覃扬庆
摘要:教学信息化是时代发展的趋势,随着信息技术和网络的发展,传统教育模式受到了剧烈的冲击和前所未有的挑战。文章以人本主义教育观为理论指导,结合职教新干线为平台的空间教学实践,建构职教新干线空间教学模式,期冀能在职业教育信息化建设中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关键词:人本主义;世界大学城;教学模式;教育信息化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5)38-0156-02
一、职教新干线空间教学模式建构理论
人这一个体是教育的对象,实现这一个体的全面发展是发展教育的目的,这体现了人文主义“全人教育”的哲学思想。因此,教育的核心问题就是对教育对象的完整性的关注。人本主义教育家卡尔·罗杰斯主张尊重学生个体,鼓励个体自主学习,认为社会互动是人本主义教育观实现的重要方式。从人类行为选择与其所处环境的关系来看,人本主义教育观其实是在强调和关注如何将多种教学模式和多种教学手段融为一体,形成一个完整的教学体系,并通过这个教学体系来增强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大学生作为教育的主要受众群体之一,从人本主义教育观来看,他们具有如下几个基本特征。
第一,学习主动性和创造性不断增强。大学生的学习过程具有明显的主观能动性。另外,大学生在对所学知识逐渐理解、掌握和巩固的基础上,独立思考、探索创造能力日渐增强。
第二,以职业为中心的学习域的形成。大学的一个明显特征就是学习的专业性,大学生一进入大学就选择了自己要攻读的专业,并成为今后所努力的方向和主要解决的“问题”。因此,大学生及其接受和选择的教育具有一定的职业倾向性。特别是对于高职院校中的大学生,他们在掌握基础知识的同时着力解决当前或将来学习或工作中遇到的实际问题。
第三,成熟、完整的自我概念不断形成,思维方式和社会认知能力出现了变化,思维方式逐渐由形式逻辑思维为主向辩证逻辑思维为主过渡,社会认知能力随着经历和环境的变化而逐渐扩大和强化。
此外,当代大学生处于一个社会急剧变迁和信息大爆炸的时期,这一个时代将他们置于一个多元化和开放性的教育环境体系当中。无论从主观能力和客观环境来判断,我们都认为大学生具备了自主选择学习手段、学习方式的能力,也具有自主学习、追求自主性的需求。
二、职教新干线空间教学模式建构
世界大学城是一座网络虚拟城市,在这座网络虚拟城市中有丰富的视频、音乐、课件、教案等教学资源,越来越多的院校引进世界大学城作为日常教学的新平台,教师和学生在这个平台能够全天候无限制地相互沟通、全时学习、及时反馈等。
综合国内外关于教育模式的相关认识,我们比较倾向于教学模式即教学方式,是基于特定的教学情景而选择相适应的、带有一定规律性的教学方法,是一定的课程目标得以实现的教学行为系统。下面将对在人本主义教育观的指导下的世界大学城空間教学模式建构做出探讨。
(一)实施步骤
1.教学模式筹备。教师的课前准备是教学工作中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即通常所说的“备课”。
(1)学习主题的明确。对学习主体的了解和认识,可以使施教者对教学对象的学习准备状态及学习风格有一个了解,以便因材施教。一方面,我们应该从两个方面来把握大学生的学习准备状态:较为成熟、完整的自我概念,思维方式的转化和社会认知能力的提升;围绕专业而形成了以职业为中心的学习取向。另一方面,大学生在进入大学之后,他们的学习主动性和创造性逐步增强。
(2)解构工作过程和建构学习资源。高职教育的生命力在于与行业产业发展紧密结合,实行和强化工学结合的教学方式是其实现的重要途径。因此,首先,我们应该按照行业企业的工作标准,依托特定的工作岗位将具体的工作过程、工作任务解构成不同的、紧密联系的工作单元,在教学实施中,将其转换成对应的、具体的知识点、能力点和素质点。其次,根据某一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或课程体系的实际内容逐一建构所需的课程资源。
(3)教学目标的确定。教学目标的确定,可以为课堂教学活动的开展指明既定的方向,恰当的教学目标是有效开展课堂教学的前提条件。因此,在每门课程或者每一个课程单元,教师都要根据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标准确定教学目标。
2.教学模式实施。
