挖掘文本细微点引向阅读纵深处

2015-12-12 18:29陈玲
新课程·中学 2015年11期

陈玲

摘 要:近年来,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教学形式异彩纷呈,教学手段也变化不一,语文学科尤其明显。不管采用哪种教学形式,采用哪种教学手段,万变不离其宗,归根结底都是为了达到有效课堂乃至高效课堂。而提高学生的文本解读能力是真正提高语文教学效果的有效举措之一。那么如何才能提高学生的文本解读能力呢?应当有计划、有针对性地、多层面、多角度地指导学生深入文本,挖掘其中的细微点,把学生引向阅读的纵深处,从而生成自己的阅读体验与收获。结合教学实践与体验,拟从把握情境体验,获得阅读有效性;把握关联研读,挖掘阅读丰富性;理解语言内涵,探求阅读深刻性;把握时间动态,实现阅读延展性四个方面谈谈具体的理解与

做法。

关键词:挖掘文本;细微引向;纵深阅读

阅读教学中常常遇到“如何教”“怎样学”等问题,笔者认为抓住文本细微点阅读并加以挖掘是必要之举。文本细微点挖掘,是立足于文本,在全面把握文本的基础上,对作品语言、结构和细节等细微之处进行“细腻、深入、真切的感知、阐释和分析”,进行“充分阅读”,也就是对文本所蕴涵的丰富的内涵进行充分地挖掘。文本细微点阅读应当是精心建构的,应当是有计划、有针对性的,应当是多层面、多角度地把握文本的整体,应当是开放的阅读实践。笔者认为从挖掘文本的细微点入手,抓住文本的情境、关联、语言、时间等诸多要素,促使教学从粗疏笼统走向细腻深刻,引导学生更贴近作者的内心世界,把学生引向阅读纵深处,从而生成自己的阅读体验与收获。只有这样才能进一步提高语文教学效率。下面笔者结合自己多年的教学实践,谈谈对文本细微点挖掘的几点做法。

一、把握情境体验,获得阅读有效性

生活是文学作品欣赏的基础。著名语文教育家刘国正说:“语文的外延与生活相等。”教师引导学生捕捉文本细微点,设身处地地引领学生在轻松自由的状态下驰骋想象,并调动学生日常生活中的感悟、体验,从而获得阅读上的理解,情境上的迁移,精神上的愉悦,从而获得阅读教学的有效度。

例如,美国作家莫顿·亨特《走一步,再走一步》一文,文中写“我”在悬崖上那一部分内容是文中最精彩、人物心情最紧张纠结的部分,把握教学最佳时机,抓住细微处以引导式的一问一答,借助对话交流推进教学,从而引导学生进行情境体验,使学生体会当时人物的思想情感。

师:悬崖有多高,“我”大概在多高的地方?

生:20多米,“我”在三分之一的高度。

师:对,20多米,相当于6层教学楼高度。“我”在七八米高的地方。

师:“我”走下悬崖的时间是什么时候?

生:暮色四合,周围一片寂静。

师:在“恐惧和疲乏使我全身麻木,不能动弹”的特定情境下,一个在悬崖下草地间的父亲和一个瘦弱不堪仅有8岁呆在悬崖上的孩子的一次对话,我们能理解此刻父亲与孩子的心情吗?

生:父亲的担忧,同时在担忧中还应有的镇定;孩子的紧张恐惧无助。

师:我们可以用怎样的语气语调去朗读,读出人物的情感变化与内心的纠结。

生:父亲的声音不仅要大声响亮(让儿子听得清晰),而且必须坚定(给儿子信心),还应带着慈爱(给儿子温暖)。儿子的声音低弱,带着恐惧与惊慌。

接着让学生扮演起文中父与子的角色,在还原情境的基础上,创设出阅读的情境,这样不知不觉将学生引入文本,让学生走进父子的情感世界,体会父亲对儿子深深的爱。让学生逐渐理解“我”从毫无信心(“我下不去……我会摔死的”);继而:信心萌发(“这似乎能办得到的”);随后:信心大增(“我能办得到的”);最后:巨大成就感。因而这件事虽然时隔五十七年,“我”至今仍清晰记得。由此可以知道这件事带给我的影响是深远的,让“我”懂得在生活中,无论遇到怎样的艰难险阻,要学会把大困难分解为小困难,再逐个加以解决,终将赢得胜利。

