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层螺旋CT薄层图像与多平面重组图像在真菌性肺炎患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2015-12-08 08:04荆新建
中国药物经济学 2015年8期
关键词:曲菌真菌性薄层

荆新建

多层螺旋CT薄层图像与多平面重组图像在真菌性肺炎患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荆新建

目的 探讨多层螺旋CT薄层图像与多平面重组(MPR)图像在真菌性肺炎患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河南省郑州市中医院肺病科接受治疗的50例真菌性肺炎患者,分别采用多层螺旋CT薄层图像与MPR图像方法进行诊断,分析两种检测方法各种征象的显示结果情况及各种真菌感染病变的累及情况。结果 采用两种方法进行检测后,白色念珠菌、放线菌以及曲菌3种细菌感染肺部的累及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分别采用两种方法对50例真菌性肺炎患者进行检测后,MIR图像各种征象的显示结果明显高于多层螺旋CT薄层图像的各种征象的显示结果,差异统计有学意义(P<0.05)。结论 多层螺旋CT薄层图像与MPR图像在诊断真菌性肺炎中的临床价值明显,而MPR图像的检测结果更为准确,但同时联合应用两种方法更能有效对病变的情况进行检测。

多层螺旋CT薄层图像;MPR图像;真菌性肺炎

真菌性肺炎是临床较为常见的肺炎类型。近年来,真菌性肺炎的发病率呈逐年升高趋势,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1]。真菌性肺炎主要是指由白色念珠菌、放线菌以及曲菌等细菌引起的终末气道、肺泡和肺间质的炎性病变,主要表现为畏寒、发热、咳嗽及咳痰,甚至出现呼吸困难等,威胁着患者的身体健康[2]。因此,越来越多的医务人员致力于真菌性肺炎诊断方法的研究,为患者提供更好的医疗服务[3]。我院为进一步研究多层螺旋CT薄层图像与多平面重组(MPR)图像在诊断真菌性肺炎中的应用价值,选取50例真菌性肺炎患者的临床资料,并对其进行研究分析,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在我院接受治疗的50例真菌性肺炎患者,均确诊为真菌性肺炎。其中男35例,女15例;年龄30~88岁,平均(54±18)岁;其中白色念珠菌肺炎患者18例,放线菌肺炎患者12例,曲菌性肺炎患者20例。

1.2 检测方法 对50例患者采用Toshiba Aquilion64层螺旋CT扫描仪进行检测,扫描层距以及层厚为3 cm,并以250 mA、120 kV的螺距进行扫描,扫描后再对扫描的数据结果进行重建。同时采用MPR图像检测法进行分析。

1.3 观察指标 观察白色念珠菌、放线菌以及曲菌感染的累及情况,分别对两种检测方法各种征象的显示结果进行观察,并记录分析。

1.4 统计学分析 本研究均采用SPSS 17.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处理,计数资料以百分率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真菌感染的累及情况 采用多层螺旋 CT和MPR分别对50例患者进行检测,白色念珠菌、放线菌以及曲菌3种细菌感染肺部病变的累及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各种征象的显示结果 MPR图像与多层螺旋CT薄层图像的各种征象的显示结果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1 两种检测方法对各种真菌感染病变的累及情况[例(%)]

表2 两种检测方法各种征象的显示结果情况[例(%)]

3 讨论

近年来,真菌性肺炎发病率逐年上升,如何正确诊断并进行病情判断对治疗方案的选择至关重要。本研究显示,采用两种检测方法分别对50例患者检测发现,白色念珠菌、放线菌以及曲菌3种细菌感染肺部的累及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表明白色念珠菌、放线菌以及曲菌3种细菌感染的肺炎病变时,病变累及的单侧或双侧肺部之间并不存在较为明显的差异。而MPR图像各种征象的显示结果与多层螺旋CT薄层图像的各种征象的显示结果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表明 MPR图像各种征象的显示结果均较为清晰准确,明显优于多层螺旋CT薄层图像的显示结果,有利于影像学病情的正确判断[4]。

