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雪峰
摘要:当前高校青年教师主体已经是“80后”青年教师。由于独特的成长环境,和前几代教师相比,他们具有个人独立意识强、政治热情不高、承担的压力大、受教育程度高、富于创新意识等特点,因此在他们中间开展党建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方式要注意改进。要特别注意将党建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与他们的工作生活结合,注意运用间接的、具有潜在影响力的、信息化、多渠道的工作方法。
关键词:高校青年教师;党建;思想政治教育
中图分类号:G451.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5)16-0185-03
在高校,青年教师是一支承上启下、具有蓬勃创造力的队伍,做好他们的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对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具有重要意义和深远影响。当前高校青年教师队伍的主体,已由出生在1978年以后,即国家改革开放以来的“80后”青年教师组成。由于成长环境的特殊性,他们的价值观念、个性特征与前几代教师相比,有显著的差异。在他们中间开展党建及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工作方式需要顺应他们的特点,与时俱进地改变,才能更好地适应新形势下的党建工作新要求,将党建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深入青年教师的心。
一、当前高校青年教师的特点
(一)个人人格独立意识比较强,政治热情不高
“80后”教师成长于改革开放后,而且1978年以后,我国计划生育政策开始严格实施,“80后”教师很多是独生子女。较之新中国成立后前几代人生活物资的匮乏,他们大部分生活在被家庭重点满足、物质生活充裕的环境。因此“80后”青年教师和前辈强烈的集体观念、“革命理想高于天”相比,个人人格独立意识比较强,更注重个人成长和个人诉求。
而且随着国门的打开、互联网及信息技术的发展,他们国际交流的机会极大增多,网络上各类鱼龙混杂的信息资讯的“大爆炸”,加上青年教师从校门到校门,经历相对单一,对国情、社情、民情缺乏深刻了解,对社会转型期的矛盾缺少正确认识,使他们受到了西方自由主义、个人主义的世界观、人生观的影响加大,国家意识、社会责任感相对淡漠,对参与政治生活热情不高。“在回答‘您的信仰最倾向于什么时,虽然选择‘资本主义、‘宗教、‘没有明确信仰的比例(分别为:2.73%、3.65%、18.34%)不高,但其绝对数量并不小,信仰多样化的趋势已客观存在。”[1]
(二)处于资历浅、事业初步发展阶段,面对的工作和生活压力大
“调查384名珠三角地区高校教师的职业压力状况,结果表明:高校教师中,感受职业压力中度以上的占78.12%;压力来源主要是科研压力、生活保障和职业声望,其次是职业发展和体制改革;68.2%的教师表示职业压力已对自己心理、生理和行为均产生一定的负面影响。”[2]而“80后”青年教师,目前三十多岁,既是完成博士或海外交流教育走上工作岗位后不久的“新人”;又是富于创新精神、朝气蓬勃的,承载着学校、学生高标准期望,需要应对信息时代知识快速“更新换代”,要很快成长为教学科研骨干的“新秀”;同时还处在家庭角色转换,开始承担家庭主要责任的阶段。他们面对的工作和生活压力非常大。由于青年教师是资历浅的“新人”,在学校决策工作中缺乏话语权,如果缺乏组织主动建立的沟通机制和平台,他们与领导层之间的信息传递会出现脱节现象。缺乏集体力量的帮助,将加大这些压力对青年教师的影响。
(三)受教育程度高,富于创新意识
由于自1999年开始,我国高校进行扩招,“80后”接受高等教育的比率较以前几代人大大提高。并且随着国力增强,国家对教育投入增加,他们接受更高一级、更优质教育的机会也大大增加。比如华南理工大学化学与化工学院“80后”青年教师100%具有博士学位,50%以上具有海外留学1年以上的经历。随着知识水平的提高、国际视野的开拓,“80后”教师也成长为更富于创造性和创新性的一代。
“80后”青年教师成长在改革开放以后,目睹并体验着国家从落后到进步的过程,心中自然地蕴藏着爱国的热情与自豪感。他们未经历过“政治斗争为纲”的社会生活,虽然对政治生活热情不高,但也没有“关心政治,往往就会引来‘政治关心”的恐惧。他们有知识,有头脑,视野开阔,不拘囿于体制内思考,勇于创新,如能普遍激发他们对社会主义建设、党的建设的热情,将是一支特别能战斗的生力军。
二、新形势下,在高校青年教师中开展党建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需要特别重视的工作目标
(一)坚定共产主义信念,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信念,增强他们对党组织的信任感和归属感,激发他们的政治热情
由于“80后”青年教师队伍政治热情不高,加上目睹当下贪污腐败现象,目睹政治结构中一些人把本来实现崇高政治理想的组织变成“利益集团”的现象,他们对党组织的信任受到了损害,部分青年教师对共产主义理想、社会主义道路产生了怀疑,部分青年教师对党建活动与思想政治教育产生了冷漠或先入为主的抗拒心理。
