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新媒体在高校学生管理与党建工作中的应用创新

2015-12-10 19:46:24柯纯陈健
教育教学论坛 2015年38期
关键词:高校党建微博学生管理

柯纯 陈健

摘要:微博和微信作为互联网的新型交流方式,以极强的渗透力和吸引力影响大学生的思想行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必须高度重视新媒体在组织管理、信息传播和思想塑造等方面的功能,充分发挥微博对外传递和微信对内管理的作用,内外兼修,使微信和微博成为学校、社团和大学生的沟通平台,创建新型的高校党建传播新渠道,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性。

关键词:微博;微信;学生管理;高校党建;创新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5)38-0010-02

自从2009年8月中国门户网站新浪微博推出“新浪微博”内测版,微博正式在中国问世,据新浪公布的数据,微博版本不断更新;微信功能日益强大,2014年微信官方最新数据:微信月活跃用户数已接近4亿;微信公众帐号总数580万个,在网络媒体中占据了不可替代的地位。可见微博、微信等新媒体已经深入到人民大众特别是青少年的日常工作、学习和生活中,冲击着传统的沟通交流的模式,改变着信息传播与管理组织的形式。那么,这些喜闻乐见的新媒体是不是也能够应用于高校学生管理工作,在学生组织管理及思想政治教育中发挥重大的作用呢?

与大多数关于新媒体研究不同的是,本文结合微博的互动性、即时性以及微信的针对性、私密性,充分发挥微博对外传播宣传和微信对内沟通交流的作用。微博和微信作为网络新媒体,微信是私密空间内的密闭性交流,而微博是开放的扩散性传播,一个向内,一个向外,一个注重交流沟通,一个注重传播宣传,结合微博和微信各自的特征与优势,高校学生工作管理者可以充分发挥微博对外宣传和微信对内管理的作用,达到“左手微博、右手微信、双管齐下”的效果。

一、微博在高校思想教育对外传播中的具体应用

微博作为一种开放式互联网信息传递平台,以其强大的言论自由功能迅速风靡全球。新浪微博、騰讯微博的出现,尤其受到大学生的青睐。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主要对象是青年学生,通过大学生喜闻乐见的方式进行教育工作,能够赢得更多学生的支持和配合。微博强大的互动特性迎合了青年大学生的需求,同时也为思想政治教育和学生管理工作提供了一种新的互动方式。一方面,高校工作者可以将需要征求学生意见的管理规定等内容,通过官方微博发布,学生以转发和评论的形式将自己的想法及时反馈到微博上,加大传播效果,为学校的信息收集与整合提供了高效途径。另一方面,微博使得用户可以将身边发生的事情写成一段话,或发一张图片,表达每时每刻的思想和最新动态,并同步分享给特定的对象,思想政治工作者可以通过关注学生微博即时获得学生思想的最新动态,加强了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性。

微博展现出来的这种即时性、互动性,使其成为大学生思想教育主体与客体交流的有效工具,为大学生思想教育提供了新的载体,同时也改变着大学生思想教育的环境。针对这一特性,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可以在以下三个方面运用微博为大学生思想教育工作服务:

1.以微博话题为导向,利用长微博的形式,发布有关思想教育与学生管理的专题,加强与大学生的沟通交流,扩大信息分享渠道。学生思想教育工作者通过发布如#心灵鸡汤#、#就业平台#、#党务公开#、#时事点评#、#智慧讲堂#等与大学生息息相关的专题,以潜移默化的形式向同学们传输积极有用的信息。各班级、各学院也可建立官方微博,一般包括以下几个板块:基本信息、活动记录、时间讨论、成员心声、资源共享等。这种信息共享的方式有助于加强思想引导、组织主题讨论、倡导主题活动,帮助广大学生提高思想认识,营造良好氛围,自觉维护校园稳定。

2.以微博为媒介,构筑多元化就业信息传递渠道,同时宣传多形式就业模式,鼓励创业,建立“微职场”职业培训平台,提高就业创业服务水平。各高校可充分利用微博互动、共享的优势,构筑以微博为终端,并与校园网、QQ群、班委为依托的多层次就业信息发布平台,不断提高为广大学生提供就业服务的水平。学校及学院要组建专门就业信息员队伍,及时将各种就业招聘信息进行分类整理,编辑微博专题发送给未就业的毕业生,从而能有效解决就业信息发布滞后的情况;发现身边大学生的创业经历,将其通过视频、图文消息的形式进行经验分享,鼓励大学生进行自主创业;建立“微职场”职业培训平台,建立职业培训专题,邀请就业指导的专家和老师进行在线职场培训,并通过私信、评论的形式回答同学们在职场方面的疑问。

3.利用微博,加强对大学生群体的心理辅导。在微博上建立心理辅导沙龙或者专栏,通过微博的私信与评论功能,在一起讨论、交谈大家共同关心的思想话题。通过这种集体讨论的方式,进行思想交流与沟通,有助于教育对象互相帮助,从而逐步自我解决问题。还可以利用微博对学生常见心理问题,进行专题宣传、讲解,并教给教育对象一些简单易学心理健康知识与技巧。也可以通过剖析社会焦点大学生案例,加大舆论关注,引发学生思考。

