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CA循环在提高产房感染管理质量中的应用

2015-12-10 07:13:42杜美英山西省大同市第二人民医院肿瘤医院037005
医学理论与实践 2015年6期
关键词:产房感染率我院

杜美英 山西省大同市第二人民医院、肿瘤医院 037005

PDCA循环在提高产房感染管理质量中的应用

杜美英山西省大同市第二人民医院、肿瘤医院037005

摘要目的:分析PDCA循环在产房管理中的应用,提高产房医院感染管理质量。方法:采用PDCA循环管理产房质量,比较分析2013年(观察组)和2012年(对照组)产房患者感染率。结果:对照组62例患者出现感染,感染率为6.69%,观察组39例患者出现感染,感染率为4.33%,观察组患者的感染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PDCA循环应用到产房中能够有效地提高管理质量,降低感染发生率,在临床中值得推广。

关键词PDCA产房感染质量管理

PDCA循环是全面质量管理所遵循的科学程序,不仅能够使用在质量管理体系中,也适合使用在管理工作中,是科学管理学的通用模型。产房作为医院内高风险科室,同时也是感染控制重点部门,与产妇及新生儿医疗安全密切相关,因此不能忽视产房的质量管理[1,2],我院在控制产房质量中,采用PDCA循环,重视过程的管理,产房的管理质量得到明显的提高,感染率明显降低,现整理我院的资料,报告如下。

1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选取我院在2012年间收治的产妇927例作为对照组,其中631例为初产妇,296例为经产妇,平均年龄(27.6±9.4)岁。我院在2013年开展PDCA循环管理方法提高产房感染管理质量,成立了质量控制小组,逐渐经过计划、检查等步骤,重视过程的管理工作,选取我院在2013年间收治的产妇900例为观察组,其中612例为初产妇,288例为经产妇,平均年龄(27.6±9.4)岁,比较两组患者的感染率。

1.2方法我院2013年在产房中应用PDCA循环,提高产房管理质量,降低感染率。

1.2.1计划阶段(P):在计划阶段,分析我院2012年阴道分娩妇女的感染情况,感染率为6.68%,依照我院制定的控制标准,感染率明显高于其他部位[3],分析产房管理和工作流程,存在的问题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科室感染质控体系不完善,感染控制意识淡薄,对于医院感染各项规章制度执行力不强,医务人员手卫生执行不到位,人员、环境、物品管理存在缺陷,工作流程不完善,产程观察不严密细致,对产后出血预见性差等。制定措施:制定计划和目标,分析造成感染的因素,制定相应的预防和控制措施,把产房感染率控制在标准之内,规范围产期各项工作流程,加强监督管理工作[4]。成立质量控制考核小组,每月定期考核产房感染控制质量,提高医务人员的理论知识和专业技能,改进产房质量的控制措施,严格无菌物品和无菌技术管理,提高医务人员手卫生依从性。

1.2.2实施阶段(D):在实施阶段,建立健全感染管理组织,明确职责和分工,并制定完善的产房感染控制与预防措施,制作简洁明了的标准操作规程,建立科主任第一负责制,提高每位工作人员的执行力,对科室全体医务人员进行培训,每月定期组织医护人员学习控制医院感染相关制度,注重培训后效果评价,不流于形式,不断强化医护人员的感染控制意识,操作中严格执行消毒隔离制度及无菌技术。依照制定的计划,每月逐项考核,并定期开展科室会议,整改存在的问题,并进行相应的再培训工作。保证产房布局的合理性,依照要求分为非限制区、半限制区和限制区,标识清楚;加强产房环境与人员的管理工作,进入产房要更衣、换拖鞋,戴外科口罩,刷手衣统一管理,定期清洗消毒,必要时灭菌,拖鞋一人一用一消毒。限制参观的人数,减少产房门开关次数,保证空气质量。连台手术认真执行相关管理制度,减少发生感染的危险因素。

加强产房物品管理,无菌物品按有效期有序存放,执行先进先出原则,所有分娩器械必须经高压蒸汽灭菌后一人一用,使用时仔细查看灭菌包内外化学指示卡,保证灭菌效果。重复使用的器械用后去除血迹及可见污染,放入密闭整理箱保湿,由消毒供应中心集中回收处理;待产床上被服每次更换后方可接收新产妇,一次性物品不得重复使用。保持产床清洁,每台生产后用500mg/L含氯消毒剂擦拭消毒。各区域卫生洁具(拖布、抹布)分室专用,标识清楚,分开清洗、消毒,悬挂晾干。

