谋大局之事 建利民之言
——民革甘肃省委会“调研助推行动”纪实

2015-12-12 07:44董小平
团结 2015年3期
关键词:民革中央三北民革

◎董小平

谋大局之事 建利民之言
——民革甘肃省委会“调研助推行动”纪实

◎董小平

从2010年开始,甘肃省在省级各民主党派中开展了“调研助推行动”——围绕甘肃区域发展战略的实施,邀请各民主党派中央来甘肃调研,助推甘肃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作为打造“同心”品牌的重要载体,民革省委会积极参与,借助党派中央的智慧和力量,采取中央与地方联合调研的方式,谋大局之事,建利民之言,书写了我省民主党派履职尽责,关注民生,服务甘肃科学发展浓墨重彩的一笔。

再度关注引洮工程建设,助推陇中百姓圆梦

引洮工程建设是中共甘肃省委、省政府为解决我省中部地区水资源短缺问题,改善当地生态环境和农民群众生存条件的一项民生工程、德政工程。近10年来,民革甘肃省委会一直关注引洮工程建设进程,为实现300万陇中人“引洮河清流、解陇中之渴”的梦想不懈努力。

2002年,时任全国政协副主席、民革中央常务副主席的周铁农同志就对该工程进行调研,并向中共中央和国务院提出建议,对工程的开工建设发挥了重要作用。2010年7月,在引洮工程一期过半,二期前期工作已经展开的关键时期,民革甘肃省委会邀请时任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民革中央主席周铁农一行再度就引洮工程建设情况进行跟踪调研。周铁农表示,将继续关注引洮工程建设。对于引洮工程一期配套资金缺乏和引洮工程二期立项等方面存在的困难,将会同有关专家认真研究,努力推进工程建设,使其早日发挥效益。45天后,一篇题为《关于进一步支持甘肃引洮工程建设的建议》的调查报告出炉,并报送中共中央、国务院。该建议得到国务院副总理回良玉同志的批示,

并已转到国家水利部具体办理。在各方的共同努力下,2014年12月28日,甘肃引洮供水一期工程建成并通水,这意味着百万民众将告别苦咸水,19万余亩旱地将变水田。

深入调研河西新能源基地建设,助推打造“西部陆上三峡”

自2006年中共甘肃省委、省政府提出“建设河西风电走廊,打造西部‘陆上三峡’”的战略构想至今,河西新能源基地建设作为甘肃省区域发展战略“两翼齐飞”的重头,已经进入了快速发展期。2010年8月,民革中央副主席齐续春率领民革中央调研组,和民革省委会一起,就我省河西地区新能源基地建设情况进行调研。

调研组认为,整个“西部陆上三峡”的开发建设,对于我国“十二五”能源发展规划和节能减排战略目标的实现,具有重要的作用。力争在国家“十二五”规划和第二轮西部大开发规划中,逐步解决河西走廊风电光电上网以及电网建设和电量输出等问题,是此次调研目的所在。9月,《关于支持甘肃省河西地区新能源基地建设的建议》提交国务院,产业支撑、政策支撑和人才科技支撑等三个关键词成为这篇调查报告的亮点。

注解兰州“中心”概念,助推兰西经济区建设

2010年3月,身为全国政协委员的民革甘肃省委会主委郭层城向全国政协十一届三次会议提交了《关于将兰州建设成西北地区发展战略中心的建议》,其中对建立兰州-西宁-拉萨战略通道和兰州-西宁经济区的建议,国家发改委表示,已经开始了兰州-西宁-格尔木经济区的编制工作,拟将列入国家“十二五”规划。基于此,结合甘肃省区域发展战略提出的充分发挥兰州等中心城市辐射带动作用的思路,2010年7月,民革甘肃省委会邀请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民革中央主席周铁农就兰州经济社会发展及发挥辐射联动作用等情况进行考察调研。调研结束后,民革省委会与兰州市政府共同完成了《关于把兰州建设成西北地区商贸物流中心的建议》。该建议得到国务院副总理回良玉的批示,并由商务部具体办理。

2013年6月25日至27日,民革甘肃省委会主委郭层城(前排中)率队就腾格里沙漠南缘风沙源综合治理及生态防护林建设问题在白银市开展调研。

回良玉副总理的批示和国家发展改革委的答复,给予了民革甘肃省委会进一步拓展这一课题的信心和启发。在政协甘肃省十届四次会议上,民革甘肃省委会做了《抓住西部大开发战略机遇,加快“兰州—西宁经济发展区”规划与建设步伐》的大会发言。2011年4月,国家《十二五规划纲要》在《推进新一轮西部大开发》中明确提出,推动兰州—西宁经济区加快发展,培育新的经济增长极。7月,民革甘肃省委会邀请全国政协副主席、民革中央常务副主席厉无畏率民革中央调研组就兰州-西宁经济区建设课题,在两地进行考察调研,形成了《关于进一步推进兰州—西宁经济区建设的建议》,提出了加大对兰西经济区建设的政策和资金支持、建立黄河上游与下游生态补偿机制等加快推进兰西经济区建设的对策建议。

