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执法效率大幅提升 管理覆盖面广泛延伸

2015-12-13 15:17上海市公安局交警总队副总队长韦恺人
汽车与安全 2015年1期
关键词:营房道口检查站

文/上海市公安局交警总队副总队长 韦恺人

上海执法效率大幅提升 管理覆盖面广泛延伸

文/上海市公安局交警总队副总队长 韦恺人

自部局开展公路防控体系建设工作以来,上海依托32个日均车流量超过1000辆次的市境道口公安检查站,稳步推进落实各项建设规划。

一、上海公路防控体系建设取得的成效

2014年以来,上海严格落实公路防控体系建设各项任务。截止目前,已完成了包括道口科技应用、软硬件建设、机制建立等18项阶段任务和11项常态任务,有力推动了防控体系整体建设工作。具体成效如下:

(一)执法效率大幅提升

一是过境车辆检查率提升。公路防控体系建设工作开展以来,道口检查站软硬件和执法机制方面均得到了明显加强,检查站执法效率显著提升。2014年以来,32个道口检查站共检查过境车辆307万辆次,同比2013年和2012年分别上升约14%和21%。二是交通违法查处率提升。2014年,道口检查站与高速公路巡逻力量密切衔接,有效查处高速及地面各类交通违法行为16万余起,与2013年同比上升约32%。其中,在严重违法查处方面,2014年以来,共查获货车不按规定车道行驶2.1万余起,同比去年上升28%、查获违法占用应急车道1.3万余起,同比上升17%、查获高速公路违法停车1.1万余起,同比上升25%、查获客车超员载客130余起,同比上升9%;在重点车辆查处方面,2014年以来,共查获长途凌晨2至5时违规运行212辆次,在本市境内逐步遏制此类违法行为。共查获危化品运输车各类违法行为400余起,无证危化品3500余吨。同时,在2014 年9月开展 “打四非、查四违”专项行动中,道口检查站作为主战场,有效拦截凌晨2时至5时违规运行客车21辆次,危化品运输车“三无”运输102起。道口检查站已成为打击“二客一危”重点车辆违法行为的中坚力量。

(二)管理覆盖面广泛延伸

随着防控体系建设的不断深入推进,上海道口检查站升级、改造、配备了道口“车驾查控”、“ETC智能拦截”、“出入市境人员核查”等7套科技系统,实现了管理覆盖面上的3个大幅度延伸。一是管理种类的延伸。目前,我们根据交通、FK等业务需要,对涉疆涉藏、长途客车、逾期未年检车辆等特定群体共2类38种车辆进行精确布控;二是管理时空的延伸。各类系统的自动化运作,弥补了道口检查站传统人工检查方式针对性差、时效性不足、重点违法行为发现难等诸多不足,真正实现了道口检查站24小时全天候运作模式;三是管理手段的延伸。目前,道口检查站已具备了针对各类特定对象的智能化甄别能力,管理手段多样化,2014年以来,顺利协助刑侦、FK、经侦、消防,交通、安监、动检等11个公安内外部门先后完成了13项专项行动。全市道口检查站共抓获“网上逃犯”382人、查获毒品79.7公斤,同比2013年增加7%、33%;检查新疆号牌车辆2559辆次,盘查比对涉疆涉维人员1907人次,查获涉恐协查重点人员10人;配合查获未检疫禽类4万余只、非法香烟1.8万余条、假酒1200余瓶、未检疫肉制品990余吨、非法音像书刊等出版物6797册(套)。

(三)执法环境明显改善

一是软件环境的改善。在防控体系建设框架下,我们专门制定了包括“道口标准安检操作模式”、“道口布控查缉工作规范”等7项规范性文件。其中“道口标准安检操作模式”,通过建立高效、统一、标准的工作模式,达到了“多车同检、人车对应、疑物必查、互不干扰”的效果,有效改变了以往道口被检车辆摆放无序、秩序紊乱的现象,保障了道口执法人员的人身安全,取得了安检车辆逃逸率为0,安检民警伤亡率为0,重点布控车辆漏检率为0的成绩;二是硬件环境的改善。俗话说“兵马未动,粮草先行”,硬件设施的配套完善是检查站发挥功能的基础。一方面,我们借助于防控体系的政策推动,全面实现了全市32个道口检查站的(临时)营房建设规划。尤其在11个高速道口检查站建设中,着重加强生活、安检营房的建设。以G50沪渝检查站为例,因该站位于江苏境内,此前只能借用生活营房设施执法办公。我们借助这次防控体系的契机,积极与江苏方面进行协调,获得其许可在江苏境内建造了永久固定的安检营房及大棚等配套设施。另一方面,我们根据实战需要,就营房、装备等硬件建设,专门制定了《上海市境陆路道口公安检查站装备、设备配备标准(试行)》,按照一、二、三级道口检查站不同分类标准,规定4类19种道口安检必配装备,提高了民警安全防护能力。

二、防控体系建设取得成效的主要做法

防控体系建设过程中,上海在省际道口建设方面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取得了显著的成功。总结起来,主要依托以下几个关键点:

关键点一:精准职责定位,明确检查站发展方向是前提。道口检查站的各项建设始终围绕着四项基本职能和防控体系建设要求。一是担当交通“滤网”关口。在“三超一疲劳”、文明示范公路创建等各项交通专项工作要求,检查站始终作为中坚力量和省际关口,严格落实对重点车辆的“六必查”、“一看二登三问四查”等措施,及时发现消除交通安全隐患;二是担当FK首道防线。根据当前FK维稳形势需求,严格按照FK标准,全面加强安检查控,牢固筑起上海市外围第一道防线;三是担当公安综合防控屏障。道口检查站还承担着包括刑侦、治安、消防、国保等多个部门职责的综合防控功能。四是担当公共安全检查职责。除公安职能外,根据市政府有关工作部署,道口检查站还是配合其他职能部门开展动物检疫、音像出版物等检查工作的重要阵地。

关键点二:深化科技应用,提升检查站工作效率是核心。目前,上海道口检查站投入应用的信息化系统主要有三类:一是车驾查控系统(缉查布控系统)。其建于2006年,最初目的是在道口抓拍过境车辆痕迹。至2013年经过5次较大版本的升级改造。目前该系统主要以三级运作模式运行,即:总队—道口—前端,不同层面分别负责布控车辆和整理过境车辆信息、接收保存布控信息和比对报警、采集传输路面车辆信息和报警信息输出。部局推广应用缉查布控系统后,上海结合地区实际,将两个系统进行了有机整合,进一步扩大数控容量和比对范围。同时,根据“大公安”建设需求,总队车驾查控系统由单一的交通管理应用逐步向刑侦、治安、FK、消防等部门开放权限,实现道口检查站对各类重点车辆的综合拦截查控等功能。二是“ETC车道拦截系统”等多项交通辅助系统。在车驾查控系统的基础上,我们还建立了多个辅助应用系统,全面提升道口科技应用能力。其中:ETC车道智能拦截系统,解决了高速公路ETC车道通行车速快、拦截难的问题;GIS警用地理信息平台,可实时记录民警、警车当前地理位置和运动轨迹,实现可视化调度;道口实时流量监测系统,对过境车辆信息进行多种方式分类整理;勤务巡视指导系统,全面汇总勤务布局,及时发现管控薄弱区域、时段,并协助开展勤务检查;上海交警综合信息门户平台,将部局与上海自身开发的多个系统进行汇总连接,提高各信息系统使用效率。此外,还有警用综合平台、视频实时监控系统等多项科技手段。三是出入市境道口人员网上核查系统。该系统是市局为“亚信峰会”安保专门开发的用于道口比对核查过境人员的系统,具有二代身份证读取实时比对、在线核查、日志查询等功能,信息比对源来自全国常住人口库、涉毒系统、大情报系统以及涉恐人员名单等多个数据库,可一键完成核查工作,改变了以往多个系统逐一查询核对的情况。此外,该系统还可根据具体需求扩展数据关联范围。

关键点三:完善执法机制,拓展检查站职责功能是关键。在提升科技应用水平的同时,我们按照“科技+制度”的理念同步推进制度建设,充分利用细化完善的执法机制引导科技力量的高效转化和产出,有效拓展道口核心业务的职责功能。

1.交通监测评估机制。一是评估分析交通流量。通过不同车型、不同地区号牌、不同时段、不同位置的流量信息比对,分析主要车流方向、交通高峰持续时间以及拥堵结点变化等信息,提高管理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二是制定拥堵疏导预案。通过梳理分析交通流量数据,针对“五一”、春节、元旦等拥堵易发时段制定拥堵结点“一点一方案”、流量集中路段“一路一方案”、道口检查站(高速主线收费站)“一站一方案”。三是建立视频巡逻制度。组织相关交警支(大)队建设视频监控室,并配套制定了具体的工作规范,明确巡逻重点、通讯渠道、与路面巡逻民警的配合方式等,推动视频巡逻专业化、实战化。

2.重点违法现场查处机制。一是电子警察抓拍交通违法道口现场处罚。总队在G2京沪、G15沈海、G40沪陕、G50沪渝、G60沪昆5条主要高速公路建立了电子警察路段抓拍,道口报警拦截的现场查处机制。目前已抓拍、现场拦截处罚相关交通违法行为637起。二是视频巡逻配合道口现场处罚。总队充分利用现有的高速公路视频监控室,将高速巡逻模式逐步改造为人工与视频相结合的方式,并利用道口检查站进行实时拦截处罚。

3.重点车辆精准检查机制。将“二客一危”车辆及逾期未年检车辆全部纳入道口报警范围,过境时进行针对性报警,实施精确拦截,便于民警检查。其中,对具有安全隐患和违法违规记录的重点车辆,在“六必查”措施基础上,实行乘客身份信息核对、装运物品核查等多项目的分等级、分层次重点检查,及时发现、查处相关交通违法行为。

4.道口标准安检模式工作机制。总队在全市道口检查站统一推行“道口标准安检模式”,在道口划分专门的安检区域,通过科学设置、明确流程、合理引导、人车对应、逐一检查,做到“多车同检、互不干扰、即检即离”,实现道口秩序管理的安全、有序、规范、高效。

