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做语言的施暴者

2015-12-10 03:17
绿色中国 2015年16期
关键词:师德暴力校园

文 夕 月

“我相信你,你能做到的。”“我就知道,你改不了!”……在教学中,一句良言能激发学生内心的小宇宙,产生无法估算的正能量,而无意中的一句禁语则可能摧毁学生的自信,影响孩子未来的一生。近日,湖北省教育厅公布教师十大美语、十条禁语,征集活动评选结果,以此引导教师们运用美语,反思禁语,规范自身言行。

十大禁语重塑教师伦理

不少人都曾在学生时代遭受到过教师的语言暴力。很多学生自建的网络贴吧里,教师的“语录”每每都会是热帖。由此来说,湖北省进行“十大美语、十条禁语”征集活动,并进行职业规范,列出“教师十大禁语”十分有针对性。十大禁语有:你不学可以,但不要影响其他人!就你事多,快点,我很忙!你父母是干啥的?没见过像你这样的学生!我真受不了你了!我就知道,你改不了!你怎么越来越差了?不想听的可以睡觉!你要不想学就回去!我怎么一点都感觉不到你们年轻的朝气!

其实,总结湖北省列出的十大禁语,诸如“你怎么越来越差了、不想听的可以睡觉、你要不想学就回去”已经温和多了。事实上,在网上被曝出的老师骂学生的音频中,“臭不要脸”、“傻子”或“笨蛋”这样的词汇也是频频出现。

对于语言暴力,更多的老师是“不在意”,甚至根本没把这些当回事。就是有过反思的老师,也多是将这种做法当作“体罚缺失”后的无奈替代之举。在这些老师看来这样的做法可以刺激学生的内心,从而产生逆向的激励。然而,他们却忽略了“耻感教育”已经不适合如今的教育方式。“中国少年儿童平安行动”组委会发布的一项调查结果显示,“语言伤害”、“同伴暴力”、“运动伤害”是当前亟待解决的三大校园伤害问题。其中,81.45%的被访小学生认为,“语言伤害”是最急需解决的问题。

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孩子对待恶语的承受能力比成人还差,尤其是,在他们人格还没有发育健全之时,恶意的攻击只会导致他们对社会更加排斥,对教师更加仇恨,对学习更加反叛。正如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教授邹泓说,“同伴或老师实施的语言伤害,还会给孩子的心理上投下一种阴影,致使他们不再相信外部世界,对社会产生一种强烈的排斥感……”

总体来说,湖北省出台的“教师十大禁语”尽管含蓄得多,但以此为形式进行教师教学理念的培育也是一种创新形式。而且,种种“禁止”的规定也取得了一定效果。比如,针对少数教师利用职务之便违规收受礼品礼金等行为,教育部发文设立六条“红线”,其中包括严禁教师以任何方式索要或接受学生及家长赠送的礼品礼金、有价证券和支付凭证等财物。去年,教育部印发了《关于建立健全高校师德建设长效机制的意见》,建立高校师德建设6 大长效机制,划出高校师德禁行行为“红七条”。由此来说,“教师十大禁语”直指教师专业伦理,从“口头”开始重塑教师伦理是十分有必要的。

不可低估的校园软杀手

北京青少年法律援助与研究中心公布的《教师语言暴力调研报告》结果显示,分别有48%的小学生、36%的初中生和18%的高中生遭遇过教师的语言暴力。统计发现,51%的小学生、72%的初中生和39%的高中生认为,教师的语言暴力对其造成了心理伤害。

负责该项调查的北京青少年法律援助与研究中心副主任张雪梅介绍说,语言暴力指使用侮辱性、诽谤性、歧视性、恐吓性、贬损性等不文明的语言,致使他人精神上和心理上感受到痛苦或伤害。相对于侵犯学生的名誉权、隐私权来说,语言暴力是一种比较新的提法,它容易给学生造成比较持久、严重的心理伤害。这种伤害有来自学生方面的双方伤害,但更多的是来自施教者方面的单方伤害。因此,充分认识并避免语言伤害在当前学校教育中具有迫切的现实意义。

在调查问卷的留言处,不少小学生写下自己遭受语言暴力后的感受,有人表示会“害怕老师、恨老师”,进而“情绪一直很低沉”乃至“无法正常休息”。一些学生则表示会“厌倦学习”,“引起逆反心理和过激行为”,严重的还会产生“自残、自杀”的念头。

早在两年前,“中国少年儿童平安行动”组委会就“你认为最急迫需要解决的校园伤害”进行过专项调查。结果发现,“语言伤害”的关注度明显超过调查组列出的其他10 项校园伤害,成为了隐形的校园杀手。

校园中存在的这种粗暴不文明的行为让人担忧。“教师队伍乃至整个社会未完全形成尊重未成年人人格权益的保护意识是校园语言暴力背后的深层次原因。”张雪梅分析,造成这种状况的原因有很多方面。

在我国现行教育体制下,学生的分数往往成为衡量教学质量的惟一标准。学校强调升学率、平均分,德育、法制教育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张雪梅在调查中发现,无论是学生的自我保护意识,还是教师的未成年人保护意识都亟待提高。