(1)设计教学环境。世界大学城空间教学环境,一般包括教师个人基本情况介绍、课程教学系统和主界面的留言互动系统等。课程教学系统一般又包括:教学/学习系统、教学/学习资源库和教学/学习管理系统。这三大系统中,第一部分“教学/学习系统”是主系统,包括网络课程、自主学习、在线测试、课间讨论、自动答疑系统、师生交互系统、基本WEB的虚拟学习系统等,构建了泛中心的学习环境和教学共同体。第二部分资源库不仅可整合(电子)教材,而且主要可融入师生在教学过程中原创的、自主开发的素材和课件,包括教师对各种知识源进行提炼、加工和再创造的主题学习资源、优秀的教学视频、名师的学习策略与文化讲座、教学案例、电子教案,富有创意的学生作品,师生交互资源、各种考试专题讲座、在线测试等等。第三部分教学管理系统主要是通过网络链接的方式将学生名单整合在一份电子表格上,教师不仅能够通过链接了解学生姓名等主要信息,还可以随时监控学生的学习进度、学习效果等,又可以和学生进行在线单个、群组式的互动交流。
(2)组织教学资源。依靠已有的网络教学环境,围绕教学目标,根据具体的教学内容,教师可以提纲挈领地组织自己的教学资源,建立一个有益于施教和受教双方主体、多角度全方位、体现学生个性和特色、能够不断更新和生发的课程体系,以及构建课内课外两种教学地点兼备、纸质电子多种教材形式并存、课堂面授和网络自主学习相结合的个性化课程资源模块,这不仅满足了课堂教学的需要,还可以满足学生课下复习巩固的需求,又可以满足其他专业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选择获取知识,从而有助于实现人本主义教育观所倡导的“全人”发展,体现大学办学中使学生获得综合性发展的理念和宗旨。
(3)实施教学过程。教师在上课之前依据学生特征、课程要求等设计和创建自己空间栏目,然后将与解构工作过程相对应的教学内容“打碎”之后再“装入”各个栏目下的“资源库”。在课堂教学中,教师按照教学设计,首先向学生展示授课提纲,使学生建构一个“图景式”的整体知识框架,然后教师扮演指导者或者“引路人”的角色引导学生理解具体的知识点,掌握对应的技能或者能力,同时注重学生基本素养的塑造。
(二)实施原则
1.灵活变通原则。教学模式是一种概括化、简约化的教学范型,它只是为教师的教学提供一个可供参考的整体框架。因此,教师要根据教学内容、自己的授课风格和个人偏好等做出相应的调整或创新,实现教学的艺术性和创造性。其次,社会发展所建构的教学环境和我们所面对的教学对象千差万别,因此,教师在运用世界大学城空间教学模式时,应充分考虑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学生的实际情况等相关因素,恰当地取舍、调节教学模式的实施环节及各环节的具体实施步骤,使世界大学城空间教学模式更充分地发挥应有的作用。
2.统一性原则。按照人本主义教育观的目的即实现人的全面发展来看,世界大学城空间教学模式的建构应该遵循统一性原则,主要包括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和智商和情商的统一。具体而言,我们在注重学生专业技能培养的同时,应警惕计算机技术对人性的消磨,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重视学生情感的传达和人文精神的培养。不可否认,人的情商或曰非智力因素比智力更为重要,因此,在学生掌握知识、发展能力的同时,应重视动机、兴趣、情感、意志和品格等非智力因素的培養。上述两个方面,是世界大学城空间教学模式必须关注和克服的顽疾。
3.互动性原则。无论从社会学的社会互动理论还是从传播学的学科角度来看,教学过程中师生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互动或者教学信息的反馈都显得不可或缺。世界大学城空间教学模式一个基本特点就是提供了这种互动或反馈的广阔平台,从而满足了学生、教师和教学管理者的各自需求和搭建了多方交流沟通的桥梁。
三、结语
世界大学城空间依托云计算公共服务平台,突破了传统教学模式对“在场”体验的严格的时空限制,构建了一种将传统课堂教学和自主学习模式紧密结合的新型的教学模式,实现了教学双方主体在不同时间、不同地点的无差别的个性化学习和教学互动。我们应该理性地审视世界大学城空间教学模式,发挥其优势,克服其弊端,使其效用实现最大化。
参考文献:
[1]杨晰.人本主义视野下对我国高等教育课程设置的超越[J].现代教育科学,2012,(2).
[2]刘洪宇.空间革命—高职院校开放发展的新起点[J].长沙民政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2,(3).
[3]杨楚欣.高职院校知识共享应用案例分析[J].职教论坛,2012,(15).
[4]谢泉峰.职教新干线空间群组与课堂教学互动学习模式[J].中国教育信息化,2012,(1).
[5]全国十二所重点师范大学.教育学基础[M].第2版.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8.
[6]全国十二所重点师范大学.心理学基础[M].第2版.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