托尔斯泰对中国哲学思想的推崇和研究

2015-12-11 19:58任子峰
世界文化 2015年12期
关键词:托尔斯泰学说老子

任子峰

世界文豪托尔斯泰对我国古代伟大思想家孔子、老子的推崇和悉心研究,实为中俄文化交流中的一段佳话。

19 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托尔斯泰的世界观发生了激变。他认识到他所属的俄国上层贵族地主阶级的剥削、寄生生活是可耻的,他们的信仰、道德是虚伪的,因此与这个阶级的一切传统观念决裂了,而将立足点转移到宗法制农民一边。他在记录自己思想转变过程的《忏悔录》中说过:“信仰是生活的力量……没有信仰就无法生活下去。”为了确立新的信仰、新的生活和新的行为道德准则,他曾几次中断小说创作,潜心研究哲学和宗教问题,他探讨了基督教、伊斯兰教和佛教的教义以及东方古典哲学。就在这一时期,即他的世界观转变时期,他对我国孔子、老子等人的学说产生了浓厚兴趣。

1884年初托尔斯泰开始研究中国的宗教和哲学。从此直到逝世,他在这方面的兴趣一直未减。1884年3月初他在给好友切尔特科夫的信中写道:“我正忙于研究中国的宗教,吸取了很多好的、有益的、使我感到欣悦的东西。如果上帝帮忙的话,我很想与别人分享。”3月11日,他又写信给切尔特科夫“:对中国明哲的研究搞得我很忙,我很想将这些书所给予我的道德上的裨益传达给您和所有的人。”

研读孔子学说

托尔斯泰对孔子的研读始于19世纪80年代初。1882年6月他在给斯特拉霍夫的信中,对后者给他寄来有关孔子的书一事表示感谢,并且指出基督与尼哥底母谈话的意思在孔子的书中已明确表达出来。这大概是托尔斯泰最早接触孔子的著作。1884年2月末,他写信给切尔特科夫说:“我坐在家里,发着高烧,得了严重的感冒,第二天读孔子。很难想象,这是多么不同寻常的道德高峰。看到这一学说有时竟达到基督学说的高度,你会感到快慰。”在他这一年的日记中有阅读孔子著作的多处记载,并在3月30日的日记中表示:“应该使这一学说成为公共财产。”也就是这一年,他写了《论孔子的著作》一文,其中写道:“中国人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民族,中国人是世界上最大的民族……中国人是世界上最爱好和平的民族,他们不想占有别人的东西,他们也不好战。”可惜这篇文章未完成。托尔斯泰很想写关于中国哲学的著作,如他在1893年11月5日写给切尔特科夫的信中说道:“我重新阅读了老子……我想写一本关于中国智慧的书,特别是关于人性善与人性恶的问题的讨论……”他还从英国汉学家詹姆斯·理雅各的《中国经典》中翻译了《大学》。1900年11月12日他在日记中写道:“身体不错。什么都没有写,研究孔子,感觉很好。吸取精神力量。我想记下,我现在是如何理解《大学》和《中庸》的。”此后,他把孔子、老子的许多箴言收入他编写的《阅读园地》《每日贤人语录》《每日必读》中。1904年“媒介”出版社出版了布朗热所著的《孔子的生平与学说》。此书由托尔斯泰编辑,书中附有《中国学说评述》一文,据说是作者在托尔斯泰一篇文章的草稿的基础上写成的。从1884年到1910年的近20年中,托尔斯泰共写作和编辑了将近10种有关中国哲学思想的著作和论文。

托尔斯泰之所以对中国的哲学思想如此感兴趣并潜心研究,我们可在他本人的思想中寻找其内在根据。上面已谈到,在他的世界观发生激变的关头,他急切地在各种宗教和哲学学说中寻求信仰的根据和支撑点。此其一。其二,此时俄国也正处于“一切都翻了一个身,一切都刚刚开始安排”的急剧转变时期,社会矛盾复杂而尖锐,国内形势紧张,革命大有一触即发之势。忧国忧民的托尔斯泰苦苦地寻找着解决社会矛盾的办法,探求着社会出路。总之,不论是为了拯救自己,还是为了拯救社会,托尔斯泰都需要一种思想作为疗治的“药方”。其三,托尔斯泰的思想中早就蕴藏着与中国古代贤哲类似的观点和发展趋向。如博爱、不抗恶、道德自我修养等,在他早期思想和创作中就已初露端倪。当他接触孔子、老子的著作之后,他的这些观点与这两位哲人的某些类似的思想一拍即合,于是他欣然接受了儒道学说的思想影响,并融会贯通其他东西方哲学思想,加以发展、提高,最终形成了包括政治哲学、道德伦理和社会理想的托尔斯泰主义的完整体系。

那么托尔斯泰主义与孔子学说有何内在联系呢?

