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作为互联网时代的新宠微博问政是一个双向过程。一方面政务微博上升势头迅猛,呈现出传播力高,互动力强,服务性好的特征,另一方面公民通过微博参政议政,问事于政府。微博问政广泛激发了公民参政议政的热情,微博可以主动设置议题议程,强化了官民互动。微博也构筑民主监督新平台,形成独具一格的微博监督机制。但是微博问政也存在对非网络群体的利益诉求难以兼顾,微博问政的制度建设不健全,微博问政的非理性面可能成为社会冲突的催化剂,冲突现有政治秩序等问题。因此必须加强微博问政管理的制度化,常态化建设,政府可主动和意见领袖合作。
关键词:公共领域;微博问政;意见领袖
DOI:10.16640/j.cnki.37-1222/t.2015.24.258
根据2015年7月中最新的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第36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15年6月,中国网民规模达6.68亿,其中农村网民占比27.9%,中国手机网民规模达5.94亿[1]。而在政务微博方面数据更加惊人,根据人民网舆情监测室《2015年一季度人民日报政务指数微博影响力报告》显示:截止2015年第一季度,通过微博认证的政务微博总数达到141245个。其中政府机构官方微博总数为103849个[2]。微博作为互联网络公共领域延伸载体,它俨然成为了公民参政议政的新渠道,所以有必要重视微博问政的引导、管理和建设。
1 当前微博问政现状及其特征分析
微博问政是一个双向参与的过程,首先来看中央和地方机构的微博即政务微博呈现出的特点。
(1)微博传播力高。当前政务微博作为官民互动的新桥梁和新载体,对于政务信息的发布,传播起着重要的作用。我们看到政务微博的阅读数,发博总数和原创发博数呈现明显上升势头。如中央级机构政务微博具有较高影响力的“公安部打四黑除四害”在2015年春节期间发起的“我在岗位上”和“岁岁平安”两个话题获得4.7亿阅读量和23.8万讨论量。
(2)微博互动力强。通过政务微博的平台,各级政府一对一服务网民、为民办事的情况得到了社会良好的反响。如在党政新闻发布一直名列前三的政务微博“南京发布”在南京全城大雪来临之际,实时公布城管大队连夜组织人力在桥面洒盐防冻的新闻,这种实用有价值的信息,拉近了政府与民众的距离,获得民众理解和支持,构建了政府公信力。
(3)微博服务力好。政务微博被转发、被评论和被赞的次数明显增多。如在气象微博中一直处于前位的政务微博“深圳天气”结合热点话题事件和人物,运用风趣幽默的语言,上演另类的天气预报,网民纷纷点赞。
其次另一方面公民通过微博参政议政评政,问事于政府。
(1)微博以其快捷方便的特性,降低了政治参与成本,提高了政治参与时效,广泛激发了公民参政议政的热情。微博问政由于其低门槛性,大大畅通了利益表达的渠道,极大地消减了公民的政治冷漠。哈贝马斯认为公共领域由三大要件构成:由私人组成的公众,他们能够基于理性和良知就普遍利益问题展开辩论;拥有自由交流、充分沟通的媒介;公众的自由辩论和理性批判能够达成某种共识,形成公共舆论[3]。微博作为互联网时代公共领域的新媒介,由于摆脱了层层管制的束缚,草根民众在这里实现了话语狂欢。很多经由焦点的热点事件经由微博发酵,不同的群体观点在这里对话、协商、交锋和碰撞,最终形成广泛的社会共识,这些极大地推动了中国政治民主化进程。
(2)主动设置议题议程,强化了官民互动。微博媒介的出现打破了传统由政府和媒体设置议题议程的格局,一句话能成为议题,一个人能成为通讯社。微博这种新媒体借助“网状一链式”的传播特征,形成了对每一个公共事件和热点话语的“跟踪-连续”式议程设置效果,建构起了意见生产机制的新型模式[4]。
(3)构筑民主监督新平台,形成独具一格的微博监督机制。微博问政有利于公民更加有效地监督政府,让政务在阳光下运行。公民在微博中提出的意见,政府部门给予回应,以此形成良性循环。从近几年爆发的公共事件如江西宜黄强拆、我爸是李刚等事件中,不难看出微博民意成了普通民众维护公共利益的利器。
