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珠
广汉市骨科医院,四川德阳 618300
血管性痴呆(vascular dementia,VD)指的是患者由于出现缺血性或者出血性卒中以及造成记忆、 行为与认知等大脑区域低灌注的脑血管疾病而导致的一种严重的认知功能障碍综合征[1]。据相关资料显示,血管性痴呆在当前已经成为继阿尔茨海默症之后导致老年人痴呆的的第二大疾病[2]。对患者生存质量造成严重影响的同时,也给患者的家庭增添了沉重的负担。中医学中将血管性痴呆归类为痴呆,别名为“呆病”、“健忘”、“文痴”、“善忘”等。认为该病的病位在患者的脑部,发病的原因多是因为患者的五脏六腑亏虚、气血津液在体内的运行和代谢出现异常,导致痰油以及瘀血的形成,对经络和脑齊造成阻滞,气血不能供于大脑,患者的神明失养,就出现了脑失清灵、失认失算、神情呆滞、哭笑无常等表现呆傻的症状。
为探讨针刺配合尼莫地平对于血管性痴呆的临床治疗效果。该研究于2011年3月—2012年3月间采用随机抽样方法将46例血管性痴呆患者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3例实施治疗,并对其治疗效果进行对比观察研究,取得了较好的临床效果,为针刺结合尼莫西平结合治疗血管性痴呆的方式提供了有效的科学依据,现报道如下。
将来该院就诊的46例血管性痴呆患者作为观察研究对象,采用随机的方式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23例。其中观察组患者有男性15例、女性8例,年龄在60~83 岁之间,平均为(73.2±5.3),病程在2 个月~5年之间,平均病程为(2.4±1.3)年,患者中有脑梗死16例、脑出血7例;对照组患者有男性14例、女性9例,年龄在61~82 岁之间,平均为(71.9±4.8),病程在1 个月~5年之间,平均病程为(2.0±1.7)年,患者中有脑梗死15例、脑出血8例。
根据全国第4 届脑血管疾病学会会议中通过的各种脑血管疾病诊断标准[3]对患者进行挑选:修订的简易精神状态检查表(MMSE)以及修订长谷川的智力量表(HDS),根据患者所受教育程度的不一,实施不一样的评分。简易精神状态检查表分为大学<23;高中<22;初中<21;小 学<20 分;以 及文盲<19 分;其中23~20 分之间的为轻度认知障碍,19~11 分之间为中度认知障碍,<10 分的则是中度认知障碍; 智力量表的标准将患者分为中学及以上的文化组<24 分,小学文欢组<20 分,文盲组<16分,患者满足两个量表中之一则入选为观察对象;其次,有足够的证据证明患者同时患有脑血管类疾病,如病史、体格检查或者是仪器影像学方面的证据;最后是上述两者必须存在相互关联性。
对照组患者:口服尼莫地平片剂药物30 mg,服用3 次/d,患者合并患有高血压、冠心病或者糖尿病使用常规西药进行治疗。
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患者的基础上实施针刺治疗的方式,取患者的人中,两侧的内关、三阴交、极泉、四神聪、四白、大椎、丰隆、百会等穴道。针刺的方法为:针的长度选择为4 寸;患者的人中穴使用雀啄的手法进行针刺,以其眼球适当湿润为度;风池穴、三阴交、百会穴、四白穴以及四神聪穴使用小幅度、高频率的捻转补法实施治疗,角度<90°,转速为120 r/min;对极泉、内管以及丰隆进行提插捻转的复式泻法; 针尖沿着大椎穴的下间隙缓慢向上方刺入,患者出现触电感或者是沉重感时将针提出,患者的双夭柱进针后进行提插捻转的手法,让针感达到颠顶,每一穴道施术约1 min,每治疗6 d 后停下1 d,连续针刺时间为2 个月。
将患者痴呆的疗效评定为无效、有效以及显效,主要将MMSE积分作为指标,结合ADL 以及症状的总体改善情况进行综合评价。MMSE 指标的评价:治疗前后患者的积分上升≥40%为显效,≥20%的为有效,<20%的为无效[4-5];日常生活能力:使用ADL 进行评价,总分设置为100,低于75 的患者列入观察对象,治疗后积分上升≥2/3 的为显效;上升1/3~2/3 为有效;上升<1/3 的为无效。
该研究之用SPSS 15.0 的软件对对数据进行统计处理,计数资料用率显示,进行χ2检验,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s)表示,进行t 检验。
观察组患者23例,显效有9例(39.13%)、有效12例(52.17%)、无效2例(8.70%),总有效率为91.30%;对照组患者中显效5例(21.74%)、有效9例(39.13%)、无效9例(39.13%),总有效率为60.87%。治疗组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两组之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854 5,P<0.05)。见表1。
