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小飞 董俊慧
摘要:本文针对内蒙古工业大学民族预科生的学情特点,分析情感激励教学手段运用的实际意义,分享了情感激励在课堂教学中运用的策略,并提出情感激励在民族预科生教学过程中运用需要注意的问题。
关键词:情感激励;民族预科生;课堂教学;运用
中图分类号:G642.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5)07-0185-02
情感是影响人们行为的最直接的因素之一,我们每个人都有着对情感的需要。在课堂学习中,如果学生只是毫无热情地进行机械的学习,难以取得良好的学习效果。课堂教学活动是一个师生互动的过程。在课堂教学中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是教育成功的必备条件[1]。内蒙古工业大学地处塞外边城呼和浩特市,是一所具有60年办学历史的少数民族地区工科高校。我校的生源比较复杂,其中最具特色的是承担着大量少数民族学生的培养工作,以蒙古族为主,还有鄂伦春族、回族等。民族预科生是根据少数民族学生的特点,在进入大学的第一年,着重提高文化基础知识,加强基本技能的训练,使学生在德育、智育、体育几个方面都得到进一步发展与提高,为进行本科专业学习打下良好基础所开设的一种教学班制度。与汉族学生相比,民族预科生的成长环境、家长教养方式、语言和生活习惯都有很大的不同。另外,学生普遍学习基础薄弱、学习能力不足,在学习过程中面临较多的心理障碍和实际问题。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也面临很多的问题和挑战。经过几年的教学经验积累发现,情感激励法在针对民族预科生的教学过程中具有较好的作用,收到了满意的教学效果。所谓情感激励法,是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利用情感因素的作用,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和学习热情,提高教学效率的方法。这种方法的核心要素在于尊重学生、爱护学生、理解学生,使学生在教学活动中切实地感到自己受到了重视,感受到了学习的快乐。
一、在民族预科生课堂教学中运用情感激励的实际意义
1.情感激励能够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学习观念,端正学习态度。民族预科生刚刚进入大学,部分同学甚至连汉语都不能运用自如。因此,在课堂学习过程中,遇到困难,容易产生退缩、消极、厌学等情绪。教师的情感激励能够有效地化解学生的负面情绪,使其正确认识遇到的困难并引导学生梳理解决办法。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正确的学习观念和良好的学习态度是学生学业有成的有效保证。
2.情感激励能够帮助学生建立远大的人生目标和生活目标。民族预科生大部分来自偏远地区,相对来说经济比较落后,生活节奏缓慢。初次来到大城市,面对着新的生活和学习环境,容易出现不适应的状况,陷入迷茫的境地,产生浮躁的心理,对未来更缺少合理的设计和规划。正确的人生目标和奋斗目标是促使学生刻苦学习,积极努力的源动力。通过不同形式的情感激励可以帮助同学们初步建立自己的人生规划。
3.情感激励能够激发学生在课堂教学过程的学习兴趣、增强学习动力。民族预科生普遍学习兴趣淡薄,且学习动力不足,即使在课堂上也处于昏昏欲睡状态,难以取得良好的学习效果。这就需要教师合理运用情感激励,使学生的学习兴趣与学习热情得到充分的激发,在课堂具体教学过程中使学生与教师得到良性融洽的互动。因此,情感激励具有互动性,教师若想激发学生学习的动力,只有与学生的情感产生共鸣,才能实现。简而言之,即学生与教师之间双方共同的交流活动。通过情感激励营造融洽的课堂气氛,从而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为课堂教学的良性发展搭建一个可利用的平台。
4.情感激励能够推动教学相长。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如果你讨厌学生,那么你的教育还没开始就结束了。在实际教学中,如果你轻视学生,那么你的教育也是失败的。尽管民族预科生知识底蕴不足,理论基础薄弱,但是学生的潜力是无限的。我们培养的民族预科生,有很多经过不懈的努力取得了骄人的成绩。在课堂教学中注重情感激励,对于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主动性、积极性,激发其内在潜能与扩展自身的知识视野,增强教师自身的事业心和责任感等方面具有重要的影响。同时,与民族预科生的接触,还可以使汉族教师收获较多的民族知识和民族文化。教师的天职是教书育人。同时,在我们的教学过程中,还要注重因材施教。通过对民族预科生的教育和培养,教师也可以积累更多的教学经验和方法,提高教师自身的综合素质。
二、情感激励在民族预科生课堂教学中实施的具体方法
