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瓅,叶兴艺
(大连民族大学经济管理学院,辽宁大连116650)
“五化”背景下创新城市民族工作的思考与对策
黄瓅,叶兴艺
(大连民族大学经济管理学院,辽宁大连116650)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进入到东部沿海地区、少数民族聚居地区大中城市的少数民族人口逐渐增多,越来越多的少数民族人口选择进城务工,让孩子在城市内生活,以接受更好的教育。城市成为多民族聚集的集中地,而城市内不同民族之间,以及城市人口与农村牧区人口之间的差异也会增多,这种差异可能导致民族群体间的冲突。因此,用新思路来对待和加强城市民族工作,对于促进各民族团结、维护社会安定和谐、最终实现少数民族社会主义文化大繁荣大发展的目标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城市民族工作:机遇:对策
当前,民族分布和民族交往格局正在发生重大变化,少数民族人口大面积向城市流动,做好城市民族工作越来越重要,而随着国际化、市场化、城市化、工业化和信息化“五化”的推进,城市民族工作正面临着新的挑战。城市民族工作是我国民族工作的一种重要类型。解决民族问题,充分保障各少数民族平等权利,促进各民族团结与繁荣是城市民族工作的意义与根本目的。对于城市日常管理和公共政策的制定而言,全面认识“五化”背景下城市民族问题,正确处理和协调城市民族关系,努力做好城市民族工作,是一项十分重要的任务。
“五化”是我国经济社会的现代化在社会分工、生产方式变革、经济发展、科技水平提高、人口布局调整、产业结构调整提成等多方面的表现,体现了我国社会由农业经济向工业经济、自然经济向市场经济、工业社会向信息社会、国家地区封闭状态向开放状态的发展和转变过程,这一过程对于我国民族地区尤其是城市民族工作的发展机遇主要体现在以下五个方面。
(一)国际化的推进给民族地区的对外开放带来新的发展
国际化是我国实行对外开放的结果,也是是进一步拓展开放广度,提高开放水平的基本要求。随着“丝绸之路经济带”的建设、“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的成立,我国的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时期,经济的新常态也促进着民族地区的发展,伴随着政府强有力的宏观调控,民族地区边境贸易和对外经济合作将进一步发展,少数民族聚居较多的中西部地区将会有新一阶段的发展崛起机会。城市民族工作应把握这一发展时期,解决好少数民族人口权益保障的问题,完善民族地区基础设施,发展当地经济。
(二)市场化的推进让民族地区相互间的交流更为频繁
在市场化推进的过程中,随着生产要素市场的不断完善,市场机构不断健全,加之恰逢经济新常态时期,将使民族地区在完善市场经济体制方面与时俱进,经济运行会更加适应市场经济体制的内在要求。我国东部沿海地区的经验表明,传统的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已经难以适应市场要求,唯有开放市场、加快转型才能得以发展。市场化的推进使得民族地区间的人口、资本、资源等生产要素的流动加快,对民族地区进行落后产能淘汰、产业结构升级方面有重要意义。随着市场的进一步开放,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在未来将会有跨越式的发展,同时也对城市民族工作在流动人口管理等方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三)城市化的推进加剧民族地区人口流动
城市化是现代化的标志之一。目前,我国民族地区正处在一个重要的发展机遇期。自启动“西部大开发战略”以来,“扶持人口较少民族发展规划”等一系列战略行动的不断推进,国家对西部民族地区的投入增幅大大提高,使我国西部民族地区的经济总量迅猛增长,现代化不断加快,城市化日益加速。根据国家统计局统计数据表明,从2000年到2008年,8个民族省区城镇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增加了近9个百分点,城镇人口总量增加1900多万。城市化进程加剧了地区间的人口流动,流动的人口不仅带动了物质的流动,也将产生而文化的交流与思想的碰撞,如果城市民族工作能够在这一过程中相应地培育宽容精神、法治观念、规则意识、异文化宽容态度等方面的思想、观念和意识,则城市化必然会成为民族地区经济腾飞的强大助力。
(四)工业化的推进使得民族地区资源配置更为合理