这样层层深入,有序推进,让学生逐渐进入角色,在心里产生共鸣,进而毫无障碍地完成对人物深层心理的揣摩与把握。随后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历畅谈自己的阅读感受与情境体验,精彩迭出,文章的主旨也豁然开朗了。采用此法进行细微处的语言分析,也有利于深刻理解和挖掘词语背后蕴含的思想。

同样的,在学习《背影》一文时,笔者提醒学生要注意作者在写父亲的背影前所交代的当时家中的境况,“祖母死了、父亲的差使也交卸了、回家变卖典质”这些只言片语,交代出家庭巨大的变故。在此时,让学生想象,人到中年的父亲,一下子遭遇如此沉重的打击,心情一定是忧伤灰暗,无法排遣的痛苦,所有一切都要自己去承担,此时又面临与儿子的分别,山长水远,何时才能再见面呢,父亲内心一定是五味杂陈。正是在这种家道中落的情况下分别,父亲为儿子买橘子的艰难背影才拥有感动人心的力量。若没有引导学生从文中去寻找背景材料,进而挖掘父亲为我买橘的行为内涵,就无法感受父亲的艰难背影,也就无法真正体会文章所表达的真挚深沉的父子之情以及作者对父亲深切的思念之情了。有些学生受到本文的启发,谈到自己的父亲也有类似的举动,当时觉得很多余,读完本文才明白父亲的用意。

教学中如果能抓住细微处进行恰当设计,创设贴近学生实际生活的问题情境,则更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通过各种问题情境的设置,引导学生经过实践、思考、探索与交流,去习得知识、锻炼思维,这样使学生今后能够自主地、创造性地进行学习。这样的教学同时也体现了教师的专业能力,更体现了教学智慧。

二、把握关联研读,挖掘阅读丰富性

学生怀着阅读期待阅读文本时,如果没有老师恰到好处的指点,学生只会凭表面文字获得粗糙,甚至是浅陋的认知,而把握细微关联处的阅读,才能帮助学生突破重点、难点,完成一个完整而又丰富的有效阅读认知过程。

例如,鲁迅的《阿长与〈山海经〉》课文中对《山海经》有三次描写,在这看似不经意间重复的细节,恰恰表现出作者最深沉的

情感。

第一次是远房亲戚告诉我,曾经有过一部绘图的《山海经》,画着人面的兽,九头的蛇,三脚的鸟,生着翅膀的人,没有头而以两乳当作眼睛的怪物……

第二次是阿长买来的《山海经》,略略一翻,人面的兽,九头的蛇……

第三次是一部刻印都十分粗拙的本子。看起来,确是人面的兽;九头的蛇;一脚的牛;袋子似的帝江;没有头而“以乳为目,以脐为口”,还要“执干戚而舞”的刑天。

启发学生思考:这几次的描写有哪些不同?通过探讨得出:第一次则为“我”并未见过,是听来的,对它极为渴慕,才使我念念不忘,以至于阿长向我来询问,推动了情节发展;而第二次是我见到阿长给我买来的《山海经》,兴高采烈,对书的描写用了省略号,这之间多少激动与欣喜作者没有一一道来;第三次则详尽,写出它在我心中的地位,以及我对它的珍视。对书的珍视,其实是对阿长的尊敬与怀念,更体现阿长的善良、纯朴以及对我无私的爱。无怪乎作者在文章结尾写道“仁厚黑暗的地母呵,愿在你怀里永安她的魂灵!”足见作者对阿长感激与怀念之深。在教学本文时,应该所有的语文老师都会引导学生阅读《山海经》这个核心内容,关键是如何更好地读、更好地理解,这恐怕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了。但把握三处关联进行研读,由浅入深,效果就很好,它还提供给学生一个举一反三的范例:文中遇到类似的内容应如何分析,自己今后写作中写类似的内容该如何处理等等。

教师在教学中对文本的处理受到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等诸多因素的制约,在备课时更需抓住这些看似无足轻重,实则“牵一发而动全身”“四两拨千斤”的细微关联处进行引导,必能使教学内容丰盈充实,教学过程简洁有效,教学方法便捷易懂,从而引领学生向阅读纵深处漫溯。