2 当前微博问政存在的主要问题
(1)对非网络群体的利益诉求难以兼顾。尽管表面上中国微博用户数量巨大,但是我们要看到这里面也存在水份。首先是帐户上的问题:除了一人多个帐户以外,还存在许多虚拟的僵尸ID; 其次,从微博用户的主体来看,他们大都属于“有闲或有钱”阶层,相对自由的时间和想对宽松的经济条件是建设微博的基础,不难想像像农民工这样的社会弱势群体在互联网时代很容易“失声”,湮没于微博声势的波涛汹涌中。
(2)微博的制度建设不健全。微博由于其亲民性、时效性和便捷性等特性,一时间微博如雨后春笋,遍地开花,便同进我们也要看到很多地方微博从建立开始疏于建设,很少更新内容,对民众反映的问题也没有及时答复,使微博出现了形式化、名利化、和空心化的现象。
(3)微博的非理性面可能成为社会冲突的催化剂,冲突现有政治秩序。微博的真实性往往伴随着内容的随意性和结果的失控性。微博的草根性、碎片化一方面难以保证微博内容的真实性和全面性,另一方面也容易导致民众与政府对立,使社会离心和分裂。某些微谣言呈“裂变式”传播,使当事人和相关部门遭受名誉损坏和精神负担。
3 关于微博问政发展的几点建议
(1)加强微博管理的制度化,常态化建设。首先要做好引导规划,2013年10月1日 国务院办公厅发文《关于进一步加强政府信息公开回应社会关切提升政府公信力》指出:有序推进网络问政,必须坚持全局谋划,将网络问政的信息资源、制度资源、监督资源、管理和服务资源加以整合运用并集成创新,采用最切实的策略、最经济的路径、最管用的手段,对网络问政的近期、中期和长期目标作出整体规划和分期部署,并将网络问政纳入积极政府的“十三五”发展规划;其次要加强机制建设,健全舆情收集和回应机制,完善主动发布机制,建立专家解读机制,建立沟通协调机制;最后要完善保障措施,加强组织领导,加强业务培训,加强督查指导。
(2)政府可主动和意见领袖合作。南京曾发文《关于深化网络发言人制度建设,进一步提升网络互动工作水平的意见》,提出“突出政府与网络意见领袖沟通互动。作为网络意见领袖一定要有思想观点、有影响力。要通过聘请网络意见领袖担任政风行风监督员、旁听政府相关会议、参与政府绩效评估等形式,建立长期稳定的联系制度,发挥网络意见领袖在互联网上的示范作用与影响力。根据工作需要,可定期或专题开展与网民的线下交流,介绍通报重点工作进展情况,适时听取广大网民的意见与建议”[5]。
(3)积极培育现代公民。一方面领导干部要提高微博问政的能力,克服“鸵鸟心态”,树立群众观点,提高网络沟通的能力和素质,掌握网络群众工作方法;另一方面要做到权利和义务的统一,坚持底线,不造谣,不传谣,成为微时代合格的理性的网上新公民。
参考文献:
[1]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第36 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EB/OL].http://www.cnnic.net.cn/hlwfzyj/hlwxzbg/hlwtjbg/201507/P020150723549500667087.pdf,2015-7-22.
[2]人民网舆情监测室.2015年一季度人民日报政务指数微博影响力报告[EB/OL]. http://yuqing.people.com.cn/n/2015/0428/c364391-26917602.html,2015-04-28.
[3][德]哈贝马斯,曹卫东等译.公共领域的结构转型[M].学林出版社,1999:187-205.
[4]陈潭.网络时代的微博问政[J].南京社会科学,2012(11).
[5]南京发文推进网络问政 用微博手机报与网友互动[J].信息系统工程,2010(11).
基金项目: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院科研基金项目“当代中国政治发展进程中的微博问政研究”(YK12-08-04)
作者简介:唐爱芳(1978-),女,江苏南京人,副教授,主要从事:当代中国政治发展研究。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