聚焦陕甘宁革命老区,助推振兴规划出台

从上世纪70年代以来,陕甘宁革命老区的发展之路一直被人们广泛关注。这里不断发现的石油、煤炭、天然气等资源为老区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带来了机遇。改变落后的面貌,加强区域间的合作交流,可持续开发利用富集的能源资源是1300多万老区人民群众的迫切愿望。2011年

7月,民革甘肃省委会邀请民革中央副主席、中国工程院副院长谢克昌就陕甘宁革命老区能源化工基地建设课题在三省区开展调研。调研组建议陕甘宁革命老区能源化工基地建设要坚持规划先行,要努力突破行政区域和行业界限,注重资源互补,科学分工,合理安排上下游产品布局。10月,向国务院正式报送了《关于促进陕甘宁老区试验区能源化工基地建设的建议》。在有关各方的协力推动下,2012年3月,由国家发展改革委主导的针对革命老区经济、社会可持续协调发展的综合性区域规划《陕甘宁革命老区振兴规划》正式出台,这是我国第一部专门针对革命老区“量身定做”的有关经济、社会、生态建设等八方面可持续协调发展的规划,陕甘宁革命老区就此踏上了新的征程。

为中医药事业开药方,助推医改目标实现

2012年,新医改已历时三年,取得了初步成效,但群众“看病难,看病贵”的矛盾仍未得到根本解决,“为群众提供安全、有效、方便、价廉的医疗卫生服务”的医改目标仍未实现。2012年8月13日至17日,全国政协常委、民革中央副主席傅惠民率民革中央调研组,与民革甘肃省委会一起,赴甘肃省定西市就扶持和促进我国中医药事业发展进行调研。调研组认为,甘肃在全省推行的“四大优惠政策”充分发挥了中医药的独特优势,也为经济欠发达地区的医改探索了新途径。甘肃的医改实践充分彰显了中医药在我国医药卫生体制改革中日益重要的地位和作用,大力促进了中医药事业发展,有利于助推我国医改目标的实现。

调研结束后形成的题为《加强中医药事业发展,促进我国医疗体制改革》调查报告,以六个“不”指出了我国中医药事业发展的困因所在,即基础设施不完善、支持力度不到位、法律法规不健全、管理主体不明确、人才培养不科学、地区协作不密切。调研成果报送国务院后,得到时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副总理李克强的批示:民革中央的建议请卫生部、中医药局并医改办结合有关工作研究、支持中医药事业发展。

生态屏障不可或缺,助推三北防护林建设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支持甘肃经济社会发展的若干意见》开宗明义,甘肃是我国西北地区重要的生态屏障和战略通道,在全国发展稳定大局中具有重要地位,这说明甘肃的生态保护已上升到国家安全战略的层面。按照甘肃省“十二五规划纲要”提出的“加大资源环境保护力度,建设生态文明省”的目标,围绕甘肃乃至西北地区绿色生态屏障的构建与保护这个大课题,2012年10月12日至18日,民革甘肃省委会邀请全国政协常委、民革中央副主席郑建邦一行,就三北防护林绿色生态屏障建设课题赴我省河西走廊,选择沙化面积大、干旱缺水、植被稀疏、水土流失严重的甘肃省酒泉、张掖、白银三市进行考察调研。调研组认为,三北工程已成为河西地区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性生态工程和群众脱贫致富的重大民生工程。目前,三北地区仍然是我国生态最脆弱的区域,生态问题仍然是制约三北地区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主要瓶颈。调研结束后形成的题为《规模推进三北防护林体系建设,努力构筑北部绿色生态屏障》的调查报告,指出了影响三北工程发展的瓶颈问题,包括建设成本越来越高、规划与下达计划脱节、管理管护不够到位、科研推广与产业发展滞后等,并据此提出了加强四个机制建设的建议,即持续稳定、科学合理的三北工程建设长效投入机制,育、管、护并重的三北工程建设管理管护机制,生态效益优先、兼顾经济效益的三北工程建设产业开发机制,以科技创新为先导的三北工程建设科技创新机制。这一建议在全国政协十二届二次常委会上进行了大会口头发言。