三、理解语言内涵,探求阅读深刻性

其实在语文课堂中,理解语言与感悟作者情怀一直是一对孪生兄弟,语言因其所蕴含的意义使学生个体获得更加丰富的经历和更加充实的收获。一篇文本的丰富内涵是通过语言来表达的,深入文本后对细微处进行咬文嚼字,对学生深刻理解、长久记忆文本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例如,杨绛先生的《老王》,其中有个细节:作者明明是问他“那里是不是他的家”,回答却是“住那多年了”。一个“住”字,让人颇生感慨,从《现代汉语词典》里得到解释是“居住、住宿”,这一解释与我们每一个人心中“家”的概念相去甚远。这里的“住”更体现的是暂时居住之所,至于家,对老王来说,早已荡然无存,为什么呢?引导学生思考得出:从前文老王的身世看,他没有妻儿老小,唯一的哥哥,死了,两个侄儿,没出息,是个单干户,常有失群落伍的惶恐;就连熟人邻里也淡漠,说他眼睛瞎是因为年轻时不老实,靠着活命的只是一辆破旧的三轮车。这样一个没有家的人,最后离开人世也只是缠几尺白布,埋在不知什么沟里。这样一个老王,他竟然还关心我,体现出老王善良的本性。杨先生肯定的正是艰难岁月中的那微薄的温暖!越是在苦难困顿中,越是在人性稀缺中,越能看到人性的美好和珍贵!这正是中国知识分子难能可贵的品质。

这样从“住”一词启发学生细细地读,慢慢地品,通过倾听文本的细微声响,挖出人物卑微的身世,生存的艰难,可怜而悲惨的命运,让学生理解老王,感悟杨绛,渐渐进入词语背后所隐含的罅隙,读出文章语句背后的信息,打开文本的意蕴之门,品出文章所蕴藏的深刻内涵。

这样,由教师领着学生在文本中驻足、流连,深入理解语言内涵,学生获得更丰富的体验。教学《孔乙己》时,引导学生扣紧“许是死了”这一关键句,集中力量去咀嚼,去会意,让学生离文本核心越来越近,直到完全领悟主旨。

《孔乙己》中有这样一句话:“许是死了。”教学中笔者让学生对这一句话做批注。部分学生批注如下:

“许是死了”,似乎在说一个毫不相干的人,而孔乙己明明在这人群中生活啊。

“许是死了”,多么冰冷的回答,没有一丝同情,没有一丝怜悯,完全是事不关己、漠然处之啊,体现出人与人之间的冷漠。

“许是死了”,没有看见他,就说他死了,体现出在短衣帮的心里,他只有死路一条,他已经没有别的出路了。

“许是死了”,人死是很悲伤的事,却以如此轻松的口吻说出,让人脊梁骨发冷。

在这之后教师引导得出:“许是死了”,这些悲苦命运的短衣帮们对同样悲苦命运的读书人,连正常人应有的同情之心都没有,这不仅仅是对无法通过科举往上爬的落魄读书人的冷漠,更多的则是这些短衣帮们长期经受苦难的折磨,对于身边的不幸与悲剧,他们已经司空见惯了,因而显得冷漠无情、麻木不仁了,这才是更深层的悲哀啊。可以说孔乙己的悲剧不仅是他个人的悲剧,也是他周围所有人的悲剧,更是他所处的那个社会、那个时代的悲剧。这样引导学生通过文本细微处的挖掘,他们渐渐就理解了《孔乙己》一文内涵的丰富性和思想的深刻性。

叶圣陶先生曾说:“一字未宜忽,语语悟其神。”指的就是引导学生从细微点阅读文本,不要轻易放过一个字、一句话。因为语言的表现力和生命力极强,所以要准确把握词语的意思,领悟语言的意境,最终让学生融会贯通理解全文中心。文本细微点阅读就是要引导学生学会理解词句,鉴赏词句,让学生通过词句这一媒介,直接触及作者的内心世界,触及文章的中心,探求阅读的深

