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红生 李健 林贤坤
摘要:汽车产业的快速发展对人才特别是复合型人才的需求与日俱增,以复合型研究生人才的培养为切入点,分别从创新人才培养、管理及课程的改革、对研究生生源的改革、教师水平的提高、提高人才质量、培养应用型人才、产学研合作教育等方面探讨复合型研究生人才的培养模式,为我国与汽车产业相关的复合型研究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提出一种思路。
关键词:复合型;研究生;培养模式;改革
中图分类号:G64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5)04-0038-02
一、研究背景
我国的汽车产业相关的研究生众多,但是培养方式往往比较单一,没有根据学校、学生、地方的特点进行针对性的培养,这造成了培养出的研究生综合素质不高,竞争能力不强的现象。因此,基于汽车产业发展的复合型研究生人才培养模式的提升就显得很有必要了。复合型人才在获得不同方面知识、提升自己知识水平的基础上,能活学活用,能完成复杂的多学科、多知识点混合的工作,而不仅仅是只会解决所从事的单一方面的问题。譬如,汽车产业作为机电业等高度一体化的行业,涉及的知识面广,在汽车所涉及的高水平的设计、制造、维护等方面,需要涉猎面广、考虑问题周到的高水平的复合型人才。这种交叉学科的人才能够很好地匹配各方面的知识参数,以求汽车品质达到最优。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旧的工程类研究生培养模式因其固有的局限性,在某种程度上制约了人才培养。
二、研究生培养模式改革的意义
针对目前广西科技大学汽车专业研究生普遍存在的理论水平不高、技术能力单一、综合竞争力不强等问题,通过研究生课程设置、教学模式与方法的改革,注重学生创造能力培养和个性发展,以高水平、具有前瞻性的科研项目为牵引,将多学科交叉、融合的理念融入汽车专业研究生的教学与科研当中,改变原来单纯依靠机械或汽车专业理论知识、技术开展课题研究的方法,真正实现多学科相互交叉、渗透与融合,以此培养复合型研究生,努力提高研究生的理论水平、技术能力与综合素质,确保所培养的研究生具有一定的创新意识,具备独立开展科学研究的能力。
研究生教育的改革通常是基于现在的诸多不完善或者不合理的限制,目的在于解放学生的思维,达到培养目标方向的正确性,从而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手、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让他们学习的热情和激情同在,把自身的潜能激发出来,找到自己合适的切入点提示和发展自己。根据学校情况、学校地方合作企业的情况、教育培养模式情况对学生进行综合性的培养,有利于学生的创新思维的形成和实践能力的形成,这都是学校、企业、社会发展的很好的动力所在。
三、复合型研究生人才培养模式的提出
1.创新人才培养。创新人才是企业壮大、国家富强的强有力的践行者和引导者。上世纪末以来,日本的研究生培养改革特别加强了“创新人才培养”的措施。“创新人才培养”已成为21世纪日本研究生教育改革的重要目标。未来社会发展的趋势,研究生教育不仅是为了获得知识和信息,更应该体现在能活学活用各种知识、技能上,形成独立的思想,有实际动手能力,敢想,敢做,而且要做的好,做的对,不断进行技术创新,把最新的成果应用到实际生产中去,因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而人才又是重中之重,真正的人才是复合型的创新型人才。我国工程类研究生的培养,受工学研究生培养模式的影响,大多还是强调理论的创建,强调论文的发表,忽视其他能力的培养,培养标准整齐划一,缺乏个性。因此,汽车研究生的培养有必要提高创新精神的培养,应该多多讲授前沿知识、拓宽知识面,多邀请前沿的人才进行学术交流,如讲座等,教学内容的选择应有利于研究生科学思维和创新思维的培养。
2.管理和课程改革。实行民主管理制度,让学生和教师的意见能充分考虑进研究生培养和管理的制度中去。让研究生院对研究生的综合评价更加合理、科学、到位,让好的学生、优秀的学生得到认可,增强学生的积极性和创作性。同时,教师的评价和任用也很关键,把合适和优秀的教师分配到学生最需要的教学中去,做好学生的引路人。课程的编排上,应当紧跟学科专业领域发展最需要的前沿,而不像过去那样局限于所谓知识的完整性,而忽略了所学知识的重点和突出方面,让学生真正地学到核心的知识。同时,教学方式不应该拘泥于传统的老师一通讲,学生只管听的模式。转变教学与指导方式,从“师傅带徒弟式”向“协作式”转变。教学上多提炼精华,探讨适合本校学生的教学方法,让一些汽车工程实际应用接触多、经验丰富、接触广的教师多传授个人的学习、心得和研究精华,让学习方法深入人心,切实提高汽车类硕士研究生的培养质量。
新型培养模式要求大力推进多位教师主讲、共同负责的“拼盘式”教学,推行研讨式教学法,每位任课教师都在有限的时间内把个人学习和研究的精华、心得传授给学生,切实提高汽车类硕士研究生课程教学的质量。