4.利用微博,创新党建与思想教育形式,创建新型的高校党建传播新渠道。传统的高校党建教育主要以开展组织生活会、参加教育讲座和阅读纸质版教育刊物为主,活动形式缺乏活力。高校党建教育工作者可以充分利用微博创建“微刊物”,设置专门的微博来发布有关党的建设的刊物,提高信息传播和教育的时效性。同时可通过微博建立专门的电子布告栏,传递最新的党政教育课题和党员培训内容;也可利用微博对党员作风进行监督,如将党支部内部发展成员的个人信息进行公布,由群众进行评议和监督,有助于提高党员的自我发展和群众意识。

二、微信在大学生内部工作管理中的运用

疯狂的微博追捧阶段已经过去,目前微博处于稳定发展的状态,而此时,另一个新媒体闪亮登场,这就是微信。微信崛起于2011年,一问世便深受用户喜爱,是在互联网已发展到个人互联网时代,智能手机来势迅猛的背景下出现的一种新媒体。它可以群聊,支持语音短信、视频、图片和文字,也可以说是一种超越短信和IM的聊天工具,并且微信在内部管理方面具有效率性和信息传递的私密性。微信作为一种先进的通讯工具,能够最大限度地提高工作效率,保证工作信息的及时传递。相对于微博来说,微信在信息分享和传递中更加具有私密性和针对性,只有互相加为好友或者加入微信群,才能进行聊天讨论和接受信息。

微信在受到大学生们热捧的同时,也为当前的高校学生管理与组织工作的开展带来了巨大机遇。它对改进学生管理工作方式,提高管理工作效率,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等方面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为开创大学校园内部管理模式提供了契机:

1.建立纵向的各班级、班委、社团部门的微信群,并建立以各班群主为代表的主微信群作为连接各支部微信群的纽带。通过组建以辅导员、班委、社团、老师、家长为分类好友的微信团队,既可实现信息及时交流、反馈与传送,又可随时随地办公,这就大大提高了办公效率,缩短了事务处理时间。以班级或者社团部门为单位,建立微信群,将班级或者社团成员纳入微信群中,将学院以及学校发布的通知以微信语音或者信息的形式及时告知班上同学,组织开展工作,利用微信的聊天和语音功能也可以进行疑问解答,加快办事效率。若出现紧急事件,利用微信的信息及时传送功能,能够进行实时监控和报道,第一时间了解学生活动现场详细情况,避免出现重大损伤。

2.建立横向的各活动项目微信群,搭建微信平台,组建微信团队,利于改进工作方式。学生管理工作会涉及的许多内容,如团务、教学、助学金评选以及奖学金评选等内容,可以依照学生管理工作的性质进行分类和建立不同的微信群,通过微信群进行讨论和解答,并及时跟进工作进度,可通过微信群解决。

3.应用微信社会公众平台,打造权威信息发布平台,利用微信自定义消息功能进行信息自动化过滤,提高管理工作效率。在现实中,信息的发布主要是通过QQ群邮的形式发布,这很容易出现邮件轰炸、信息接收对象不对称以及信息接收错漏的情况。多数学生会因为邮箱中邮件过多而需要花费大量时间才能查找到与自身相关的信息,这降低了管理工作者的工作效率。而微信的自定义消息功能可以为用户提供信息列表,用户通过回复对应序号的形式便可获取自己所需的信息,简单快捷。学生工作者还可以将微信社会公众平台与微信群进行绑定,即时浏览工作信息,并即时解答疑问,加快工作效率。

三、结语

综上所述,在网络化、信息化的今天,微博、微信等新媒体层出不穷,冲击着传统的信息传播与沟通的媒介,改变着人们的沟通与交流的方式,也为信息的多模式和快速传递提供了有效途径。利用微信微博的优势,为高校学生工作管理与思想政治教育带来新的传播形式,更新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工作方式,对推进新形势下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尽管还存在各种问题与不足,但微信微博仍以其自身的优势,为当前的高校学生组织管理工作带来了巨大的机遇。它对改进交流沟通和工作方式,提高工作效率,融洽师生关系,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等方面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张浩.浅析微博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应用[J].廊坊师范学院学报,2011,(06):116-118.

[2]孙宜山.微博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的应用研究[J].山东省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0,(6):85-87.

[3]龐志伟.微博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的应用研究[J].教育研究,2011,(02):112-113.

猜你喜欢
高校党建微博学生管理
新媒体成为高校党建“新武器”
人民论坛(2016年32期)2016-12-14 19:17:43
立德树人视阈下的服务型基层党支部构建方式探究
科教导刊(2016年28期)2016-12-12 06:04:24
运用QQ群开展高校学生党建工作研究
新闻前哨(2016年11期)2016-12-07 11:17:50
新媒体视域下高校党员教育管理路径探析
事实与流言的博弈
人间(2016年26期)2016-11-03 18:19:04
浅析“四进”制度对班级管理的意义
职业(2016年10期)2016-10-20 22:06:34
高校学生管理工作网络化问题研究
教育生态学视野下高职院校学生管理队伍专业发展的几点思考
考试周刊(2016年77期)2016-10-09 11:59:57
浅论五年制师范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管理
考试周刊(2016年76期)2016-10-09 10:06:39
神回复
意林(2013年15期)2013-05-14 16:49: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