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独伊 王纯
摘要:师范专业的终极目标是为社会培养知识体系完善、实践能力突出的中小学教师,注重能力培养的独立院校师范专业则明确提出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目标。但在现实中,独立院校的师范专业一直备受冷落,尤其是在实践教学领域,资金投入有限,配套设施欠缺,在教学内容与方法上还存在不少问题。要针对这些问题,重新定位,加大投入;改革课程,完善体系;强化实训,培养能力,从多个维度采取改进措施,提高学生的教学实践能力。
关键词:师范专业;实践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5)04-0102-02
师范教育旨在为国家基础教育事业培养合格的人民教师。这些“未来教师”不仅要具备系统的专业知识,更要具备过硬的“教学生”的本领。以动手能力为人才培养核心标准的独立学院,在设定师范专业培养目标时,也提出了理论知识和实践能力的双重标准。但现实情况是独立学院的师范专业教学仍以理论教学为主,实践教学为辅,导致学生的教学动手能力差,难以胜任岗位。很多学生也反映不是自己“不会”,而是不知道怎么教别人“会”。
因此,在师范生的培养过程中,实践教学是一个必不可少的重要环节,关系着学生是否能将理论知识转化为操作能力。《现代汉语词典》中说,实践是指人们改造自然和改造社会的有意识的活动。通过实践教学,学生可以亲自体验教育心理学的个性规律,可以熟悉一线教师的教学流程,可以参与真实的课堂管理。当前大部分的独立学院在进行专业改革时越来越重视实践教学,但从实际情况来看,仍存在不少问题。
一、独立学院师范专业实践教学存在的问题
以笔者所在的湖北工程学院新技术学院为例,该校为了加强实践教学,先后在信息工程系、财经政法系分别开设了锻造实训室、营销策划室。而以师范专业为中心的语言文学系则只配备了基本的语音室以满足英语教学的需要,却没有关注到师范技能的培养。目前,独立院校师范专业的实践教学主要存在“四多四少”问题。
1.在硬件设施上,理论教室多,实训教室少。由于独立学院正处在由规模发展向内涵发展的转型时期,各专业建设面临新的整合,尤其是师范专业正面临国家基础教育的全面深化改革,其人才培养目标更需重新定位。正因如此,独立学院一方面要加强对学生的了解,挖掘他们的才艺潜能和个性魅力,突出学生专业特点。另一方面要加强对师范专业的资金投入,增加类似“模拟课堂”的实训教室,如微格教室;还可以适当增加教育实习的时间,不要将师范专业的教育实习时间只限定在第四学年,实习应贯穿于整个大学教育中。校内实训类实践课应充分利用第二课堂和功能齐全的实训教室,培养、锻炼学生的语文教学技能,如书写技能、口头表达技能、课件制作技能等。
2.在师资配备上,主讲教师多,实训教师少。目前,独立学院师范专业的课程体系主要包括学科类课程,如汉语言文学和英语专业开设的种类繁多的专业课,还包括部分教育类课程,如学科教学论、教育学、心理学等。各院校普遍认为专业课的师资配备是最重要的。在这种导向下,独立学院师范专业的师资配备以专业课教师为主,既有职称要求,又有学历要求。教育类课程教师大多直接从高校毕业,又回到了高校执教,他们只有短暂的中小学或大学教育实习经历,而无第一线的教学经验,对实践教学的认识有限。即使在有限的教育实习阶段,有中小学的一线教师做指导教师,但由于实习时间过短,受指导教师自身教学任务重、升学压力大,难以兼顾等条件制约,教育实习也只能呈现出“浅尝辄止”的状态。
3.在教学内容上,理论知识多,实践经验少。长期以来,我国教育类课程内容呈现理论性强的特征,有时“以超乎教育现象的理想化认识指导实践”,“用简单化了的推论来认识、界定复杂的教育实践”。而独立学院的教育类课程仅限于传统的教育学、心理学、学科教学法,部分教材版本陈旧,重理论阐述,忽视了结合实际案例来阐述经验;重知识灌输,轻能力培养,使本是实践为主的课程体系“异化”为空洞说教的理论课。
4.在教学方法上,纸上谈兵多,动手实践少。在课堂教学中,老师“满堂灌”的现象依然存在,学生缺少发言、讨论、实践的机会,被动地以记笔记和复制课件的方式接受知识。这种纸上谈兵式的“黑板教学法”不仅限制了学生将知识转化为能力,也减退了学生的从业热情,进而影响了学生职业道德意识的养成。
二、建立具有独立学院特色的师范专业实践教学体系
师范专业人才培养规律告诉我们,实践教学是独立学院实现师范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必经之路。过去那种仅以短暂性教育实习来替代实践教学的作法是十分错误的,应该将实践教学与整个人才培养过程结合起来,循序渐进地持续开展。可以从以下三个层面来建设实践教学体系。
