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禾 风
小 脚 粽
文/禾风
每年端午节还没到时,街上的店铺就早早地卖起了粽子。记得在我童年时,每年端午节前夕,母亲总是早早地就买来新鲜粽叶,然后选一个日子,端一把小藤椅往后弄堂一坐,腿旁摆一盆已经用清水发胀的糯米、半篓泡好的赤豆、一大碗用酱酒卤好的五花肉。待一切都准备就绪,便开始动手包粽子。
包小脚粽还真称得上是个细致活儿,当中还有诸多的讲究。粽叶要选叶面约寸半宽的,且不能带一点儿黄。用清水将粽叶一张张洗刷并修剪好,再放到开水锅内烫片刻,在闻到有一股浓烈的清香味飘出时,捞出来放进清水盆里漂洗。经这般处理过的粽叶,包出来的粽子更加乖巧服帖。
记忆中,母亲每次包粽子时都显得很从容。她先是把三张粽叶光面朝上重叠拼好,再用双手的中指去夹起粽叶,合拢,便把三张粽叶挽成了一个锥形的“漏斗”,往里面灌上两三勺糯米、赤豆或五花肉,边灌边用手去拍打,填满后还要用调羹去挤压,把糯米压得越紧越好。这也是小脚粽的一大特点,包出来的粽子既瓷实又有嚼劲。
随后,将粽叶的尾部翻转过来盖住“漏斗”,并顺着“斗”形至粽尖处绕上一圈。接着再取一片粽叶来包,这第四张粽叶叫“添叶”。小脚粽能否包得有棱有角,与这张添叶抽拉的松紧度有很大关系。将添叶围着粽身缠上两圈,再留出最细的叶梢。接下来,还会用到一样“秘密武器”,这是一根长约10厘米、尾端有一个直径约0.2厘米粗针眼的铜针。
平常我们包粽子时,为避免馅料外漏,最后一步总是要用线绳去把粽子牢牢扎紧,捆绑成型才能下锅。而小脚粽则无需用绳线绑,全是用粽叶来穿扎,最后靠“穿针”收紧粽身。铜针插在最外部的一片粽叶上,再把尖细的叶梢穿进针眼后,从反面轻轻一拉,叶尖就穿过了粽身,再把穿过来的叶梢收紧。这一拉一收间,一只精致漂亮的小脚粽便诞生了。
煮粽子一般是在晚饭后,因为那时我们家用的还是煤炉,那锅包好的粽子是要在炉子上过夜的。往炉中加足蜂窝煤,放上硕大的钢精锅,将小脚粽整齐地码在锅里,加入足够多的水,先是大火煮两三个小时,然后改文火焖煮。
经过一夜的焖煮,到第二天清晨,那一股淡淡的清香早已氤氲了整个灶房。掀开锅盖,拎出一只粽子,看那瘦瘦尖尖、玲珑别致的模样,像极了旧时闺秀精巧的小脚,呼其“小脚粽”真是贴切。
母亲包的小脚粽有三种:肉粽、赤豆粽和白米粽。其中,清香本色的白米粽是我的最爱。把穿过粽身的粽叶拉出来,雪白的“三寸金莲”便映入眼帘。置于碟中,白净的“小脚”亭亭玉立,四溢着一股淡淡的清香。蘸一点白糖,再对着尖尖的粽角咬一口,只觉得软糯而有嚼劲,丝毫吃不出米粒的感觉,尤其是那丝丝渗透在米团里的粽叶清香,让我至今回想起来,仍感觉唇齿留香。
(柳 阳摘自《四川烹饪》2015年第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