表1 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遵总体疗效的比较[n(%)]
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的MMSE、HDS、ADL 得分情况在治疗后均出现了改善,在组内治疗前后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是观察组与对照组在治疗后MMSE、HDS、ADL 得分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遵总体疗效的比较[分,(±s)]
表2 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遵总体疗效的比较[分,(±s)]
注:与对照组比较,*P<0.05;#P<0.01。
观察组(n=23)对照组(n=23)组别治疗前治疗后治疗前治疗后13±8(19±8)*12±8 18±8 MMSE 14±4(24±5)#14±4 22±8 28±17(20±17)*29±16 19±13 HDS ADL
中医认为“人之精与志皆藏于肾,肾经不足则志气衰。”也就是说血管性痴呆的发病与肾虚是密切相关的,通过研究发现中风以及痴呆的患者中出现肾虚症状的占到80%以上,以肾虚、痰瘀内阻症状为基本特征,中医通过益肾填髓、醒脑、佐涤痰化瘀立法进行选穴,凸显出治疗血管性痴呆的优势[6]。
针对患者的病理机制,选择使用醒脑开窍、通督益智方法。对患者的人中、内关、三阴交、百会、风池、四神聪等穴道实施针刺。首先人中穴为督脉穴,通于任脉,人地身体中任督两脉,如同天地一阴一阳。所以能够通调天地,督脉为人络脉,其分支与人心相连。所以针刺人中穴能够醒脑开窍,调理患者的阴阳平衡;内关穴属心包经,同时是八脉交会之穴,通阴维脉,对于维系全身阴经具有重要作用,能够养心安神、疏通气血;三阴交为足少阴、足厥阴以及足太阴交会之处,能够补肾、滋阴、生髓;百会穴是督脉穴,俱多经脉交会于此,针刺百会可能够让患者的脏腑气血相调,其升降功能正常、恢复平衡。风池穴属手足少阴与阳维交会之处,于后项“通于督脉”,针刺风池能够达到疏通经络,补益脑髓的效果[7]。同时,尼莫地平能够扩张脑血管,同时能够作用于神经元,与大脑中学习与记忆相关的区域进行特异性的结合,如海马区与皮质区。药物进入到脑组织之后,与钙通道有关的受体进行可逆的结合,调节流入神经细胞中的钙离子量。因此,尼莫地平能够改善脑组织的代谢功能,促进大脑功能的恢复与苏醒。
李艳慧曾对30例VD 患者采用针灸中药联合治疗,观察治疗前后的血浆TXB2、6-Keto-PGF1α 含量,并将其与同龄健康人群进行对照分析,结果表明患者血浆中TXB2 含量有明显降低,而6-Keto-PGF1α 含量明显上升,与对照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表明VD 患者血浆中的这二者含量失衡,针灸、中药治疗后则能缓解这种失衡现象。仲秀艳[8]等人对30例VD 患者采用针刺联合尼莫地平治疗,总有效率为90%,疗效确切。
该研究对观察组患者实施针刺配合尼莫地平对血管性痴呆进行治疗,起到一身天岁、醒脑益智的作用,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达到[21(91.30%)],与对照组患者[17(73.91%)]相比,两者之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患者的MMSE、HDS、ADL 得分情况在治疗后均出现了明显的改善,与治疗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综上,针刺配合尼莫西平具有良好的治疗效果,能够改善患者的生存与生活质量,值得在临床中推广。
[1]韩为,张玲,郭铁,等.影响相关井穴治疗血管性痴呆疗效的关键因素研究[J].安徽医药,2012,16(8):1099-1102.
[2]孟繁烨.尼莫地平配合针刺治疗血管性痴呆疗效观察[J].疑难病杂志,2008,7(3):170-171.
[3]黎逢光.针刺治疗血管性痴呆的临床研究[D].武汉:湖北中医学院,2004.
[4]欧阳武,欧阳龙妹.针药联合治疗血管性痴呆临床观察[J].中医临床研究,2012(22):35-36.
[5]李飞,程红亮,张闻东,等.针刺井穴对血管性痴呆大鼠脑神经细胞内Ca2+浓度的影响[J].中医药临床杂志,2012,24(3):268-270.
[6]吴伟伟,石海平,张庆萍,等.针刺治疗血管性痴呆的临床研究进展[J].中国中医急症,2012,21(2):252-253.
[7]马云枝,沈晓明,杨泽锋,等.通脉舒络胶囊结合针刺治疗血管性痴呆临床研究[J].中国中医急症,2013,22(3):381-383.
[8]仲秀艳,苏学旭,刘洁,等.针刺配合尼莫地平治疗30例血管性痴呆疗效观察[J].贵阳中医学院学报,2007,29(5):42-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