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红星
(浙江省金华市教育局教研室, 浙江 金华 321017)
例谈高中地理微课的设计与制作
——以“丰富多彩的地表形态”为例
周红星
(浙江省金华市教育局教研室, 浙江 金华 321017)
文章以微课“丰富多彩的地表形态”为例,从微课主题和内容的选择、微课结构和版式的设计、微课功能和使用的反思等三个方面进行了深入的探索和思考。通过微课的设计与制作,能够深化教师的学科专业知识,提高教师教学设计的水平,推动地理课堂教学方式的改革。本文为提高微课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的应用水平提供了参考。
地理微课;设计制作;反思
2014年笔者的微课项目“丰富多彩的地表形态”经过申报、立项、设计、制作、评审等环节,最终入选浙江省首批中小学基础教育网络推荐微课程,即通过文件的形式发布,并向中小学师生推荐使用的网络课程。在微课的设计和制作过程中,笔者对微课的设计、功能和使用有了更多的思考和理解,现将微课设计中的思考与大家分享,以期共同提高微课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的应用水平。
笔者认为微课应该是融入教师教学设计,带有明显教师教学个性,时长约为5~8分钟的微视频,它基于学生的自主学习,以网络学习的方式帮助学生解决疑难问题,拓宽学生的知识面,是网络环境下课堂教学方式的有益补充。浙江省规划目前的微课项目主要分为学科指导、兴趣拓展、教师培训三大类,微课程“丰富多彩的地表形态”属于兴趣拓展类。
该微课程主题和内容的选择主要有三个方面的理由:其一,随着社会经济水平的提高,越来越多的教师和学生都有机会参加各种各样的旅游活动,在活动过程中,大家会接触到各种各样的地表形态。这些地表形态会让观赏者产生许许多多的好奇和疑问,但是很多教师甚至很难清晰地解答这些常见的地表形态特征的形成原因。通过系列微课的学习可以帮助大家逐步解决这些问题,同时增长广大师生的地理知识,拓宽师生的知识覆盖面,并激发大家参与学习的兴趣;其二,该微课制作的内容中地表形态的成因与必修教材内容中内力作用、外力作用等知识结合紧密,是教材知识的有效补充。通过微课与课堂教学整合的研究,可以改进教师的课堂教学方式,提高教学质量;其三,微课制作中选择的图片多以教师自己拍摄的照片为主,通过旅行过程中有目的的拍照以及对照片的深度解读,有利于提高教师的地理摄影水平和审美情趣, 也可以促进教师之间的交流。
1.设计美观简洁的封面
微课封面是微课在互联网上呈现的首页和标志,直接影响着使用者的选择和使用效果,必须精心设计。封面设计应遵循的原则是“版式美观大方,课程主题突出,学科特色明显”,课程类别和设计者也可以在显著位置注明。下面以“丰富多彩的地表形态”微课封面的设计为例作一个简要的说明(见图1)。
图1
(1)“地表形态”是微课程的主题,这四个字适宜用黑体,用对比度大的蓝色进行设置,有利于突出主题;“丰富多彩”四个字则可用艺术字,既可以丰富页面,其表现形式也与主题较为吻合;(2)封面背景采用几米绘本的图片作为底图,图中的地球标志具有地理学科的特色,又使画面生动活泼;图中文字“献给对世界充满疑问的大人和小孩”表示该课程具有科学探究的意
识,同时表示该课程的使用对象既适合教师,也适合学生;(3)右下角三个图标表示该系列课程的结构主要分为三个部分,即地表形态的主要特征、形成原因以及分布规律。图片的选择都与 “地表形态”主题密切相关,也方便师生了解微课的结构和内容;(4)在页眉注明微课程的类别,在页脚注明作者的相关信息,使微课的信息更加具体,方便师生根据自己的需要进行选用。
由此可见,微课主题和内容的选取要以问题解决为中心,要注重与课堂教学内容的有机整合,要与师生的日常生活紧密联系,这样制作的微课才会有生命力。
2.配置适恰的图片和版式
(1)图片的选择要满足主题的需要
微课最大的特点就是时间短,在非常短的时间内,让学生对相关的地貌景观留下深刻的印象,必须选择典型的景观图片。在制作微课过程中,从学生熟悉的景观入手,选择了在教材中出现过的路南石林、贵州织金洞和广西桂林山水等图片,同时选择了被列为世界遗产但是学生并不是很熟悉的景观图片如贵州的施秉喀斯特、广西的环江喀斯特、贵州的荔波喀斯特等(南方喀斯特二期,见图2和图3),这些景观丰富了学生对喀斯特地貌景观的理解,也激发了学生对地表形态的探究意识:这些景观到底是怎样形成的呢?同时让学生对大自然的鬼斧神工有了更多的敬意和思考。一些新的名词如桌状喀斯特、锥状喀斯特等拓宽了学生的知识面。在介绍峰林和峰丛时引入地质构造剖面图,使微课的学科专业性更加突出,又使地理事物成因的剖析更加直观。
图2
图3
(2)图框的选择要让页面趋于协调
在微课设计中,巧妙利用图框和艺术字会有意想不到的视觉效果。如溶洞是喀斯特地貌最为常见的一种,石笋、石钟乳、石柱、石幔等是溶洞中最典型的景观,溶洞的图片选用椭圆形图框最为恰当,标注选用与图片景观相近的颜色有利于画面的协调(见图4)。又如桂林山水的核心景区阳朔的风景点如大榕树、月亮山等都沿交通线分布,景点之间相距较近,被称为“十里画廊”,采用画轴的图框能够比较真实地反映阳朔的景观特点,在图片进出效果中设置“向左展开”的动画样式,犹如一幅幅徐徐展开的画卷,美不胜收。图框的颜色采用绿色和黄色也可以使画面更加协调,峰林峰丛的文字标注采用黄色,与绿色的底色之间有较好的色差对比度,又不会破坏图片的整体感(见图5)。
