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英民(黑龙江省铁力市172信箱(兽医专家门诊)黑龙江铁力152500)
在农村养鹅中,雏鹅糊肛是一种多因素、复杂的应激症状,雏鹅常因肛门被粪便堵塞,使雏鹅排便困难,若粪便排不出来,最后则衰竭而死亡。如防治不及时,或治疗不当,会使雏鹅生长、发育缓慢,成活率低下,给养鹅业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几年来,笔者在售后服务中,总结了雏鹅糊肛的常见病发生原因与防治,现介绍如下,仅供参考。
雏鹅消化不良是胃肠黏膜表层发炎的一种消化道疾病,是雏鹅发生糊肛最常见原因。刚出壳的雏鹅消化器官容积小,消化机能尚未发育健全,这时候若用高蛋白饲料开食,或吃得过饱,就会引起消化不良,而发生糊肛现象。
表现症状是病雏精神沉郁,食欲不振,嗉囊膨胀,排出的粪便干,有时腹泻,饮欲增加,粪便中带有未消化的饲料。
由于长途运输,或在运输过程中天气炎热,开水过迟,雏鹅脱水而引起血液浓缩,导致肾脏苍白、肿大,尿酸盐沉积。如果此时雏鹅补充水分,就会引起雏鹅暴饮而发生腹泻,黏着于肛门周围绒毛而引起糊肛。严重者甚至死亡。
一般表现症状为病雏鹅初期排出粪便清如水样,后期稀而黏,粪便呈白色。雏鹅表现口渴,脱水,口腔干燥,脚、蹼干瘪,被毛粗乱,无光泽。
雏鹅啄肛是鹅群中一只或多只表现的不良行为,常造成损伤、死亡或经济上的损失。主要是因为饲养管理不当,饲养密度过大,运动不足,圈舍通风不良,光线过强,饲料单一,蛋白质缺乏或饲料中缺乏含硫的氨基酸,饲料中无机盐和维生素不足。或因饲料中长期不补盐,饲喂时间不固定等均能造成啄肛。
表现症状为病雏鹅羽毛脱落,羽毛散乱。肛门被粪便堵塞,一只雏鹅去啄,出血后就都来啄,有时一群雏鹅群起而攻之,被啄的雏鹅肠子被啄出来,随即死亡。
雏鹅胚胎和脐部很容易感染各种微生物,如沙门氏菌、大肠杆菌、化脓性球菌和曲霉菌,而发生炎症。雏鹅发生脐炎后,一般在1周内死亡率最高。有的雏鹅在出壳后12小时,发病死亡,有的可延长至1周以后死亡。由于沙门氏菌、大肠杆菌等疾病,均发生腹泻,使肛门被粪便堵塞,形成糊肛症。
病雏鹅表现症状是少食或不食,喝水增多,患雏常见排绿白色稀便,后期可出现神经症状而死亡。雏鹅主要见脐环发炎,脐孔有凝乳块状物堵塞,周围呈炎性水肿,整个腹部皮肤皮下充满胶样黏液,呈紫红色或紫褐色。患雏常见腹部膨大下垂,卵黄呈青绿色。
出壳的雏鹅,由于自身体温调节发育不健全,对外界的温度、湿度十分敏感,当外界的温度、湿度发生急剧变化时,温度过冷或过热,密度过大,抓捕,打预防针,噪声,惊吓等都会引起应激反应。免疫力低下,因应激患病而引起消化系统和呼吸系统的疾病。
在临床上表现症状是皮肤发白、发红转为发绀,有充血斑。驱赶时,呼吸急迫,心跳亢进。精神极度兴奋,互相好斗,往往发生争斗。
在装车前,让雏鹅先饮上充足的饮水,车上应准备足够量的饮水,若在炎热的夏天运雏,必须在早上或夜间运输,躲开炎热的白天。并且做好保温、通风和防晒工作,防止雏鹅途中脱水中毒和受风寒。雏鹅运到目的地后,要让雏鹅稍稳一会,遮挡光线使雏舍变暗让雏鹅充分地休息,1小时后再开水。
农村养鹅较难掌握温度,这个时候的温度较重要。育雏舍的温度,1~5日龄为28~27℃,6~10日龄为26~25℃,11日龄以上为24~20℃,并保持相对恒定。特别是夜间的温度,不能过低,温差不能低于1.5℃,千万不能忽高忽低,如果当日温差起落超过8℃时,雏鹅就会因患病而大量死亡。
开食后,育雏舍内温度偏高,雏鹅体内水分散发量大,排粪少,粪内水分蒸发少,故雏鹅舍内湿度偏低,舍内显得干燥。这时就要往地上洒水,或用水盆盛上水,放在舍内,增加湿度。一般湿度应控制在60%~70%,随雏鹅长大,饮水量增加,舍内湿度上升,要防止湿度过大,应适当降低湿度,湿度一般控制在50%~60%为宜,有利于雏鹅的生长和发育。