面对春秋末期礼崩乐坏、诸侯纷争的动乱社会现实,孔子提出了一整套匡时济世的社会主张和道德伦理原则。概括起来,这套学说的核心就是“仁”。孔子所说的“仁”含义甚广,既是世界观,又是社会理想、道德准则。作为道德伦理学的“仁”,其主要内涵就是爱人和修身。而吸引托尔斯泰、对其产生最大影响的,就是孔子提出的这种爱人、修身的道德准则。

“仁”的第一层含义是 “爱人”。毋庸讳言,孔子的“爱人”是有等级观念的,他不是站在劳动人民的立场上提出的,但这一主张要求尊重人的人格和地位,要把奴隶当作人看待,反对将其当作牲畜而随意处置。所以说“仁”是“人的发现”(郭沫若语)。从“爱人”的思想出发,孔子又提出实行仁政德治,反对暴政和残酷剥削,主张“施惠于民”。这固然是为了缓和阶级矛盾,调整统治者与被统治者之间的关系而提出的改良主义措施,但“爱人”的思想充满了人道主义精神,在孔子时代不失为一种新思潮,其进步意义是不可否认的。

“仁”的另一层含义是修身。儒家非常注重道德的自我省察和修养,告诫人们要“吾日三省我身”;要轻利重义,安贫乐道;要“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不论顺势还是逆境,都要刻苦修养,毫不懈怠。

孔子把道德修养视为调整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解决社会矛盾的关键,所以,爱人和修身作为道德准则的两个方面是紧密相连的。对内是修身,对外是爱人;只有克己修身,才能做到爱人。不仅如此,更重要的是,正心修身是为了服务于社会和国家,“修己以安人”“修己以安百姓”,为了“齐家、治国、平天下”。

我们知道,托尔斯泰主义的核心观点之一也是道德自我修养,这与孔子是心曲相通的。他推崇道德自我修养,同样不仅仅是为了完善自我、拯救自己的灵魂,而主要是把它作为缓和阶级矛盾、改良社会的救世新术而极力宣扬的。作为一个道德家,托尔斯泰不善于从社会经济关系中去探求社会矛盾的根源,也反对用革命手段解决社会矛盾,他只好向“上帝”呼吁、向精神呼吁,推崇道德自我修养。在他看来,道德修养的最高境界就是实现“爱的法则”:爱人,爱人如己,爱一切人,包括自己的敌人;要宽恕人,宽恕无数次——这就是基督教学说之本质。托尔斯泰又进一步把这种精神升华为宗教,称它是“心中的上帝”,号召人们去信仰,并在这个“上帝”的指导下去生活,去完善自己的道德。他确信,如果每个人都恪守“心中的上帝”,努力使“爱的法则”发扬光大,互相友爱,彼此宽恕,那么阶级对立的鸿沟就会填平,社会就会安定,自由、平等、和谐的“天国”就建立起来。这恐怕是天真幼稚、不切实际的幻想吧。

难能可贵的是,孔子和托尔斯泰所提倡的“爱”的哲学,都充满了真诚而深刻的人道主义精神。另外,他们都注重人的“内省”,注重道德自我修养,在对社会的改造中,强调人的主观世界的改造,人的主体意识的净化和提升,这也是无可厚非的。因为,任何社会制度的巩固和发展,都必须有一套道德规范来维系,否则这个社会就会分崩离析。问题在于,一切社会政治问题的根源只能在经济关系中而不能在道德领域去寻找,社会矛盾的解决也不能仅仅依靠道德说教和道德修养。把道德规范看成是解决社会政治问题的万应灵药就是唯心主义的,是十分迂腐的。