严格无菌技术操作,认真执行手卫生制度,助产人员执行外科手消毒方法,先清洁再消毒,保证刷手时间,六步洗手法及外科手消毒方法人人过关,操作中手套破损需重新刷手后更换手套。每季度进行环境卫生学及消毒灭菌效果监测,包括空气、工作人员手、物体表面以及消毒后物品、使用中消毒剂等的监测,各项指标符合规范要求。对于不合格标本查找原因,重新采样,直至达标。

加强第三产程管理,降低感染率,加强患者产后观察和护理措施,在患者分娩后,将一次性便器立刻放在患者的臀部,查看血液的凝固情况,估计患者的出血量,及时记录,每半小时监测一次患者的血压以及会阴情况等。正确评估和护理有感染倾向的孕妇,合理使用缩宫素,有效按摩子宫,增强子宫收缩力,减少发生感染的危险因素。

加强医疗废物与生活垃圾管理,严格分类收集,使用后的一次性医疗及卫生用品均按医疗废物处置,产后胎盘按病理性废物处理,专人负责转运,交接有记录,双方签字。

1.2.3检查阶段(C):检查工作是计划实施的依据,只有不断进行监督,才能使各项感染管理工作更加完善。产房监控人员每月统计患者产后感染率,查找发生感染因素,发现感染控制的薄弱环节,考核小组每月定期进行考核。

1.2.4处理阶段(A):处理阶段是PDCA循环的总结和反馈,针对存在的不足进行相应的修改工作,提高管理水平。依照质量控制的检查结果进行反馈,以书面表格的方式比较患者感染的原因,查找与产房感染有关的因素,每月组织全科医护人员查看产后感染病例,分析并讨论原因,提出相应的措施,在每季度的医院感染质控会上反馈,制定修改措施,为下阶段的循环提供依据,提高工作质量,减少产房感染率。

1.3观察指标比较分析两组患者的感染情况。

1.4统计学分析应用SPSS19.0统计软件计量资料,患者产房感染率采用χ2检验进行比较,P<0.05表示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对照组927例中62例患者出现感染,感染率为6.69%,观察组900例中39例患者出现感染,感染率为4.33%,观察组患者的感染率明显低于对照组,χ2=5.58,0.01

3讨论

产科的特点决定了具有比较高的风险,是医院的特殊部门,与母婴安全密切相关,因此不能忽视产房的质量管理,医院产房感染管理属于一个比较新型的管理学科,目前还未形成系统的管理标准。PDCA循环就是全面质量管理所遵循的科学程序,不仅能够使用在质量管理体系中,也适合使用在管理工作中,是管理学的通用模型[5]。我院在2013年控制产房质量中,采用PDCA循环,重视过程的管理,与2012年产房感染率相比,对照组62例患者出现感染,感染率为6.69%,观察组39例患者出现感染,感染率为4.33%,观察组患者的感染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通过运用PDCA循环管理办法,有效提高了感染管理质量,医务人员的执行力也有了很大提高,工作流程顺畅并具有可操作性,在人员、环境、物品等多方面管理上职责、分工明确,有章可循,使产房感染率明显下降,提高了患者满意度,取得较好的社会效益,在医院的管理中值得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

[1]张新颖.应用PDCA循环管理法提高产房护理质量〔J〕.江苏卫生保健,2010,12(2):44.

[2]孙丽,常小霞.PDCA循环管理法在重点部门护理质量管理中的应用〔J〕.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2012,14(29):344-345.

[3]李碧霞,万弘.PDCA循环管理在产房护理质量中的运用〔J〕.中外健康文摘,2012, 9(28):384-385.

[4]咸春静,张羽,封翊君,等.运用PDCA循环加强手术器械的管理 预防医院感染〔J〕.吉林医学,2013,34(22):4593-4594.

[5]肖琴,陈赞美,欧慧慧.PDCA循环在提高ICU医护人员手卫生依从性中的应用〔J〕.临床医学工程,2013,20(10):1316-1317.

(编辑雅文)

收稿日期2014-12-15

中图分类号:R473.7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1-7585(2015)06-0836-02

猜你喜欢
产房感染率我院
箭毒蛙的神奇产房
军事文摘(2023年18期)2023-10-31 08:11:00
英国:55岁以上更易染疫
环球时报(2022-04-07)2022-04-07 19:30:02
产房外的丈夫
中外文摘(2021年4期)2021-02-28 06:03:42
我院隆重举行2020届毕业典礼
生孩子的时候能在产房吃饭吗
产房仔猪寄养探究
猪业科学(2018年5期)2018-07-17 05:56:10
我院顺利迎来2016级新生
综合性护理干预在降低新生儿机械通气感染率的效果分析
BED-CEIA方法估算2013年河南省高危人群的HIV-1新发感染率
采取综合干预措施可降低口腔癌患者术后下呼吸道感染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