此外,教师的执业压力与心理健康也不容忽视。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教授郑日昌指出,教师们普遍存在的心理问题是造成语言暴力的内因。“教师长期在精神压力之下,需要寻找释放的途径。”郑日昌说,当前教育体制中引进的激烈竞争,比如末位淘汰、按绩取酬等,使教师感到前所未有的压力。再加上教师承载了社会、家庭太多的希望和寄托,但收入、住房、福利待遇和社会地位却不很理想,付出大于回报使他们心理难以平衡。

另一方面,有社会学家认为我国传统文化中“严师出高徒”、“打是亲、骂是爱”等观念的影响,也使得很多时候学生和家长对老师“恨铁不成钢”的做法表示纵容和理解。调查中,有22%的小学生和2%的中学生甚至认为语言暴力能在教育中起到积极的作用。

《北京市未成年人保护条例》第23 条规定:“学校、幼儿园、托儿所教职员应当尊重未成年人的人格尊严,不得对未成年人实施体罚,不得有侮辱、诽谤、歧视、恐吓、贬损等损害未成年人身心健康的言行。”据了解,这是地方法规首次将教师禁语规定其中,有关人士希望类似的规定能够在《未成年人保护法》、《教师法》、《教育法》等国家法律之中进行明确,以增强对教师文明用语的约束力。

规范重建校园文明的基石

无论有什么样的理由,教师对学生施以“语言暴力”都是有违职业道德的行为。孩子的心灵很稚嫩,需要家长和教师的悉心呵护。

在我国,无论是《教师法》、《义务教育法》还是《未成年人保护法》,都禁止教师对学生实施体罚或变相体罚。然而,少数教师在教育批评学生时虽未实施体罚,却往往会使用歧视、讽刺、挖苦的语句,被人们称之为“语言暴力”。这样的“语言暴力”在很大程度上摧残了学生的心理健康,导致一些学生厌恶教师、厌恶学校,进而厌恶学习,不利于学生的健康成长。公众理应对“语言暴力”说“不”。

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讲究师风师德是应有的职业操守,关爱学生是应有的职业素养。尤其是低龄未成年人的适应能力和自控能力较差,教师应该对这一客观事实有充分的认识,并予以耐心、正确的引导,而不能用成年人的标准去要求他们。因为学生犯错,就用侮辱性的词进行辱骂,等于是在给孩子“贴标签”、“戴帽子”,侮辱他们的人格,伤害他们的自尊,甚至导致孩子产生错误的自我认知,对他们的成长造成难以挽回的不良影响。

鲁迅曾说:“教育是根植于爱的。”著名的教育学家陶行知先生也说过:“教育的全部秘密在于相信孩子和解放孩子。”无论是爱学生还是相信学生,教师都应该正确地对待学生在学习、行为上的不同表现,让他们感受到爱,帮助他们树立起应有的自信心。教师若不注意教育的方式方法,反而使用“语言暴力”在学生身上释放冷酷、愤怒的情绪,只会让学生感受到恨,并可能导致他们产生自卑的心理。

教育之善需要细节呈现,教育之美也体现在细节。然而在我们的教育思念下之下,孩子的权利没有获得足够的尊重,反倒是为师者的权力被无限放大,从“黄金棍下出好人”,到“打骂式教育”,一度被奉为教育的法宝和经典。于是无论是家庭教育还是学校教育,羞辱式教育永远占据主流,而赞美式教育难有市场,经过长期的责罚式和贬损式的教育,国内孩子普遍缺乏自信且感到自卑,既无独立而健康的人格,又无自由而具个性的权利意识。

不能不说,教师职业的特殊性不亚于普遍服务行业,其面对的群体属于需要得到保护的未成年人,无论基于教育方式的转型,还是出于对未成年人的保护,都需要慎用“禁语”这样的细节落实。

在国外,若是因为老师的不当用语,使孩子的心灵受到了伤害,那么其可能面临较为严重的后果,或者因为触犯了教育禁忌而被行政处分,或者因为被家长起诉而面临职业风险。在现行的教育理念中,保护应是最大的教育责任,除了人身上的安全,还有心理上的健康,以及培养独立的人格和创新的思维。遗憾的是,在国内长期的应试和功利教育下,整个社会都过多注重了结果,却没有认真去审视细节是否恰当。其实,教师禁语也是教育必然遵守的禁忌,以在实践中彰显应有的保护原则。只有认识到了禁语的象征意义和实际价值,才有可能有助于重建和谐的校园文化和师生关系。

正如美国著名教育家所罗门教授所说的那样:“在个体人格发展方面,教师的影响仅次于父母。一个孩子如果拥有甜蜜的家庭,享有父母的爱,又得到一个身心健康的教师,那是无比幸福的。相反,如果他既不能在父母那边得到足够的关怀和爱护,又受到情绪不稳定教师的无端困扰,必将造成许多身心发展的问题。”因此,相关部门应该及时规范教师的行为,建立师德档案,依法依规对使用“语言暴力”的教师予以教育、惩戒,维护学生的正当权益。广大教师也应该从“语言暴力”的负面事件中汲取教训,涵养师德,端正师风,真诚地关爱、呵护学生,用科学的方法教育学生,真正肩负起教书育人的职责和使命。

猜你喜欢
师德暴力校园
反性别暴力
第二章 暴力原则
在“四史”学习中涵养高尚师德
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涵养师德的实践思考
“暴力”女
吕狂飙:师德建设需警惕从崇高师德简单转向底线师德
校园的早晨
春满校园
向暴力宣战
抗震救灾中的师德乐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