研读老子学说

托尔斯泰接触老子的著作比他研究孔子的著作还要早。1878年1月20日,托尔斯泰的老朋友、文学评论家、哲学家尼·斯特拉霍夫写信告诉他:“我从圣·于连的《老子所著“道德经”》一书中援引了老子的话。根据一些词句我觉得这本书是很深刻的,但是我还没有很好研究。”通过这位朋友,托尔斯泰得到了法国人圣·于连的译本,这是他最早接触老子的著作。托尔斯泰就根据此书拟定了老子书中应该翻译的各章目录,还对某些章节作了简明的批语,如“玄学极妙”“非常好”等。从1884年起,他着手试译老子的《道德经》。3月6日他在日记中写道:“翻译老子,没有达到我想象的那种效果。”3月9日又写道:“……读老子,可以翻译,但无法全部翻译。”另外在1884年和1886年的日记、笔记和通信中曾几次谈到老子,但是翻译《道德经》却未能如愿。1893年,托尔斯泰的朋友叶·波波夫用德语全文翻译了《道德经》,并邀请他共同审阅和校订译稿。这一年的9月21日,托尔斯泰在给妻子的信中说,他与波波夫一起“怀着喜悦而紧张的心情”反复推敲和修改……翻译和修订《道德经》的工作持续到1894年5月。但托尔斯泰一直没有将他与波波夫的这本译作付梓印行,其原因不得而知。直到1909年,“媒介”出版社才准备出版托尔斯泰与波波夫共同翻译的《道德经》。托尔斯泰为译本写了前言。付印之前,他又以极其认真的态度对前言和译文做了反复修改,特别是删掉了译文中的许多段落,结果这本译作已不是《道德经》的全文,而成了一本老子语录选编。此书于1910年问世,标题是《中国贤人老子语录——列·尼·托尔斯泰编选》。

托尔斯泰认为,老子对他的影响“巨大”。对比二者的思想体系,有不少共通之处——

少私寡欲与道德修养 作为思想家和道德家,老子同样很注重修身养性。他主张“道法自然”,强调的是“见素抱朴少私寡欲”,即保持人的纯真朴实的自然本性,不做物欲的奴隶。他认为,“祸莫大于不知足,咎莫大于欲得”,就是说最大的祸是不知足,最大的过错是贪得无厌,知足才会常乐。他还要求人们绝学弃智,返璞归真,如同无欲无知的天真婴儿。唯此,才与“道”相合,与“德”相应。托尔斯泰在其译作前言《论老子学说》中指出,根据老子的学说,“‘道的获得要通过节制一切个人的、肉的东西”;又说:“老子学说与基督学说,其实质是相同的。二者的实质在于通过节制一切肉的东西,从而显示构成人的生活之基础的灵和神的本质。”这里,老子和托尔斯泰都强调了在道德修养中必须节制和克服肉的、物质方面的诱惑和贪欲,才能攀登灵魂、精神的崇高境界。

无为不争与不以暴力抗恶 老子认为“无为而无不为”最符合他说的“道”,是最高的“德”,只要恪守“无为”的准则,就无往而不胜。与“无为”的政治主张共生的是贵柔、退守、不争的处世哲学。他极力主张以柔克刚,以退为进,要人们采取“不敢为天下先”的态度,甚至委曲求全“,报怨以德”。他认为“上善若水”,教人学习柔弱的水的品格,像水那样随机应变,随遇而安,而又“利万物而不争”,唯其不争,才万事无忧。“无为而治”作为他的一种政治主张,要求执政者顺其自然,不妄为,不非为,以使天下太平,当然有其进步意义。但另一方面,这种无为不争,故步自封,安于现状,胆小怕事,明哲保身,缺乏斗争精神又反映了无权无势的小生产者的思想弱点,不值得提倡。

老子的无为、贵柔的思想引起了托尔斯泰的强烈共鸣,特别是对老子赞扬水的品格的那段话很欣赏。他在1884年3月10日的日记中写道:“就应该这样,如老子所说,应该像水那样。没有阻碍,它就流;一遇堤坝,它就停止。堤坝被冲垮,他又流;遇到方形容器,它是方的;遇到圆形容器,它就是圆的。正因为如此,它比所有的东西都更重要,更有力量。”在老子的影响下,托尔斯泰于1893年写了《无为》一文。他说:“根据老子的学说,人们的一切灾难之所以发生,不是因为他们没有做应该做的,而是因为他们做了不应该做的。因此,假如人们奉行无为,那么他们就能摆脱个人的,尤其是社会的一切灾难。”他认为,在当时沙皇专制制度下,人们所从事的一切工作、活动,不但毫无意义,而且是有害的。所以,人们要从不幸中摆脱出来,首先就要停止他们所做的一切。这很符合老子的“无为”思想。

