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历美国蒙台梭利幼儿园(下)

2015-12-12 05:44编辑张艳红陈丁鸿
母子健康 2015年9期
关键词:蒙台梭教具教室

编辑/张艳红 文/陈丁鸿

亲历美国蒙台梭利幼儿园(下)

编辑/张艳红 文/陈丁鸿

要让孩子实现自主学习,学习环境、教学材料和社会气氛必须起到促进作用。老师需要提供必要的资源,比如,给孩子创造安全和积极的活动氛围。孩子需要知道每样教具摆放的具体位置,学会如何与他人分享资源和如何完成任务。孩子因此而信任老师,这种信任让孩子有信心按自己的步调去尝试新事物。探索的成功有助于孩子进一步建立自信,再做更大胆的尝试。

自由与规则

让孩子自由选择“学习或游戏”的对象物

在蒙氏园的活动室里,孩子们是自由的,他们可以随心所欲地选择自己喜欢的工作内容,决定自己的工作时间。他们一来到幼儿园,和老师问好后就会直接寻找感兴趣的内容开展工作,有些孩子甚至一天之内只从事一项工作。老师从来不去干涉孩子干了什么或干得怎样。因为教室里铺着厚厚的地毯,所以孩子可以随处席地而坐。教师十分注重为孩子创设轻松愉快的活动氛围,从不强求孩子去做什么事情。如果孩子对老师所讲的内容不感兴趣,他也可以不参加,去做他想做的事情,但前提是“不影响同伴”。

孩子可以自行选择教具,按自己的步调自由地工作,可以独自完成也可与他人合作。通过课堂上对孩子的观察,老师可以决定哪个孩子或哪些孩子适合学习新的活动或新的教具。目的就是鼓励孩子积极自主地学习,并在个人学习和小组合作间取得平衡。

让孩子自由决定“学习或游戏”的程度

在混龄班中,孩子们可以依照个人学习的意愿和速度自由地成长。班上有一个3岁的孩子,可能因为新入学或年龄的原因,我们发现他经常无所事事,在教室里走来走去,观察别的孩子工作。突然有一天我们发现有个较大的孩子引导他拼地球拼图,先用手摸图形的外轮廓,然后把图形放进相应的位置。从头到尾,小孩子都非常认真、感兴趣地和大孩子一起持续了很长的学习时间。他们自发地学习让我很震撼,从无所事事到学习拼地球拼图,这个跨越体现了孩子们的主动学习所产生的效应。

我们发现在混龄班里年长的孩子总能自发地帮助年纪较小的孩子,从中获得助人的快乐与领导的成就。年幼的孩子从接受年长孩子的帮助与领导中,也能学习感恩与尊重的情操。由于混龄,所以孩子不必和别人比较。年长的孩子在必要时,可以回到较前面的阶段学习,借以巩固每一阶段的学习,将来面对较高层次的学习时,不容易发生排斥的现象。年幼的孩子也可自由到年长孩子的工作区去观察,这样的情形,也印证了蒙台梭利博士所称的“智性的散步”,即孩子在环境中获得了一些预备的学习机会,将来年幼孩子长大后,对于较困难的学习,也就能顺利地完成。

陈丁鸿简介

美国Indiana大学教育学院硕士,两个孩子的母亲。著有畅销书《带着孩子去旅行》《在美国上小学》。近年来,致力于家长心理,亲子关系,以及儿童教育和发展相关领域的咨询研究和投资。为多家杂志、网站、电台、电视台的特邀教育专家和撰稿人。

陈丁鸿育儿经

自由不等于放任自流。蒙台梭利教室保持的气氛是“有限制的自由”,包括有目的地、小心地选择及使用材料的自由,指导自己学习的自由,与他人交往的自由以及在一定的空间内自由活动的自由。孩子们习惯自己去处理各种问题,我们在学习的过程中从来没见到过孩子们互相争执或向老师告状。

美国教育中孩子们的自由,就其限度而言,在维护集体利益范围之内,就其行为方式而言,具有我们一般所认为的良好教养。因此,若孩子冒犯或干扰他人,有不礼貌或粗野行为,老师就会加以制止。比如一个孩子打人、说话不礼貌、在屋内大声喊叫等,老师就会把他抱走或让他自己走到一个椅子旁边坐下来反省,等老师解除对他的处罚后他才能恢复玩耍自由。这种处罚方式不是伤害孩子的肉体,而是让他体验被限制的滋味,反省自己的过错,从而珍惜遵守纪律带来的自由。可以看出,他们对常规、秩序的培养是非常在意的。

