,以同等嫩度的‘鸠坑种’原料为对照。

4.1.2 萎凋 将进厂鲜叶摊放在萎凋槽,萎凋时间12-18小时,使硬脆的新梢失水萎蔫,质地变软;同事内含品质成分发生化学变化,如多酚类部分氧化,蛋白质部分降解,挥发性物质释放等,有利于提升品质。萎凋是红茶初制的第一道工序,也是形成红茶品质的关键工序。

4.1.3 揉捻 将萎凋叶放在揉捻机中施加一定的压力下进行旋转运动,使茶叶组织后者细胞受到挤压损伤,茶叶紧卷条索,茶汁溢出与空气接触,启动多酚类氧化。揉捻是形成工夫红邢台特征的一道关键工序。

4.1.4 发酵 将揉捻叶均匀地摊放于特定的发酵盘中,放置于控温控湿的专用发酵室内,使芽叶中的多酚类物质在多酚氧化酶的催化下产生氧化聚合,形成红茶特有的色、香、味等感官品质。

4.1.5 干燥 将发酵发酵叶输送到专用烘干机,分二次烘干,初烘温度115-120℃烘干12-15分钟;摊晾1-2小时进行复烘,温度80-90℃,烘至含水量<6%即可。

4.1.6 精制 将以上‘浙农117’和‘鸠坑种’两个品种加工的红毛茶经过“平圆抖筛-风选-人工挑选-包装”等精制处理,使茶叶品质更加一致。精制加工结果显示,‘浙农117’的精制损耗低于‘鸠坑种’,原因有二:(1).‘浙农 117’是无性系品种,芽头大小一致;而鸠坑种是有性系,芽头大小不统一,造成切碎损耗高;(2).‘浙农117’耐干旱,夏季的长势很旺盛,茶叶持嫩性强,揉捻成条率高,碎茶少。

4.2 红茶感官品质比较

本试验的样品拿送国家茶叶质量监督检验中心进行感官评价,结果显示‘浙农117’试生产的红茶条索尚紧,色泽乌尚润;汤色橙红;香气有甜香;滋味浓尚甜醇;叶底嫩尚匀,红亮。总分84.7分,明显高于对照‘鸠坑种’(表1)。

表1 不同茶树品种加工的工夫红茶感官品质比较*

1 陈伟权.宁波贡茶盛衰记.茶风,2013(1):74-76.

2 虞富莲.大山村茶树引种现状及其初步结果的分析.茶叶通讯,1980,1:48-54.

3 童启庆.茶树栽培学(第3版).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0:86-87.

4 方维亚,陈萍.不同地区红茶特异性香气成分比较研究.茶叶,2014,40:138-145.

5 童浦高,方长金,王华建,余淑芳,江雪芳.千岛湖茶区红茶生产发展的实践与思考.茶叶,2014,40:21-23.

6 陈昌来,尹先足.通过茶类结构调整拓展市场.茶叶,2014,40:41-42.

猜你喜欢
浙农红茶山村
浙农股份:将使命书写在抗疫答卷上
浙农投资庆祝成立十周年
山峦叠嶂
山村日出
蜜香红茶
Happy Afternoon Tea
山村一天一个样
沉寂山村崛起时
泰安无性系引种品种的红茶适制性初步研究
国际茶叶产量少量增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