民族地区是我国的资源富集地,主要的能源资源石油、天然气、煤炭储量分别占到了全国的56%、62%和44%,主要的矿产资源铁、锰、铬分别占到了全国的48%、38%和75%,民族地区在全国的能源战略上占据着重要地位。目前,国家的产业布局已经从沿海地区向中西部地区大规模地扩展和延伸,伴随着产业布局延伸的是西部地区基础设施建设的完备,民族地区工业的发展将得益于此。工业化的推进让民族地区社会产生了广泛而深刻的变革。加快地区间的合作与交流,把握国家重大能源、交通、通讯项目的实施,不仅是民族地区在工业化进程中的致胜法宝,更是促进西部地区经济健康持续发展的要义。
(五)信息化的推进有助于促进民族地区人民的思想转变
信息化是当今世界发展的大趋势,是推动经济社会变革的重要力量。信息化不仅提高了经济运行的效率和质量,同时促进了当代人类生产生活方式的转变。信息化的推进让科技创新在民族地区成为可能,少数民族地区的人口可以利用信息化时代便捷的信息获取渠道,采用先进的生产模式,提高产量;还可以利用网络浏览资讯,丰富自己的精神生活。实现对信息资源的深度开发和有效利用,能够基本满足民族地区在经济社会发展优先领域的信息需要。城市民族工作应把握好信息化发展机遇,通过办公自动化、信息网络化等方式开展便民服务,提高工作效率和质量。
在“五化”背景下研究城市民族工作的问题,应注重地域性和特殊性的把握,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有针对性地开展研究。同时,要强化政府对少数民族流动人口权利保障的职能和责任,保障其合法权益。政府要切实转变政府的职能,把握政府服务内容,注重政府服务绩效,特别是要逐步消除城乡分治、重工轻农、户籍限制等传统的观念束缚和制度障碍,在市场准入、劳动保护、就业政策、社会保障等方面保障城市少数民族人口的实质平等。
解决民族问题的思路应当与解决其它社会问题的思路相一致。通过公共服务建设,民族政策与社会身份相统一,在此基础上,建设以社区为主的城市民族管理体系,多用管理手段和法律手段解决问题。可采取以下对策。
(一)加强领导,完善机制,为创建活动提供强有力的组织保证
就城市民族工作而言,要在保障稳定的前提下促进发展,任何一个部门的单一政策制定其效力往往没有多个部门协调制定的政策高,因此,要完善政府部门工作机制,在组织上为城市民族工作的发展提供保障。
可以成立由多部门组成的创建工作领导小组,制定创建工作实施方案。将创建工作体系延伸到基层,例如:把民族团结进步宣传教育纳入社会化宣传工作计划,创建活动与文明城区争创相结合。将民族工作纳入全考核体系之中,推升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地位,增强城市民族工作宣传教育和创建工作的主动性和责任感。
(二)政策扶持,发展经济,丰富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内涵
制定相应少数民族优惠政策进行政策扶持,在前期发展少数民族经济,中期着重发展特色经济,后期以经济带动文化等产业的发展。应始终把加快民族乡镇各项事业发展放在突出位置上,在政策上给予倾斜照顾。
结合各地的实际情况,帮助民族乡镇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和调整经济结构,切实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积极协调涉农部门,开展农村六化工程、整村推进、文化下乡、农村合作医疗和妇女致富等各项政策落实中都优先考虑民族地区,对民族乡镇单打一锤、厚爱一分。同时,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也有助于推动当地经济社会发展。
(三)广泛宣传,科学谋划,围绕民族团结进步主题开展形式多样的群众性活动
普遍开展丰富多彩的民族团结进步宣传教育活动,营造了各民族团结进步的浓厚氛围,有力宣传和推动城市民族工作。
一是将民族团结进步宣传教育活动与国庆等庆祝活动相结合,通过举办创建启动仪式、文艺演出等营造氛围。二是民族宣传教育活动走进基层。例如:利用举办民族团结进步宣传月启动仪式,借力助推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开展;发挥区域优势,组织开展专题教育和实践活动,弘扬民族文化。三是将各级培训、民族节日活动成为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宣讲活动新载体。充分利用传统民族节日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来推动宣讲,把民族团结进步宣传教育活动融入其中。
(四)落实政策,加强管理,切实维护少数民族群众的合法权益