图4
图5
3.设计多样化的呈现方式
微课程指的是有相同主题的三个或三个以上微课组成的系列化课程,微课程“丰富多彩的地表形态”第一期作品选取了大家最为熟悉的几种地表形态进行介绍,其中包括丹霞地貌、喀斯特地貌、雅丹地貌、冰川地貌、火山地貌、冲积扇、三角洲等七种,每种地貌的介绍都围绕形态特征、分布规律和形成原因三个角度进行深入的解读。而具体的制作过程中则采用了更加多样化的方式加以呈现,如火山地貌采用了2014年印度尼西
亚火山爆发的真实视频,使学生对火山的喷发有了直观的视觉冲击;而冲积扇地貌则采用学生现场实验拍摄视频的形式呈现,具有现场感和真实体验;雅丹地貌的形成原因则引用了《新闻联播》中罗布泊大型综合考察首席科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夏训诚的解说,使作品具有了更高的科学性。为了让作品更具有吸引力,特给每个作品进行了重新命名,如丹霞地貌命名为赤壁丹霞,喀斯特地貌命名为醉美喀斯特,雅丹地貌命名为魔鬼雅丹,火山地貌命名为壮美火山,其他分别命名为美丽冲积扇、奇美冰川等。
1.深化教师的学科专业知识
教师制作微课的过程是一个专业知识学习和提升的过程。制作“醉美喀斯特”的老师对喀斯特地貌的相关知识进行了深入的学习和研究,对石林和石芽、石笋和石幔、峰林和峰丛等概念有了更深的理解,对广西桂林山水景观美的形成原因有了更专业的欣赏角度,也丰富了头脑中对喀斯特景观的表象认识。制作“赤壁丹霞”的老师详细查找了浙江的江郎山、江西的龙虎山、福建的泰宁等景观特征及形成原因,并实地考查了江郎山和永康方岩,对丹霞地貌不同发展阶段的特征进行了比较分析,对丹霞地貌的形成过程有了更清晰的理解。制作“奇美冰川”的老师重新对冰碛、冰斗、角峰、羊背石等景观作了深入的研究,收集了20多段有关冰川的视频介绍,对冰川地貌有了更加全面的认识。
2.提高教师教学设计的能力
微课不同于一般的视频材料,微课更多地融入了教师的教学设计和教师的教学个性,微课虽然是5~8分钟的视频,却是麻雀虽小,五脏俱全。情境导入、重点讲解、动画呈现等环节都融入了教师精心的设计。微课视频最终要发布在网络上,会从更大的范围得到学生和教师的检验,如主题是否突出、讲解是否清晰、难点是否突破等,可以说比一般的课堂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微课在设计过程中,促进了教师的思考,增强了教师的创新意识,大大提高了教师的教学设计能力。
3.推动课堂教学方式的改革
微课的出现首先是基于自主学习的,系列化的微课在网上发布,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学习状况和疑难问题选择自己需要的微课进行学习,是课堂教学的有利补充,也为教师开展课堂教学改革提供了有效载体。因此微课设计时最重要的前提就是确定好学习目标,结合学习目标制订有效的学习任务单才会有更好的效果。加强微课的使用研究大大推动了高中地理学科课堂教学方式的变革,如学科指导类的微课为学生解决疑难问题提供了可能,为学生开展自主学习提供了条件;兴趣拓展类的微课为微课与课堂教学的整合提供了有效的教学资源,丰富了课堂教学的表现形式;试题讲评类的微课让不同教师的教学过程得到交流和比较,开阔了教师的教学视野,也减轻了教师的教学负担。
(责任编校:方琦)
图1
【对策】新课程标准提出“学习对终身发展有用的地理”[4],如培养学生把地理研究对象分界成若干部分,以理解其结构的能力。根据课程标准和学情,一节课首先要确立好2-3个目标,目标太多也就没有目标,然后集中课堂时间实现这几个目标。课堂目标的执行过程就是教学重难点知识的突破过程。可以将复杂地理问题和地理原理简单化,深入浅出讲清并讲透地理知识(见上例);也可以多角度多方位地围绕重难点知识展开,如突破中国政区图中各省份的相对位置,可以让学生动手去拼图、可以沿着30°N找省份、可以沿着长江从上游到下游找流经的省份、可以沿着110°E找经过的省份等,这样容易建立立体的中国政区图。
课堂是师生共同成长的课堂,教师重在引导和启迪,利用课堂上最短时间给予学生最适时、最适度、最适量的指导与帮助。教会学生学,既解放了教师,更发展了学生。
[1][3] 肖川等.2011年版义务教育地理课程标准解读[M].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2012.
[2][4]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地理课程标准(2011年版)[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责任编校:朱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