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婷
摘要:基于学生上课存在隐形逃课的实际情况和“饭店管理概论”精品课程建设的需要,笔者以重庆师范大学涉外商贸管理学院2013级旅游管理专业67人为调查对象,通过课堂观察、问卷调查和访谈法等研究方法对学生的隐性逃课现状、原因进行研究分析。本文重点从大学生主观方面、教材方面以及教师方面分析了隐性逃课的原因,进一步得出可行的、可推广的具体实施策略,最终提高教学质量,有助于学生对知识的吸收和思维的养成,同时也建设好精品课程。
关键词:大学生;课堂参与度;隐形逃课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5)33-0050-02
在日常的教学工作以及与高校教师交流中发现目前高校大学生普遍存在隐性逃课的现象。隐性逃课是相对于显性逃课而言的,显性逃课是指缺勤,是一种明显的逃课行为。隐性逃课是指学生按时上课,但却“形在而神不在”的心理旷课行为。随着越来越严格的教学管理制度,平时成绩在最终成绩中所占比重达到30%~40%,于是越来越多的学生开始减少显性逃课的次数,而隐性逃课现象却日益严重。这种现象的存在影响课堂教学质量,影响教师的授课态度和授课心情,也影响学生对知识尤其是专业知识的吸收和理解,最终影响学生的思维价值观和就业选择,也影响学校的声誉和品牌。
本文以重庆师范大学涉外商贸学院管理学院2013级旅游管理专业67人为调查对象,经筛选有效问卷为67份,通过问卷调查法和访谈法对旅游管理专业必修课程“饭店管理概论”课堂的隐性逃课现状和原因进行调查分析,旨在得出影响隐性逃课的关键因素,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和建议,减少学生隐形逃课的持续时间,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度,从而提高教学质量,培养专业素养强的学生。
一、隐形逃课现状
1.大部分学生存在隐性逃课行为。在调查问卷中题项2“一般来讲,您在一节课40分钟里隐性逃课的时间为多少分钟?”反应了学生在一节课中隐形逃课的持续时间。扣除复习以前所学知识要点和做一些正常的停顿,所以本文设定一节课有效授课时间为35分钟。调查结果如图1所示,在一节课有效授课时间35分钟里,有过隐性逃课行为的学生为60人,占到总人数的89%;其中隐性逃课时间在1~5分钟的学生为21人,占到总人数的32%;隐性逃课时间在5~10分钟的学生为19人,占到总人数的29%;隐性逃课时间在10~15分钟的学生为10人,占到总人数的15%;隐性逃课时间在15~20分钟的学生为4人,占到总人数的6%;隐性逃课时间在20~25分钟的学生为2人,占到总人数的3%;隐性逃课时间在25分钟以上的学生为3人占到4%。由此可见,隐性逃课的行为在课堂中普遍存在,大部分同学的隐性逃课持续时间主要集中在“1~5分钟”段、“5~10分钟”段和“10~15分钟”段。
2.隐性逃课行为多出现在理论讲授教学环节。在调查问卷中,题项4“你在哪些教学环节容易发生隐形逃课?”反应了学生最容易发生隐性逃课的教学环节。根据课堂实际情况,将课堂分为:理论讲授环节、案例分析环节、思考及提问环节、课堂自由讨论环节、各小组演讲作业环节、教学视频播放环节共六个教学环节。调查结果显示学生的逃课行为多发生在理论讲授环节,共计48人,占到总人数的71.6%,其中29人表示隐性逃课的行为只发生在理论讲授环节,比如现代饭店管理的基本理论、现代饭店组织管理、每个章节的概念内涵等部分;其次是在课堂讨论环节,有18学生表示曾发生隐性逃课行为;随之是教学视频播放环节,有10人表示在此环节有过隐性逃课行为;之后是提问和思考环节,有过隐性逃课行为的学生为7人,然后是小组作业环节,4人表示有过隐性逃课行为;隐性逃课行为发生最少的环节是案例分析环节,仅为3人。由此可见理论讲授环节是学生最易发生隐性逃课的环节,其次是课堂自由讨论环节,案例分析环节是最不易发生隐性逃课的教学环节。
