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晶++栗明++尹记远
摘要: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高校思想政治课在大力推进“中国梦”主题教育活动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思想政治课教师应当在课程教学中积极进行教学改革,整合教学相关内容,改革教学模式等,努力探索将“中国梦”这一共同理想融入到思想政治课教学中,实现当代大学生用“青春梦”托起“中国梦”。
关键词:中国梦;高校思想政治课;路径探析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5)28-0032-02
中国共产党召开第十八次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以来,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了关于“中国梦”的指导思想和执政理念,他认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就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大的梦想。而对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既深刻地体现了中国人的共同理想,也深刻反映了先辈们不懈奋斗、追求进步的光荣传统。中央政治局委员李源潮也提出,实现民族复兴的“中国梦”,当代青年不可能置身事外,中国的未来在于今天的塑人。这就告诉我们,大学生树立怎样的理想信念,将直接对我国社会主义事业建设的成败产生影响,也会影响到国家和民族的命运。如何对大学生进行“中国梦”共同理想的引导,使大学生立志为实现民族复兴的“中国梦”而不断努力用他们的“青春梦”托举“中国梦”,是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任务之一。
一、整合教学内容,突出中国梦
“中国梦”的提出是对理想信念的一次普遍教育。理想,是人们在社会实践的基础上对未来某种生活变成现实的一种希冀。俄国文学泰斗列夫·托尔斯泰说过:“理想是指路明灯,没有理想,就没有坚定的方向,没有方向,就没有生活。”而对于理想的探寻和实践犹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我们会面对诸多挫折,需要不断的克服前进中的各种艰难险阻,不断奋斗。
通过对高校四门思想政治课教学内容的整合,突出“中国梦”的理想信念教育。另外,通过深入解读“中国梦”来提高思想政治课的实效性。例如在《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的教学中所提及到的从1840年以来的170多年的历史,就是一段无数中国仁人志士和人民群众为救亡图存和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不懈斗争,顽强探索的历史。习近平总书记提出要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共同理想,正是科学地总结了近代以来中国历史的主题,也正是近代以来中国民族所面临的两大历史任务:为了让中国站起来,为了使中国人民过上幸福富裕的生活,就必须推翻在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联合统治下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制度,取得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就必须改变中国经济技术落后的状况,实现国家富强、人民富裕。因此可以将整合教学中的“两大历史任务”作为中国梦融入“纲要”课的切人点,从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的整体利益认识到虽然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理想和梦想,但是每个人的前途和命运与国家和民族紧密相连,国家好,才能真正实现人民好。
另外在《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这一课程中,通过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文化、社会以及生态五位一体的建设内容的整合学习,让大学生清楚地认识到中国所取得的巨大成就与中国所选择的道路是分不开的,中国共产党人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旗帜,坚定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经过了“雄关漫道真如铁”,经历着“人间正道是沧桑”,相信“长风破浪会有时”,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中国梦”。通过“概论”课的教授,就是要让当代大学生在新时代增强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自信、道路自信和制度自信,总之就是要树立起坚定的理想信念。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布局”一章的教授中,可以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作为一个专题重点讲解。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就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也是社会主义制度的内在精髓和生命之魂,展现了社会主义制度的内在价值取向,反映了全国各族人民的核心利益和共同愿望。也可以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教学内容以“如何处理好市场和政府的作用”作为专题,突出强调如何在建设实践中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总的来说就是以重组专题的形式整合教学内容突出“中国梦”。自然,中国13亿人口每人都是“中国梦”的参与者,只有中国上下13亿人口万众一心,众志成城,才能谱写一首动听的梦想交响曲。