关键点四:加强基础建设,提高检查站硬件条件是保障。一方面,我们借助2010年世博、2014年亚信峰会的契机,协调公路、交通等多个部门完成了32个道口检查站的营房建设,该批营房具有日常办公、安检、生活等不同的功能性区域,为民警日常执法管理提供了有力保障。另一方面,我们制定装备设备配备标准,并严格按照标准配齐配全了检查站执法设备、设施,满足了对人、车、物的安检需求,改善了民警执法工作环境。

三、建设过程中的经验教训

上海道口检查站对公路防控体系建设起着巨大的推动作用,很多公路防控体系建设规划都依托检查站予以落实实现。但是,在检查站的建设过程中,我们也遇到过很多挫折,走了一些弯路。在此,我们总结了一些经验教训。

(一)缺少政府支持和规划短期性是检查站建设的最大阻力

上海道口检查站队伍最早建于上世纪80年代末,至今已有30年。但由于各方面对其作用认识不够,导致检查站长期处于编制匮乏、保障缺失、手段落后、效率底下的状态,直至2010年世博会,才真正引起市委、市政府、市局领导的高度重视,得以大力发展,并发挥了强大的作用。我们的感受是:一是争取政府的重视和支持是主要的动力来源。以上海的经验为例,抓牢大型安保活动、重大事件的契机,引起政府重视是检查站完成建设的捷径。2006年上合峰会,上海正式启动道口检查站硬件建设工作。2010年为迎接世博会,上海市政府完成了环沪周界道口检查站的(临时性)营房建设;2014亚信峰会,经总队申请,市政府投资了140万元在本市7个入沪方向无安检营房的道口配置了“临时移动模块营房”。二是建设要有长远的规划。由于世博会时间紧、任务重,我们建设的环沪周界检查站安检营房均为临时性过渡营房(使用寿命2年)和临时安检大棚(使用寿命5年)。虽然,世博会后,为建立常态长效机制,市政府召开专题会议,明确了32个道口检查站永久性固定营房的建设规划,但是,由于牵涉到征用土地、资金安排、工程建设等需求量均较大,又缺乏政府主导部门的推动,因此目前基本陷入停滞状态。三是检查站建设建议采取分步实施、化整为零方式进行。对于有条件且需要进行检查站建设的地区,我们建议化整为零,由属地政府职能部门牵头,公安部门配合,按照“成熟一个建造一个”的原则,逐步推进公安检查站的建设。

(二)省际间协作职责不够明确,减弱了检查站最大效能的发挥

一是建站时间不同步。以上海G40崇启大桥检查站为例。2012年G40沪陕高速建成通车后,上海同步完成出沪方向检查站的设置。但是,进沪方向的主线收费站在江苏境内,且距上海出沪方向收费站约10公里,而江苏方面未同步建站,导致G40沪陕高速进沪方向安检真空失控。二是设施重复建设。以S32申嘉湖检查站为例,由于其为同平面的一站式收费站,上海与浙江方面均在该站设置了双向的车驾查控系统,设备的重复建设和警力的重复建设造成了资源浪费。三是职能缺失。目前,上海设置的公安检查站均承担了政府综合性职能(涵盖了FK、治安、刑侦、动检、烟草、酒类等)。但是,在区域警务安检分工协议中,苏浙检查站并不承担社会综合管理职能,造成其负责的安检方向方面,部分职能缺失。因此,建议部局能进一步明确省际协作职责分工。

(三)“大公安”趋势下,上海检查站发展困扰

一是交警职能延伸,“大公安”业务越来越力不从心。一方面综合防控职责(FK、治安、刑侦、动检等)所需的业务能力、人力资源、装备要求等对道口检查站的要求越来越高,另一方面又缺少与对应职能部门直接、有效的衔接机制,使得检查站越来越感觉“心有余而力不足”;二是区域警务合作协议与实际工作有冲突。按照区域警务协作协议,相邻省份在区域合作的情况下只负责进或出一个方向的检查站建设即可。但是,在实际工作中,检查站履行交通管理职能时,需以出省方向为主,而遇到大型安保等治安防控任务时,却以进省方向为主,不可避免的出现工作冲突;三是民警工作压力大,负担重。就上海而言,目前道口检查站在编民警数应对常态的安检查控任务,已经捉襟见肘。虽然我们通过加强科技应用、招募道口保安员等方式进行了一定程度地弥补,但依然无法改变民警工作任务重、工作压力大的局面。尤其是对某些重点布控对象一旦发生漏检、漏查,将受到严厉的责任追究,更加重了民警的精神负担。上述问题给我们造成了一定的困扰,但目前解决的办法不多,希望能通过在座诸位的探讨交流,寻觅到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

猜你喜欢
营房道口检查站
厂矿企业铁路道口安全综合监督系统方案探讨
汽笛声中的道口
从工程设计角度对道口信号新国标的解读和分析
难忘坚守疫情防控检查站的20个日日夜夜
自我选择
营房主体工程施工质量控制研究
浅谈如何科学构建现代营房的功能规划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