追踪沿线区域发展,助推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

在兰州新区获批后,民革甘肃省委会认为,必须牢牢抓住这一历史机遇,以兰州为起点,逐步向西开放,重振古老的丝绸之路。早在2013

年3月,民革省委会主委郭层城就把两件与丝路振兴相关的提案带到了全国政协会上,得到了有关部委的积极回应。2013年9月,国家主席习近平在访问哈萨克斯坦期间发表重要演讲,倡议用创新的合作模式,共同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先行之举与国家的重大战略布局相契合,使民革甘肃省委会倍感振奋。9月底,民革甘肃省委会邀请全国政协常委、民革中央副主席何丕洁带领民革中央调研组,围绕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问题进一步开展调研。在深入调研的基础上,民革甘肃省委会在2014年省政协会议上提交了两件主题鲜明的提案。《关于开拓三个通道,实现战略西进,重振丝绸之路的提案》建议,推动兰州新区战略平台建设,开拓经贸物流通道;以“能源外交”复兴丝绸之路,开拓能源安全通道;畅通心灵丝绸之路,开拓文化交流通道。《关于甘肃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黄金段”的提案》指出,甘肃乃至西北地区沿线重要节点城市的产业定位和功能布局有待优化;人口、资源、环境与社会经济均衡发展压力较大;对外交流与合作面临从硬件到软件的一系列困难。并建议加强甘肃与陕西、新疆等丝绸之路经济带节点省份的政策协调和经济合作,研究省域间的产业对接和经济互补性,避免重复建设和恶性竞争;以华夏文明传承创新区为依托,打造特色文化品牌;注重经济与环境的协调发展,建设绿色丝绸之路;加强互联互通,打造丝绸之路经济带重要枢纽。2015年全省两会,民革省委会又围绕重振丝绸之路这个大题目,提出了《关于推进兰西、兰乌区域发展,维护西进战略布局安全稳定的提案》。提案认为,丝绸之路经济带虽然提出的是一个“经济带”概念,体现的是经济带上各城市集中协调发展的思路,但深层次考虑,则是国家在战略层面上的布局,是为我国营造良好的周边政治、国防、民族环境。为此,在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中,应以兰州-西宁经济区、兰州-乌鲁木齐经济带为主导,通过推动两个区域的协同发展,激活西部大开发战略升级,共同推动丝绸之路经济带构想的实现。

弥补防沙缺口,助推腾格里沙漠风沙源治理

久居甘肃的人,无不受到沙尘暴天气的困扰。据统计,中国每年因沙漠化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高达540亿元。在全球十大受沙尘暴侵扰的国家中,中国排在第二位。而腾格里沙漠是我国最主要的沙尘暴起源地之一。改善这里的生态环境,建立起有效的生态屏障,有效减轻区域内沙尘暴的发生频率和强度,对国家生态安全,生物多样性保护和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多年来,民革甘肃省委会一直关注甘肃生态屏障建设,这一次,他们把目光聚焦在腾格里沙漠南缘,处于全国荒漠化监控和防治前沿地带的白银市。民革甘肃省委会在调查中发现,白银市周边的武威市和宁夏自治区都已经纳入国家防沙治沙示范区,但白银市尚未被纳入,有长达100千米的风沙源治理缺口地带,导致西北地区防沙治沙工程难以形成有机的整体。在2014年政协甘肃省十一届二次会议上,民革省委会提交了《关于促进腾格里沙漠南缘白银市中北部风沙源综合治理及生态防护屏障建设的提案》,提案的第一条建议就是要推动白银防沙治沙示范区项目建设,弥补白银市境内长达100千米的缺口地带,建成从沙坡头到民勤连为一体的防沙治沙前沿地带,形成全国最大的防沙治沙示范基地。9月3日,甘肃省林业厅邀请民革甘肃省委会赴白银市景泰县现场办理该提案。省林业厅在现场办理会上表示,提案问题找得很准,建议针对性强,将认真研究采纳,同时积极争取国家相关项目,进一步支持腾格里沙漠南缘白银市中北部风沙源治理。提案取得的最大收获,就是位于缺口地带的白银市景泰县申报成为全国沙化土地封禁保护试点县,已安排专项资金1000万元,将对景泰县15万亩集中连片沙化土地实施封禁保护。

(董小平,民革甘肃省委会调研处处长/责编 张栋)

猜你喜欢
民革中央三北民革
江苏民革助力贵州省纳雍县猪场乡脱贫出列
永留一片丹心在 好为人民服务来——记原全国政协副主席、民革中央副主席钱昌照
民革中央关于表彰优秀民革党员之家的决定
民革中央关于表彰第一批民革示范支部的决定
刍议“三北”地区莱窖安全管理策略
自家林地充“三北”“村官”骗补想得美
凝聚政治共识 汇聚改革力量
《民革北辰区志》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