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聪
摘要:本文以笔者亲历的一例大学新生心理咨询个案为研究点,凸显了部分大学新生群体对大学生活的不适应、对人际关系适应不良的整个心理咨询过程。适应不良是大学新生常见的心理问题,笔者采用合理情绪疗法改变求助者的错误认知,建立正确的认知模式,经过4次咨询,求助者情绪低落、食欲下降、难以入睡的症状基本消失,达到咨询目的。
关键词:大学生;心理咨询;情绪疗法
中图分类号:G44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5)17-0044-02
一、基本资料
叶某,男,19岁,大一新生,独生子,父亲经商,母亲全职在家,家庭经济状况良好。身高1.70米左右,体态偏胖,无重大躯体疾病,无家庭精神病史。无住校等集体生活经验,自立能力较差,不爱运动也无其他兴趣爱好。性格内向,学习刻苦、成绩一般。进入大学后,感觉与室友关系紧张,很少与他们交往;排斥参加班级、学校活动,认为是耽误时间、影响学习,为此情绪低落,难以入睡,食欲减退,注意力不集中。学校在对新生进行统一体检中,并未发现有任何器质性病变,其主动到咨询室求助。
二、个人陈述
个人陈述:开学两周以来,我努力适应大学生活,但室友经常玩乐、不学习,聊天到深夜,懒床,有时候还逃课,我和他们没共同语言,不喜欢和他们交流,感觉不是一路人。开学以来我都在教室或者图书馆看书,直到睡觉才回到寝室,但回到寝室,受到寝室同学玩乐、聊天的影响并不能马上入寝。同时,班级其他同学也活泼开放,大部分同学都忙于班级活动、社团活动等,我对此没有什么兴趣,觉得那是浪费时间,耽误学习。近来感觉越来越孤独,甚至有被人搁置一旁的感受,心情很不好,食欲下降,经常难以入睡。
三、咨询师观察和他人反映
咨询师观察结果:求助者衣着整洁,谈吐正常,双眉紧锁,在谈到与同学关系时,不时叹气,表现出期待与他人沟通又很无奈的样子;在谈到大学生活与中学生活时,其表示更喜欢中学按部就班的生活,不适应大学活动多又相对自由的生活。求助者意识状态良好,表达完整,主动求助。周围同学反映:该生性格内向,基本无存在感,很少、几乎不与人说话;班级活动从来不参加,常常一个人进出,但从不旷课、逃课,学习认真,无不良嗜好。
四、评估及诊断
1.心理评估。该新生因感觉自己适应大学生活较为困难,且无法顺利与同学交往,导致近期自身孤独、情绪低落、食欲下降、入眠困难,注意力不集中,主动寻求辅导员和咨询师的帮助,以摆脱不良情绪的困扰。该名来访者是在客观存在的“事件”刺激下而导致主观上情绪的低落,但心理活动协调一致,个性相对稳定,尚未出现明显的改变,且对自己的症状有很好的自控力,自己主动寻求心理辅导,据此推断该求助者的情绪变化是主导症状,属于正常心理变化。诊断结果:一般心理问题,由于对大学生活的不适应以及人际交往的不顺畅而造成的。
2.鉴别诊断。(1)根据病态三原则,该名新生知情意统一,有自知力,能主动求医,且无幻觉、妄想等精神病症状,因此可排除精神疾病。(2)求助者虽表现为情绪低落,对活动、玩乐等表现为无兴趣,但对专业学习兴趣十足,与抑郁症表现的兴趣丧失、绝望感、自杀行为等典型症状相比,存在明显差异,且病程时间较短,因此可以排除抑郁症。(3)严重心理问题的病态表现为反应强烈,且反应泛化,对社会功能造成严重影响,病程大于2个月。而该求助者症状不足一个月,反应没有泛化,且没有对社会功能造成严重影响,因此可以排除严重心理疾病。
五、咨询目标
根据上述评估及诊断,同时与求助者协商确定近期和长期目标。近期目标:(1)改善低落的心理情绪,改变不合理的认知方式。指导求助者如何合理安排活动与学习时间,充实大学生活,帮助其正确认识自己、认识他人、接纳同学。(2)建立良好的人际沟通模式,帮助求助者全面、正确看待人际关系的实质,掌握人际交往的技巧,改善同学之间的关系。长期目标:积极帮助求助者完成涵盖和谐的人际关系、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等各方面的健康人格的塑造和矫正。
六、咨询方案
1.方法与使用原理:合理情绪疗法。该名新生的心理问题起源于不适应大学生活以及由于性格内向、没有集体生活经历等造成的人际交往困难,以致产生大学里参加集体活动是“浪费时间、耽误学习”、和同学“不是一路人”等不合理信念,从而引起了被搁置一旁的孤独感、情绪低落、心情郁闷、难以入睡等多种症状。经分析,引起该名新生病状的主要原因,并不在于大学生活以及人际交往本身,而在于对大学生活、对人际交往的不合理看法和信念。合理情绪疗法是指在通过纯理性的分析和逻辑思辨的途径,改变求助者的非理性观念,以帮助其解决情绪和行为上的问题。本案例中的大一新生的心理问题,表面看来是不适应大学生活、人际交往障碍才导致情绪低落等情绪,实际上真正的原因来自求助者本身对事情的不合理认识和评价引起的,主要因素是心理行为方面的认知因素。其次,求助者性格内向、没有集体生活经历,现在又远离父母,身边既没有能沟通的人,又没有家人的照顾,所以产生了孤独和寂寞的情绪。另外,刚进学校的新生,对学校、老师、同学等多种环境的不适应是该名新生心理问题产生的重要社会因素。因此本案例主要运用合理情绪疗法,帮助求助者以合理的理性思维方式,树立合理的信念,同时减少和消除情绪困扰及行为障碍。
