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体验式乡村旅游的开发研究

2015-12-10 08:24王利琴
教育教学论坛 2015年13期
关键词:体验经济开发策略

王利琴

摘要:体验式乡村旅游是体验经济时代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新趋势。本文在对体验式乡村旅游界定基础上,分析发展河南省体验式乡村旅游的优势,并在对河南的体验式乡村旅游存在的问题进行思考的基础上提出了河南省发展体验式乡村旅游的若干思路。

关键词:体验经济;体验式乡村旅游;开发策略

中图分类号:F59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5)13-0076-02

随着旅游业的不断发展,以观光为主的旅游产品逐渐被参与体验性较强的旅游产品所取代。体验式乡村旅游是指到农村去旅游的游客依据自己的生活习惯和自己的个性化需要来制定旅游的内容,即由游客自己参与旅游线路和旅游内容的设计。由此可见,参与性、独特性和体验性是乡村旅游业未来发展的方向。

一、体验式乡村旅游的涵义

美国著名学者阿尔夫·托夫勒20世纪70年代在他的著作《未来的冲击》中率先提出了“体验经济”,他认为体验经济将是在农业经济、工业经济、服务经济之后的世界经济新的发展趋势。此后,1999年美国经济学家B·Joseph Pine和James H·Gilmore在《体验经济》著作中将体验经济进一步定义为“企业的营销活动是以消费者为中心,通过服务与商品,创造让消费者参与,并给消费者留下深刻印象的经济活动”。这一论述将“体验经济”再次提到人们的面前,并引起企业的关注。

参与性较强的乡村旅游直到20世纪80年代才在我国开始得到比较快的发展。体验式乡村旅游是指以富含乡村气息的农家小园、田间地头、耕种收获、绿色食品以及独具特色的乡村民俗为依托,通过调动游客的求新求异的心理需要,进而开发出相应的旅游产品,以满足旅客的个性化需求为目的,以游客为中心,制定出参与性强、内容新颖、活动刺激、灵活多变的旅游产品。即在乡村地区开展的,以农村特有的资源为基础,以游客为中心,围绕游客需要开展的、能够使游客参与的、并能给游客留下美好回忆的旅游产品。它有别于传统的乡村旅游,特别注重游客在旅游活动过程中的参与性,看重游客在旅游中的心理感受。

二、河南省开发体验式乡村旅游的SWOT分析

1.河南省开发体验式乡村旅游的优势。20世纪80年代末,乡村旅游在我国逐渐发展起来,现在已经成为诸多省份的支柱产业。河南省开发乡村体验旅游有其的特殊优势,具体状况如下:①地理优势。素有“九州腹地”、“十省通衢”之称的河南,自古以来就是南来北往、东去西行的必经之地。而郑州作为省会更是我国交通枢纽的心脏,铁路交通方面京广、京九、陇海、焦枝铁路纵横其间;公路交通方面四通八达,高速公路更是纵横交错;村村通工程更增加了农村的可介入性,为大力发展体验式乡村旅游提供了可能性和便利性。②资源优势。乡村体验旅游是以农村环境为依托而产生的旅游活动,河南是农业大省,乡村旅游资源丰富。河南地处中原,地域广阔,历史文化悠久,而工业发展相对滞后,因而保留了大批具备原生态地方特色的乡村文化。这里有原始的生态环境、独具特色的民居建筑、春耕秋收的田园景色、风味独特的农家乐、男耕女织的农家生活;文化生活方面有以豫剧为代表的地方戏曲、民间工艺(如朱仙镇木版年画)、民间杂技艺术(如开封的盘鼓、夏邑的唢呐)等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乡土民俗文化资源,均为河南发展体验式乡村旅游提供了条件。③客源优势。现代城镇居民在钢筋水泥构成的环境中居住,在节奏快而又相对枯燥单调的工作压力下生活,解脱枷锁、回归大自然的心理油然而生,在此情感需求的驱动下,体验式乡村旅游应运而生。河南省发展体验式乡村旅游的优势在客源市场上有两方面,一,体验式乡村旅游的客源市场一般是国内游客,客源市场距离旅游目的地一般较近,省内游客是主要的客源市场,而河南省是人口大省,能为体验式乡村旅游保证充足的客源;二,近年来,河南经济发展保持了高于全国平均水平的增长速度。有经济作后盾,加速了城镇居民奔向乡村的脚步。④政策优势。随着人民对乡村旅游需求的增加,政府对发展乡村旅游也逐渐重视,相应出台了一系列政策鼓励发展乡村旅游。2008年,中央再次将重心聚集在“三农”问题上,将开发旅游作为发展农村基础建设的首要方法与手段。河南省也高度重视开发体验式乡村旅游,从政策到资金均提供了有力的支持与保障。2007年《河南省郑州市人民政府关于强力推进城区观光休闲农业发展的意见》将乡村旅游列为项目建设的重点之一;2011年《河南省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旅游业意见重点工作分工方案》出台了一系列鼓励乡村旅游发展的政策;2012年《河南省“十二五”旅游产业发展规划》中将乡村旅游列为河南省旅游发展的工作目标之一。

