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寅恪,清朝著名诗人陈三立的第三个儿子。国学大师,清华国学院四大导师之一,被学界誉为“教授之教授”。他曾留学日、德、法、瑞、美等国,通晓十几门外语,其著述被同行奉为上上之作、必读之书。就连大名鼎鼎的梁启超也对陈寅恪钦佩有加。
但大家或许难以置信,陈寅恪这样一位堂堂大学者,居然连学士学位也没有!他的正规学历是复旦公学毕业,那时的复旦公学还不能算作正式大学,也不授予学位。陈寅恪自己认为,该校相当于“高中程度”。
在考入复旦公学之前,陈寅恪曾两度赴日短期求学。1909年从复旦毕业后,赴德国考入柏林大学,1911年转入瑞士苏黎世大学,后来又转入法国巴黎大学。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他中断学业回国。1918年再度出国,本来想去德国,但因欧战尚未完全结束,遂先赴美国,入哈佛大学。1921年再赴德国,入柏林大学研究院深造。1925年归国,受聘于清华国学院。
陈寅恪的侄子陈封雄曾问他:“您在国外留学十几年,为什么没有得个博士学位?”陈先生说:“考博士并不难,但两三年内被一组专题束缚住,就没有时间学其他知识了。只要能学到知识,有无学位并不重要。”后来,陈封雄向姑夫俞大维提起此事,俞大维说:“寅恪的想法是对的,所以是大学问家。我在哈佛得了博士学位,但我的学问不如他。”
【素材解读】
陈寅恪没有学位,除了客观环境的影响,还在于他对学问与学位的态度。在他看来,研究真正有用的学问比获得一个博士学位更重要。学历与能力并不是完全对等的,这在他身上有着集中体现。
【适用话题】
学力与学历;睿智与魄力;淡看名利……
【运用示例】
或许,在付出得到认可的那一刻,人性也在升华,这痴狂的钟情,也注定了他将守着自己的学术事业,名利则可挥手弃之。这就是陈寅恪先生。
他是一位真正有学力的教授,却连学士学位也没有,他学贯中西,精通多门语言,可以为学问潜心研究,而不愿为了某个学位花费心思。陈寅恪先生说:“考博士并不难,但两三年内被一组专题束缚住,就没有时间学其他知识了。只要能学到知识,有无学位并不重要。”
听了这番话,我有所触动,更加为之钦佩。这也许就是他对学术的情有独钟吧,因为深深喜欢,便将其变成不可动摇、不可分割的一部分。金钱名利又有何重要,一切在情有独钟面前是何等渺小。正因为情有独钟,所以陈先生才选择了坚守自己的研究岗位,心无旁骛,毫不动摇,最终做出了巨大的学术贡献。
——习作《学力与学历》
【评点】
客观事物是复杂的,多层次、多侧面的,对同一事物,如果从不同角度去审视,就可以获得不同的认识。运用作文素材亦如此,一则素材,可以多角度、多方面挖掘,这样既可培养发散思维能力,又能使思路更为开阔,当然作文的立意也就能够时时出新了。这个片段从“学力与学历”的角度分析了陈寅恪先生的素材, 既有概括评论,又有引用、描写及分析,丰富而全面,值得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