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作交流:期待心灵的“遇见”

2015-12-12 19:35刘淑洁
七彩语文·教师论坛 2015年12期
关键词:遇见心扉心灵

刘淑洁

习作,是学生语文学习中不可缺少的重要部分,更是学生自由表达内心情感的重要途径之一。可是,在习作教学的现实情境中,我们不得不承认,有些学生是厌烦习作的。在审视和反思的过程中,我常常扪心自问:学生为什么要习作?学生习作需要的是什么?学生习作完成后还可以做什么?我们是不是过于重视“教作文”,却无意间淡化和忽略了习作的交流呢?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写作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认识世界、认识自我、创造性表述的过程。”这就告诉我们,写作不仅是为了表达,而且是为了交流,交流是写作目的的最终实现。学生写作只有通过交流,得到广泛的评价,才能比较客观地认识世界、认识自我,实现创造性地表述。由此看来,交流在写作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但实际上,习作教学往往是有表达,无交流,或是重表达,轻交流,学生习作写好了,即算完成任务了,交流处于尴尬的境地。

前段时间,学生单元测试要求写一篇题为“我想成为 ”的习作。可以写自己的理想,也可以写幻想。由于此次习作对学生的束缚较少,他们尽情抒发内心所想,涌现出一篇篇佳作,展现了他们丰富多彩的内心世界。

一、 打开心扉,朗读与倾听相伴

欣慰之余,我也被他们笔下所描述的学业给他们带来的烦恼、压抑震撼了。从他们的文字中,我感受到这些物质条件优越孩子的精神世界并不富足,他们并不快乐!他们需要向别人倾诉自己的忧愁,期待心灵的“相遇”,需要真正的倾听者。

习作交流课上,我请同学们上台分享了他们的习作片段。马同学略带忧伤地读了《我想成为一只小鸟》:

“人世间是美好的,又是污浊的,它充满了困苦、猜忌、怨恨。人的一生是一段布满荆棘的旅程。唉,如果我能选择来世的模样,我想成为一只小鸟,毕竟做只鸟比做个人要轻松得多。”

夏同学细声轻语地读完《我想成为一朵云》:

“云儿是没有思想的。它们不会做各种各样的试卷,不需要做题,更不会为这个事那个事发愁,它们只会在天上飘呀飘,飘呀飘,因为,它们的任务就是玩,就是飘!可是,当它们飘着玩着的时候,我只能写作业。”

张同学读起《我想成为“爸爸”》的开头:

“‘今天考试考了多少分?

‘80分。

‘多少?80分?你想挨打吗?考得这么差!

这怒吼着的就是我爸。

我多么想当一次‘爸爸,平心静气地去和我的孩子交流。”……

随着台上同学朗读内容的变化,座位上的同学脸上的神情也在不断改变,他们时而皱眉,时而被同伴生动的语言逗乐。而台上的不同朗读者,脸上却始终有着一样的笑容:那是敞开心扉时的无尽快乐!

古人云:“ 言为心声。”写作是学生对现实的体验、思索和整理的过程。因此,我们要尽可能使学生乐于表达,激发习作的兴趣与自信心。学生有他们自己的生活,有他们独特的认识生活的方法,也有他们独特的表达手段。因此,关注学生,了解学生生活,加强习作与生活的联系,把习作课堂变成鲜活生命的活动场所,努力实现从关注习作教法到关注学生内心的转变,是激发学生习作兴趣的重要手段。

二、 启迪心智,学会多角度辨析

听着这一段段发自肺腑的感慨,想想这一个个活泼可爱的生命,才十岁多一点,却对生活有着如此深的感触和苦闷,失去在他们这个年龄本应拥有的单纯、快乐,真让人感伤。我想,应该抓住这个契机,引导他们学会全面思考问题、分析问题。

于是,我微笑着问他们:“你们是不是和刚才几个同学的想法一样,觉得做个小学生很累啊?”

教室里七嘴八舌地议论开了:“是很累,我们每天都要写好多作业!”“我生病了,也要去上奥数课。”“每次周末,我都要去上辅导班,回家还要练琴。”……大家都有说不尽的无奈。

见此,我引导说:“那这些只带给我们痛苦,没有一点收获和快乐吗?”