1.增加资金投入,实施政策倾斜,为师范专业的实践教学改革奠定物质基础。一般说来,我国独立学院都是靠成本较低的文科类专业起家的,有了一定规模之后,大多以兴办理工科专业求生存、谋发展,而文科类专业,尤其是师范专业则“退居二线”。学校在资金投入层面的文理科差异几近定式,尤其是在建设校外实习教学组织上,生均投入差距悬殊。这主要源于“文科类专业,尤其是师范专业,是低成本专业,是学校效益积累源专业”的认识误区。这样,造成师范专业实践教学体系建设物质基础薄弱,该办的事办不了,在办的事办不好。
“厚基础,宽口径,熟练的现代教育技术”这一趋向性人才诉求,决定独立学院师范专业的实践教学必须在校内建设起功能齐备的微格教室、教学技能培训室;于校外,应该建设多层次的教育实习基地。联系对象不一定只限定在当地的公办中小学,因为这些学校虽说条件好,但门槛高,实习生未必能得到亲自实践的机会。选择对象可以放宽到当地的民办中小学,通过教育帮扶,既使学生得到持续不间断的实践机会,又使这些学校在师资和教育理念上获得支持。教育帮扶是双向的,院校可以经常组织学生去学校听课、评课、观摩优质课竞赛,还可以外聘优秀的一线教师担任实践教学的指导老师,当然,学校也需要帮助实习基地开展教师校本研修。endprint
2.着力建设师范专业隐性课程,拓开实践教学改革领域。隐性课程通常体现在学校和班级的情境之中,包括物质情境、文化情境、人际情境,对学生起潜移默化的影响作用。独立学院可以从优化校园文化建设和提高师范专业师生职业素养两个层面开发隐性课程,以充分发挥隐性课程的教育效力,从而更好地实现师范专业的培养目标。
在校园文化建设方面,可以尝试着在宣传橱窗、海报栏、教室走廊上多展示一些优秀教师的资料,或者是教育家的名言,营造浓厚的职业氛围。在提高职业素养方面,学校既可以组织或参与各种师范生技能比赛,如讲课大赛、说课大赛、课件设计与制作竞赛、书法竞赛等;也可以开设师范生技能培训课程,如“三字一话”训练、模拟教学等。
3.教师转变观念、改进教法、积极实践,是实践教学顺利开展的关键。在教师层面,实践教学改革的第一步就是观念的转变。不论是专业课教师,还是实践教学的指导教师,都应该重视学生职业技能的培养,要自觉摒弃“教育实习才是实践教学”的错误观点。教师们应该树立“实践教学贯穿师范教育的始终”的新理念,使实践教学元素分阶段地渗透于各门课的教学,如大一重在形成职业热情,大二重在培养基本技能,大三重在实践理论知识,大四重在研究综合效应。
实践教学改革的第二步就是教法的改变。陶行知先生在论述“教学做合一”时说:“先生拿做来教,乃是真教;学生拿做来学,方是真学。不在做上用工夫,教固不成教,学也不成学。”从中可以看到实践教学于教师、于学生的价值。例如在《语文教学论》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将理论知识教学与教学技能训练结合在一起,边讲边练。在导入学习环节时,可以设置“课前试讲十分钟”环节,提前准备,当堂展示,大家一起评一起学;在备课环节,教师可以指导学生就语文教材某篇课文进行小组集体备课,实地演练,使学生经历教师备课的情感体验并初步形成备课经验。
实践教学改革的第三步就是教师要积极主动地了解课改新信息,尽可能多的走进中小学的一线课堂。教师不仅要在思想上跟上时代的脚步,更要亲自通过实践验证自己的知识体系,用真实、生动的课堂案例来传授教学经验。与此同时,教师本身就是一个很好的实践教学模型,作为潜在的隐性课程因素,教师的仪容仪表、语言表达、师德风尚都会成为学生模仿的对象,这将十分有益于学生今后形成教学实践能力。
参考文献:
[1]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词典编辑室.现代汉语词典[K].第五版.北京:商务印书馆:1237.
[2]郑金洲.中国教育理论研究的世纪走向[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3,(6).
[3]袁振国.当代教育学(修订版)[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9:146.
[4]黄宁生.论高等师范专业实践教学的内容与方法之改进[J].南京晓庄学院学报,2010,(5).
[5]蔡丽琼.在夹缝中求生存的独立学院——中国矿业大学徐海学院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与实践[J].新课程(教育学术),2011,(03).
[6]沈国彬.以专业抽检促进独立院校专业建设——江苏省独立院校专业建设抽检工作探究[J].苏州教育学院学报,2011,(05).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