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南亚各国塑性加工业现状
由于中国的人工成本增加等原因,日本的冲压、锻造、塑性加工等企业纷纷开拓东南亚(ASEAN)市场。介绍了ASEAN各国的塑性加工业现状和需要解决的具体问题。这些国家包括新加坡、马来西亚、泰国、印度尼西亚、菲律宾、越南等国。分别介绍了上述国家的塑性加工业状况。印度尼西亚2007年在日本的援助下成立了印度尼西亚塑性加工工业协会(IMDIA),该工业协会会长和事务局长均由日本人担任。该工业协会约50%为日系企业,原因为二轮车大型企业市场日系企业占有99%,四轮车的日系企业占有率为80%以上。日本将成为ASEAN的最大汽车生产国,但其能够制造模具的中小企业不足200家,因此不得不依赖海外进口。印度尼西亚的塑性加工业由于熟练技术工人不足和专业工程技术人员不足导致了供给不足,同时存在进口模具维修能力弱的问题,因此还需要日本等技术先进国家的协助。
日本的塑性加工企业从中国撤离之后,进入对象国目标依次为:
(1)印度尼西亚(加尔各达周边)。理由为亲日,模具供应极端不足,期待汽车工业的发展。
(2)菲律宾(马尼拉周边等)。理由为亲日,期待新的供应链管理(SCM)占有一席之地,需要优秀人才。
(3)越南(胡志明市周边)。理由为亲日,期待与日本新的合作关系,并期待新的SCM占有一席之地。
(4)泰国(曼谷周边及南部地区)。理由为亲日,期待基本建设项目和汽车工业发展。
刊名:プてス技術(日)
刊期:2014年第1期
作者:横田悦二郎
编译:郝长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