尊重少数民族风俗习惯,保护少数民族的合法权益是民族工作的重要任务。在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中着重把为少数民族群众服务、解决其实际困难纳入到整个社会服务范畴,积极为少数民族群众排忧解难,把少数民族群众的权益保护纳入到民族团结进步活动之中。例如:严把清真食品业户的准入关,对所有从事清真食品加工销售、餐饮业的业户严格按照相关规定办理《清真食品准营证》和清真标志,从源头上保证清真业户的真实性;加强对清真食品加工销售经营场所的监督管理,切实尊重少数民族饮食习惯,维护少数民族群众的合法权益。
(五)健全机制,完善网络,积极构建少数民族流动人口服务管理体系
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进入到城市的少数民族流动人员越来越多,一方面促进了经济社会发展,另一方面也给城市民族关系带来新的考验。可以将城市社区民族工作纳入网络建设,构建少数民族流动人口服务管理体系,形成社区管理档案。与其他部门进行信息沟通,共同管理,保护少数民族合法权益的需要,促进民族团结、维护社会稳定。可以在社区设立少数民族流动人口服务站,建立少数民族流动人口档案和基础信息数据库,在劳动就业、住房保障、职业培训、子女入学、老龄服务、法律援助、精神文化需求及基于少数民族特点的特殊需要方面,给予积极的引导和切实的帮助,寓管理于服务。
[1]叶兴艺,吕忠诚.“新四化”背景下创新中国城市民族工作的思路与对策[J].云南民族大学学报,2014,31(3):5-9.
[2]李俊清.推动民族地区跨越式发展应处理好三大问题[J].行政管理改革,2012,(6):55-59.
[3]王珍.民族地区GDP预期增长,为何高于7.5%[M].中国民族报,2012-03-13.
[4]何晓芳.“五化”背景下辽宁民族问题的基本分析及对策思考[J].满族研究,2010,(1):1-6.
[5]迟丽华.中国城市民族工作的理论与实践探究[D].北京:中央民族大学,2006:81-84.
[6]马万学.试论“五化"背景下民族地区又好又快发展的几个问题[J].满族研究,2010,(1):7-9.
[7]龚永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族理论政策体系的生成轨迹——中国梦与构建共有精神家园的民族理论研究系列之五[J].广西民族研究,2014,(5):1-10.
Reflections and M easures for the Innovation of Urban Ethnic Work under the New Background of Urbanization
HUANG Li,YE Xing-yi
(Dalian University for Nationalities,Dalian 116650,Liaoning)
With the fast economic and social development in China,more and more members of ethnic minority people come into China's eastern coastal areas to live and work,and let their children live in city in order to receive a better education.Cities have became multinational centralized place and as the consequence there would have increasing differences between different ethnic groups and the differences between urban people and rural people,which could lead to a conflict between the ethnic groups.So it is of great significance to adopt new way to strengthen and handle urban ethnic work so as to promote national unity,maintain social peace and harmony,thus achieving the goal of the great prosperity and development of the socialist culture of national minorities.
urban ethnic work,opportunity,measure
C95
A
2095-6266(2015)02-068-03
2015-4-20.
黄瓅(1993-),男,云南曲靖人,大学生,主要从事民族学研究。
叶兴艺(1976-),男,浙江台州人,副教授,主要从事管理学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