困难子宫肌瘤剥除术1例
冯惠芳解放军第一五三医院妇产科,河南省郑州市450000
关键词子宫肌瘤剥除术困难
1病例资料
患者程某,女,44岁,发现子宫肌瘤10余年,近期出现腰酸坠胀不适,故来院就诊,要求手术治疗。查体:子宫增大,如孕4个月大小,形态失常,表面可触及突起,无压痛,双侧附件区未触及明显异常。行盆腔超声提示:子宫多发性肌瘤,较大的约6cm×5cm,突出于浆膜层。入院诊断明确。患者及家属拒绝子宫切除,要求行肌瘤剥除手术,术前谈话告知其子宫肌瘤多发,可能手术时间长、出血多、损伤大,若穿透子宫黏膜,有可能术后出现子宫内膜异位症等情况。患者及家属表示理解,仍坚持保留子宫。遂完善相关检查及术前准备后,于入院第3天行手术,术中见:子宫如孕4个月大小,形态失常,有多处突起,但均无明显瘤蒂,其中宫体右侧前壁均匀突起较明显,色泽较周围组织浅白,考虑为肌瘤所在,故切开此处子宫表面,钝性分离瘤核同周围被膜组织,分离过程中发现此肌瘤向内延伸与内部多个肌瘤融合成一体,继续分离至宫体峡部及宫颈处,无法再找到肌瘤界限,并且分离时因肌瘤靠近右侧子宫血管区,剥离时损伤血管,出血不止。术中将病情告知家属,再次建议行子宫切除术,家属同意并签字后,改行子宫全切除术。手术费时约3h,术中出血约1 000ml,术后患者感闷气,血氧饱和度为90%,复查血常规示血红蛋白由术前140g/L,降至100g/L,给予预防性抗炎、止血治疗,之后恢复良好,切口愈合佳,病理检查提示:子宫平滑肌瘤,于术后第6天痊愈出院。
2讨论
随着时代和社会的发展,人们对医疗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仅要求治愈疾病,而且希望对人体伤害降到最低,于是微创和保器官成为各外科领域追求的目标。在妇科领域,患者往往要求仅切除肌瘤,保留子宫。过去子宫肌瘤剥除手术的适应证是:有生育要求,肌瘤为浆膜下或肌壁间,肌壁间肌瘤数目<3个,肌瘤大小<10cm[1]。现在多遵从患者意愿,放宽指征,这样做往往也带来一些弊端:当肌瘤多发时,剔除肌瘤后子宫“千疮百孔”,不但延长手术时间、出血多,且易造成术后感染、术后血肿、子宫腺肌症等诸多并发症,违背了减少对机体损害的初衷,弊大于利;肌瘤生长时间长且巨大者,肌瘤变性的几率增大,保留子宫在一定程度增加了日后复发及再次手术的风险[2];由于技术水平限制,超声在术前无法准确判断肌瘤的性质及是否融合,使得术中与术前判断不一致。在本病例中,术前超声提示为多发,最大者为6cm×5cm,未提示肌瘤相互融合,故遵从患者意愿行手术,术中剥离右侧壁肌瘤与正常组织时因紧靠血管区,造成出血不止,且肌瘤巨大,界限不清,操作困难,致使手术行至一半再改行子宫切除,增加与患者及家属沟通的难度,也增加手术出血量、难度及患者痛苦。故医生在微创理念,保留器官完整性观念的同时,也应很好把握手术适应证,从实际出发,个体化对待,而不仅仅依从患者意愿,应综合运用自己的医学知识,将各种术式利弊告知患者,对患者提出合理建议,帮助患者做出更加有利的选择。
参考文献
[1]李光仪.实用妇科腹腔镜手术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7.
[2]乐杰.妇产科学〔M〕.第7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
(编辑紫苏)
收稿日期2014-11-25
中图分类号:R737.3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1-7585(2015)06-0728-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