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红专
摘要:在新的教育理念下,培养学生大胆质疑已是中学语文教学的重中之重。这并非时髦,而是把学生看作是学习的主人和发展的主体。“质疑”它赋予学生自主学习的权利,创建了自主、合作及探究的平台。当然就现在而言,在部分中学语文教师的课堂教学中,并没有完全把“质疑”完全渗透到课堂中,在有的课堂中甚至看不到学生“质疑”的影子。那么问题何在呢?这值得我们深思。
关键词:新课程;语文教师;课堂教学;质疑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5)07-0248-02
质疑是思维的开始,是创造的基础。在语文课堂教学中,运用质疑方式向学生传授教学重点、难点,引导学生积极思考,这既加深了学生对文章内容的领会,又提高了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还能取得较好的课堂教学效果。那么,在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中应如何引导学生大胆质疑呢?
一、创设宽松的教学氛围,鼓励学生大胆质疑
课堂上,要想让学生大胆质疑,教师必须使学生的思维跟着教学情境发展,时时处于“悱”的状态。在语文课堂上,教师口若悬河的讲解不是最重要的。好的语文课要改变“课文阐释者”的旧形象。创设良好的学习氛围,促使学生爱读书、爱表达,让课堂成为学生的语言实践、交流课。学生质疑问难的精神是教师培养出来的。教师要创设了一种无拘无束的教学环境,学生才会感到愉悦、轻松善谈。罗杰斯,人本主义教育家认为:“成功教育依赖于一种和谐安全的氛围。”这是一种不可想象的教师“一言堂”上的氛围。所以,我们既容许学生质疑,又允许学生讨论、说实话,更容许学生争论并发表个人意见。“水尝无华,相荡乃成涟漪”所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二、留给学生充足的质疑时间
新课程随着学生主体性的重新确立,看教师是否上好了一堂课,首先要看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除了课堂教学中学生的发言声不绝于耳,教师灵活多样的教学组织形式,使课堂上人人参与、个个活跃、议论纷纷外,还要看学生是否大胆质疑,让每一个学生都有质疑的机会,都有质疑的愿望,使每一个学生在参与的过程中体验学习的快乐,获得心智的发展。坚持以促进学生发展为本,贯彻“八自主”教学思想:只要学生能感知的,就让学生自主感知;只要学生能观察的,就让学生自主观察;只要学生能想象的,就让学生自主想象;只要学生能操作的,就让学生自主操作;学生能通过探究得出结论的,就让学生自主探究得出结论;只要学生能解决的问题,就让学生自主解决;只要学生能表达的,就让学生自主表达;只要学生能评价鉴赏的,就让学生自主评价鉴赏。
三、创造师生民主氛围,使学生敢质疑
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造成了学生对书本深信不疑,甚至对老师的答案也毫无疑问的现象。有些教师总要把学生的思维引向自己预先准备好的“圈子”当中。有些学生与教师的意见不一致时,就会遭到教师的训斥,学生只有无条件地接受老师的意见,不敢向老师质疑。因此,只有创造民主和谐的氛围,学生才敢质疑。有些学生上课不回答问题,也不提出问题,主要是他们存在心理障碍,怕回答不好,提不出像样的问题,怕遭到同学们的讥笑和老师的指责。因此,教学过程中,教师要经常送给学生真诚的微笑和激励的话语,特别是学困生,给予他们更多的关心。既给他们创造发言的机会,又肯定他们在发言中的点滴优点。
四、注重平等对话
课堂教学中,对话的第一法则是民主与平等。假如无民主、无平等,师生之间即无法对话。而未能完成的动态生成过程即师生对话。在整个过程中,老师作为对话首领,虽然需要保持必要的权威,但也无须用绝对权威压迫学生。坚决不搞单向独白教学,不扼杀学生不停提出的“为什么”。例如,一位教师在执教“扁鹊见蔡桓公”一课时,教师让学生针对课文对刻画扁鹊和蔡桓公这两个人物的用意谈谈自己的看法。一个学生说:“作者刻画这两个人物的用意是形成对比,从而揭示蔡桓公这个讳疾忌医者的可卑、可鄙。”该学生话音刚落,一个学生就提出疑问:“桓公讳疾忌医而死是可悲的,但扁鹊作为医生,规劝病人的力度不够,方法太委婉,没有设法医其心病,有臣卑思想,不能直言不讳。”教师既肯定了前者,对后者也马上给予充分的肯定,并表扬这位学生勇敢地反驳、否定前人的结论,提出自己的看法,推陈出新,标新立异。虽然后者观点脱离文本,但学生求异思维,不盲从权威的独立个性得到了培养。由此可见,老师是学生展示独特见解的欣赏人、谛听者,是对话教学的主持者,也是提供对话话题和对话环境的创造者。在设置对话情景中,应充分让情与情交融,思与思相撞,更让心与心接壤。使每一位学生感受幸福的心灵成长,愉悦的精神享受,价值的独特存在及自主的尊严。
五、尊重学生的独特感受
