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慧芳
摘要:人本主义心理学强调人的责任与发展,强调当下与个体,这对我们借助思政课实践教学的平台帮助学生理清自由与责任、远大理想与此时此地的关系,为思政课教师处理好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实践教学与课外生活及师生关系提供了有益的借鉴。
关键词:思想政治课;实践教学;人本主义心理学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5)39-0162-02
人本主义心理学成长于20世纪60年代,其最重要的时代背景是强调尊重个性以及个人表达的美国文化,其最重要的理论来源是当时在欧洲影响广泛的存在主义哲学。其形成的最重要的现实依据是美国心理学家卡尔·罗杰斯和亚伯拉罕·马斯洛的研究。它的研究主要包括四方面的内容:第一,强调人的责任;第二,强调“此时此地”;第三,强调从现象学角度看个体;第四,强调人的成长。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简称思政课)实践教学是相对于课堂理论教学而言,是为了配合理论教学,实现思政课教育目标,让学生自主参与的一种教学形式。目前,我国的思政课教学包括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两部分,其中实践教学以激励学生主动参与和主动思考为特征,引导学生有目的地参加课内与课外、校内与校外的各种实践活动,在实践中“提高学生思想政治素质和观察分析社会现象的能力,深化教育教学的效果”。由此,我们可以看出,人本主义心理学所关涉的核心内容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在关注人的全面成长上有着一致性。它的相关理念可以为我们在思政课实践教学中所借鉴,在引导学生、教师处理一些重要的关系方面有着积极的借鉴意义。
一、对学生的启示
结合人本主义心理学关涉的四个方面的核心内容,在思政课的实践教学中,我们可以引导学生理清几对重要关系,以提高思政课教学的实效性。
1.自由与责任的关系。存在主义哲学家萨特认为“存在先于本质”。人们可以自由选择,但人们自己最终要对所发生的事情负责。这个观点就是人本主义心理学的基础。人本主义心理学家认为,在特定的时刻,行为是每个人自己的选择。在大多数时间,每个人都是自己生活的主动建构者,当然也必须要承担自己选择所带来的结果。现在的大学生多是“90后”的一代,在各种新思潮的影响下,自我意识极强,都特别强调自由对于自己的意义。而大学生活又恰好远离了家庭,教师的管理也不再像高中那样面面俱到。在这样一个自由宽松的环境里,很多大学生们享受了自由,却又有意无意地逃避着迫在眉睫的和今后即将面临的责任。比如,因为不喜欢所学的专业,所以出现“翘课”、“上课心不在焉”、“作业敷衍了事”等问题,但对于挂科后的补考、重修等却叫苦不迭,认为是任课老师和自己过不去,不愿从自己身上找原因。而因为痴迷于电子游戏而荒废了学业的学生却往往不愿面对因为挂科太多而被强制退学的后果。以上几个例子,乃是大学里最常见的现象,也是典型的只要自由不要责任的表现。因此,在高校思政课的教学中,尤其是思政课的实践教学中,可以引导学生通过选择并完成一定的实践教学任务,认识到自由与责任总是相当的,从而对自己的学习态度和生活方式做出相应的改变。指导老师对实践作业认真地批改和及时地点评,会让学生认识到耗费一定时间去认真完成任务的必要性。
2.远大理想与此时此地的关系。根据人本主义心理学家的观点,只有按照生活的本来面貌去生活,我们才能成为心理健全的人。对过去和将来的思考虽然有益,但多数人花费了太多的时间反省过去、计划未来。这其实是浪费时间,因为只有生活在此时此地,人才能充分享受生活并为未来做好准备。对于大学生而言,拥有远大的理想当然很重要,但理想能否实现,却要从此时此地出发。如果仅仅是对未来充满各种美好的设计,却不能脚踏实地地去努力,在现实中口头埋怨多于实干,那再美好的理想再精美的设计恐怕也只能“镜中花,水中月”,看似华美,却根本无法实现。在思政课的实践教学中,比如撰写社会调查报告的各个环节:选题,设计、各种形式的社会调查(实地或网络发放回收问卷、走访等)到撰写社会调查报告,教师就可以引导学生不仅要想到,而且要做到。也让学生通过各种形式的实践教学作业的完成,知道理想与现实连接的最佳桥梁就是实践。除此之外,别无捷径。
3.认识自我与实现自我的关系。根据人本主义心理学家的观点,没有人比你更了解自己。你在处理个人问题时,别人会给你提出建议。但对你来说,别人让你怎样做最好可能并不令人满意,而且可能也没用。最好的办法是权衡别人的建议,自己做出决定,那才能解决问题。成长于发达的网络信息时代,今天的大学生个性鲜明张扬,厌烦灌输与刻板的教学。在思政课的实践教学中,教师可以更好地照顾到学生的个体差异性,引导学生在不同的实践形式(撰写社会调查报告、社团活动、课堂演讲与辩论等)中认识到自己与别人的不同,认识到所有的事情必须从自身出发结合自己的实际才可能很好地完成。不同的同学有不同的爱好,不同的同学有不同的特长。自己首先要选择自己喜欢的专题,自己喜欢的方式,在团队合作中每个人要积极发挥自己的特长。通过这样的实践教学,让每个同学都真正参与进来,也通过这样的方式,让每位同学更好地认识自己,展示自我。
