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法军,李思瓯,尹昌浩
1.林口县林口镇卫生院心内科,黑龙江牡丹江 157600;2.牡丹江医学院红旗医院内分泌科,黑龙江牡丹江 157600;3.牡丹江医学院红旗医院神经内科,黑龙江牡丹江 157011
冠心病是一种由于血液异常,出现脂质代谢,促使心脏血管壁积聚大量的脂质,最终导致粥样硬化的病理表现,其中冠心病同高脂血症间具备着非常紧密的关联[1]。相关研究显示,他汀类药物可以有效的使冠心病患者的血脂水平与临床症状得到改善,且降低发生心血管事件的概率。其中阿伐他汀对于治疗冠心病已经得到证实,临床有效性也获得了非常广泛的认可;而瑞舒伐他汀的作用主要是可以有效的对患者血脂功能进行调节[2]。该研究中主要探讨分析了应用阿托伐他汀和瑞舒伐他汀对冠心病患者进行治疗的临床效果,现报道如下。
整群选择该院2012年6月—2014年6月收治的108 例冠心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法把其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有54 例患者,其中观察组中,男性患者为28 例,女性患者为26 例,其年龄为42~80 岁,平均为(55.9±3.6)岁;而对照组中,男性患者为24 例,女性患者为30 例,其年龄为44~82 岁,平均为(56.8±4.1)岁。全部患者的基本临床资料进行比较,均不存在明显的差异,具备可比性(P>0.05)。
全部患者在入院后都提供常规治疗,服用β-受体阻断剂、硝酸酯类、低分子肝素、钙拮抗剂与阿司匹林等,同时采取相应的措施对并发疾病的患者进行治疗。其中,对照组患者采用阿托伐他汀(产品批号:J20070061)实施治疗,口服,其剂量为10 mg/次,1 次/d,坚持治疗21 d;而观察组患者采用瑞舒伐他汀(产品批号:J20090091)实施治疗,口服,其剂量为10 mg/次,1 次/d,坚持治疗21 d[3]。
经过临床治疗后,患者心绞痛的临床症状完全消失,则视为治疗显效;经过临床治疗后,当患者心绞痛的临床症明显得到缓解,则视为治疗有效;经过临床治疗后,当患者心绞痛的临床症状无变化或者加剧,则视为治疗无效,其中,总有效率=显效率+有效率。
该研究采用SPSS 15.0 统计学软件对观察组患者以及对照组患者的临床数据进行分析、统计、处理,其中计数资料采取χ2检验,P<0.05 代表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两组患者经过临床治疗后,其中观察组患者中,获得显效的患者为26 例(48.2%),获得有效的患者为24 例(44.4%),其临床治疗有效率为92.6%;而对照组患者中,获得显效的患者为22 例(40.8%),获得有效的患者为20 例(37.0%),其临床治疗有效率为77.8%;对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进行比较分析,观察组患者的临治疗效果明显的比对照组好,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χ2值为4.6968,P 值0.030,P<0.05)。详情见下表:
表1 分析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n(%)]
冠心病是一种临床中常见与多发的心血管疾病,临床中常常选择他汀类药物对其进行治疗,可以有效的降低心血管疾病的患病率与死亡率[4]。其中,阿托伐他汀为合成他汀类药物,其作用优势主要体现在抗动脉粥样硬化与降血脂上,其既可以对肝细胞内的甲戊二酰基辅酶进行抑制,降低体内胆固醇的合成,达到降脂的目的,还可以对冠脉内的炎性反应进行抑制,从而降低动脉粥样硬化的发展与形成[5]。而瑞舒伐他汀是较为有效的他汀类药物,还是一种选择性还原酶抑制剂,其具有着生物利用率高、降脂明显与血清半衰期长等特征,并且具备着显著的低亲脂性以及肝脏选择性[6]。
本组研究结果表明,两组患者经过临床治疗后,其中观察组患者中,获得显效的患者为26 例(48.2%),获得有效的患者为24例(44.4%),其临床治疗有效率为92.6%;而对照组患者中,获得显效的患者为22 例(40.8%),获得有效的患者为20 例(37.0%),其临床治疗有效率为77.8%;对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进行比较分析,观察组患者的临治疗效果明显的比对照组好,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由此可知,应用阿托伐他汀和瑞舒伐他汀对冠心病患者进行治疗,其具有较好的临床效果,但是瑞舒伐他汀的治疗效果更佳显著,同徐亮、杨文等[7-8]的文献报道相似。该研究对于临床治疗冠心病以及冠心病患者预后具备着至关重要的指导作用,并进一步证实了他汀类药物治疗冠心病的有效性与安全性,但是对于并发轻度肝功能不全患者以及老年人使用瑞舒伐他汀的可靠性与安全性还需要进一步研究与证实。
综上所述,应用阿托伐他汀和瑞舒伐他汀对冠心病患者进行治疗,其具有较好的临床效果,略优于阿托伐他汀,在临床中值得广泛的推广应用。
[1]廖琦,孙斐,权亚梅.瑞舒伐他汀与阿托伐他汀治疗冠心病98 例临床疗效对比分析[J].中国地方病防治杂志,2014,12(S1):36-38.
[2]陈翀昊,王广燕,苏衡.瑞舒伐他汀与阿托伐他汀对早发冠心病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近期疗效[J].中国临床药理学杂志,2013(12):161-163.
[3]杨昆,曹鸿鹍,付薇,等.比较瑞舒伐他汀与阿托伐他汀对老年冠心病患者血脂达标的有效性和安全性[J].中国老年保健医学,2011,15(11)∶66-69.
[4]石蕊,姜铁民,赵季红,等.不同他汀类药物治疗早发冠心病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近期临床随访研究[J].中国全科医学,2012,17(26):83-86.
[5]刘迎雪,李虎,张松涛,等.瑞舒伐他汀治疗高龄老年人高脂血症的疗效及安全性观察[J].中华保健医学杂志,2010,25(16):121-125.
[6]向玉梅,汪辉.阿托伐他汀瑞舒伐他汀治疗冠心病伴高脂血症临床疗效分析[J].基层医学论坛,2013,15(13):1677-1678.
[7]徐亮,杜清莲,任月如,等.瑞舒伐他汀与阿托伐他汀治疗冠心病患者的降脂疗效对比研究[J].中国医药导刊,2013,15(9):1495-1496.
[8]杨文,刘洁云,秦雷,等.瑞舒伐他汀与阿托伐他汀治疗冠心病的疗效对比研究[J].中国全科医学,2013,16(6):621-6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