“我们建设什么样的国家,我们想要什么样的生活,我们需要什么样的空气和食物……这些都是政治,如果没有人关心和谈论政治,我们将永远生活在一个糟糕的世界,没有一个人、一个企业能逃脱悲惨的命运。”[3]政治理想和信念与我们每个人的生活紧密相连。共产主义在中国当前的表现形态实实在在,即全国各族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带领下,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建设小康社会,让人民过上幸福生活,实现“中国梦”。而且党的十八大后,党中央进行了前所未有的严厉反腐,向着“依法治党”的方向前进。当前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要借着这股雷霆之风,大力增强青年教师对党组织的信任感、归属感,帮助青年教师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并坚定拥护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鼓励他们向党组织靠拢,激发他们的政治热情,从而用他们的青春和才干为实现“中国梦”贡献力量。
(二)增强青年教师对于国家、社会、学生的责任感,大力加强师德建设,激发他们爱岗敬业的工作热情endprint
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要围绕中心工作进行。高校的根本任务是立德树人与科技创新。这一职业责任决定了“学为人师、行为世范”这一高标准的职业道德要求。但“60年代出生员工有责任心,有理想,埋头苦干;70年代出生的员工有压力,有焦虑,肩负重担;而80年代出生的员工则以快乐为导向,讲求个人实现”。[4]加上受当前社会一些不良风气影响,青年教师师德出现了一些问题,比较突出的表现是:敬业精神弱化、学风浮躁、学术不诚信、对待学生功利冷漠。青年教师精力充沛,富于创新精神,但如果缺乏良好的师德,则很难踏实地专注于科技创新、教书育人。身教胜于言传,“80后”青年教师与当前大学生年龄相仿,承担教学、班主任等工作比较多,和学生接触多,他们的言谈举止、道德修养、理想志向最容易感染、影响、带动学生,因此我们要特别重视青年教师的师德建设。习近平总书记在2014年同北京师范大学师生代表座谈时的讲话时说:“好老师不是天生的,而是在教学管理实践中、在教育改革发展中锻炼成长起来的。”党建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要注意与中心工作的需要结合起来,与当前师德建设需要结合起来,互相促进,互为支持,将党建和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转化为生产力。
三、新形势下,在高校青年教师中开展党建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方法需要改进的方面
(一)在高校青年教师中开展党建与思想政治教育,要与他们的教学科研工作、个人生活实际紧密结合,渗透在服务工作中,克服党建思想政治教育和事业发展“两张皮”、“空到空”现象
“新生代白领的前五项职业诉求依次是成长诉求(约占总量的46%)、经济诉求(约占总量的43%)、成就诉求(约占总量的36%)、权限诉求(约占总量的24%)和人际诉求(约占总量的21%)”。[5]过去我们传统党建与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单方面侧重强调集体观念、历史责任和国家意识形态的锤炼与锻造,单方面强调阶级意识和政治服从,忽略他们的个人诉求,这容易导致青年教师对思想政治教育的抗拒和误解,认为党建和思想政治教育纯粹是“务虚”,不如用这些时间来做业务工作。
习近平总书记说:“要坚持以人为本,执政为民,接地气、通下情,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解群众之忧,在服务中实施管理,在管理中实现服务。”学校党组织作为高校领导者,要把党建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有机融入、渗透和体现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和文化传承创新等工作中。特别是在青年教师遇到实际困难的时候,党组织给予帮助,解决实际问题,让青年教师了解体会到党组织的力量与宗旨,从心认可。要积极开展与教学、科研工作相关的主题党组织活动,如以支部为单位举行讲课交流辅导,以党小组为核心申请国家级重大课题,举办党员学术交流报告会等活动。充分发挥业务工作中先进党员教授的榜样力量,鼓励他们将个人成长与诉求与党和国家的教育科研事业相结合。要允许不同意见的存在,党组织要领导并建立工作机制与平台,了解青年教师的观点与意见,及时反馈与解决问题,让青年教师亲身体会到党组织追求国家发展、教育事业发展的目标和他们的个人追求事业发展目标、努力方向的一致性,从而消除青年教师对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抗拒心理。只讲理论不讲实际,决策不管意见只靠“解释”难以服众。高校所有党的领导干部都是党建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体,要通过服务青年教师,办好点点滴滴的实事,通过在业务上扶持帮助,在生活上关心照顾,达到在思想上教育引导的目标。
(二)多采用间接,注重潜在影响的教育工作方法。通过校园文化、校风建设,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高青年教师师德水平