2.河南省开发体验式乡村旅游中出现的问题。河南省在开发体验式乡村旅游的过程中,有跟风而上现象,旅游产品技术含量低、层次少、附加值不高,同时没有完整的产业链,投入与产出、产品与市场尚没有很好的对接。①旅游主体管理制度不完善。目前河南省体验式乡村旅游的开发处于较低层次,经营管理水平低,从业人员缺乏系统的培训。体验式乡村旅游的经营主体一般以当地农民的家庭为单位,缺乏统一有效的管理模式,且许多从业人员均是农村家庭成员,没有受过正规的专业培训,整体素质偏低。②“文化殖民”现象的影响。体验式乡村旅游资源开发中较突出的问题是“文化殖民”现象,由于旅游客源地与旅游目的地之间的经济和文化势差,导致旅游者、旅游经营者及旅游地居民都在刻意地追求满足某些不适当的要求,从而改变了乡村文化产品原有的面貌。主要表现在:一方面,旅游者的强势文化对旅游目的地的直接冲击,旅游者按照自身对体验式乡村旅游的理解要求目的地居民加以配合,改变了乡村原有的生活模式;另一方面,旅游地居民为尽量满足旅游者而产生的刻意迎合现象,破坏了乡村旅游原有文化内涵,从而使乡村体验旅游的主题无法充分体现。③旅游产品质量不高。体验式乡村旅游的开发和投资主体多为当地农民,政府参与较少,因而导致投入资金有限,经营规模无法扩大,多数经营者只利用现有的农田、果园、牧场、养殖场稍加或者不加修饰而直接投入使用,由于基础建设跟不上,加上资源的原始化(即仍在生产状态而不是旅游接待状态),而致使体验式乡村旅游整体接待水平和服务水平较低,配套设施不完备。同时,人云亦云的开发思想导致体验式乡村旅游产品的内容和形式千篇一律,缺乏地方特色而降低了对游客的吸引力。endprint

三、河南体验式乡村旅游的开发策略

体验式乡村旅游就是突出乡村特色,把农耕生活形态的典型景象提纯集粹,将农耕生活形态及农事活动再现于景区的乡野大地中。同时要挖掘当地的民俗文化,真正满足广大游客的个性化需要。①“食”,既注重风味,又具有特色。体验式乡村旅游注重的是当地的特色,游客在意的就是与平时饮食所不同的一种感受,所以在开发食品时,一方面要考虑外地游客的口味,另一方面也应保持地方特色。即在开发旅游食品时不能一味追求高档消费,使乡村旅游丧失了应有的风味和特色;而应在调配味道的同时保持一些地方风味很浓的制作工艺和菜肴品种。②“住”,既讲究卫生,又入乡随俗。大多数游客在乡村旅游过程中,在住宿方面希望房间有独立的卫生间(连同盥洗、淋浴),而不愿意与陌生人或房东轮换上农村的公共厕所,尤其是农村的露天旱厕。农村在发展旅游的同时,由于资金投入的短缺,基础设施的建设跟不上,而导致卫生设施极其简陋,厨房、厕所等卫生条件与游客要求相差甚远。因此,在发展体验式乡村旅游时,游客的住宿设施方面,建筑物以及生活设施应该具有当地特色,但也要结合城镇居民的生活习惯。③“行”,既出行便利,又保护原始环境。对于享受体验式乡村旅游的游客,对交通的期望是,进入旅游目的地的交通要尽量便利,而旅游景区内的交通要尽量保持原有风格。河南现在的“村村通”工程已极大地改善了乡村的交通条件,能够达到进入的便利;但部分乡村片面追求道路的宽广和便捷,将许多原本具有地方特色的交通工具和线路弃之不用,破坏了乡村旅游目的地的原始环境,导致舍本逐末的效果。④“游”,既舒畅心情,又有刺激体验。体验式乡村旅游不同于其他旅游形式的主要区别在于体验,而特色产品是体验式旅游的灵魂,是旅游吸引力的主要源泉。在体验式乡村旅游过程中游客既要玩得开心舒畅,又要回味无穷,那么特色旅游产品是其保障。因此,要发展河南省的体验式乡村旅游,开发特色鲜明、形成品牌的乡村旅游产品是当务之急。⑤“购”,既新颖别致,又有纪念价值。中国式的旅游商品一般是千篇一律,任何旅游景区的旅游商品基本上一样,使得游客对旅游商品均熟视无睹。体验式乡村旅游的旅游商品应该独出心裁,走出自己的路,以农民自家的土特产品为旅游商品,在新颖别致、与众不同方面增加吸引力。另外在包装方面提高档次,增加其收藏的价值,进而吸引游客去购买。⑥“娱”,既参与性强,又不千篇一律。体验式乡村旅游的核心在于体验、在于参与。因此开发旅游产品时应重点在发掘当地的民俗风情、提高活动的娱乐性和游客的参与性等深层次开发方面,开发的旅游新产品既具有当地特色又有极强的参与性,进而提高旅游新产品的吸引力和游客的重游率。切忌娱乐产品单一,类似麻将室、棋牌室和卡拉OK厅之类的大众化新产品,只能让游客觉得厌烦。

总之,体验经济时代的来临为旅游业提供了比其他行业更好的发展机遇。通过发展体验式乡村旅游,将农村潜在的乡村旅游资源转成现实的经济利益,增加农民收入。

参考文献:

[1]邵琪伟.发展乡村旅游 促进新农村建设[J].求是,2007,(1).

[2]张健华,陈秋华.试论乡村旅游中的游客体验[J].商业研究,2008,(1).

[3]王晓丽,宋书巧.对广西乡村旅游资源开发的思考[J].广西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2).endprint

猜你喜欢
体验经济开发策略
体验经济视角下遗址类景区旅游产品开发研究
高中政治微课程开发策略研究
南京历史文化街区体验旅游开发ASEB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