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性医科院校人才培养机制创新与实践①

2015-12-09 06:00:07许世华
右江民族医学院学报 2015年2期
关键词:导师制医学教育医学

许世华

(右江民族医学院,国家民委民族地区医学社会科学研究基地,广西 百色 533000 E-mail:13036969626@163.com)

医学教育的根本目的是为社会提供优质的医药卫生人力资源。深化医学教育教学改革,创新人才培养机制,是培养高质量人才、为人民提供更好的卫生保健服务和构建以人为本的和谐社会的需要[1]。

位于革命老区百色市的右江民族医学院,始终坚持立足广西、面向全国,为民族地区和广大基层培养高级应用型医学人才的办学目标。建校以来,已累计为社会培养了4万多名“下得去、用得上、留得住”的高级医学人才,从而形成了特色鲜明的办学定位。

为打造这一办学特色,近年来,学校抓住国家和自治区发展的重大机遇,遵循高等教育办学规律,以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为核心,强化教学内涵建设,开展了卓有成效的系列改革尝试。

1 育人为本,育德为先,把立德树人作为学校人才培养的首要任务

根据学校的人才培养定位,大力加强以医学生职业道德、职业伦理和职业态度为基本内容的职业素质教育,积极探索医德教育新路径。通过融医学生职业道德教育于校园文化活动、专业课教学、医学伦理学教学、医德实践基地活动、毕业实习、三下乡及各类社团活动等多种途径,开展了长期不断线的医德教育,有效培育了医学生扎根基层的服务意识和献身精神,培养了医学生人文关怀精神和人际沟通能力,以及良好的基层医学职业精神[2]。

得益于有效的医学职业素质教育,多年来,学校一大批毕业生工作在少数民族聚居的百色、河池、崇左等地区的基层医疗卫生单位,他们服务基层、服务百姓、服务农村,勤奋工作,默默奉献,无怨无悔。统计显示,在这些地区基层医疗单位工作的大专以上学历的医护人员中,约有80%是右江民族医学院毕业生,其中60%以上人员目前已成长为医院的技术骨干[3]。

2 深化教学改革,创新培养机制,把改革创新作为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手段

2.1 以课程体系建设为核心,推进医学教育与国际接轨 课程体系改革,是我国当前医学教育改革的重点,也是实现和国际医学教育接轨的重要路径。学校顺应当前医学教育发展趋势,以临床医学专业认证为契机,在实施“以学科为主”的课程设置模式基础上,对部分课程进行了整合、优化,积极开展了以“系统、疾病”为主线的综合课程改革,实施了以器官系统为基础的课程模式。整合后的课程体系包括科学方法教育、思想道德修养、自然科学、生物医学、公共卫生、临床医学、行为科学、人文社会科学以及医学伦理学等课程。为展现民族医学学科特色,学校在整合课程基础上,保留了《中医学概论》、《民族医学》、《民族医药与方剂学》等祖国医学和民族医药类课程,以加强提高学生获取祖国医学、民族医药知识及医疗技法的能力。

2.2 以教学方法改革为突破口,全面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近年来,学校鼓励教师积极转变教学观念,树立以学生为中心、以培养自主学习能力为主的教学理念,探索推进教学方法改革,推广应用TBL(以团队为基础模式)、PBL(以问题为基础模式)、“三明治”教学、角色扮演、探究性教学等教学方法,鼓励教师采用多种方法组织教学,强化学生批判性思维和终身学习能力的培养,逐步改革了传统的以“讲授”为主要形式的单一的教学模式。学校全面推广多媒体等现代化教学手段,医学主干课程多媒体授课率达100%。通过推进教学方法的改革,不仅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效率,而且大力提高了教师的授课能力。

2.3 以临床执业医师资格考试为导向,实施“三段式”毕业综合考试,推进形成性评价改革 学校紧扣国家临床执业医师资格考试要求,推行了“三段式”毕业综合考试改革,第1段为专业基础课程(即为学科通识教育课程)结束后进行的基础理论综合笔试;第2段为专业课程结束后毕业实习前进行的专业理论综合笔试和实践综合(技能)考核;第3段为毕业实习结束后毕业前进行的专业理论综合笔试和实践综合(技能)考核,采用客观结构化临床考试(OSCE)。“三段式”考试改革对夯实学生的专业基础,提高临床技能,提升国家临床执业医师资格考试通过率起到了良好促进作用,并且促进了学生学业成绩的形成性评价改革。统计显示,学校近三年(2011~2013年)毕业生参加执业医师资格考试通过率分别为62.22%、70.12%、70.87%,均远高出国家平均通过率。

2.4 以培养学生临床实践能力为重点,构建科学的实践教学体系 学校构建实施了“早期接触临床-模拟临床教学-临床见习-毕业实习”的临床教学模式。一是促使学生早期接触临床。开设《临床医学导论》,通过课堂讲授使学生了解医院的基本情况,医师的职责以及目前的医学诊断与治疗手段等。同时鼓励学生在周末、假期到临床见习,达到让学生早期接触临床的目的。二是充分利用模拟教学进行临床操作基本技能的训练。依托学校的模拟医院、临床学院临床实践能力培训中心开展临床操作技能训练。进入实习阶段前,进一步强化训练临床技能的熟练度与规范性。三是强化临床见习教学。注重将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融合为一体。在专业核心课程中,尽可能保证学生床边示教,鼓励学生进行医疗观摩和床边学习。四是提前进入毕业实习。五年制临床医学专业学生在第8~9学期进入临床实习,共48 周。学生进入临床实习前,各临床学院均会举行岗前培训,并对学生临床技能进行专项培训。学生临床实习期间,每轮转到新的科室都会接受入科教育、小讲座、教学查房等、病例讨论教学活动,培养学生在实际临床工作中,逐步构建成熟的临床思维和临床能力。