针对西方崇尚“自由”、“个性”的文化传统,西方通常采用非显性、间接的方式,将西方的国家意识形态渗透教育对象,而我国传统政治思想教育多采用正面灌输的方式。正面灌输效率高但效果不一定好,而“润物细无声”的教育却通过内化于心,可以从根本上、长时间对人的行为产生影响。“80后”青年教师成长于一个多元化的社会环境中,他们的价值观呈现出多元化的特征,他们追求独立、自主、创新,因此在他们中间开展党建与政治思想工作,要特别注意通过间接的、有潜在影响的方式。
高校作为一个相对独立的组织,经过历史的沉淀,会形成独特的校风。校风是校园文化建设的成果,同时在教育中具有特殊的作用,它通过心理感染、群体规范产生巨大的同化力、促进力和约束力,是一种潜移默化的精神力量。2014年5月4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同北京大学师生座谈时指出:“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表明,对一个民族、一个国家来说,最持久、最深层的力量是全社会共同认可的核心价值观。核心价值观,承载着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的精神追求,体现着一个社会评判是非曲直的标准。”党的十八大提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三个倡导”二十四个字,符合时代特点,实践导向鲜明,非常“接地气”。当前开展党建和政治思想教育,要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切实融入到校园文化建设中,培养良好的校风,从而“风化”学校师生员工。
例如华南理工大学在学校主页建立了“建设者”专栏,通过180多期报道,宣传和赞扬师生身边的,为教育事业和国家建设事业勤奋工作学习、默默奉献的“平凡人”。其中报道了很多在教学、科研一线的青年副教授、讲师,还报道了学校忠于职守的保安、无私奉献的饭堂工作人员、爱岗敬业的行政人员、勤奋攀登知识高峰的学生等,不管他们的岗位是多么平凡,他们的共同特点是践行“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学校党委书记杜小明概括为“成就积于平凡,真诚感动华园”,获得了师生的共鸣,对学校师德师风校风建设起到了良好的促进作用。
(三)多采用信息化、多渠道的教育工作方法。要占领网络阵地,理论联系实际,掌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和话语权
以往的政治教育工作,多采用集体会议形式,侧重上传下达,形式单一固化。高校青年教师思想活跃,善于深入思考,富于创新意识,加上科研工作多,压力大,工作弹性较大,工作日程安排更个性化,与传统学习教育方式难免“不兼容”。
在网络、自媒体占据青年人沟通主要渠道的当代,党建工作要多利用网络这个快捷的信息传播途径,例如通过网站、论坛、博客、“书记信箱”、QQ、微信等多种途径,提高效率,丰富形式,将党的理想、党的行动、党领导全国人民取得的成绩、党和国家需要知识分子解决的问题,第一时间传播到他们“随手可及”的地方。让他们紧跟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步伐,激发他们参与政治生活的热情。
除了快捷的特点,如2013年11月21日《人民日报》上发表的《创新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一文所言,“在网络交往中,每个人都是自由而平等的”,“在网络环境下,交互式的沟通和对话成为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方式”,这非常契合青年教师心理特点,是他们所乐于接受的方式。通过网络阵地,高校党组织能快捷深入地了解青年教师的困难与问题,了解他们的思想与变化,有的放矢地开展思想政治工作,第一时间排除网络上以“思想自由”为借口的反对势力不良言论的影响,引导青年教师了解真相,分清曲直。
江河万里总有源,树高千尺也有根。党的政治纲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党带领全国人民经过艰苦卓绝的努力摸索出来的。在国内国际形势复杂的当前时代,要让青年教师更好地学习和理解它们,还必须要强化实践锻炼,让广大青年教师走出校门,通过实地参观、实地考察、亲身实践等多种方式,积极鼓励他们参加公益活动、扶贫活动,通过多种渠道,使他们了解国情、社情、民情,深化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认识。激励他们为“中国梦”的实现不懈努力,为国家的科技创新、高层次合格人才的培养贡献自己的力量。
参考文献:
[1]刘国栋,孙云霄.关于高校青年教师政治信仰问题的研究[J].中国矿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3):110-113.
[2]饶淑园,饶东方,王红椿,许炯.80后员工“职业观”分析珠三角地区高校教师职业压力研究[J].管理世界韩山师范学院学报,2014,(4):79-84.
[3]杨军.我们今天如何谈论政治[J].领导科学,2013,(17):20.
[4]周石.80后员工“职业观”分析[J].管理世界,2009,(4):184-185.
[5]刘红霞.新生代白领的职业诉求研究[J].中国青年研究,2013,(1):65-69.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