一般出壳后,在2小时左右就可第1次饮水,也称初饮。有一部分雏鹅不会喝水,需人工辅助教雏鹅喝水,就是将雏鹅嘴放在饮水器里沾几下,雏鹅就学会饮水,同群的就跟着都来饮水。在1周内雏鹅饮水要保持清洁卫生,应饮用和室温一致的凉开水。100只雏鹅要有2500L的饮水器4个,摆放均匀,数量要够。
雏鹅出壳后第1次吃食称为开食。雏鹅的开食时间,一般在24~36小时之间为好,在雏鹅饮水后,稍加休息1小时后即开食。头1天用开水泡过的小米或碎玉米进行开食,从第4天后,可喂全价饲料。
合理的饲养密度,有利于雏鹅的生长发育。一般情况下适宜的饲养密度为:1~5日龄为25只/m3,以后每5天递减5只,到21日龄降至8~10只/m3。
保持育雏舍的空气新鲜,要注意通风换气,但不应使冷空气直接吹到雏鹅身上,防止雏鹅受冷感冒。在冷天育雏,通风应选在午间,天气暖和时,打开通气孔,通风1小时左右,可采取提高育雏舍温度1~2℃,来维持育雏舍温度不下降。
在雏鹅的饲料中,添加5%~8%葡萄糖,加电解多维227g+水100L+0.1%的维生素C,能有效地防止雏鹅糊肛症的发生,而且还可提高雏鹅的成活率,可提高雏鹅的抗应激反应。在天气剧变、抓捕、噪声或惊吓的前1天或发生的后1天,在水里添加上述药物,能起到预防应激发应作用。
为了预防沙门氏菌病、大肠杆菌病等疾病,可在饲料中添加抗菌药,在3~5日龄时,用0.02%的环丙沙星加入水中,让雏鹅自由饮用。或用0.15%土霉素拌料喂给。能起到预防沙门氏菌、大肠杆菌引起的腹泻,可有效地预防糊肛症等的发生。
在农村养鹅中,有些农户雏鹅不给食盐,使雏鹅发生糊肛。为了预防糊肛症的发生,可在饲料里添加食盐,添加量为0.5%。或用1%的食盐配成水溶液,供雏鹅自由饮用,连用3天,起到预防雏鹅糊肛作用。
当发生单一消化不良而引起的糊肛症时,可把日粮用水拌湿,添加0.1%~0.2%酵母片和适量复合酶,可促进雏鹅对食物的消化吸收,用来治疗糊肛的发生。
当雏鹅发生沙门氏菌病、大肠杆菌病和脐炎时,可用土霉素0.05%~0.1%拌料,连用5~7天。或用氟苯尼考0.01%~0.15%的量饮水,连用4~5天。
因为缺少含硫的氨基酸而发生的啄肛症,可用1.5%~2%的石膏粉拌在饲料里喂给,连喂3天。如果光线过强,可用红纸将窗户糊上,红色能抑制雏鹅啄肛。
一旦发现雏鹅肛门被粪便堵住时,应用清水将粪块软化,用手将粪块捏碎,并用剪刀剪去肛门周围的绒毛,再涂上碘甘油或紫药水。可保持雏鹅排便通畅,能起到一定的辅助治疗糊肛症的作用。
雏鹅糊肛要精心饲养管理,育雏舍、育雏工具、饮水器、食槽要经常清洗和消毒,保证有良好的环境卫生条件,以减少糊肛症的发生,从而提高育雏的成活率。
育雏期所用的饲料,配合上要科学合理。能量、蛋白质的比例要合理,氨基酸要平衡,各种微量元素、维生素要按生长、发育需要量配合。在饲料购买、贮存及运输上要注意防止雨淋,防止饲料发霉变质或腐败,禁止饲喂这些饲料,霉菌容易对雏鹅产生免疫抑制。
为了防止雏鹅糊肛,雏鹅开食饲料不能用鸡蛋黄、牛奶或羊奶等高蛋白饲料。要用小米或碎玉米用开水浸泡后,给雏鹅开食。第1天喂6成饱,第2天喂7~8成饱,第3天喂足饲料,还要少喂多餐。在饲料里添加青绿饲料,保证雏鹅有旺盛的食欲,不至于发生糊肛。
为预防沙门氏菌病、大肠杆菌病和脐炎等细菌性疾病的发生,在头几天的饲料中,应加适量的水,配合0.1%土霉素和复合维生素B,喂给雏鹅。或用去皮的紫皮大蒜,按2%~3%的比例拌在饲料里,连用7天,现用现配,可避免长期使用抗生素而造成消化不良和食欲下降,即能增加适口性和防止沙门氏菌病、大肠杆菌病和脐炎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