2.5 以实施本科生导师制为重要补充和延伸手段,实现大众化教育背景下的医学精英教育,培养卓越医师人才 导师制最主要的优点就是可实施个性化培养、因材施教。这种方式有效弥补了当前班级制集中教学的不足[4]。学校自2002年7月开始实施本科生导师制,如今已开展到第七届导师制活动。这一举措在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强化学生的日常管理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大力提高了人才培养质量。2007年学校在接收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时,导师制活动被教育部评估专家一致认定为人才培养的亮点。部分兄弟院校研究生院考察学校导师制工作后认为:本科生导师制贵在有针对性的培养,给学生的激励作用是明显的,也让学生更加适应研究生阶段的学习。用人单位在聘用学校曾参加过导师制的毕业生后认为:这批毕业生科研思维能力强、临床实践基础过硬,并要求学校继续实行,以培养更多更好的医疗卫生行业的接班人。

3 紧扣学科专业发展定位,以优势特色专业建设为龙头,推动学校学科专业的一体化建设

学校目前拥有本专科专业22个,其中本科专业12个,涵盖医学、管理学、文学3个学科门类9个专业类,包括临床医学、护理学、医学影像学、医学检验技术、口腔医学、预防医学、药学、公共事业管理、英语、中药学、康复治疗学、卫生检验与检疫;专科专业10个,涵盖医药卫生、文化教育、财经3 个专业大类5 个二级专业类,包括护理、助产、医学影像技术、医学检验技术、药学、中药、体育保健、眼视光技术、康复治疗技术、医疗保险实务。

近年来,学校抓住国家和自治区重大发展机遇,按照“加快发展、突出重点、整体推进、凸显特色”的建设发展原则,已逐步明确以医学学科发展为核心,以特色专业建设为重点,以文学、管理学学科专业建设为增长点,以理学、工学、法学为发展方向的学科专业发展格局。当前,临床医学、护理学、医学检验、医学影像学、口腔医学5个专业分获广西高等学校特色专业及课程一体化建设项目立项。

多年来,学校主动适应经济社会发展要求,密切联系基层医疗卫生体制改革需求,按照“重点发展以医学为核心和优势的学科专业,推动医、管、理、文等学科专业协调发展”的学科专业定位,以优势特色专业建设为龙头,不断优化专业结构,遵循现代高等教育发展规律,以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创造能力、就业能力、创业能力为核心,在教学内容与课程体系、教学手段与教学方法、实验教学与临床教学等方面推行了系列成效显著改革。学科的建立与发展带动了专业建设,保证了教学质量,强化了办学特色。

4 结术语

学校充分发挥办学特色与优势,围绕“下得去、用得上、留得住”的高级应用型医学人才培养目标,制定并实施了以加强实践能力培养,提高科学、人文素质和创新精神为重点的人才培养方案。多年来的办学实践显示,学校的人才培养机制很好地契合了社会医疗卫生事业发展需要。当前各专业毕业生的供求呈现良性平稳发展局面,近年来学校的年终就业率一直稳定在95%以上,在基层就业的占到60%以上,相当一部分人成为医疗卫生事业建设与发展的重要人才源和骨干中坚力量。

右江民族医学院长期坚持培养应用型医学人才的办学定位,符合基层医药卫生事业的发展需求,其人才培养机制的创新对地方性医科院校具有借鉴意义。

[1] 教育部,卫生部.本科医学教育标准——临床医学专业(试 行)[EB/OL].http://www.jyb.cn/info/jyzck/200811/t20081113_209027.html.

[2] 许世华,农乐颁,魏洁,等.民族地区医学院校职业道德教育模式改革研究[J].广西教育,2012(2):18-19.

[3] 廖品琥.扎根老区 服务基层 办人民满意的医学院校——右江民族医学院五十五载人才培养探索与实践[J].右江民族医学院学报,2013,35(6):745-747.

[4] 廖品琥,许世华,黄锁义,等.构建高效务实的本科生导师制,促进医学教育的发展[J].右江民族医学院学报,2012,34(4):549-550.

猜你喜欢
导师制医学教育医学
医学的进步
提升医学教育能级 培养拔尖创新人才
预防新型冠状病毒, 你必须知道的事
祝您健康(2020年4期)2020-05-20 15:04:20
开放大学“导师制”培养模式的探索与思考——以软件工程专业为例
医学
新校长(2016年5期)2016-02-26 09:29:01
医学生怎么看待现在的医学教育
中国卫生(2015年3期)2015-11-19 02:53:24
一主多辅的导师制在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中的应用
医学、生命科学类
明代医学教育纵横谈
中医研究(2014年6期)2014-03-11 20:28:54
德育导师制的探索与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