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朝辉
哈尔滨焦视眼科医院综合眼病科室,黑龙江哈尔滨 150010
视网膜脱离合并脉络膜脱离是临床上发生率比较低的视网膜脱离的其中比较严重的一种,该病发病迅猛,预后差,葡萄膜炎严重、 一经确诊应及时给予糖皮质激素类药物并尽早手术治疗[1-2]。但是临床上经常使用的是全身的激素疗法,其带来的不良反应比较多,而且对病情的改善情况也不是太明显。患病时如果得不到及时的治疗或治疗不彻底,容易导致反复发作,影响到患者的身心健康,更甚者可引发患者失明e。该院选取于2010年9月—2014年9月收治的42例脉络膜脱离型视网膜脱离患者,采取曲安奈德玻璃体腔注射对其治疗效果进行研究,现报道如下。
1.1 一般资料
整群选取该院于2010年9月—2014年9月收治的42例脉络膜脱离型视网膜脱离患者(42 眼,均为单眼),所有患者符合脉络膜脱离型视网膜脱离的诊断标准[4]。其中男22例,女20例,年龄18 岁~63 岁,平均年龄(41.3±5.4)岁,患病时间1 d~3 个月,平均(41.3±5.4)d。42例患者中,近视眼32例,其中高度近视4例,白内障术后人工晶状体眼4例,玻璃体积血3例,3例无法判断。患者中有高血压史11例,糖尿病史3例,高血压合并糖尿病者2例,其余患者均健康。
1.2 入选标准
①年龄18 岁以上;②病程不超过6 个月;③经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患者知情同意。排除标准:①接受玻璃体手术后;②原发性的膜脱离;③眼球有外伤者[5]。
1.3 治疗方法与手术
开始前对患者进行视力、非接触眼压、裂隙灯、双目间接检眼镜和A/B 超和眼前节OCT 的检查等。患者术前在眼睛结膜囊处采用1%的卡因进行眼睛局部麻醉,之后采用一次性的1 mL注射针吸取0.1 mL 的曲安奈德液,在眼部的角巩缘后3.0 mm,45°斜进针,使针头到达玻璃体腔所在位置并经过确认后,推动针头,使曲安奈德液匀速注入,之后缓慢的将针头拔出,最后在手术部位覆盖消炎眼膏并且酌情给予滴眼液局部治疗[6]。
1.4 统计方法
采用SPSS 15 软件包对数据进行分析,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s)表示,计量资料用t 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α=0.05 为检验水准,P<0.05 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1 眼压变化治疗前患者的眼压为3~10 mmHg,平均眼压(6±2)mmHg,术后一周患者眼压为9~18 mmHg,平均眼压为(14.2±2.9)mmHg,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2.649,P=0.000)。
2.2 术后视网膜复位情况42例患者中,有33例首次手术视网膜即成功复位,成功率为78.6%(33/42) ,其余的进行再次手术,最终全部均成功,成功率为100.0%。其中有5例在首次手术的1~2周出现下方视网膜脱离,这几例患者在术后1~2 个月中进行再次手术,采取联合剥膜硅油填充术,并且在再次手术后3 个月取出硅油后,成功复位。有2例视网膜脱离的原因为发生增殖性玻璃体视网膜病变,经再次入院行玻璃体切除、膜剥离联合硅油填充术后也成功复位。其余患者视网膜均成功复位。
2.3 患者治疗前后最佳矫正视力变化治疗后,患者的视力情况比手术前有所改善,经比较,P<0.05。详见表1。
表1 患者治疗前后视力改变情况
2.4 并发症
42例患者接受治疗后,发生1例脉络膜出血,未见结膜下渗漏、眼内炎等并发症发生。有2例出现一过性高眼压,经过对症治疗后,情况均好转。
脉络膜脱离型视网膜脱离的发展情况较复杂,一般是首先出现视网膜裂孔,导致其发生脱离,引起脉络脱离,并且在过程中伴随低眼压,脉络膜循环障碍是本病发生的基本因素[7]。因伴随严重的玻璃体视网膜增生性改变(PVR)、葡萄膜炎及低眼压等并发症,预后较差,成功进行手术的几率远比其他类型的眼科疾病低,而且其视网膜成功复位的比率也很低[8]。目前临床上比较常用的治疗方法就是进行玻璃体切割术,相关研究叶表明,玻璃体切割术的效果比较满意,手术成功率也比其他方法如扣带术高。但是进行玻璃体切割术前需要使用激素,可以减少葡萄膜反应和脉络膜脱离,有利于手术的成功进行。而曲安奈德就是治疗效果比较显著的其中一种激素之一,其具有安全,效果明显,副作用少等优势[9]。
曲安奈德 (TA) 是一种由化学合成的具脂溶性的糖皮质激素,而且作用效果比较长。其作用机制是抑制成纤维细胞和炎性肉芽组织增生,下调炎症细胞因子的表达,进而减轻葡萄膜炎症,降低脉络膜血管通透性,减少炎症的渗出,延缓PVR 进程[10]。
在本组实验当中,曲安奈德玻璃体腔注射后,患者的眼压得到明显的改善,视力较术前也显著提高,而且不明显严重的并发症。33 只眼首次手术即视网膜成功复位,复位率为78.6%( 33/42),其余患者也在第二次手术全部成功复位,成功率为100.0%,成功率比较满意。
综上所述,在进出手术前,在眼部的玻璃体腔处注射曲安奈德,可以显著的改善眼睛视力情况,升高眼部压力,有利于视网膜复位后的功能恢复,无严重不良反应,治疗安全,明显提高了手术成功率,值得临床应用。
[1]段安丽,王宁利,王景昭,等.脉络膜脱离型视网膜脱离的临床研究[J].眼科研究,2007,25(3):222-225.
[2]于文贞,孙摇遥,赵敏,等.玻璃体切割联合眼内硅油填充术治疗脉络膜脱离型视网膜脱离临床疗效观察[J].中国实用眼科杂志,2012,30(2):137-140.
[3]刘文,张少波,柯治生,等.微创玻璃体切割手术治疗脉络膜脱离型视网膜脱离临床疗效观察[J].中华眼底病杂志,2012,28(6):593-597.
[4]夏泽梅,张良.脉络膜脱离型视网膜脱离使用曲安奈德玻璃体腔注射的疗效观察[J].国际医药卫生导报,2013,19(1):93-95.
[5]何英琼(综述),陈子林(审校).激素在脉络膜脱离型视网膜脱离中的应用[J].医学综述,2014(23):4346-4348.
[6]刘凯,赵素强,王钥铭,等.脉络膜脱离型视网膜脱离的玻璃体手术治疗[J].国际眼科杂志,2013,13(5):1015-1016.
[7]王莉.脉络膜脱离型视网膜脱离的研究进展[J].中医眼耳鼻喉杂志,2013(2):104-108.
[8]刘洁梅,张良.玻璃体腔注射曲安奈德治疗脉络膜脱离临床观察[J].国际医药卫生导报,2014,20(1):3-5.
[9]魏勇,毕春潮,朱忠桥,等.球周及眼内注射曲安奈德对脉络膜脱离型视网膜脱离预后的影响[J].眼科新进展,2013,33(10):968-970.
[10]刘华,曹奎,赵学乾,等.玻璃体手术治疗复杂性视网膜脱离的临床报告[J].医药前沿,2012,2(12):299-3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