二、隐形逃课原因分析
基于前人的相关研究和调查情况可将隐性逃课原因分为学生主观方面、教材方面和教师方面三个方面。
1.学生主观方面。从图3可以看出,从学生主观方面分析,发生隐性逃课的主要原因依次是:对课程不感兴趣、疲倦等心情原因导致精神不集中、不用全听,只听重点、一边做其他事一边听课、难以掌握教学内容、不了解专业要求。由此可见课程的趣味性不足、学生的精神状态不佳、教学内容的难以理解和对专业要求的认知不够是学生发生隐形逃课的重要原因。
2.教材方面。从图4中可知,教材方面的原因分为“对教材内容不感兴趣”和“教材太难或太易”两个方面,其中50人表示隐性逃课的原因是对教材内容不感兴趣,占到了总人数的74.6%;6人选择了教材太难或太易都会是隐形逃课的原因;另外11人则认为隐性逃课原因与教材方面无关。由此可见教材的内容缺乏吸引力是其隐性逃课的重要原因。
3.教师方面。从图5可以知道,教师方面的原因可以分为:人格魅力、知识渊博、教学态度、授课方式四个方面。调查结果显示46人表示教师的授课方式是隐性逃课行为发生的最重要原因;10人表明教师的人格魅力不够是隐性逃课的原因;还有10人表示教师方面不存在让其隐性逃课的原因。
三、相关建议
针对本文前部分对隐性逃课的现状和原因分析,为减少学生在课堂上的隐形逃课行为,提高课堂参与度,从而提高教学质量,提出以下建议:
1.定期与学生交流,完善对学生的监管。学院相关人员或专业授课教师应定期和学生沟通,比如坚持新生入学教育、就业观教育、心理辅导等活动,使学生理解所学专业或所学课程的要求和意义,引导学生养成积极的生活态度和学习态度以及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2.认真选择教材。学校在选择授课教材时应注意教材的难易程度、对学生的吸引力、教材内容的趣味性、是否有实践案例分析章节,便于学生理解和吸收专业知识,为了选取适合学生学习的教材,必要时可让授课教师和学生参与到甄选教材的环节中,以选择适合授课、吸引学生的教材。
3.教师授课方式应多样化,增加课堂的趣味性。教师在授课时应注重采用多样化的授课方式。学生对课堂采用的案例分析法、情景扮演法、用加平时成绩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播放教学辅助视频等授课方式认可度很高。因此在整个课堂中,尤其是在理论讲授环节应运用授课方式,多联系实例和社会热点,提高知识的趣味性以减少隐性逃课,以提高学生的参与度,进而提高教学质量。
4.教师应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发挥一定的引导作用。教师在对每章节的重要知识点进行讲授时,可采用让学生记笔记或多提问等方法提高学生注意力。在思考提问环节和课堂自由讨论环节,尤其注意从思维上引导学生如何思考。调查结果显示学生可能会因为不能理解课内容和专业知识而放弃思考而隐形逃课,因此教师在平时教学过程中应注意引导学生思考,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五)定期聘请其他专业老师和企业管理人员给学生授课
部分专业综合性较强,涉及学科很广泛,在讲授交叉学科知识点时可采用聘请其他相关专业给学生授课,在同一学校里,可实行不同专业之间教师进行“交换式教学”,即同一门课程安排不同专业老师讲授不同的章节。另外,高校部分教师在从学校毕业后即进入教学岗位,缺少实践经验,对于理论性较强的课程难以驾驭,可采用聘请企业管理人员给学生授课,讲授管理经验,分享实践知识,教师也应定期去企业进行实践锻炼,积累实际经验。
参考文献:
[1]周琦.目标与手段的背离—大学生“隐性逃课”的社会学分析[J].当年社会青年研究,2001,(3).
[2]高慧斌.大学生课堂参与状况及原因调查分析[J].大学(研究版),2014,(11).
[3]张旭.大学生课堂参与的现状及原因研究[D].苏州大学,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