教室里先是一阵沉默,接着一只又一只小手举起来了。有的说,作业是为了帮助我们巩固所学的知识,适量的作业是必要的;有的说,课外的辅导班可以让学习者的知识面更广;有的说,掌握一门技艺会让自己的能力更强;还有的说,现在的辛苦是为了将来能有服务社会的资本;更有甚者说,学习上遇到的困难是对成功者的考验,成功的路不会一帆风顺……

在此基础上,我让写《我想成为仓鼠》的杨同学读了她的文章结尾:

“我去跑步,把轮子转得超快;我到房顶上玩耍,吃我爱吃的食物,在笼子里生活得很快乐!但是,我很快就厌倦了这样一成不变的生活,每天都按照一张无形的计划表做事,我开始变得暴躁,我许愿:快把我变成人吧!

当我醒来,发现自己恢复成原来的模样,好开心啊!我现在生活得很快乐,因为每天都有生活的惊喜在等着我,我真觉得还是做人好啊!”

张同学将他的《我想做“爸爸”》最后的感慨读给大家分享:

“我要感谢老妈把我叫醒,我在梦中的角色终于结束了。煎熬了一个晚上,我终于变回了小学生!不过,在这次奇幻的梦境中,我体会到了爸爸的辛苦,我真想对老爸说一句:‘爸爸,谢谢您,我爱您!”

两篇文章的分享,让同学们对生活、快乐和自由有了更深的思考,他们再一次展开了热烈的讨论。大家畅所欲言,不仅运用语言去表达自己的思想,同时也从相互交流中加强情感互动,这种情感互动既自然又朴实,拉近了习作与生活的距离。学生在不停的求异、求新的思维时空中,捕捉生活的脉搏,在不停地思忖、辨析中,深化了自己对生活的思考。

三、 敞开心扉,携手走向明天

看到同学们对自己生存的状态有了新的认识,我也陷入了深思。我反省了自己:作为老师,我给了学生最好的教育吗?我的课堂是高效、符合学生学习需求的吗?我给学生布置的作业能巩固提高他们所学吗?……

我深有感触地对着每一双眼睛说:“是啊,老师知道你们的辛苦。我也很想让你们每天能多一些自由玩耍的时间,多一些课外阅读的时间。从今天开始,我们来个约定,我保证尽量布置最少的作业给你们,但你们要向我保证,今后的每一节课、每一次作业都认真地对待,好吗?”

“一定一定!刘老师,您真好,我们最喜欢您啦!”这帮“坏家伙”嘴像抹了蜜一样甜。

我又借机鼓励学生:“在这次习作中,还有很多同学的文章让老师看到了你们金子般的心灵,你们有的想成为为大自然奉献绿色的大树,有的想成为给别人带来希望的种子,有的想成为给山区孩子送去温暖的校长,有的想成为世界级著名的建筑师……大家都有自己美好的理想,真了不起!但现实和理想之间需要架起一座桥梁,你们知道是什么吗?(生:学习。)对,就是我们现在的不断学习。老师相信你们,打好坚实的基础,不断努力,今后一定能实现各自的理想,为社会贡献自己的最大力量!”同学们懂事地点点头,眼神里充满坚定。

在习作交流过程中,教师尊重每一个学生,耐心倾听他们的见解,营造一种和谐的氛围,就能让每个学生都敞开心扉,实现师生、生生互动,提高习作评讲的有效性。

“遇见”——一个多美好的词。眼神与眼神的瞬间碰撞,擦出爱的火花;心灵和心灵的荡涤,陶冶出高尚的情操。习作交流让我和同学们有了一场美丽的相遇。习作是一种自然的生命状态, 一种朴实的生活行为,引导学生用真实的生命去拥抱习作, 他们就会乐于、勇于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在和学生一起学习、一起发现的过程中,我同样经历了生命的又一次成长。

(作者单位:南京师范大学附属小学)

猜你喜欢
遇见心扉心灵
桦墅:优美田园沁心扉
心灵真正的荒凉来自太多的快感
扩充心灵的“兼容性”
他乡节庆(2)
纸条:打开心扉的钥匙
唤醒心灵
杭州“遇见”西雅图:从“一见钟情”到“喜结良缘”
杭州“遇见”西雅图:从“一见钟情”到“喜结良缘”
在大地上寻找心灵的栖息
在博大精深中“遇见”培训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