刻性。

四、把握时间动态,实现阅读延展性

一个作家的作品所蕴含的情感肯定受到他自己当时的生活状态、人生经历的影响,我们在阅读教学中要引导学生了解作家创作作品的时间,以及生活状态这些细微点,能更深入解读文本并清晰地展现他的思想情感。

例如,《湖心亭看雪》中的“崇祯五年十二月”,这几个字放在文章开头,初看似乎只是叙事要求,点明时间,若细细揣摩,竟然是作者别有一番用意,真可谓“此时无声胜有声”。“崇祯五年”(即公元1632年),“崇祯”是明思宗朱由检的年号,作者写本文时间却是清顺治年间,为什么作者在文章一开始用“崇祯五年”叙事?再进一步了解作者的生平:张岱(1597—1689),明末前未曾出仕,一直过着布衣优游的生活,明亡后,隐居山中,专心著述,穷困以终。通过结合全文内容,就不难理解作者在文中表达对故国深深的思念,这种情感没有如瀑布般宣泄而下,而是如山涧般缓缓流淌,更让人有一种说不出的痛。

“崇祯五年十二月”如果不是特意指出,就被学生忽略了,教师引导学生结合人物生平和历史背景,不断往人物内心世界挖掘下去,从而发现人物丰富细腻的情思。这样教会学生把握时间动态,不仅使教学更有针对性,也更富有延展性。

叶圣陶说:潜心会本文。旨在告诉我们要深入文字,重视与文本对话,悟出语言深意,真正做到与文本沟通、与作者沟通,从而达到我们阅读者与作者心灵的相通,品味、体悟作品语言的深层意蕴,真正领会作者的意思,并能触类旁通。前面《湖心亭看雪》中的时间词,若没有深入挖掘,就无法真正领会作者的意思,下面再以《桃花源记》中的时间词进行分析。

《桃花源记》中有“自云先世避秦时乱”至“无论魏晋”一句话。这句话中“秦时”到“魏晋”,这之间时间跨度长达600多年,在这几百年时间,老百姓一直生活在战乱中,一直生活在沉重的赋税中,难以真正过上和平、安详、幸福、快乐的美好日子,可谓生灵涂炭、民不聊生啊。陶渊明这位东晋时期伟大的诗人,目睹这个社会的黑暗,用自己的笔墨隐晦地揭示了这个社会、这个时代的弊端,表达了人民百姓对美好理想——世外桃源的向往与追求。这就是《桃花源记》一千多年来百读不厌、经久不衰的魅力,它为后人描绘了一个理想的社会,让人们有了一个为之奋斗与追求的

理想。

这样的分析,可以看出如此简短的话语却包含着这么深厚的内涵,一下子解决了学生对文章主题的理解,理解作者为何虚构一个理想的世外桃源。

在语文课本中存在着大量古今中外优秀的作品,理解其思想内涵,探究其丰富意蕴,只有用历史的眼光才能正确理解文本内容。在此过程中,把握时间动态的同时,就必须了解当时历史背景、作者性格特征等相关内容,从而实现阅读的延展性。

有人说,备课有三种境界:其一为有“它”没“我”,指备课只依靠《教学参考书》进行教学设计;其二为有“它”有“我”,指在参考《教学参考书》的基础上加入自己的理解进行教学设计;其三为有“我”无“它”,指备课时教师抛开《教学参考书》,原汁原味地钻研教材,倾听文本,挖掘文本,并在拥有自己独特阅读体验的基础上补充资料进行教学设计。以上笔者在文本解读方面的几点做法就属于这第三种境界,在一些容易被人忽略或不引人注目的地方进行挖掘,获得自己独到的阅读体验,使教学内容进一步细致化、微观化,也更具体化,同时也更具实践性与操作性。也只有如此,才能达到教材所应有的深度。当然,对于同一文本的解读,“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也因学生个体阅历和审美能力的差异,所获得的审美体验是有差异的。但通过这细微处的阅读引导,可以让学生获得更真实、更丰富的情感体验,也使阅读向纵深处延伸,向理想阅读靠拢。

参考文献:

[1]吕凤敏.借力联想让课堂灵动飞扬[J].中学语文教学,2015(03).

[2]张悦群.课程内容教材内容教学内容[J].语文教学通讯,2015(4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