1.教师要注意情感激励时机的选择。民族预科生在学习初期,会遇到很多困难,例如语言不通、新知识听不懂,跟不上课程进度,与任课教师存在距离感等,容易产生畏难、消极的情绪。在这样的情况下,教师要强化知识点的讲解,对学生坚持鼓励表扬的原则,及时引导其刻苦努力,迎难而上,使他们树立学习的信心。另外,实践表明榜样的力量是无限的。它具有形象性、感染性、权威性和可信性等特点,可以将外在激励转化为学生内在的动力,成为他们前进的航标,或者终身的楷模。教师要多和学生交流优秀民族生的学业发展案例,带动大家树立长远的学习目标。
2.教师要善于运用饱含情感的语言对民族预科生进行激励。情感是一种十分复杂的心理活动。民族预科生具有较强的被尊重、被关爱的情感需求。情感激励要以教师的人格魅力与精神力量为主,表现出对学生的尊重、爱护和理解,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满足其情感需要。因此,在具体的教学实践过程中,教师应当对教学的情绪有一个具体的掌控,比如,在课堂教学中,注意以言激情、以景生情、以情动情,等等,重视对学生情感活动的性质和强度的调控。但同时,教师也要注意把握分寸,维护课堂教学的严谨和严肃。
3.宽容激励是民族预科生情感激励中的重要内容。宽容激励就是通过教育管理者的宽容和忍让,建立起与学生之间相互理解、信任、和谐宽松的教育环境,从而激发学生的内在动力,达到促使其积极努力、奋发向上的目的[2]。部分民族预科生学习习惯不好,课上容易出现打瞌睡、玩手机、开小差等现象。另外,民族预科生往往性格直爽,脾气急躁,偶尔会出现和教师顶撞等不理智行为。作为教师,要明白学生的生源特点,采取宽容的柔性策略处理类似的问题。宽容常常会化作一种力量,激励人自省、自律、自强[3]。endprint
4.情感激励的实施要适度,运用合适的教学艺术和技巧,适时把握情感的表达方式,要谨防滥用情感。滥用情感会显得过于做作,不能体现出教师的真诚。因此,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要适度地投入热情和情感,控制好课堂教学的节奏与气氛,使学生的心理环境始终处于融洽和谐、稳定持久的状态。面对民族预科生,教师应保持亲切和蔼的面容,适当的手势动作,严谨、简洁、质朴、抑扬顿挫的教学语言,从而帮助学生调节自己的行为,并在学习行动上做出积极的反应。教师也要注意控制自己的情绪,谨防滥用情感的现象出现。另外,教师在进行课堂教学过程中,要首先端正自己的教学态度,注意自己的仪表,注意自己的讲课方式和遇到问题的处理方法,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以自身为榜样,去引导学生、激励学生。
5.情感激励必须因人而异,坚持以学生为本。激励本身是刺激人们内在的心理状态,这种心理状态说到底就是一种需要状态,正是受某种需要的驱使才使人们产生内在动力。不同的学生有不同的心理状态,所以教师要尽快熟悉学生,注意性格和心理状态特别的学生,以便针对不同的学生采取相应的激励办法。教师要秉承以学生为本的原则,加强与学生的思想沟通、情感交流,关心、理解、尊重、信任和认可学生,使学生始终保持良好的情绪。坚持“以情动人”、“以情励人”,采取多样的激励手段和方法,才是最富成效的激励方式。另外,经过几年的工作积累发现,民族预科生往往性格直爽、仗义,有较强的民族情结。同时,对本民族的同学和朋友,情义更加深厚。因此,在进行课堂教学过程中,可以适当地列举以往优秀民族预科生的事迹,用榜样的作用来激励同学们,使同学们意识到只要努力学习,就会取得进步。
三、在民族预科生课堂教学过程中运用情感激励需要注意的问题
1.对民族预科生实施情感激励必须充分了解少数民族,只有这样,才会形成健康、积极的师生关系,有效地帮助学生矫正不良行为,不至于因为教师的一些无心的语言或行动,造成学生的误解,甚至不满或叛逆情绪。
2.实施情感激励时,教师必须树立平等的理念。情感激励的对象应该是全体学生。教师应当在宽松、民主、和谐融洽的环境中,对每一位学生给予充分的关怀与尊重,切记不可通过情感激励的方法以少数民族学生为中心进行,这样不仅会失去激励的作用,甚至会被误认为教师不公平地对待学生,是在搞个人的“小圈子”,反而会极大地影响课程的顺利进行。
3.要注重情感激励和其他多种教学方法的长期配合运用。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多种教学方法的配合使用,会使教学工作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情感激励具有渗透性和潜移默化的影响性,但需要长期的坚持才能见到成效。因此,教师要注重将情感激励渗透进自己的教学工作中,并体现在教师的一言一行上,持之以恒,实现最佳的教学效果。
综上所述,民族预科生作为教学对象,有其自身的特点,既涉及到学习习惯、知识底蕴,又涉及到文化的差异。因此,教师在授课过程中是存在较大难度的。通过分析发现,情感因素对民族预科生的学习行为存在着极其重要的影响,尤其是在课程的开始阶段。因此,各位教师在针对民族预科生的教学中,要掌握这一学情特点,善用情感激励,以求实现良好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张金亮.情感激励在凸显师生“双主”地位中的作用研究[J].教学与管理,2007,(18):121-122.
[2]胡玲芝.情感激励在大学生教育管理中的应用[J].教育探索,2008,(4):70-71.
[3]周德军.情感激励在课堂教学中的运用[J].教学与管理,2009,(11):119-120.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