2.咨询设置。向该名新生讲清心理咨询的性质、原理和步骤、以及具体咨询方法;同时告知双方的责任、权利和义务,以及需要遵循保密和限度原则。协商明确每次咨询的时间以及其他需要注意的事项。
七、咨询过程
1.咨询关系建立和诊断阶段(第一次咨询)时间:2013年9月25日。方法:会谈法、问卷调查法。具体过程:通过顺畅的沟通交流,努力与求助者建立良好的咨询关系,以获得求助者的信任。在咨询过程中,咨询师主要运用倾听、共情等技术对求助者表示理解,让求助者得到一定的合理宣泄。运用开放式、封闭式两种不同提问方式收集有关资料。与求助者商定咨询目标,介绍咨询原理、方法及过程,制定具体实施方案。与求助者一起分析并使其理解问题行为背后总伴有不合理的认知,根据求助者的理解程度,举例说明合理情绪疗法,同时结合自己实际的情绪和行为,深入思考自身所存在的不合理信念和错误的认知方式。使求助者明白自己所存在的问题及自己需对问题负责,帮助求助者重新认识自身、合理评价自我,以此建立合理的认知模式。作业:通过网络、图书等进一步了解合理情绪疗法,结合自身所存在的问题进行初步的分析判断,找出自己可能存在的不合理信念。主动和室友、同学打招呼,用真诚、热情的行动帮助别人。endprint
2.领悟阶段:进一步明确求助者所存在的不合理信念,加深认知,并说明相应的合理信念,求助者加深领悟自己目前的问题和自身不合理信念的关系。(第二次咨询)时间:2013年10月12日。具体过程:与求助者讨论作业,在反馈作业的过程中,求助者自己找出的可能存在的不合理观念有:大学之前,每天都是课堂与家里两点一线,和同学相处起来有些困难,同时,还不适应大学生活。自己性格内向、不善言辞,这也使得自己与别人交往的能力欠缺,长此以往将来无法融入社会。此次咨询旨在继续帮助求助者分析领悟其问题中的非合理信念,促进求助者更全面的认识,进一步建立合乎情理的认知模式。作业:主动、积极的参与到班级、院系活动中,并试着让自己从中找到乐趣和欢笑
3.修通阶段:求助者修正或放弃原有的非合理信念,代之以树立合理信念,从而使症状减轻,甚至消失。(第三次咨询)时间:2013年10月19日。具体过程:首先与求助者讨论作业,求助者通过进行分析和回顾,发现自己原先对大学生活、对室友和同学的看法有些不太客观、不太全面的地方,如,原先认为参加学校活动会耽误学习,但现在认识到,作为大学生要充分锻炼自己,使自己各方面的能力都有所发展;对于同学,原来认为和他们不是一路人,现在认识到,他们也有优秀的一面,比如做事积极主动、热情、诚恳、乐于助人等。此次咨询旨在塑造求助者全新的认知模式。作业: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制定职业发展规划,确定各个阶段的学习任务及能力培养目标,做到合理安排大学生活与学习时间。
4.再教育阶段:重建新的认知、思维方式、情绪和行为反应模式。(第四次咨询)。时间:2013年10月26日。具体过程:与求助者一起讨论其未来职业发展规划,结合自身的兴趣爱好、专业选择及个人理想,确立从事家具设计的就业方向,制定自己大学生涯各阶段的具体规划,明确各阶段需完成的目标和任务。咨询师需对求助者改善问题的合理措施和积极努力及时给予肯定和鼓励。同时引导求助者回顾整个咨询过程,简单谈谈个人的感想,使求助者对自己有更清醒的认识,并促使其在咨询过程中学到的知识、分析方法等理性思维和方式运用到今后的学习、生活中,灵活、有效应对和解决各类问题。
八、咨询效果评估
1.求助者自我评价。求助者自述心情好转,食欲正常,睡眠质量提高。感觉和同学有话说了,觉得住在寝室热热闹闹,有说有笑挺好的,并且也交到了朋友。参加活动也带来了很多快乐,学习效率也有提高。
2.老师及班级同学评价。通过与所在院系老师和同学交谈得知,叶某在宿舍话多了起来,常常帮助大家倒垃圾,打扫卫生,有时还挺幽默的,班级活动也主动参加,并同大家一起加入了志愿者协会。
3.咨询师评价。叶某在整个咨询过程中,从一问一答到几乎都是自述,越来越主动配合咨询师,且话语越来越多,心情也明显好转,言语中对大学生活中各种问题的看法都比较客观理性,情绪比较稳定,咨询已基本达到预期目的。在2014年3月初的回访中,该生学习、生活状态良好,学习计划性强,活动基本都能主动参加,寝室关系和谐,对同学热心,且交到了知心朋友。
参考文献:
[1]郭念锋.心理咨询师(基础知识)[M].北京:民族出版社,2012,7.
[2]郭念锋.心理咨询师(二级)[M].北京:民族出版社,2012,7.
[4]陆明.合理情绪疗法的理论与实践[J].长春工业大学学报,2008,(06).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