目前,我国多层螺旋CT薄层图像是临床上较为常用的一种诊断真菌性肺炎的检测方法,但该方法在应用过程中,对患者不同征像以及病变程度等显示不完整,因而降低了检测的准确性[5]。MPR图像是近年来临床上新兴的应用于诊断真菌性肺炎的诊断方法,能够让真菌性肺炎的病变分布情况及病变的特点较为详细的显示,加大了临床诊断的准确性,为疾病的治疗提供了十分有效的依据[6]。将多层螺旋CT薄层图像与MPR图像这两种诊断方法结合使用,更能弥补两种方法单独检测过程中出现的不足,使诊断更加完善、准确,在一定程度上更好地指导治疗[7-8]。

综上所述,多层螺旋CT薄层图像与MPR图像在诊断真菌性肺炎中均能提供诊断依据,而 MPR图像的检测结果更为准确,同时联合应用两种方法更能有效对病变的情况进行检测。

[1] 李莉,贺兰,李淑明,等.MSCT后处理技术对真菌性肺炎的诊断及鉴别诊断价值[J].放射学实践,2014,29(3):292-295.

[2] 郝爱国,马玉.16层螺旋 CT多平面重组(MPR)对真菌性鼻窦炎的诊断价值[J].中国伤残医学,2011,19(4):25-26.

[3] 李邦国,马大庆,彭岚,等.多层螺旋CT多平面重组对周围型肺癌空洞常见征象检出价值[J].放射学实践,2010,25(6):634-637.

[4] 陈裕展,王佳鑫,张卓敏,等.颌面部骨折多层螺旋CT扫描和重建技术的临床价值及意义[J].临床医学工程,2014,21(3):272-273.

[5] 仇沂洲,王文刚,刘丽庭.多层螺旋CT多平面重建诊断支气管异物[J].中国眼耳鼻喉科杂志,2010,10(5):295-298.

[6] 韦建林,郭兴,冯庆.16层螺旋CT冠状位重建成像对孤立性肺结节的诊断[J].实用医学杂志,2010,26(20):3765-3767.

[7] 赵峰,田德虎,何薇,等.多层螺旋CT与MRI在手部肌腱损伤诊断中的应用[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3,22(3):231-233.

[8] 姚琴,孙东方.多层螺旋 CT三维重建技术应用于髋臼骨折诊断中临床价值分析[J].医学影像学杂志,2014,24(4):681-683.

Clinical value analysis of Multi-Slice Spiral CT Thin-layer image and MPR image in diagnosing fungal pneumonia

Jing Xinjian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clinical value of multi-slice spiral CT thin layer image and multi planarrecombinant(MPR)images in the diagnosis of fungal pneumonia.Methods Henan Province Zhengzhou City Hospital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Department of pulmonary disease of selected to accept the treatment of 50 cases of fungal pneumonia patients,respectively,using lamellar multislice spiral CT image and MPR image method for diagnosis, analysis two kinds of detection methods for various signs of the display and the results of the various fungi infection lesions involving the situation.Results 50 cases were given the two detection methods. Involvement situation of Candida albicans,actinomycetes and aspergillus in infecting lung has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t was not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P>0.05).After the two detection methods to the 50 cases with fungal pneumonia. Results of signs in MPR image was obviously high than Multi-Slice Spiral CT Thin-layer image,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P<0.05). Conclusion Multi-Slice Spiral CT Thin-layer image and MPR image has significant clinical value in diagnosing fungal pneumonia.And test results of MPR image is more accurate.Combination of the two methods can detect the pathological changes more effective.

Multi-Slice Spiral CT Thin-layer image;MPR image;Fungal pneumonia

R445;R563.1

A

1673-5846(2015)08-0180-03

河南省郑州市中医院肺病科,河南郑州 450007

猜你喜欢
曲菌真菌性薄层
全方位护理干预应用于真菌性外耳道炎患者中的分析
全方位护理干预在真菌性外耳道炎患者耳道冲洗与硼酸滴耳液治疗过程中的应用观察
ISSR标记技术辅助形态学的红曲菌株分类鉴定
稻曲菌素及其生物合成途径研究进展
8株红曲菌生产特性研究
探讨各型真菌性鼻窦炎的CT影像学表现
SiN_x:H膜沉积压强与扩散薄层电阻的匹配性研究
心理护理和健康护理对真菌性阴道炎患者的护理效果观察
中风活心软胶囊的薄层鉴别研究
雪莲十味片的薄层色谱鉴别研究