二、研究多维教学,阐述“中国梦”
要将“中国梦”融人思想政治课的教学中,首先应该针对课程特点,并结合时代特征,从不同维度研究教学方法,让大学生从内心接受教学的方式方法,引导他们在课程学习中主动积极地理解并认同“中国梦”,自觉地把自己的梦想融入到国家民族的“中国梦”,把个人理想和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紧密相连。
(一)情感体验式教学方法
在教育心理学研究不断深入发展的过程中,情感体验教学也已经成为一种新的教学理论和手段。思想政治课的教学,其实也是一种情感的传输,从爱自己、爱家庭,到爱别人、爱职业、爱国家……从小到大,感情的点滴传入最终才能实现理论内化与外化。如果在课堂上能设置具体的情境,让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对历史、对现实进行感受,能够加深对“中国梦”这一共同理想的情感共鸣。例如在教学过程中可以给学生观看历年“感动中国”人物评选、“年度法治人物评选”等节目,还有《大国崛起》、《南京大屠杀》等影片,通过视觉体验、数字呈现等情感体验形式,使学生在情感体验中先产生关注的态度,进而激发他们的爱国情怀和民族意识,从而坚定对社会主义理想信念。
(二)教与学的互动式教学方法
在思想政治课的教学中,如果教师只是进行原则、知识的讲授,理论的灌输,缺少了倾听和回应,没有了对话和互动,往往就会事倍功半而无法取得满意的效果;如果要更好地实现教学目标,并让学生在教与学的过程中完成从理论感知到理想信念的转变,就要采用多种多样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他们能够积极的参与到教学过程中。对不同的教学内容,要采用不同的教学形式,如即兴演讲、模拟演讲、沙龙式对话、研究性教学等。通过学生参与,激发学习积极性,能够更好的实现教学目标。例如关于“在2020年,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问题上,结合当前的热点难点问题,开展如何看待“中国梦”与个人梦的主题发言;在“中国为什么选择了马克思主义”的讲授中,通过同学课前准备、收集资料进行主题辩论;针对一些民生问题,比如看病难、看病贵,通过组织学生的角色扮演,可以加深他们对职业道德的认识,对和谐社会构建的理解。通过互动教学法,使学生更好的实现从外在的理论感知到内在的理想信念的转向,更深一步认同“中国梦”。endprint
三、加强实践教学,凝结中国梦
梦想的实现,关键在于信念,在于行动。实践教学是巩固理论知识和增强对理论认识的有效途径,对提高学生素养和形成正确价值观非常有利。因此,在中国梦与高校思想政治课教学相融合的过程中,除了加深学生对中国梦在理论层面上的认识,还应通过具体的实践活动加强对这一信念的坚守,并自觉把实现中国梦转化为自己的责任和使命。
(一)有效利用校园文化建设开展实践教学
加强实践教学,凝结中国梦可以与校园文化活动结合起来。与课堂教学相比较,校园活动人员更多、范围更广,能够更好的营造出“中国梦”传递氛围。但是需要任课教师与学校相关部门做好衔接,从两课教学的角度通过校园活动进行“中国梦”的宣传和学习。例如在重要的纪念日:五四青年节、建党节、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南京大屠杀纪念日等,通过全校性的演讲比赛、知识竞赛、征文比赛等对“中国梦”更加广泛的宣传和学习,让大学生自觉提升自身素质,更好的激发与凝聚大学生的精神和力量。只有这样,学生才能更深刻的意识到,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是中华民族得以生存和发展的珍贵的精神财富,是促进中华民族团结奋进的巨大的精神动力,进而最大限度的凝聚共识,汇聚成实现中国梦的巨大精神力量。
(二)开展多种形式的校外活动进行实践教学
有组织的到地方爱国教育基地参观考察,让大学生亲身感受近代以来仁人志士的拼搏奋斗;开展各种志愿、公益等类型的社团活动进行校外教学实践,是将中国梦融入思想政治课教学中非常重要的一个过程。针对目前大学城建设的实际情况,各高校相对比较集中,可以选择不同学校、不同专业类型的同龄人,在思想政治课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进行各种关于“中国梦”的社会调查,也是一种较好的实践教学。比如调查不同学科背景、不同家庭状况的同学对中国改革的各种理解和认识,让调查者和调查对象能够从不同角度感受改革开放给中国带来的巨大变化,对中国梦共同理想形成认同感,坚定大学生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道路的自信。
高等院校的校思想政治教育不仅仅只是理论知识的传递,而是要在理论知识教授的过程中,使受教育者接受传递的思想观念或道德规范,并转化为自己的意识,愿意把它作为自己的一种价值准则与行为依据,而且能把接受了的内容转化为自身行为并在生活中形成习惯的过程。因此,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在大力推进“中国梦”主题教育活动中将发挥重要作用。思想政治课教师应通过对整合课程内容强调中国梦,以多维教学方法阐明中国梦,以加强实践教学凝结中国梦。
参考文献:
[1]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奋力实现“中国梦”[J].人民网,2013-03-15.
[2]严炜,肖坤.和谐社会构建中的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J].湖北社会科学,2008,(05):180-182.
[3]林春蓉.多元背景下的高校思想政治课实效性探析[J].黎明职业大学学报,2009,(12):72-75.
[4]雷连莉,徐德刚.案例教学法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中的运用[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0,(5).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