孩子的工作

幼儿可以长时间专心工作,很少被干扰或打断

蒙台梭利说:“延长工作周期的目的,在于培养孩子的专心和耐力。”除了刚入学的孩子之外,班上没有一个孩子是无事可做的,他们总能各取所需,专注于工作之中的乐趣。有一天放学后,我很奇怪地发现一向整齐干净的地毯上有一些蒙氏教具没有收拾好,当我想捡起来的时候,当班老师阻止了我,他告诉我那是一个孩子没有完成的蒙氏工作,他需要明天接着完成。专注能让孩子顺从其内在的生命法则,在自由教育活动中得到发展。

安静是基于自己的选择,以及对他人的尊重

孩子自由选择最适合他内在需要的教具,不断地提升自己。而每一个孩子自由又都是建立在对其他人自由的尊重的基础上。有时,孩子刚到班上有些兴奋,显得有些吵闹。我们看到有孩子不断地摇铃,开始我们都不知其所以然,后来才知道,摇铃的孩子觉得教室里太吵了,影响了他们工作,以铃声提醒别的孩子安静一些,而全班的孩子都遵守这一规则。同时也提醒了我们在学习中不要打扰孩子们。蒙台梭利教育让孩子了解并学会,尊重他人的需要、维护团体的利益是保证自己最大权利的唯一法则。

孩子们的责任感

蒙台梭利教育非常强调个体责任感的发展。所以教室里是有很多要求的,比如,用完物品需放回原处,离开位置要把椅子推回,交谈的音量以彼此可以听到为准等等。在学校里每个班只有一个厕所,里面只有一个马桶,全班15个孩子从来没有争抢过。美国人有喝凉水的习惯,而每班也只有一个洗手盆,也从来没有孩子争抢过,不够高的孩子自己会去搬一张木头凳子站上去喝水。集体喝水和上厕所在他们看来是很不可思议的,因为人的需求不可能同时产生。

陈丁鸿育儿经

在与蒙台梭利学校的老师们进行交流时,我们问:“您认为什么对于孩子来说是最重要的?”她们立即回答:“从玩中学,从做中学,让每一位孩子都体验学习的快乐。”自然,这种观念引领下,美国蒙氏园的课堂气氛是非常宽松的。家长送孩子入园的片段也颇能说明两国家长在教育观念上的一些差异:国内家长在送孩子入园前,总不忘叮嘱几声,“乖一点,要听教师的话!”“别调皮,上课认真点啊!”而美国家长们在与孩子分手时会相互亲一亲,然后,笑眯眯地说:“玩得开心点哦!”

以儿童为本

孩子成了真正的“上帝”

在幼儿园日常生活的点点滴滴中,究竟以谁为先、为本,对美国幼儿园的了解,让我生发了许多感慨。比如一进教室,教师就向我们提出了一系列活动的规则:在教室里必须坐在固定的位置上,不能走动影响孩子;孩子活动时不能拍照、不能议论等等。同时,幼儿园中作息时间的安排、环境的布置,大到墙壁装饰画,小到鞋架,无一不体现“以儿童为本”。

“第一位”的待遇

此外,美国的幼儿园还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那就是幼儿园对校舍的布置并不是很“讲究”,他们认为应该把更多的钱投入到孩子的活动中去。有的幼儿园会花不少钱对孩子们那极不“显眼”的绘画作品进行装裱,只为了让孩子们增添一份成功的自信,一种被重视的满足。幼儿活动区的材料极其丰富,仿佛是一个个专业的小商店组成。孩子们在幼儿园里快乐、自由地成长着,享受着真正的“第一位”的待遇。

陈丁鸿育儿经

蒙台梭利幼儿园的老师与传统教师最大的差别,在于其所扮演的角色不在于“教”孩子,而是教具、孩子及学习意愿的协调者。孩子自律行为的培养也不是一朝一夕的事,自律、有序的良好习惯的培养是一个长期的目标,需要教师每天坚持不懈。

猜你喜欢
蒙台梭教具教室
“313”教室
这里的教室静悄悄
自制玩教具《拼拼乐》
如何缔造完美教室
初中物理自制教具应用探讨
长时间待在教室更容易近视
蒙台梭利在日本
蒙台梭利教育是完美的吗
走“偏”了的蒙台梭利
冰与火之歌——蒙台梭利教育在中国:谁能在蒙台梭利的“铁王座”之上——蒙台梭利教育市场的“火”与“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