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本刊记者 黄鑫宇
“中国式”征信:入口处寻找蓝海
文/本刊记者 黄鑫宇
相较英美等国家成熟的征信体系,以“大数据”为主要特征的“中国式”个人征信还在入口处寻找着下一片蓝海。8家个人征信准牌照商的“运筹帷幄,先发制人”的态势,以及其他业界“大咖”的虎视眈眈,无疑都使得征信体系向市场化方向迈出重要一步。
而对于两家有意往征信蓝海中“跳跃”的边缘人,他们也在当下的“征信时局”中静观其变。大数据不是万能的,但在大数据征信这条路上,银联绝对不会只做一名全球交易量最大、发卡量最大的“美男子”,安静地在一旁等待;而主打A2P模式的钰诚集团旗下的e租宝也正在寻求变道“平台”路径,集团强势进入大数据征信几乎也已成定局。
田茂永:美国是典型的陌生人社会,只有陌生人才需要征信。而中国征信却深陷“心愿很美好、现实却很冷酷”的桎梏。
中国征信起源于2005年,而真正的元年却是2015年。
在一片“信息孤岛”,甚至“中国大数据征信不过是挂羊头卖狗肉”的苛责声中,阿里芝麻信用、腾讯征信、深圳前海征信、鹏元征信、中诚信征、中智诚征、考拉征信、华道征信8家个人征信准牌照商,以及银联智策、宜信致诚信用、京东金融等国内50多家经营征信业务的“大咖”围炉而坐,共话大数据征信……不要怀疑,这一幕确实在9月中旬的上海“中国征信领军者论坛2015”中上演。
中国大数据征信业者齐聚的“全家福”场面,到底意味着什么?什么才是中国自己的“特色”征信?
“中国很像意大利,这是一个熟人社会,靠血亲关系。”本刊总编辑田茂永引用日裔美籍学者法兰西斯·福山的畅销书《信任——社会美德与经济繁荣》开篇说道,“美国是典型的陌生人社会,只有陌生人才需要征信”,“在我们这个熟人社会里,去基于陌生人逻辑建立老外的征信”,这就是为何中国征信“心愿很美好、现实却很冷酷”的桎梏。
但看到几乎聚集国内征信业嘉宾的会场,至少证明这个行业有活力与前景,至少证明大家乐于分享与沟通自己的从业经验和辛酸苦辣。常常会看到“信用产生价值”,但信用怎么样才能够真正地造福民众、造福国家?这已然成为包括央妈等主管部门在内都关心的议题。因为,大家都清楚一个事实,信用用得好是福,用得不好则是灾。
金融业者“在线获客、在线放贷、在线催收”能否实现?大数据征信是否不再是一种海市蜃楼?这个答案就在参加会议的50位中国征信行业领军者当中。
曾有个玩笑,世界上最伟大的哲学家在哪里?不是尼采,也不是佛洛依德,应该是小区的保安,因为他经常会问:“你是谁?你去哪儿?”而业者们的征信是谁?他们又将把自家征信业务引向哪个方向?
在银联智策创始人、CEO赵萌看来,征信不是一夜暴富的事业,需要为中国人坚守一份道德和良知的底线。大数据不是万能,但大数据征信这条路上,银联绝对不会只做一名全球交易量最大、发卡量最大的“美男子”,安静地在一旁等待。
在钰诚集团副总裁单良的口中,对e租宝的倾力支持只是钰诚集团的开题,真正的谋篇布局却是由更广而言之的融资租赁业者的风险定价和风险防范实现,否则,9%-14.6%的高收益率将成为无根之基。无论是收购或是战略合作,钰诚集团强势进入大数据征信,几乎已成定局。
诚如,“中国征信行业50人”筹备组秘书长刘军所言,“中国征信行业50人,代表的不是一种荣誉,而是一种使命、一种责任,进入了这个圈子,无论是企业届还是学术届,只有共同携手,中国特色的大数据征信才能到达彼岸。”
也许某天,当每名国人都能凭借自己的信用经营体系,享受自己的金融权利时,才是春暖花开艳阳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