3.研究生生源改革。招生和录取方面,多淡化凭成绩论成败的因素,增加复试阶段对学生综合考量的因素,从学生的知识面广度、创新能力、交流能力、动手能力等综合素质方面进行考查。同时,让一些有理想和志向深造的研究生继续往博士层面的目标发展。把真正有志于从事汽车行业并且态度良好、努力拼搏、动手能力强的这部分考生纳入录取的对象。
4.教师水平的提高。应加大对汽车工程类研究生教育的财力和师资的投入,提供好的、适合的条件引进国内外优秀的人才留在学校担任教师、教授。我国对于汽车类的研究生培养往往是轻实践而重视理论,大大地降低了研究生的培养质量,培养出的学生真正到工作的时候往往是力不从心的,遇到实际问题无从下手,相当一部分教师跟实际汽车工程接触较少,教学方式单一,因此,既有丰富理论知识又有实际的汽车工程经验的优秀教师成为了培养高水平汽车类硕士研究生必不可少的重要部分。为了吸引或者培养优秀的教师,让教师与汽车类企业多多交流与合作,为教师创造好的条件,多多组织针对教师的汽车方向培训。可以聘任一些汽车工程类的优秀的一线高级人才进入教师队伍。而与汽车工程类研究生培养方面经验丰富的国内外高校建立合作关系也是人才培养的一个很好模式。endprint
5.提高人才综合质量。把汽车类研究生的德育培养纳入研究生培养质量的重要范畴,把学生的良好伦理道德、健康而积极向上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管包含进来,加入对研究生的品德培育。这是优秀的研究生质量的必不可少的一个方面,而不仅仅是懂技术而不懂做人处事的缺陷型人才。
6.培养应用型人才。要加强实践训练,从校内理论学习、技术开发向校外实践锻炼延伸。杨振宁教授曾经指出,中国现有的教育制度存在两方面的弊端,一是“以分数论英雄”,学生为追求表面的分数而长期囿于书本,导致普遍缺少知识创新意识,抑制了特殊人才的出现,“失去了我们的爱因斯坦”;二是“歧视那些特别擅长动手的人,而那些懂得怎样动手的人恰恰是中国最最需要的人才”。着眼于培育汽车类应用型人才方面,我国高校应当调整单一的硕士研究生毕业的要求,而也必须强调学生的实践和创新能力的多样化方面,而不是单一的学术性标准,而更多地考虑诸如创新技能、动手技能、技术开发技能、市场拓展技能等综合素质。在发达国家,如美、英、德、法等国,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主的专业学位教育已成为研究生教育的半壁江山,尤其在硕士层次,专业学位获得者人数已大大超过科学学位的获得者人数。培养会学习、会应用、会解决实际生产和科研问题的汽车类研究生很有必要。
7.产学研合作教育。产学研合作教育是培养工程人才的必由之路:用产学研培养模式培养出来的研究生具有很大的优势,能很好地弥补传统汽车类硕士研究生综合素质的不足,是世界各国研究生教育体制改革的一个重要的突破。学生的职业意识、竞争观念和创新精神只有在市场经营实践中,在与企业生产结合过程中才能形成。学生的实践技能也只有在真实的、复杂的实际环境中,经过反复训练才能掌握。产学研结合的方式,可以让导师不用依赖学校或者国家的有限资源,拓宽出路,为汽车类研究生提供更多的工程实际的实践机会,提供更多的经费进行研究,同时为研究生的发展提供一个很好的应用和学习的平台。
四、结语
我国汽车行业研究生的培养模式改革,可以多借鉴国外的经验以及国内培养模式较好的高校。培养符合我国汽车产业发展的复合型研究生,要具有科学思维和创新思维,根据学生和高校的不同情况进行相关高效合理的课程设置和管理,提高生源质量和教师的水平,加大工程应用型方向的重视和培养力度,重视应用型能力的培养和学生德育精神的建设,让汽车类研究生能融入产、学、研的良好模式中,充分发挥自身的特长,做到学有所成,学有所用,真正地服务于中国汽车行业发展的需要。
参考文献:
[1]赵世强,张跃,李文.试论以合作教育的方式培养工程硕士研究生[J].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S1):33-36.
[2]廖湘阳,王战军.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研究生教育政策的文本分析[J].高等教育研究,2004,(06):36-43.
[3]高益民.创新人才培养与新世纪日本研究生教育改革[J].比较教育研究,2009,(11):46-52.
[4]曾泽斌,汪建英.对我国工程类研究生教育国际化发展的思考[J].湖南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04):133-134.
[5]周叶中.目标转换与模式重构:我国硕士研究生教育改革的必由之路[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10,(04):57-60.
[6]刘华旭.研究生教育改革与应用型人才培养[J].今传媒,2011,(10):137-138.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