4.满足需要与成长发展的关系。根据人本主义心理学的观点,让所有需要立刻得到满足并不是生活的全部。因为当人们的眼前需要得到满足后,他们不会得到满足,而是会积极地寻求发展。哪怕是独自一人,只要没有生活中种种困难的阻挡,他都会朝着最后的令人满意的状态不断进取。在思政课的实践教学中,通过各种具体形式的实践作业的完成,大学生也会认识到人总是会不断有新的需要产生,完成一定的任务会让人产生一定的满足感。而产生满足感的同时,他也会通过这次实践中获得经验教训认识到自己在某方面的能力,或者因此产生新的,更高的追求。而人的能力就是在不断地追求中得以提升的。这种不断的追求与满足就是人的成长过程。
二、对教师的要求
人本主义心理学强调人的责任、人的发展与成长,这与思政课教师的工作目的在很大程度上具有一致性。要想借助实践教学的平台引导学生处理好自由与责任、理想与当下等关系,需要学生真正倾听自己内心的声音,关注自己可持续的成长,从而提高思政课教学的实效性,思政课教师本人也要处理好几对关系。
1.注意处理好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关系。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是为学生巩固所学理论知识,培养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提升思想政治素质而设置的教学环节,它是与思政课的课堂理论教学相辅相成的。理论教学是基础,实践教学是拓展与深化。两者相辅相成,不可偏废。要想恰当地把握两者之间的关系,首先,思政课教师必须具有极强的职业热情,较高的专业理论素养和广博的知识积淀,在课堂教学中既要能紧扣主题,保证方向,又能以深入浅出地讲解吸引住学生,并激发学生参加实践教学的兴趣与热情;其次,要求思政课教师要有良好的实践教学专题设计与指导能力和较强的组织协调能力。各门思政课既有共同之点,亦有相异之处。教师要针对不同的课程和不同的教学内容,遵循思政课教学规律和实践活动自身的特点和要求,考虑自己所在院校的专业特点、地理环境等因素,恰当地选择和指导实践活动。保证实践教学与理论教学的贯通一致,以提高思政课教学的实效性。
2.注意处理好实践教学中教师与学生的关系。学高为师,身正为范。思政课教师必须要严格要求自己,不断学习,全方位提高自己的能力,积极构建新时期和谐的师生关系。首先,教师自己要乐观自信,热爱工作,尊重学生,不断学习探索,以自己良好的品格去影响熏陶学生;其次,教师可以在实践教学活动中,针对学生关注的社会问题和学生个体的具体问题,结合具体情境运用哲学的基本观点及时回应,同时旗帜鲜明地表明正确的立场和观点,使学生个体从中获得积极的意义和情感上的认同;最后,对学生要坦诚相待。老师不是神,在这个资讯发达的时代,教师已经不再享有信息知识的优先权。对于那些自己尚不了解的问题,不要强不知以为知,而要坦承自己的不足,与学生共同学习进步。
3.注意处理好课堂教学与课外生活的关系。《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指出: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必须“充分发挥班级、社团等组织形式的作用,使大学生进行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所以,思政课教师要跟上时代的发展,不断创新思政课的实践教学模式,将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实践教学与学校各级班、团组织或学生社团的社会调查、志愿服务、公益实践、科技创新等活动结合起来。引导学生对自己自觉自愿参加的活动进行总结或反思,从中提高用所学原理分析现实的能力,从而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与价值观。
三、总结
总之,人本主义心理学所关涉的内容与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的目的有很大程度的相似性。我们可以借鉴人本主义心理学的主张来开展思政课实践教学,提高其有效性和针对性,增加其吸引力和感染力,从而增强学生对自我的认识,对未来的责任,真正促进学生健康成长,积极发挥思政课的主渠道和主阵地的作用,并使其成为学生真正喜爱与受益的课程。
参考文献:
[1][美]jerry M.Burger.人格心理学[M].第七版.陈会昌,等,译.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14.
[2]积极心理学视阈下的思政课实践教学[J].常素梅.淮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3,(1).
[3]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中发[2004]16号)[Z].2004-08-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