托尔斯泰吸取并进一步发展了老子的“无为”思想,从而形成了他的“不以暴力抗恶”的理论。他是一切暴力的反对者,不论是革命暴力还是反革命暴力。他认为,只要暴力存在,就会产生奴役制度;用暴力消灭奴役制度“就如同以火灭火,或者以水止水”,形成恶性循环;而要想摆脱旧制度的枷锁,“只有一种办法,那就是弃绝暴力……”他号召人民采取“不服从”“不参与”的态度,即“不服从”政府的号令,“不参与”任何暴力活动,这样专制政府就会自动垮台,一切暴力压迫即可自行消灭。这套理论较之老子的无为不争思想有过之而无不及。托尔斯泰的“不以暴力抗恶”的学说反映了俄国农民政治上的软弱、幼稚和不觉悟。老子的无为哲学曾对中国人民的思想产生消极影响,托尔斯泰的“不抵抗主义”则给20世纪初的俄国革命造成直接危害。

小国寡民与农民社会主义 托尔斯泰以无情的批判精神否定了俄国沙皇专制制度,也否定了西方资本主义的一切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他认为资本主义不符合俄国的国情,坚决反对俄国步西方资本主义的后尘。那么,俄国向何处去?托尔斯泰的社会理想又是什么?作为一个思想家,他无时不在思考着,探索着。他似乎在老子的学说中找到了同调。他们二人都提出了乌托邦式的社会理想。

老子对春秋末期不公正的社会现实深感愤懑不平。他认为,“天之道”本来是“损有余而补不足”,但当时的“人之道”却“损不足而奉有余”,这是与“天之道”相悖的,因此是极不合理的。他留恋和向往一种平等平均、自由自在的社会,他为自己的社会理想描绘了这样的蓝图:

小国寡民,使有什伯之器而不用;使民重死而不远徙;虽有舟车,无所乘之;虽有甲兵,无所陈之。使人复结绳而用之。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

老子的“小国寡民”的社会理想披着“复古”的外衣,实际上表达了自由农民希望无战乱之扰,无苛政之苦,没有剥削压迫,自由平等,丰衣足食,安居乐业的美好憧憬。他的“复古”实质是为了非今,即否定当时不合理的社会现实。他的社会理想虽然是空想的、无法实现的,但具有积极的批判意义,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了农民的愿望和要求。

我们看看托尔斯泰对自己的理想国是如何构想的。在《论现代制度》一文中,他做了这样的勾勒:“现存的生活制度应该毁灭……竞争的制度必须取消而代之以社会主义制度……一切形式的专制必须取消而代之以自由。总之一句话,暴力必须取消而代之以人与人之间自由和爱的团结。”在其他作品和文章中,他又对自己的社会理想做了补充和发挥:他的伊甸园里没有地主老爷和资本家,没有剥削压迫,没有私有财产,土地公有;也不需要什么科学技术,人们用原始工具按照人的本性在土地上劳动着;自由和爱的阳光普照大地,人人平等,和睦相处……这就是托尔斯泰描绘的“人间天国”美丽图画。他所说的“社会主义”,当然不是科学社会主义性质的,而是以平均主义为主要内容的农民社会主义,或称小资产阶级社会主义。这种社会理想反映了俄国亿万农民的愿望和要求——打倒地主和地主政权,消灭地主土地占有制,建立一种自给自足、平均平等的小农社会生产方式。对资本主义已经“安排”下来的俄国来说,这自然是倒退,也是空想。

老子的“小国寡民”社会与托尔斯泰的农民社会主义颇为相似,它们都反映了人类不同的历史发展阶段上农民的夙愿和要求,而且又都是无法实现的乌托邦。这就是他们的社会理想的共同之处。

猜你喜欢
托尔斯泰学说老子
关于巴甫洛夫条件反射学说的新思考
老子“水几于道”思想解说
胰在脏象学说中的归属
七颗钻石
爱眼有道系列之三十一 “色眼”与“五轮学说”
浅析老子之道:有与无
忘记自己的人
智者老子
马克思无产阶级解放学说的当代释读
爱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