洋芋,香味飘散中的记忆

2015-12-09 00:44陈生龙
雪莲 2015年15期
关键词:灶火烤熟父母亲

陈生龙

小时候,洋芋是河湟地区农家来说,是一日三餐的主要食材。有人风趣地说:“早上烤洋芋,中午炒洋芋,晚上的生活改善了,把洋芋蛋蛋捣烂了!”

儿时,第一个学会做的饭便是焪洋芋了。母亲天还没亮就得出工。母亲出门前从三四米深的土窖里,取出半背斗来,把洋芋洗干净,放人缸粗的深腰大锅里,倒人半罐水,如果有昨晚剩的饭,也一同放人锅内。再在锅沿上围好胳膊粗的草圈,盖上厚厚的木锅盖。还要在盖得不太严的地方围上一圈抹布。临出门,母亲一定来到炕沿根对迷迷糊糊的我喊一声:“早点起来烤洋芋,吃了上学去!”那时还没有电灯,尤其冬天,差不多是半夜爬起来,点亮厨房半墙上土洞里的那盏青油灯,拉着风箱迷迷糊糊地开始焪洋芋。一锅洋芋要烤熟,约需四五十分钟。开始不知道洋芋烤熟的状况,时间掌握不好,要么还剩着水,洋芋开不了花,要么洋芋被烧焦了,满锅的洋芋一股难闻的糊味。母亲告诉我,洋芋熟了的时候,将耳侧在锅旁,听到锅里面有“吱吱吱吱”的响声,且能闻到一股洋芋焦巴的香味,就知道洋芋熟了。焪得刚刚好的洋芋,一揭开锅盖,一个个洋芋都会裂开笑得异常灿烂的口子,有的洋芋皮几乎全脱开了,吃到嘴里,沙沙的,香香的,等不及凉一下,就迫不及待地往嘴里填,尽管烫得嗷嗷直叫,猛烈地往外吹气,但一疙瘩一疙瘩往下咽的感觉,不知道有多过瘾,好像再没有比这更好吃的东西了。

那时的早饭自然就是洋芋了。父母亲在地里忙农活,等他们回来,我们兄妹早已上学去了。上学前,也没有功夫消停坐下来吃,先把弟弟妹妹打发走,洗把脸,往书包里塞几个洋芋就往外跑。一路上边吃边走,剥下来的洋芋皮扔在身后,常常有一个或几个哼哼叫唤的小猪跟在我的身后抢着吃扔下的洋芋皮。有吃不完的洋芋,到校后烤在泥炉子上,可那烤得热乎乎的焦巴洋芋就不一定能到你的手里了。

父母亲差不多半晌午才能回来吃早饭。一般人家的洋芋都会挑着先吃好的,也有人家吃洋芋,怕是把好洋芋挑着吃了,不好的就浪费了,用一只手刚刚能伸下去的小口沙罐装的芋放,吃的时候,手伸下去“抓住哪个就哪个”,不准挑挑拣拣。

早上焪的洋芋除了洋芋皮和坏的,好洋芋绝不能丢弃,等到晚上做饭的时候,再往灶火里一塞,烤热了拿出来再吃。从灶火里扒出来的洋芋蛋黑糊糊的,往地上轻轻一敲,将草灰抖掉,剥开已烤焦了的皮,香气扑鼻,比早上笑开了嘴的洋芋还要香甜。

奶奶在世的时候,等父母亲下地后,把剩下的洋芋一个个剥得精光,盛在大盆子里,到中午或者晚上,放到锅里,浇点油,用铁勺背将洋芋捣烂,撒点盐和腌好的花菜,热好了再盛到碗里,那又是另外一种滋味。

猜你喜欢
灶火烤熟父母亲
东昆仑灶火河地区晚奥陶世侵入岩地球化学特征、锆石U-Pb年龄及其伸展构造环境的确定
我喜欢的课
烈日当空,看小编如何避暑
烤面包
灶火
偶尔
清明祭
密集式烤房突出“烤熟”烘烤技术探讨
青海格尔木小灶火河地区两种矿床成矿系列及找矿远景浅析
二表叔的灶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