因长期受到传统教学观念的影响,教师从来拥有对教材文本的绝对解释权,而被扼杀殆尽的是学生的理解。卢梭(法国著名的儿童心理学家)认为学生有它独特的看法、想法和感情,如果用我们的看法、想法和感情强加给学生,那简直是愚蠢的。说明学生是有阅读个性的,是在阅读文本时带着本身具有的感情、知识和经验的个性鲜明的生命个体。其一,学生个体之间的差异源于不同的兴趣爱好、知识存储及家庭背景等,而这些个性差异必然影响学生的阅读,导致在阅读同一文章时会有不同的体会和认识,正如:有一千个读者就会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其二,《新课程标准》明确提出不可以教师的分析来取代学生的阅读实践,所以从若干角度对同一文本进行不同解读时,要注意阅读语文材料的极大包容性。唯有认识到这一点,我们才能在阅读教学中,使学生成为阅读的主人、学习的主人,才能让学生在感悟和思考的同时,在思维和感情活动中加深理解,而教师对学生富有个性的学习、发现要加以鼓励,还应尊重学生的选择和想法。所以,我们在倡导多元化的理解时,教师也要注意恰当的引导,让学生获取正确的价值取向,让学生在正确的轨道上成长。例如,张教师在执教“三打白骨精”一课时,一位学生问道:“老师,我觉得白骨精难道不是一个有孝心的人吗?”张教师要学生说说理由。学生说道:“她一次次失败后不被困难吓倒,继续努力,不泄气,并且还有孝心,要煮唐僧肉了,还请姥姥来吃。”张老师表扬道:“你善于提出问题,值得表扬。但是,你想想:白骨精一次次努力,干好事还是坏事?”学生答道:“坏事。”张老师继续问道:“干坏事不泄气,杀了人还要吃人肉,岂不是干的坏事越来越多了?这能叫有孝心吗?”学生不好意思摸摸头,好像明白了一切。endprint
由以上案例可以看出,学生的体会不相同,这十分正常。在师生对话的过程中,教师只有充分肯定学生的不同感悟,也就是对每个学生的尊重,正是这种肯定才能推动对话的发展。如果我们教师用自己的理解或者文本的主旨强加于学生,那后果是不堪设想的。当然,案例中,教师在热情的肯定中,遇到学生的价值取向“越轨”或错误的时候,进行了适当的点拨,并加上推心置腹的商榷。肯定是为了更好地点燃激情,而商榷是为了呼唤更深的思考。
六、关注学生提出的问题
一堂课,如果没有学生提出问题的过程,学生思维的发展必将大打折扣。因此,在教学中,留给学生回顾思考的过程,多想一想,多问一问,将“你读懂了什么?你能提出什么问题?你还能提出什么问题?”三个问题贯穿课堂教学的始终。关注学生提出的问题,做到有问必答,其最终目的是:让学生能够自觉地提出问题,成为一个思维灵活、有创新才能的人。正如一位教授所说:“我们不仅应当经常地问‘为什么,还应该帮助学生养成自问与反思的良好习惯。那么,学生将逐步学会质疑,不断总结经验,拓宽思维,提出新的问题,让创新能力获得真正的发展。
七、教会方法,使学生“会问”
语文是一门综合性、思维性、科学性很强的学科,学生对新的知识需要直接体验和感悟。教学的根本目的不是教会知识、掌握结论,而是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学会方法并获得能力。俗话说:“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因此,教师应教给学生方法,教学生“会问”。比如,有位教师讲方纪的“三峡之秋”。一开始上课,该老师展示了一段关于三峡风光的录像。然后,全班集体朗读整篇课文,读完了,让学生提问,学生们的问题如下:我国正在三峡地区建设什么工程?从掌握的资料看该工程的作用是什么?该工程对三峡地区的生态环境有什么影响?该工程如遇战争爆发,有何安全隐患?
由此可见,在教学中还存在着一种随意脱离教学内容的现象。从上述几个问题中可以看出,在整个课堂中师生的争论与互动交流占了课堂时间的三分之二。但是远离了文本知识,是极难使学生们在课堂中获得基本的语文知识素养的。教师应该清楚地看到,课程的主要资源是教材,教材更是教学的主要对象和基础,在拓展学习中,让学生研读、面对教材时须立足教材,通过教材引导学生关注教材外的资源,使教材成为沟通校内外、连接课内外的桥梁。针对教材课本中的知识,不远离课本内容才是正确的态度,为使课程文本资源的价值提高,为更加符合学生的实际需要,让教材的内容更结构化、更具科学性,因此须通过再创作并对教学的相关内容进行适时适度的引进,且科学地组合、构建、置换、增加、删减,因此需要用好生活的活教材,联系学生的实际,根据形势的变化而变化。若一味热衷于对来自课外的信息资料的互动和交流,而置教材于不顾,岂不是喧宾夺主、舍本求末。
思维始于疑问,学生的内心拥有一个富有真实而充满灵性的世界,作为中学语文教师应当尊重学生的生命体验,营造生命课堂。质疑,让学生精彩、让课堂精彩,让质疑演绎新课改背景下的中学语文课堂教学的实践智慧。
参考文献:
[1]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S].语文教育出版社.
[2]王义堂.新课程教学程序[M].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2002.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