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红斑狼疮1例

2015-12-13 07:52:42周爱妍
中国麻风皮肤病杂志 2015年6期
关键词:抗核红斑狼疮红斑

周爱妍 孙 瑶

新生儿红斑狼疮1例

周爱妍 孙 瑶

临床资料 患儿,女,1天。面部皮疹1天。患儿出生后家长发现其前额、面部环形红斑,遂来诊。患儿足月顺产,为第1胎第1产,出生体重3.5kg。体检:系统检查未见异常。皮肤科检查:额部、面颊可见大小不一圆形环状红斑,中央颜色淡,部分皮损边缘少许紫红色瘀点,压之不退色(图1)。实验室检查:血红蛋白138g/L,红细胞3.9×1012/L,白细胞18.3× 109/L,血小板241×109/L。抗核抗体(ANA)(+),抗Ro/SSA、抗 La/SSB抗体均(+),抗 ds-DNA抗体(-),抗Sm抗体(-),抗RNP抗体(-)。尿、粪便常规无异常。心电图检查:窦性心律,心律规整,无房室传导阻滞。心脏彩超示卵圆孔未闭。患儿母亲为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其实验室检查:ANA(+),抗Ro/ SSA、抗La/SSB抗体均(+),抗ds-DNA、抗Sm、抗RNP抗体均(-)。余无异常。诊断:新生儿红斑狼疮。未进行治疗,嘱患儿尽量避免长时间日晒,半年后皮损消退,随访2年无异常。

讨论 新生儿红斑狼疮(NLE)是发生于胎儿及新生儿期的一种少见的临床综合征,主要表现为暂时性皮肤损害和/或永久性心脏损害。本病原因不明,可能与遗传、免疫异常或感染等因素有关。1SLE病情未得到有效控制的母亲分娩的胎儿会发生新生儿红斑狼疮,与孕期母体所产生的自身抗体如抗Ro/SSA抗体及/或抗La/SSB抗体经胎盘进入胎儿,在胎儿体内引起的自身免疫反应所致,2抗Ro/SSA抗体为本病血清学标志。临床表现为皮肤环形红斑和先天性心脏传导阻滞,有自限性,一般在生后4~6个月内自行消退,心脏病变常持续存在。无先天性心脏传导阻滞者预后较好。有先天性心脏传导阻滞者预后较差,病死率为20%~30%。3少数患儿在青春期可出现系统性红斑狼疮、类风湿性关节炎和干燥综合征等,提示对新生儿红斑狼疮或仅抗Ro/SSA抗体阳性者需长期随访。本例患儿面部皮疹表现为环形红斑,抗核抗体(ANA)(+),抗Ro/SSA、抗La/SSB抗体均(+),其母有系统性红斑狼疮病史,抗核抗体(ANA)(+),临床符合新生儿狼疮表现。患儿家长拒绝行病理检查,未予特殊治疗,嘱家长尽量避免患儿日晒。半年后随访,生长发育良好,面部及躯干皮疹完全消退,复查ANA、抗SSA及抗SSB抗体均(-),心电图无异常。1年后再次随访未见复发。目前仍在随访中。

图1 额部、面颊可见大小不一圆形环状红斑,中央颜色淡,部分皮损边缘少许紫红色瘀点,压之不退色

1胡瑾,刘晓雁,马东来.新生儿红斑狼疮5例.临床皮肤科杂志,2008,37(8):509-511.

2崔荣,李萍,李建红,等.新生儿红斑狼疮5例分析.中国皮肤性病学杂志,2010,24(5):436-437.

3白瑛,牛桃香,武三卯,等.新生儿红斑狼疮1例.中国皮肤性病学杂志,2009,23(10):663-665.

(收稿:2013-07-31)

山东大学齐鲁儿童医院,济南,250022

猜你喜欢
抗核红斑狼疮红斑
系统性红斑狼疮临床特点
木星的小红斑
抗核抗体和抗核抗体谱联合检测诊断自身免疫性疾病的临床价值*
河北医学(2017年8期)2017-09-11 10:16:34
舌重症多形性红斑1例报道
伴脱发的头皮深在性红斑狼疮并发干燥综合征一例
抗核抗体荧光核型与狼疮肾炎病理类型的相关性分析
Queyrat增殖性红斑1例
西南军医(2015年3期)2015-04-23 07:28:44
临床就诊患者抗核抗体和抗核抗体谱检测结果分析
系统性红斑狼疮并发带状疱疹的护理
西南军医(2015年5期)2015-01-23 01:25:06
抗核抗体与免疫性肝病抗体对乙型肝炎患者预后与转归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